CN219572974U - 平行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行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974U
CN219572974U CN202321158228.4U CN202321158228U CN219572974U CN 219572974 U CN219572974 U CN 219572974U CN 202321158228 U CN202321158228 U CN 202321158228U CN 219572974 U CN219572974 U CN 219572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ighting
roller
parallelism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82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健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1582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行度检测装置,包括瞄准机构和反射机构,瞄准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安装于第一底座的瞄准器,瞄准器为自准直仪或望远镜,当第一底座设于杆体,瞄准机构的瞄准方向与杆体垂直;反射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和安装于第二底座的两个第一反射镜,两个第一反射镜互相垂直并朝向瞄准器,当第二底座设于杆体,两个第一反射镜的相交线与杆体平行;其中,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设有水平检测器和调节件,水平检测器适于检测对应杆体的水平度,调节件适于调整水平检测器的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平行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间距较大的多个杆体之间的平行度,且误差小,精度高,检测效率高。

Description

平行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平行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辊筒广泛应用于钢板轧制、生产薄膜、造纸、印刷、生产锂电池极片等设备中,主要用作输送材料或对材料加压,通常而言,一台设备中具有多个辊筒,多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对输送产品时防止产品跑偏、轧制产品时保证产品的厚度均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多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进行检测。相关技术中,采用百分表或激光目测方式进行检测多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然而,采用百分表检测平行度时,百分表与辊筒为点接触,对于较长的辊筒,需要多次移动百分表才能完成一根辊筒的检测,效率低,且由于百分表对应的测量设备长度有限,仅能测量间距较小的两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对于间距较大的两个辊筒,需要引入中间辊筒作为间接检测的基准,会产生累积误差,检测精度低;而采用激光目测方式,激光有一定程度的发散,激光的边界模糊,难以准确判断激光与刻度的位置关系,检测误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平行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间距较大的多个杆体之间的平行度,且误差小,精度高,检测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包括:瞄准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瞄准器,所述瞄准器为自准直仪或望远镜,当所述第一底座设于杆体,所述瞄准机构的瞄准方向与杆体垂直;反射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个第一反射镜,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互相垂直并朝向所述瞄准器,当所述第二底座设于杆体,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相交线与杆体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有水平检测器和调节件,所述水平检测器适于检测对应杆体的水平度,所述调节件适于调整所述水平检测器的水平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水平检测器检测杆体的水平度,以便根据基准杆体的水平度来调整目标杆体的水平度,精度高,且操作方便,通过瞄准器(自准直仪或望远镜)与两个互相垂直的第一反射镜配合,两个第一反射镜能够将瞄准器的瞄准基准反射回瞄准器中,根据瞄准基准与反射后的瞄准基准即可得出目标杆体相对基准杆体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的偏差值,以便对目标杆体进行调整,结合上述对水平度的检测,即可调整两个杆体的平行度,无需沿杆体的轴向方向移动并进行多次测量,操作简便。同时,得益于自准直仪的高精度性能或望远镜的放大功能,可轻易测量间距较大的两个杆体之间的平行度,无需引入中间杆体作为间接检测的基准,因此不会存在累积误差,误差小,精度高,且方便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为V型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磁吸座,所述磁吸座用于吸附于机架,所述磁吸座与所述V型座之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用于调整所述磁吸座与所述V型座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呈45°角布置并朝向所述第一反射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二反射镜连接,当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与杆体平行,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反射镜绕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转动,当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垂直于杆体,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反射镜沿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垂直于杆体,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瞄准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瞄准器绕平行于杆体的转动轴转动或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瞄准机构还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激光器的发射方向与所述瞄准机构的瞄准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子目镜,所述电子目镜设于所述瞄准器的观察端,所述电子目镜与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平行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瞄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反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瞄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行度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平行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平行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自准直仪替换为望远镜的平行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平行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平行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瞄准机构100;第一底座110;自准直仪120;望远镜130;水平检测器140;调节件141;第二反射镜150;激光器160;电子目镜170;第一驱动器180;第二驱动器190;
反射机构200;第二底座210;第一反射镜220;
机架300;磁吸座310;调节杆3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平行度检测装置,包括瞄准机构100和反射机构200,用于检测杆体之间的平行度,以便进行平行度调整,其中,杆体包括但不限于辊筒、设备上的柱状零件、导轨、承载杆,下面以辊筒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机构100包括第一底座110和安装于第一底座110上端的瞄准器,其中,第一底座110设置为长形结构的V型座,当V型座放置于辊筒,V型座的长度方向与辊筒的轴向方向相同,V型座的开口朝向辊筒,因此,V型座可卡设于不同直径规格的辊筒上,适用性好。得益于V型座的结构,当瞄准机构100放置于辊筒后,能够保证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与辊筒垂直,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反射机构200包括第二底座210和两个安装于第二底座210上端的第一反射镜220,其中,第二底座210同样设置为长形结构的V型座,第二底座210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底座110的结构,当V型座放置于辊筒,V型座的长度方向与辊筒的轴向方向相同。两个第一反射镜220互相垂直并朝向瞄准器的一侧,两个第一反射镜220的相交线沿V型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因此,当反射机构200放置于辊筒,两个第一反射镜220的相交线与辊筒平行,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器可以是自准直仪120或望远镜130,具体而言,当瞄准机构100和反射机构200放置于两个不同的辊筒上,对于自准直仪120,自准直仪120发出的光线(即瞄准基准)沿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射向第一反射镜220,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后射回自准直仪120,若两个辊筒不平行,在自准直仪120中可直接获知其中一个辊筒相对另一个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偏差值,以便将其中一个辊筒调整至与另一个辊筒所在的竖直面平行。由于两个第一反射镜220互相垂直,在自准直仪120发出的光线与两个第一反射镜220的相交线垂直的情况下,自准直仪120发出的光线以任意角度射向其中一个第一反射镜220,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后,反射的光线与原来的光线必定平行,此时自准直仪120计算得到的偏差值为零,因此,当自准直仪120发出的光线与两个第一反射镜220的相交线不垂直时,自准直仪120会显示偏差值,从而可判断两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偏差。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望远镜130,通过望远镜130沿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观察第一反射镜220,经过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后,能够将望远镜130的物镜端的刻度(即瞄准基准)反射回来并放大,若两个辊筒不平行,反射回来的刻度与望远镜130原来的十字瞄准丝之间存在偏差,结合测距仪测量两个辊筒之间的距离,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即可计算获得其中一个辊筒相对另一个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偏差值以便将其中一个辊筒调整至与另一个辊筒所在的竖直面平行。由于望远镜130具有放大功能,可提高检测精度。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机构100和反射机构200均设置有水平检测器140和调节件141,即第一底座110、第二底座210均设置有水平检测器140和调节件141,具体而言,水平检测器140可以是水准泡或倾角仪,调节件141设置为调节螺钉,例如,水平检测器140的一端为铰接,另一端与调节件141铰接,通过转动调节螺钉,即可调整水平检测器140的水平位置。当瞄准机构100和反射机构200放置于辊筒,水平检测器140适于检测辊筒的水平度,即通过调节件141将水平检测器140调整至水平状态,则可获知辊筒相对水平面的偏差值,以便调整辊筒的水平度。
通过水平检测器140检测辊筒的水平度,以便根据基准辊筒的水平度来调整目标辊筒的水平度,精度高,且操作方便,通过瞄准器(自准直仪120或望远镜130)与两个互相垂直的第一反射镜220配合,两个第一反射镜220能够将瞄准器的瞄准基准反射回瞄准器中,根据瞄准基准与反射后的瞄准基准即可得出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的偏差值,以便对目标辊筒进行调整,结合上述对水平度的检测,即可调整两个辊筒的平行度,无需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并进行多次测量,操作简便。同时,得益于自准直仪120的高精度性能或望远镜130的放大功能,可轻易测量间距较大的两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无需引入中间辊筒作为间接检测的基准,因此不会存在累积误差,误差小,精度高,且方便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使瞄准机构100或反射机构200稳定放置于辊筒上,还包括磁吸座310,磁吸座310吸附于机架300,磁吸座310与第一底座110或第二底座210之间连接有调节杆320,如螺杆,以便调整磁吸座310与第一底座11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将瞄准机构100或反射机构200与机架300相连,实现固定,使瞄准机构100或反射机构200放置稳定,以便检测并提高检测准确性。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自准直仪120或望远镜130通常为长形结构并具有中心线,即瞄准器具有中心线,瞄准器的中心线沿第一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布置,也就是说,当第一底座110放置于辊筒,瞄准器的中心线与辊筒平行。第一底座110还设置有第二反射镜150,第二反射镜150与瞄准器的中心线呈45°角布置,并且第二反射镜150朝向第一反射镜220。因此,自准直仪120的发出的光线能够经第二反射镜150反射至第一反射镜220,望远镜130能够经第二反射镜150反射以观察第一反射镜220,能够实现检测,且可减小瞄准机构100的占用空间。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底座110设置有第一驱动器180,第一驱动器180设置为电机,当瞄准器的中心线与辊筒平行时,第二反射镜150转动安装于第一底座110,具体而言,第二反射镜150连接于第一驱动器180的驱动端,并且第二反射镜150的转动轴为瞄准器的中心线。通过第一驱动器180驱动第二反射镜150转动,能够调整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以适配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辊筒,且可实现电动调节,操作方便。
参照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瞄准器的中心线与辊筒垂直时,第二反射镜150沿瞄准器的中心线滑动安装于第一底座110,第一驱动器180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驱动第二反射镜150沿瞄准器的中心线移动,从而能够调整瞄准机构100的瞄准位置,以适配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辊筒。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瞄准器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一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即瞄准器的中心线垂直于辊筒,此时无需设置第二反射镜150。第一底座110设置有第二驱动器190,第二驱动器190设置为电机,瞄准器转动安装于第一底座110,并且瞄准器的转动轴沿辊筒的轴向布置,即瞄准器的转动轴平行于辊筒,第二驱动器190的驱动端与瞄准器连接,从而可通过第二驱动器190驱动瞄准器转动,以调整瞄准器的俯仰角度,即调整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以适配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辊筒,且可实现电动调节,操作方便。
参照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器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第一底座110,第二驱动器190则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驱动瞄准器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调整瞄准机构100的瞄准位置,以适配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辊筒。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机构100还包括激光器160,激光器160安装于第一底座110,且激光器160的发射端朝向第一反射镜220,即激光器160的发射方向与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相同。由于激光器160的激光更容易观察,因此,可使激光器160的激光照射至第一反射镜220,并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回至激光器160上,以便对目标辊筒进行粗调,避免因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的平行度偏差过大而无法通过瞄准器进行检测,方便操作。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器的观察端还安装有电子目镜170,电子目镜170通过控制系统与终端设备无线连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等,因此,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观看,方便操作。当然,对于瞄准器为自准直仪120的情况,可以是光电自准直仪120,同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观看,方便操作。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上述平行度检测装置实现以下平行度检测方法。
定义瞄准机构100和反射机构200中,其中一个为基准机构,另一个则为目标机构。
平行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调整基准机构,使基准机构的水平度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相同。
S200:保持基准机构的水平度不变,再次调整基准机构,使基准机构的瞄准方向与基准辊筒垂直,或者基准机构的两个第一反射镜的相交线与基准辊筒平行。
S300:通过目标机构的水平检测器记录基准辊筒的水平度。
S400:将目标机构放置于目标辊筒,根据目标机构的水平检测器记录的水平度数据调整目标辊筒的水平度,使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一致。
S500:调整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竖直面的平行度,使激光器的激光束射向第一反射镜。
S600:根据瞄准器的瞄准基准经两个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形成的偏差值,调整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竖直面的平行度,直至偏差值归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反射机构200为基准机构,瞄准机构100为目标机构。
对于步骤S100和步骤S200,将反射机构200直接放置于基准辊筒,也就是将设置为V型座的第二底座210直接卡接于基准辊筒,即可使反射机构200的水平度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相同,使反射机构200的两个第一反射镜220的相交线与基准辊筒平行。
对于步骤S300,将瞄准机构100放置于基准辊筒,也就是将设置为V型座的第一底座110直接卡接于基准辊筒,通过调节件141调整第一底座1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使水平检测器140归零,瞄准机构100即记录了基准辊筒的水平度。
对于步骤S400,将瞄准机构100放置于目标辊筒,也就是将设置为V型座的第一底座110直接卡接于目标辊筒,当目标辊筒和基准辊筒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不相等时,根据步骤S300记录的水平度数据,沿垂直于目标辊筒的水平轴转动目标辊筒,以调整目标辊筒的水平度,直至第一底座1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再次归零,即可使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一致,即目标辊筒和基准辊筒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相等。
对于步骤S500,沿竖直的转动轴转动目标辊筒,使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接近平行,即调整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竖直面的平行度,使得激光器160的光线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至激光器160,实现对目标辊筒粗调。
对于步骤S600,由于对目标辊筒进行了粗调,此时瞄准器的目镜中可以看到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回来的瞄准基准(若设置有第二反射镜150,则还通过第二反射镜150反射),反射回来的瞄准基准与原来的瞄准基准可计算出偏差值,即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偏转角度,因此,根据偏转角度沿竖直的转动轴进一步转动目标辊筒,以调整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直至偏转角度归零,此时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平行。
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平行,结合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相等,此时目标辊筒则与基准辊筒平行,从而实现对两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进行调整。
容易理解的是,反射机构200不动,将瞄准机构100移动至下一个目标辊筒,即可检测下一个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之间的平行度,以便对下一个目标辊筒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参照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反射机构200为基准机构,瞄准机构100为目标机构。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步骤S100中,先将反射机构200放置于基准辊筒,通过调节件141调整第二底座2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使水平检测器140归零。再将反射机构200放置于地面上的三脚架,调整三脚架,使第二底座2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再次归零,即可使反射机构200的水平度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相同。
在步骤S200中,将瞄准机构100放置于基准辊筒,沿竖直的转动轴转动三脚架,可先通过激光器160粗调,再通过瞄准器与两个第一反射镜220配合,使反射回来的瞄准基准与原来的瞄准基准计算出的偏差值归零,此时两个第一反射镜220的相交线与基准辊筒平行。
步骤S300、步骤S400、步骤S500和步骤S600可以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瞄准机构100为基准机构,反射机构200为目标机构。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步骤S100中,先将瞄准机构100放置于基准辊筒,通过调节件141调整第一底座1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使水平检测器140归零。再将瞄准机构100放置于地面上的三脚架,调整三脚架,使第一底座1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再次归零,即可使瞄准机构100的水平度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相同。
在步骤S200中,将反射机构200放置于基准辊筒,沿竖直的转动轴转动三脚架,可先通过激光器160粗调,再通过瞄准器与两个第一反射镜220配合,使反射回来的瞄准基准与原来的瞄准基准计算出的偏差值归零,此时瞄准机构100的瞄准方向与基准辊筒垂直。
对于步骤S300,将反射机构200放置于基准辊筒,也就是将设置为V型座的第二底座210直接卡接于基准辊筒,通过调节件141调整第二底座2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使水平检测器140归零,反射机构200即记录了基准辊筒的水平度。
对于步骤S400,将反射机构200放置于目标辊筒,也就是将设置为V型座的第二底座210直接卡接于目标辊筒,当目标辊筒和基准辊筒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不相等时,根据步骤S300记录的水平度数据,沿垂直于目标辊筒的水平轴转动目标辊筒,以调整目标辊筒的水平度,直至第二底座210上的水平检测器140再次归零,即可使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的水平度一致,即目标辊筒和基准辊筒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相等。
对于步骤S500,沿竖直的转动轴转动目标辊筒,使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接近平行,即调整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竖直面的平行度,使得激光器160的光线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至激光器160,实现对目标辊筒粗调。
对于步骤S600,由于对目标辊筒进行了粗调,此时瞄准器的目镜中可以看到经两个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回来的瞄准基准(若设置有第二反射镜150,则还通过第二反射镜150反射),反射回来的瞄准基准与原来的瞄准基准可计算出偏差值,即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偏转角度,因此,根据偏转角度沿竖直的转动轴进一步转动目标辊筒,以调整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直至偏转角度归零,此时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平行。
容易理解的是,瞄准机构100不动,将反射机构200移动至下一个目标辊筒,即可检测下一个目标辊筒与基准辊筒之间的平行度,以便对下一个目标辊筒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水平检测器140检测辊筒的水平度,以便根据基准辊筒的水平度来调整目标辊筒的水平度,精度高,且操作方便,通过瞄准器(自准直仪120或望远镜130)与两个互相垂直的第一反射镜220配合,两个第一反射镜220能够将瞄准器的瞄准基准反射回瞄准器中,根据瞄准基准与反射后的瞄准基准即可得出目标辊筒相对基准辊筒所在的竖直面的平行度的偏差值,以便对目标辊筒进行调整,结合上述对水平度的检测,即可调整两个辊筒的平行度,无需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并进行多次测量,操作简便。同时,得益于自准直仪120的高精度性能或望远镜130的放大功能,可轻易测量间距较大的两个辊筒之间的平行度,无需引入中间辊筒作为间接检测的基准,因此不会存在累积误差,误差小,精度高,且方便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平行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杆体之间的平行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瞄准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瞄准器,所述瞄准器为自准直仪或望远镜,当所述第一底座设于杆体,所述瞄准机构的瞄准方向与杆体垂直;
反射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个第一反射镜,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互相垂直并朝向所述瞄准器,当所述第二底座设于杆体,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相交线与杆体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有水平检测器和调节件,所述水平检测器适于检测对应杆体的水平度,所述调节件适于调整所述水平检测器的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为V型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吸座,所述磁吸座用于吸附于机架,所述磁吸座与所述V型座之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用于调整所述磁吸座与所述V型座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呈45°角布置并朝向所述第一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二反射镜连接,当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与杆体平行,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反射镜绕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转动,当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垂直于杆体,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反射镜沿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器的中心线垂直于杆体,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瞄准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瞄准器绕平行于杆体的转动轴转动或沿上下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机构还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激光器的发射方向与所述瞄准机构的瞄准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目镜,所述电子目镜设于所述瞄准器的观察端,所述电子目镜与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CN202321158228.4U 2023-05-12 2023-05-12 平行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572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8228.4U CN219572974U (zh) 2023-05-12 2023-05-12 平行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8228.4U CN219572974U (zh) 2023-05-12 2023-05-12 平行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974U true CN219572974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8228.4U Active CN219572974U (zh) 2023-05-12 2023-05-12 平行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4213B (zh) 一种激光轨道平顺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464163B (zh) 全站仪校验用平台标准点的平直度检定方法
EP1321739B1 (en) Position measuring instrument
CN1719192A (zh) 基于光程倍增补偿方法的二维光电自准直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6518882A (zh) 平行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US520843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laser instruments Z axis
US20170160085A1 (en) Levelness 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levelness 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4037486A (zh) 准单站微波暗室测试系统天线支架
CN219572974U (zh) 平行度检测装置
CN103162712B (zh) 圆光栅测角偏差处理及轴系歪斜补偿方法
CN202361957U (zh) 一种精密定位盘的角位置精度检测装置
CN110567377B (zh) 一种角锥棱镜长度标准杆长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441371B (zh) 数字水准仪专用检定/校准装置
CN110207595B (zh) 一种回归反光球长度标准杆长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US4856894A (en)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and means
CN116336995A (zh) 一种基于自准直原理的小角度检查装置及其小角度检查方法
CN113474620A (zh) 水平垂直线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4333751U (zh)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用室内虚拟基线检定系统
CN114166130A (zh) 一种两角定位测距、测高装置及测量方法
JPH06142719A (ja) 穿孔圧延機の芯出し測定装置
CN111521997A (zh) 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检定系统
CN208998755U (zh) 一种基于多级光杠杆的电梯轨道平整度检测系统
CN117782543B (zh) 一种光束基准传递装置及其方法
CN103175546A (zh) 测角定向设备竖直角度自动检测装置
RU13187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змерения углов схождения и развала колес автомобил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