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053U -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053U
CN219572053U CN202321215280.9U CN202321215280U CN219572053U CN 219572053 U CN219572053 U CN 219572053U CN 202321215280 U CN202321215280 U CN 202321215280U CN 219572053 U CN219572053 U CN 219572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source
skid
heat
pressure gau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52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朱方伟
董剑
陈焰华
王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52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包括热源模块、集水器、分水器、动力模块及真空燃气热水锅炉,热源模块的热源接口用于与外部热源系统连接,且用于从所述外部热源系统中获取热水热量;集水器与所述热源模块的第一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分水器与所述热源模块的第二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连接;动力模块与所述集水器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用于提供热水流动动力;真空燃气热水锅炉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动力模块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分水器的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连接;因此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量,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同时提高了复合供热装置集成度,降低安装工作量。

Description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城市供热需求量仍然持续增长,供热系统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化石能源驱动的供热模式面临越来越大压力,其应用场景、应用量均受到明显限制;低碳环保的供热方式必将取代传统化石能源驱动的供热模式的主导地位。
目前太阳能热水、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方式应用越来越多,但是以上某一种单一能源形式往往受制于天气或应用条件,往往不能稳定、足量解决用热需求。因此在现有燃气锅炉供热形式的基础上,找到一种灵活选择、多能互补、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的供热系统,是解决目前供热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量,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同时提高了复合供热装置集成度,降低安装工作量。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包括:
热源模块,其热源接口用于与外部热源系统连接,且用于从所述外部热源系统中获取热水热量;
集水器,与所述热源模块的第一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
分水器,与所述热源模块的第二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连接;
动力模块,与所述集水器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用于提供热水流动动力;以及,
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其第一接口与所述动力模块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分水器的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源模块包括:两个所述热源接口、第一蝶阀、换热器、止回阀、循环水泵、第一压力表、第一温度计、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换热器、第二压力表、第二温度计、第二蝶阀及第三电动阀;
两个所述热源接口分别与外部热源系统的两个接口一一对应连接的;
一个所述热源接口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一蝶阀、所述换热器、所述止回阀、所述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温度计及所述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集水器通过回水管连接;
另一个所述热源接口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动阀、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蝶阀及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三电动阀与所述分水器通过供水管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第四电动阀、第三压力表、主循环水泵、第四压力表、主止回阀、第五压力表、备用循环水泵、第六压力表、备用止回阀及第三蝶阀;
所述第四电动阀与所述集水器通过回水管连接;
所述第三蝶阀与所述真空燃气热水锅炉通过回水管连接;
所述第三压力表、所述主循环水泵、所述第四压力表及所述主止回阀顺次连接组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五压力表、所述备用循环水泵、所述第六压力表及所述备用止回阀顺次连接组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并联于所述第四电动阀与所述第三蝶阀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动阀与所述第三压力表之间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温控旁通调节阀。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集水器的定压补水接口连接的定压补水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水器包括供热回水管道接口,所述供热回水管道接口用于与外部回水管道连接;
所述分水器包括供热给水管道接口,所述供热给水管道接口用于与外部供水管道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撬装支架,所述热源模块、所述集水器、所述分水器、所述动力模块及所述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均设于所述撬装支架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系统,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以及,
与所述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连接的外部热源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热源模块与真空燃气热水锅炉的组合形式,摆脱了常规锅炉单一依靠化石能源的弊端,因为有真空燃气热水锅炉提供的高温热水做保障,故热源模块可接入的外部热源系统形式不受限制,不同等级的地热、工业余热、太阳源热水以及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市政热力等系统的热水均可接入使用,扩大了热源资源利用范围,各类不同类型热源资源均可予以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量,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符合当前暖通行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有意义。同时撬装式结构提高了复合供热装置集成度,降低了安装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源模块;101、热源接口;102、第一电动阀;103、第一温度计;104、第一压力表;105、循环水泵;106、止回阀;107、换热器;108、第二蝶阀;2、动力模块;201、主循环水泵;202、第四电动阀;203、第五压力表;204、备用循环水泵;205、备用止回阀;206、第三蝶阀;3、集水器;301、供热回水管道接口;302、定压补水接口;4、分水器;401、供热给水管道接口;5、真空燃气热水锅炉;6、撬装支架;7、供水管;8、回水管;9、温控旁通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包括:
热源模块1,其热源接口101用于与外部热源系统连接,且用于从所述外部热源系统中获取热水热量;
集水器3,与所述热源模块1的第一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8连接;
分水器4,与所述热源模块1的第二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7连接;
动力模块2,与所述集水器3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8连接,用于提供热水流动动力;以及,
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其第一接口与所述动力模块2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8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分水器4的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7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源模块1与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的组合形式,摆脱了常规锅炉单一依靠化石能源的弊端,因为有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提供的高温热水做保障,故热源模块1可接入的外部热源系统形式不受限制,不同等级的地热、工业余热、太阳源热水以及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市政热力等系统的热水均可接入使用,扩大了热源资源利用范围,各类不同类型热源资源均可予以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量,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符合当前暖通行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有意义。
同时撬装式结构提高了复合供热装置集成度,降低了安装的工作量。
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作为系统保障热源,与热源模块1一起供热,可从外部热源系统中提取热量并输送到复合供热装置中。
动力模块2提供热水流动的动力,维持复合供热装置中供水管7与回水管8之间的压差。
所述外部热源系统可以是已知的任何形式的以水为热量传输载体,具备流量稳定的供热系统,可以是地热、工业余热、太阳能热水以及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市政热力、锅炉等系统热水。
可选的,所述热源模块1包括:两个热源接口101、第一蝶阀、换热器107、止回阀106、循环水泵105、第一压力表104、第一温度计103、第一电动阀102、第二电动阀、换热器107、第二压力表、第二温度计、第二蝶阀108及第三电动阀;
两个所述热源接口101分别与外部热源系统的两个接口一一对应连接的;
一个所述热源接口101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一蝶阀、所述换热器107、所述止回阀106、所述循环水泵105、所述第一压力表104、所述第一温度计103及所述第一电动阀102,所述第一电动阀102与所述集水器3通过回水管8连接;
另一个所述热源接口101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动阀、所述换热器107、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蝶阀108及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三电动阀与所述分水器4通过供水管7连接。
热源模块1中的热源接口101用来连接外部热源系统,利用换热器107间接换热的方式,从外部热源系统中提取热水热量并输送到供热系统之中;循环水泵105提供热源模块1二次侧循环动力,第一电动阀102、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与循环水泵105联动,实现热源模块1的启停切换;电动阀还可配合温度检测设备,通过开度控制调节热源模块1的出水温度。
可选的,所述动力模块2包括:第四电动阀202、第三压力表、主循环水泵201、第四压力表、主止回阀、第五压力表203、备用循环水泵204、第六压力表、备用止回阀205及第三蝶阀206;
所述第四电动阀202与所述集水器3通过回水管8连接;
所述第三蝶阀206与所述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通过回水管8连接;
所述第三压力表、所述主循环水泵201、所述第四压力表及所述主止回阀顺次连接组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五压力表203、所述备用循环水泵204、所述第六压力表及所述备用止回阀205顺次连接组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并联于所述第四电动阀202与所述第三蝶阀206之间。
主循环水泵201、备用循环水泵204互为备用;第一电动阀102、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202均可手动、自动关闭,实现热源模块1、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的启停切换。
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动阀202与所述第三压力表之间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供水管7连接,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温控旁通调节阀9。
旁通管上设置温控旁通调节阀9,在外部热源条件下降,热源模块1与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之间无法保证供热温度时,调节温控旁通调节阀9开度,利用锅炉来整体提升复合供热装置的供热温度。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集水器3的定压补水接口302连接的定压补水设备。在空调应用方面,定压补水设备可以是已知的任何形式的具备空调冷热水定压、补水、排气功能的设备。
可选的,所述集水器3包括供热回水管道接口301,所述供热回水管道接口301用于与外部回水管道连接;
所述分水器4包括供热给水管道接口401,所述供热给水管道接口401用于与外部供水管7道连接。
分水器4上的供热给水管道接口401、集水器3上供热回水管道接口301分别连接外部供水管7道、外部回水管道,为用户供热。
可选的,还包括撬装支架6,所述热源模块1、所述集水器3、所述分水器4、所述动力模块2及所述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均设于所述撬装支架6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系统,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以及,
与所述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连接的外部热源系统。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源模块1与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的组合形式,摆脱了常规锅炉单一依靠化石能源的弊端,因为有真空燃气热水锅炉5提供的高温热水做保障,故热源模块1可接入的外部热源系统形式不受限制,不同等级的地热、工业余热、太阳源热水以及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市政热力等系统的热水均可接入使用,扩大了热源资源利用范围,各类不同类型热源资源均可予以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量,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符合当前暖通行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有意义。
同时撬装式结构提高了复合供热装置集成度,降低了安装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系统,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以及,
与所述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连接的外部热源系统。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源模块与真空燃气热水锅炉的组合形式,摆脱了常规锅炉单一依靠化石能源的弊端,因为有真空燃气热水锅炉提供的高温热水做保障,故热源模块可接入的外部热源系统形式不受限制,不同等级的地热、工业余热、太阳源热水以及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市政热力等系统的热水均可接入使用,扩大了热源资源利用范围,各类不同类型热源资源均可予以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量,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符合当前暖通行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有意义。
同时撬装式结构提高了复合供热装置集成度,降低了安装的工作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模块,其热源接口用于与外部热源系统连接,且用于从所述外部热源系统中获取热水热量;
集水器,与所述热源模块的第一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
分水器,与所述热源模块的第二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连接;
动力模块,与所述集水器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用于提供热水流动动力;以及,
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其第一接口与所述动力模块的输出接口通过回水管连接,其第二接口与所述分水器的输出接口通过供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模块包括:两个所述热源接口、第一蝶阀、换热器、止回阀、循环水泵、第一压力表、第一温度计、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换热器、第二压力表、第二温度计、第二蝶阀及第三电动阀;
两个所述热源接口分别与外部热源系统的两个接口一一对应连接的;
一个所述热源接口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一蝶阀、所述换热器、所述止回阀、所述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温度计及所述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集水器通过回水管连接;
另一个所述热源接口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动阀、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蝶阀及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三电动阀与所述分水器通过供水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第四电动阀、第三压力表、主循环水泵、第四压力表、主止回阀、第五压力表、备用循环水泵、第六压力表、备用止回阀及第三蝶阀;
所述第四电动阀与所述集水器通过回水管连接;
所述第三蝶阀与所述真空燃气热水锅炉通过回水管连接;
所述第三压力表、所述主循环水泵、所述第四压力表及所述主止回阀顺次连接组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五压力表、所述备用循环水泵、所述第六压力表及所述备用止回阀顺次连接组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并联于所述第四电动阀与所述第三蝶阀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动阀与所述第三压力表之间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温控旁通调节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集水器的定压补水接口连接的定压补水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包括供热回水管道接口,所述供热回水管道接口用于与外部回水管道连接;
所述分水器包括供热给水管道接口,所述供热给水管道接口用于与外部供水管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撬装支架,所述热源模块、所述集水器、所述分水器、所述动力模块及所述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均设于所述撬装支架上。
8.一种撬装式复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以及,
与所述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连接的外部热源系统。
CN202321215280.9U 2023-05-18 2023-05-18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9572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5280.9U CN219572053U (zh) 2023-05-18 2023-05-18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5280.9U CN219572053U (zh) 2023-05-18 2023-05-18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053U true CN219572053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7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5280.9U Active CN219572053U (zh) 2023-05-18 2023-05-18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07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ofitting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all-weather solar heating
CN202792191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与锅炉辅助加热的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
CN101451748A (zh) 利用燃气和电能补偿的太阳能节能系统及方法
CN104061717B (zh) 一种季节性蓄热太阳能低温热发电复合地源热泵系统
CN204141897U (zh) 太阳能低温热发电复合地源热泵系统
CN111189232A (zh) 一种严寒地区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CN106016825A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三联供系统
CN2929594Y (zh) 太阳能—燃气机热泵加热装置
CN210197447U (zh) 多能源互补的学校供暖节能系统
CN104748415A (zh) 一种圆环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19572053U (zh) 撬装式复合供热装置及系统
CN201363899Y (zh) 带应急备用电源的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CN209054644U (zh)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CN201463063U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装置
CN114234278A (zh) 光电制氢暖冷热水联供装置
CN104676928A (zh) 一种盘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111637509B (zh) 一种新型组合散热末端系统
CN113701219A (zh) 一种建筑补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494560U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生活热水组合系统
Anarbaev et al. Autonomous hybrid solar-heat pump for system heat-cooling in buildings
CN203797764U (zh) 小型建筑清洁热能供给系统
CN103307714A (zh) 一种利用空调冷凝热和太阳能的家用热水器
CN202734106U (zh) 多种能源耦合式空调冷热源系统
CN20745570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
CN2793618Y (zh) 太阳能-空气源全自动热水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