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4644U -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4644U
CN209054644U CN201821793501.XU CN201821793501U CN209054644U CN 209054644 U CN209054644 U CN 209054644U CN 201821793501 U CN201821793501 U CN 201821793501U CN 209054644 U CN209054644 U CN 209054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pump
source heat
sensor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35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齐齐
黄锦
魏庆芃
胡昌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ai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ai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ai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ai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35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4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4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4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And Details Of Heating System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箱、传感器、云服务器、客户终端,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控制箱相连接,智能控制箱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数据信息分析后传输至客户终端;客户端根据需求将调控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指令信息传输至智能控制箱,再由智能控制箱进行调控。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末端用户系统的工作,同时,还能控制管道防冻。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控制方式灵活,在有效确保用户端所需的热水量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量,显著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具有运营准确、费用低、节约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商业建筑热水主要采用煤炭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等形式提供,民用建筑热水主要采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形式提供。以上几种形式的能耗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尤其是传统燃煤或燃油供暖会造成的大气污染,不适用于大力推广应用,因此使用清洁能源是顺应时代的趋势,对我国缓解和解决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已有应用,但存在着未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缺陷,常规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只有一个热水箱,自来水先经过供水管由水泵输送至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后,立即输送至热水箱中,由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不断循环加热来实现热水温度要求。这个过程中,自来水仅循环一次太阳能光热系统,没有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同时,传统的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更存在着不够灵活、使用不方便的缺陷,在民用建筑集中热水系统的传统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式和输出信号一经程序编制后,只能通过机房内的设备监控系统进行调整,不能实现客户终端模式的移动灵活控制,并且传统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单一,不能灵活的针对功能需求进行控制,使用性差,应用范围十分局限,不利于运营管理和成本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箱、传感器、云服务器、客户终端,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控制箱相连接,智能控制箱将采集数据信息进一步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数据信息分析后传输至客户终端,实现客户终端实时监测;客户终端根据需求将调控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指令信息传输至智能控制箱,再由智能控制箱进行调控;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末端用户系统的工作,太阳能光热系统通过一号水箱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连接,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二号水箱与末端用户系统相连接;
太阳能光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一号水泵、自来水补水管、一号供水管、一号回水管;自来水补水管连接在一号水箱上,一号供水管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一侧的下部、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接,一号供水管上设置有一号水泵;一号回水管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的顶部、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相连接;
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二号供水管、二号水泵、三号供水管、二号回水管、空气源热泵机组;二号供水管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的另一侧下部、另一端与二号水箱相连接,二号供水管上设置有二号水泵;三号供水管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的一侧下部、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连接;二号回水管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的顶部、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连接;
末端用户系统包括四号供水管、三号水泵、末端用户设备、三号回水管;四号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的另一侧下部、另一端与连接在末端用户设备上,四号供水管上设置有三号水泵;三号回水管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的顶部、另一端与用户端设备相连接;
控制系统内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液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六个,分别为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三、温度传感器四、温度传感器五,温度传感器一设置在一号回水管上,温度传感器二设置在一号水箱内,温度传感器三设置在一号供水管上,温度传感器四设置在二号水箱内,温度传感器五设置在三号回水管上;液压传感器为两个,分别为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液位传感器一设置在一号水箱内,液位传感器二设置在二号水箱内;水压传感器设置在三号回水管内且水压传感器连接有增压水泵;
一号水泵、二号水泵、三号水泵均设置有配套的电磁阀,分别为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三号电磁阀;三号回水管上设置有四号电磁阀。
进一步地,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的内部均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一号供水管、一号回水管、二号供水管、三号供水管、二号回水管、四号供水管、三号回水管上均包裹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通过灵活的控制方式,实现优先和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空气能来保证热水系统热量和温度需求的目的,不仅可以有效确保用户端所需的热水量,同时仅通过少部分用电就能调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大降低化传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具有灵活的客户终端监测和控制模式,也将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运营准确性和舒适性,具有运营费用低、节约环保的优点。此外,本控制系统还能控制管道防冻,极大的提供高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保障了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水箱;2、太阳能集热器;3、一号水泵;4、自来水补水管;5、一号供水管;6、一号回水管;7、二号供水管;8、二号水泵;9、二号水箱;10、三号供水管;11、二号回水管;12、空气源热泵机组;13、四号供水管;14、三号水泵;15、末端用户设备;16、三号回水管;17、一号电磁阀;18、二号电磁阀;19、三号电磁阀;20、四号电磁阀;21、温度传感器一;22、温度传感器二;23、温度传感器三;24、温度传感器四;25、温度传感器五;26、液位传感器一;27、液位传感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的集中热水系统,由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末端用户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太阳能光热系统通过一号水箱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连接,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二号水箱9与末端用户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末端用户系统的工作;
太阳能光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一号水泵3、自来水补水管4、一号供水管5、一号回水管6;自来水补水管4连接在一号水箱1上,用于一号水箱1 的补水,保证一号水箱1的液位和水量;
一号供水管5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1一侧的下部、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2 相连接,一号供水管5上设置有一号水泵3;一号回水管6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1 的顶部、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2的相连接;一号供水管5为太阳能光热系统的供水管路,一号水箱1内的水经一号供水管5由一号水泵3输送至太阳能集热器2 进行加热,太阳能集热器2中被加热的水经一号回水管6回到一号水箱1中;
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二号供水管7、二号水泵8、三号供水管10、二号回水管11、空气源热泵机组12;二号供水管7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1的另一侧下部、另一端与二号水箱9相连接,二号供水管7上设置有二号水泵8,一号水箱1内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Tx后经二号供水管7由二号水泵8输送至二号水箱9中,补充二号水箱9中热水消耗;
三号供水管10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一侧下部、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2相连接;二号回水管11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顶部、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2相连接;三号供水管10为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水管路,二号水箱9内的水经三号供水管10输送至空气源热泵机组12中进一步加热,加热后的水经由二号回水管11回收到二号水箱9中;
末端用户系统包括四号供水管13、三号水泵14、末端用户设备15、三号回水管16;四号供水管13的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另一侧下部、另一端与连接在末端用户设备15上,四号供水管13上设置有三号水泵14;三号回水管16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顶部、另一端与末端用户端设备15相连接;四号供水管13 为末端用户系统的供水管路,二号水箱9的热水达到设定值Ty后经四号供水管 13由四号水泵17输送至末端用户设备15上,末端用户设备15内剩余的水低于设定温度时,经由三号回水管16回收到二号水箱9中。
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箱(即智能控制箱)、传感器、云服务器、客户终端,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GPRS或5G)与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相连接,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将采集数据信息进一步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数据信息分析后传输至客户终端,实现客户终端实时监测;客户终端根据需求将调控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指令信息传输至智能控制箱 (数据采集器),再由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输出指令DO实现具体设备运行状态的调控,从而实现客户终端的远程调控。
其中,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液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为六个,分别为温度传感器一21、温度传感器二22、温度传感器三23、温度传感器四24、温度传感器五25;温度传感器一21设置在一号回水管6上,为太阳能集热器顶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22设置在一号水箱1内,为一号水箱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三23设置在一号供水管5上,为防冻循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管路最低温度点处;温度传感器四24设置在二号水箱9内,为二号水箱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五25设置在三号回水管16上,为末端用户系统的供水管路的温度传感器。
液压传感器为两个,分别为液位传感器一26、液位传感器二27,液位传感器一26设置在一号水箱内1,液位传感器二27设置在二号水箱9内,分别检测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内的水量情况;水压传感器设置在三号回水管16内,用于调节末端用户系统供水管路(即四号供水管)的水压。
客户终端可以是电脑或手机。通过手机上的app、登录网页等方式,可以接收到由云服务器传输过来的监测实时数据,并且在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手机app、登录网页方式借助云服务器传输指令到智能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实现设备运营的远程控制或者报警。通过手机app、登录网页等移动控制方式,用户可以远程配置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通过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控制集中热水系统的开启、关闭、参数调整。
此外,一号水泵3、二号水泵8、三号水泵14均设置有配套的电磁阀,分别为一号电磁阀17、二号电磁阀18、三号电磁阀19,用于实现水泵的自动打开或关闭,并且三号回水管16上设置有四号电磁阀20,便于自动将末端用户设备内的水回收再次加热。其中,一号水泵是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循环泵,也是防冻循环泵;二号水泵是一号水箱相二号水箱供水的循环泵;三号水泵是二号水箱向末端用户设备供水的循环泵。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防冻性能,在一号水箱1和二号水箱9的内部均设有保温层,在一号供水管5、一号回水管6、二号供水管7、三号供水管10、二号回水管11、四号供水管13、三号回水管16上均包裹有保温材料。
对于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末端用户系统的工作,还能够通过控制作用以防止管道冻裂,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具体的为:
1)控制系统控制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太阳能充足时,启动晴天模式,考虑到白天太阳能充足,因此太阳能光热系统为主要热水加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为辅助加热系统;
一号水箱1通过连接的自来水补水管4保证一号水箱1的水量,一号水箱1内的水量达到一号水箱容纳量最大值时,一号水箱1内的一号液位传感器26将检测到液位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 接收到液压信号后控制一号水泵3及一号电磁阀18打开,一号水箱1内的水会不断输送至太阳能集热器2中加热,加热后的水输送回一号水箱1内;
当一号水箱1内的温度传感器二22检测到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Tx后,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在接收到温度信号之后控制二号水泵8及二号电磁阀19开启,二号水泵8将一号水箱1 内的热水全部输送至二号水箱9中,同时,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开启空气源热泵机组12运行,循环加热二号水箱9内的热水;当二号水箱9内的水量不足时,液位传感器二27检测到水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水位并将水位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在接收到水位信号之后控制二号水泵8及二号电磁阀19开启;
当二号水箱9内的温度传感器四24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Ty后,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在接收到温度信号之后控制三号水泵14及三号电磁阀19开启,三号水泵14将二号水箱9内的水输送到末端用户设备中,供用户使用热水;
光照不充足时,启动阴天模式,此时太阳能光热系统效率较低,太阳能光热系统为辅助加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为热水主要加热系统;
当一号水箱1处的温度传感器二22检测到温度低于设定值Tx后,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在接收到温度信号之后控制二号水泵8及二号电磁阀19开启,二号水泵8将一号水箱1内的热水全部输送至二号水箱9中,同时,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开启空气源热泵机组12运行,循环加热二号水箱内9的热水;
同理,当二号水箱9内的温度传感器四24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Ty后,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在接收到温度信号之后控制三号水泵14及三号电磁阀19开启,三号水泵14将二号水箱9内的水输送到末端用户设备中,供用户使用热水。
对于设定值Tx、设定值Ty,则是根据天气、季节等因素确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客户终端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调整。
不需要热水供应或热水供应需求量少时:对于太阳能光热系统,温度传感器一21的温度值T1与温度传感器二22的温度值T2的差值≤2℃(即T1-T2≤ 2℃)时,一号水泵3关闭,太阳能加热系统停止加热;为保持热水随时且持续供应,当T1与T2的温度差值≥5℃(即T1-T2≥5℃)时,一号水泵3开启,太阳能加热系统开始加热;对于空气源热泵系统,当二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四24 的温度值T4≥Ty时,空气源热泵机组12关闭,空气源热泵系统停止工作。
2)控制系统控制末端用户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对于末端用户设备采用变频恒压的的方式供应热水,当末端用户设备放水后,四号供水管13的水压降低,水压传感器检测到水压值低于设定值后,启动增压水泵使水压达到设定值,保证快速供水;当三号回水管16内的温度传感器五25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值Tz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箱,智能控制箱在接收到温度信号之后控制四号电磁阀20开启,将水循环回二号水箱9内,再次进行加热;当二号水箱9内的温度传感器四24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Ty后,再次将水输送到末端用户设备中,其中,设定值Tz通常不高于设定值Ty。
3)控制系统控制管道防冻的工作方法为:
当温度传感器一21的温度值T1或温度传感器三23的温度值T3低于防冻温度设定值(默认10℃)时,一号水泵3及一号电磁阀17打开,进行循环防冻;当 T1、T3均与防冻温度设定值的差值不小于5℃时,防冻循环停止。
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所用于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是一种高效洁净的新型热水制备方式,将两种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实现优势互补,广泛推广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特别是在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将热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空气源热泵作为传统太阳能热水器的辅助热源,可弥补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稳定性不足的缺憾,并实现其高效率、全天候运行。同时热水系统中设置了两个水箱,即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一号水箱为太阳能加热水箱及自来水补水箱;二号水箱为空气源加热水箱,并向末端用户系统(即室内末端)供热水,同时末端用户系统回水回至二号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控制系统通过灵活的控制二号水泵和二号电磁阀实现一号水箱内的热水在特定时段满足特定要求后导入到二号水箱中。
2、优先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设计太阳能光热系统以及一号水箱,同时一号水箱连接有自来水补水管,让自来水通过太阳能光热系统不断循环加热、达到较高的温度后再进入下一程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中去。
3、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时间降低,并不是连续运行的,由于上一程序太阳能光热系统中热水温度较高,因此空气源热泵系统所需要提供的热量降低,设备运行时间响应降低。
4、一号热水水箱和二号水箱内部均设有保温层,各管路上均包裹有保温材料,用于降低其与外界空气因热交换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5、采用更为灵活的客户终端监控方式,客户终端可以是电脑或手机。通过手机上的app、登录网页等方式,可以接收到由云服务器传输过来的监测实时数据,并且在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手机app、登录网页方式借助云服务器传输指令到智能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实现设备运营的远程控制或者报警。通过手机app、登录网页等移动控制方式,用户可以远程配置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智能控制箱(数据采集器)通过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控制集中热水系统的开启、关闭、参数调整。
6、控制系统还能控制管道防冻,极大的提供高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运行的安全性更高。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箱、传感器、云服务器、客户终端,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控制箱相连接,智能控制箱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数据信息分析后传输至客户终端;所述客户终端根据需求将调控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指令信息传输至智能控制箱,再由智能控制箱进行调控;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末端用户系统的工作,太阳能光热系统通过一号水箱(1)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连接,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二号水箱(9)与末端用户系统相连接;
所述太阳能光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一号水泵(3)、自来水补水管(4)、一号供水管(5)、一号回水管(6);所述自来水补水管(4)连接在一号水箱(1)上,一号供水管(5)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1)一侧的下部、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2)相连接,一号供水管(5)上设置有一号水泵(3);所述一号回水管(6)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1)的顶部、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2)的相连接;
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二号供水管(7)、二号水泵(8)、三号供水管(10)、二号回水管(11)、空气源热泵机组(12);所述二号供水管(7)一端连接在一号水箱(1)的另一侧下部、另一端与二号水箱(9)相连接,二号供水管(7)上设置有二号水泵(8);所述三号供水管(10)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一侧下部、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2)相连接;所述二号回水管(11)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顶部、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2)相连接;
所述末端用户系统包括四号供水管(13)、三号水泵(14)、末端用户设备(15)、三号回水管(16);所述四号供水管(13)的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另一侧下部、另一端与连接在末端用户设备(15)上,四号供水管(13)上设置有三号水泵(14);所述三号回水管(16)一端连接在二号水箱(9)的顶部、另一端与末端用户设备(15)相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内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液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六个,分别为温度传感器一(21)、温度传感器二(22)、温度传感器三(23)、温度传感器四(24)、温度传感器五(25),温度传感器一(21)设置在一号回水管(6)上,温度传感器二(22)设置在一号水箱(1)内,温度传感器三(23)设置在一号供水管(5)上,温度传感器四(24)设置在二号水箱(9)内,温度传感器五(25)设置在三号回水管(16)上;所述液压传感器为两个,分别为液位传感器一(26)、液位传感器二(27),液位传感器一(26)设置在一号水箱(1)内,液位传感器二(27)设置在二号水箱(9)内;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三号回水管(16)内且水压传感器连接有增压水泵;
所述一号水泵(3)、二号水泵(8)、三号水泵(14)均设置有配套的电磁阀,分别为一号电磁阀(17)、二号电磁阀(18)、三号电磁阀(19);所述三号回水管(16)上设置有四号电磁阀(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水箱(1)和二号水箱(9)的内部均设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供水管(5)、一号回水管(6)、二号供水管(7)、三号供水管(10)、二号回水管(11)、四号供水管(13)、三号回水管(16)上均包裹有保温材料。
CN201821793501.XU 2018-11-01 2018-11-01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054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3501.XU CN209054644U (zh) 2018-11-01 2018-11-01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3501.XU CN209054644U (zh) 2018-11-01 2018-11-01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4644U true CN209054644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2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3501.XU Active CN209054644U (zh) 2018-11-01 2018-11-01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46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7085A (zh) * 2018-11-01 2019-02-01 青岛太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1268996B2 (en) * 2018-03-30 2022-03-08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virtual audit metric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68996B2 (en) * 2018-03-30 2022-03-08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virtual audit metrics
CN109297085A (zh) * 2018-11-01 2019-02-01 青岛太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3316B (zh) 双水箱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11343U (zh) 一种优先使用太阳能的热水供应系统
CN201636957U (zh) 办公楼节能环保型太阳能地板采暖及热水系统
CN210373714U (zh) 一种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和热泵复合热源辐射供暖系统
CN103216870A (zh) 一种多能源转换控制系统
CN109611936A (zh) 太阳能为唯一供热源的跨季供暖供热水系统
CN110645617A (zh) 大型太阳能协同多种能源智慧供热系统
CN118935506A (zh) 耦合太阳能与中深浅层地热能的跨季节储热及供热系统
CN209054644U (zh)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
CN107477891A (zh) 一种分季节切换式热水机组
CN205619578U (zh) 一种建筑物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9297085A (zh) 用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6384639U (zh) 一种用户侧供需平衡型可再生能源总线复合的供能系统
CN209068610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的集中热水系统
CN206817589U (zh) 一种利用多种自然环保能源的智能集成热利用装置
CN109059084A (zh)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
CN210197447U (zh) 多能源互补的学校供暖节能系统
CN204693564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109268925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的集中热水系统
CN217817013U (zh) 一种耦合光伏光热、地热及储热的供能装置
CN111854230B (zh) 一种分体式复合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系统
CN213777899U (zh) 太阳能、空气能双源双筒蓄热间接式智能热水站
CN215723569U (zh) 一种组合利用太阳能和燃气的供水系统
CN213841370U (zh) 一种利用复合能源的采暖、制冷及热水供应系统
CN210717776U (zh) 大型太阳能协同多种能源智慧供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