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1739U - 一种感应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1739U
CN219571739U CN202320366413.6U CN202320366413U CN219571739U CN 219571739 U CN219571739 U CN 219571739U CN 202320366413 U CN202320366413 U CN 202320366413U CN 219571739 U CN219571739 U CN 21957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groove
cover plate
limit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64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Xiaguang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Xiaguang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Xiaguang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Xiaguang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64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1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1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公开了一种感应灯,该感应灯包括灯盒、电路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与灯盒卡接,所述盖板与灯盒卡接后,所述电路板被夹持于盖板与灯盒之间;所述电路板上设有LED灯珠和感应开关,所述LED灯珠通过电路板与感应开关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检测附近是否有人经过从而自动调整LED灯珠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灯,该感应灯的组装方式较为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感应灯。
背景技术
感应灯适合设置于楼道、阳台、过道和储物间等地方,感应灯通常安装在墙面上,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相比于长时间处于点亮状态的照明设备,感应灯可以做到人走灯灭的效果,进而节省能源消耗,有效的节省电费。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CN209180823U,一种夜光灯装置,夜光灯装置包括壳体及后盖,所述后盖盖设在壳体后端部,所述壳体下端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前端部下方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连通容置腔设置,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置于透光孔处;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灯,所述LED灯板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内侧壁围设形成发光槽,所述发光槽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贯穿容置腔的开口,所述LED发光灯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隔板后侧部固定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隔板朝向发光槽一侧设置有反光面,所述LED发光灯发出的光经反光面反射后朝发光槽外部发射。
上述的感应灯方案中,通过设有感应探头,LED发光灯能够根据环境自动调节照明工作状态,但其仍具有一定缺陷,该方案中的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孔,壳体内部设置有卡柱,卡柱上开设有卡孔,固定板固定在卡柱上,外部螺钉贯穿固定孔并卡置在卡孔内,以将固定板稳稳固定在卡柱上,固定板与壳体螺钉连接,组装方式较为不便;感应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组装,需要在壳体内部设置卡柱,并在卡柱上开设卡孔,使感应灯的壳体结构复杂化,降低成品率;螺钉的安装流程中,需要螺钉贯穿固定孔并卡置在卡孔内,降低生产效率;螺钉在卡孔内卡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螺钉过度拧紧进而压碎电路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灯,该感应灯的组装方式较为便捷。
本申请提供一种感应灯,所述感应灯包括灯盒、电路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与灯盒卡接,所述盖板与灯盒卡接后,所述电路板被夹持于盖板与灯盒之间;所述电路板上设有LED灯珠和感应开关,所述LED灯珠通过电路板与感应开关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检测附近是否有人经过从而自动调整LED灯珠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灯盒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电路板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有支撑片,所述容纳槽的另一侧设有台阶面,所述支撑片和台阶面配合用于支撑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支撑柱和限位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柱通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孔配合用于限位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扣板,所述容纳槽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扣槽,所述盖板与灯盒通过第一扣板与第一扣槽配合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至少四个限位片;所述电路板上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槽与限位片配合用于限位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片位于第一扣槽的两侧;所述盖板还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第一扣板的两侧;所述限位片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用于限位盖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LED灯珠位于台阶面处,所述LED灯珠处于盖板的外侧,所述灯盒上对应LED灯珠处还设有导光条,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为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为斜面,所述导光条位于反光面的一侧,所述导光条用于将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反光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光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容纳槽设有台阶面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台阶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安装槽上还设有第二扣板,所述第二扣板用于将导光条限位于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灯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三扣板;所述灯盒包括固定框和后壳,所述固定框与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上设有第二扣槽;所述面板与固定框通过第三扣板与第二扣槽配合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感应开关上设有与透光孔匹配的透光罩,所述感应开关位于盖板与电路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盖板与灯盒卡接,将电路板限位于盖板与灯盒之间,组装方式便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周期,增加成品率。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感应灯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感应灯的立体装配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面板的后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盖板的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透光罩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盖板的右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导光条的立体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电路板的主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透光罩和感光元件的立体装配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灯盒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灯盒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限位柱的俯视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灯盒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灯盒的后视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灯盒安装电路板和导光条后的主视图;
图20为图19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21为图20的C处放大图;
图22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感应灯的主视图;
图23为图22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24为图23的E处放大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预埋盒的立体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感应灯的立体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中:1、灯盒;11、容纳槽;111、支撑柱;112、限位柱;1121、挡片;113、第一扣槽;114、限位片;115、支撑片;12、台阶面;13、安装槽;131、第二扣板;14、固定框;141、第二扣槽;142、限位板;144、固定孔;15、后壳;16、凸起框;17、散热孔;18、端子槽;2、电路板;21、LED灯珠;22、接线端子;23、限位孔;24、第一限位槽;25、感应开关;251、第一限位环;26、透光罩;261、第二限位环;3、盖板;31、第一扣板;32、第二限位槽;33、反光面;331、扇形纹理;34、透光孔;341、限位凸起;342、限位凹槽;35、透光面;4、面板;41、第三扣板;42、第三限位槽;5、导光条;6、预埋盒;6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立体图和感应灯的立体装配图,感应灯包括灯盒1、电路板2和盖板3,盖板3与灯盒1卡接,用于将电路板2限位于盖板3与灯盒1之间;通过卡接方式组装感应灯,不需要设置卡柱和使用螺钉,使感应灯的壳体结构简洁化,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螺钉的卡置流程,生产效率较高,在螺钉的装配过程中,螺钉卡置过深容易使电路板损坏,而卡接方式组装的成品率高,能够降低感应灯的生产成本,以及缩短感应灯的生产周期。
电路板2上设有LED灯珠21和感应开关25,LED灯珠21和感应开关25设置于电路板2朝向盖板3的侧面,LED灯珠21与感应开关25电连接于电路板2,通过设有感应开关25检测外界环境变化,能够使LED灯珠21自动化调整工作状态;若感应开关25检测到人的走动,则LED灯珠21进入工作状态,感应灯能够做到人走灯灭的效果,避免浪费能源。
请参见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面板的后视图和面板的立体图,感应灯还包括面板4,面板4上设有第三扣板41,第三扣板41位于面板4朝向盖板3的侧面,面板4的窗口大小与盖板3匹配,面板4的窗口处设有朝向面板4内侧的延伸。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面板4上设有四个第三扣板41,四个第三扣板41平行设置,四个第三扣板41的连线呈矩形,两个相邻第三扣板41的相对面设有锯齿状凸块。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面板4的两侧还开设有第三限位槽42,两个第三限位槽42对称设置,第三限位槽42呈矩形结构,第三限位槽42位于面板4朝向灯盒1的一侧。
请参见图5~8,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盖板的立体图、盖板的后视图、透光罩的立体图和盖板的右视图,盖板3上开设有透光孔34,透光孔34呈圆形,透光罩26的前端呈半球状结构,透光罩26的后端呈圆柱状结构,透光孔34与透光罩26匹配,透光罩26的前端部分处于盖板3的外侧,透光罩26的后端处于盖板3的内侧,透光罩26上设有第二限位环261,第二限位环261位于透光罩26的半球状结构与圆柱状结构之间,第二限位环261的尺寸大于透光孔34,第二限位环261用于将透光罩26的圆柱状结构部分限位于盖板3的内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的透光孔34处设有限位凸起341和限位凹槽342,限位凸起341和限位凹槽342位于盖板3的内侧,限位凸起341位于限位凹槽342的上方,透光罩26上的第二限位环261与盖板3上的限位凸起341和限位凹槽342配合,能够减少透光罩26与盖板3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的光线和灰尘从透光孔34处进入盖板3的内侧。
盖板3的两侧设有第一扣板31,第一扣板31上向盖板3的外侧设有条状凸起,条状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盖板3还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2,第二限位槽32位于第一扣板31的两侧,第二限位槽32能够增加第一扣板31的弹性变形空间。
盖板3的外侧面为反光面33,反光面33为斜面,反光面33为盖板3远离电路板2的侧面,反光面33与电路板2的夹角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反光面33上设有扇形纹理331,通过设置扇形纹理331漫反射光线,能够使感应灯所提供的照明光线更加柔和。
请参见图9,所示为本申请的导光条的立体图,导光条5呈杆体结构,导光条5的横截面为矩形,导光条5能够将光以较小的损耗传输。
请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电路板的立体图和电路板的主视图,电路板2上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4,第一限位槽24位于电路板2的两侧,电路板2两侧的第一限位槽24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开设有四个第一限位槽24,其中两个第一限位槽24位于电路板2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一限位槽24位于电路板2的另一侧,电路板2两侧的第一限位槽24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还设有接线端子22,接线端子22位于电路板2远离盖板3的侧面,接线端子22与电路板2电连接,接线端子22上设有接线孔。
请参见图12,所示为本申请的透光罩和感应开关的立体装配图,感应开关25上设有与透光孔34匹配的透光罩26,透光罩26与感应开关25同轴设置,感应开关25位于盖板3与电路板2之间,从透光罩26处进入的光线能够照射感应开关25。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开关25呈圆柱状结构,感应开关25上设有第一限位环251,第一限位环251位于感应开关25的中部,第一限位环251的两侧分别为感应开关25的前端和后端,感应开关25靠近透光罩26的一侧为前端,远离透光罩26的一侧为后端,感应开关25的前端与透光罩26的后端匹配,感应开关25的前端能够插入透光罩26的后端,第一限位环251的尺寸大于透光罩26的后端的圆柱状结构,第一限位环251用于限位透光罩26在感应开关25上的位置,避免感应开关25的前端过多的插入透光罩26的后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的感应开关25处还设有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光线,使感应灯能够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调整LED灯珠21的亮度。
请参见图13,所示为本申请的灯盒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灯盒1上开设有容纳槽11,电路板2位于容纳槽11内,容纳槽11的一侧设有支撑片115,容纳槽11的另一侧设有台阶面12,支撑片115和台阶面12配合用于支撑电路板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后壳15上还设有端子槽18,端子槽18位于容纳槽11处,端子槽18与接线端子22匹配,接线端子22位于端子槽18处,接线端子22上的接线孔与电源线连接。
灯盒1包括固定框14和后壳15,固定框14与后壳15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14与后壳15一体化注塑成型。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后壳15上开设有散热孔17。
请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灯盒的主视图和灯盒的主视图沿A-A方向的剖视图,容纳槽11内还设有支撑柱111和限位柱112;支撑柱111用于支撑电路板2;电路板2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柱112通过的限位孔23,限位柱112与限位孔23配合用于限位电路板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1内设有两个支撑柱111,两个支撑柱111呈对角分布,支撑柱111、支撑片115和台阶面12配合能够较为稳定的支撑电路板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1内设有两个限位柱112,两个限位柱112呈对角分布。
固定框14上设有第二扣槽141,面板4与固定框14通过第三扣板41与第二扣槽141配合卡接,面板4能够遮盖固定框14上的固定孔144,增加感应灯的美观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14上设有四个第二扣槽141,四个第二扣槽141与面板4上的四个第三扣板41匹配,四个第二扣槽141平行设置,四个第二扣槽141的连线呈矩形,第二扣槽141的圆形通孔中设有平行设置的两块夹板,两块夹板的相对面设有条状凸块,两块夹板上的条状凸块与第三扣板41上的锯齿状凸块配合,锯齿状凸块能够增加面板4与固定框14卡接的稳定性,进而避免第三扣板41从第二扣槽141中脱离。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灯盒1上还设有凸起框16,凸起框16位于面板4与固定框14的连接处,凸起框16能够增加面板4与固定框14的连接稳定性,凸起框16围绕着面板4与固定框14的连接处设置呈框体结构,凸起框16截面的顶部为弧形结构,盖框截面的顶部为弧形结构,凸起框16和面板4匹配,凸起框16能够限制面板4的位置,防止面板4发生晃动。
容纳槽11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光条5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位于容纳槽11设有台阶面12的侧壁上,安装槽13的长度方向与台阶面12相同,安装槽13的长度大于台阶面12的长度,安装槽13与台阶面12连通,导光条5的大部分位于安装槽13与台阶面12的连通处。
请参见图16,所示为本申请的限位柱的俯视图,限位柱112上设有挡片1121,当限位柱112插入电路板2的限位孔23,且电路板2与挡片1121抵接时,挡片1121用于支撑电路板2,挡片1121、支撑柱111、支撑片115和台阶面12配合用于支撑电路板2。
请参见图17,所示为本申请的灯盒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容纳槽11内还设有至少四个限位片114,四个限位片114与四个第一限位槽24对应,其中两个限位片114位于容纳槽11一侧的侧壁,另外两个限位片114位于容纳槽11另一侧的侧壁,第一限位槽24与限位片114配合用于限位电路板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112和限位片114配合用于增加电路板2的限位稳定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片114位于第一扣槽113的两侧,限位片114与第二限位槽32配合用于限位盖板3。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14上设有固定孔144,固定孔144位于固定框14的两侧,固定孔144包括大小不同的八个孔位,能够适配不同的安装情况。
请参见图18,所示为本申请的灯盒的后视图,容纳槽11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扣槽113,盖板3与灯盒1通过第一扣板31与第一扣槽113配合卡接,支撑柱111、挡片1121、支撑片115和台阶面12对电路板2提供支撑,盖板3与灯盒1卡接后,盖板3位于电路板2的一侧,支撑柱111、挡片1121、支撑片115和台阶面12位于电路板2的另一侧,盖板3对电路板2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而夹持并固定电路板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四个限位片114与四个第一限位槽24匹配,限位片114位于第一扣槽113的两侧,容纳槽11一侧的侧壁上的两个限位片114之间具有间隔,同一侧的两个限位片114的间隔与第一扣槽113的宽度匹配,且同一侧的两个限位片114的间隔略大于第一扣槽113的宽度,限位片114能够辅助盖板3的两侧的第一扣板31插入第一扣槽113。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14的两侧还设有与第三限位槽42匹配的限位板142,限位板142与第三限位槽42配合,用于限制面板4在固定框14上的位置,辅助第三扣板41对齐第二扣槽141,进而使面板4与固定框14的卡接组装更为便捷。
请参见图19~21,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灯盒安装电路板和导光条后的主视图、灯盒安装电路板和导光条后的主视图沿B-B方向的剖视图和灯盒安装电路板和导光条后的主视图沿B-B方向的剖视图的C处放大图,LED灯珠21位于台阶面12处,LED灯珠21处于盖板3的外侧,灯盒1上对应LED灯珠21处还设有导光条5,LED灯珠21位于导光条5和电路板2之间,安装槽13的底面与台阶面12之间具有间隔,能够避免LED灯珠21与导光条5贴合,导光条5位于反光面33的一侧,导光条5用于将LED灯珠2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反光面33。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设有六颗LED灯珠21,六颗LED灯珠21横向等间距排列,六颗LED灯珠21的排列方向与台阶面12的长度方向相同。
安装槽13上设有第二扣板131,第二扣板131用于将导光条5限位于安装槽13。
优先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上设有两个第二扣板131,两个第二扣板131相互间隔且对称设置,导光条5的两端与安装槽13的底面抵接,导光条5远离台阶面12的侧面与第二扣板131抵接,两个第二扣板131对导光条5施加朝向台阶面12的压力,进而夹持并固定导光条5,避免导光条5在安装槽13内产生晃动。
请参见图22~24,所示分别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主视图、感应灯的主视图沿D-D方向的剖视图和感应灯的主视图沿D-D方向的剖视图的E处放大图,透光罩26的透光罩26上的第二限位环261与盖板3上的限位凸起341和限位凹槽342配合,能够限制透光罩26在盖体上的位置,盖板3向第二限位环261施加朝向电路板2方向的压力,透光罩26的后端与第一限位环251抵接,夹持并固定透光罩26,避免透光罩26产生晃动,辅助感应开关25的前端对准并插入透光罩26的后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34具有贴合透光罩26呈半球状结构的前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34位于反光面33上,并处于反光面33上较为远离导光条5的位置,进而避免导光条5折射至反光面33的光线扰乱感应开关25的检测精度。
请参见图25,所示为本申请的预埋盒的立体图,预埋盒6设置于墙体的预留槽内,预埋盒6上设有两个连接柱61,两个连接柱61对称的设置于预埋盒6的内壁,连接柱61上设有螺纹孔,连接柱61上的螺纹孔与固定框14上的固定孔144匹配,灯盒1通过螺栓结构与预埋盒6连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相同之处不再阐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请参见图26和图27,所示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感应灯的立体图和盖板的立体图,盖板3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盖板3的外侧面为透光面35,透光面35与面板4的窗口尺寸匹配,透光面35为盖板3远离电路板2的侧面,透光面35与电路板2平行。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面35为弧面,弧面向远离电路板2的一侧凸起,弧面曲率较小,透光面35为弧面能够增加盖板3的美观性。
请参见图2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路板的立体图,电路板2朝向盖板3的侧面上仅设有LED灯珠21,LED灯珠21位于盖板3与电路板2之间。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设有四颗横向等间距排列的LED灯珠21。

Claims (10)

1.一种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灯包括灯盒(1)、电路板(2)和盖板(3);
所述盖板(3)与灯盒(1)卡接,所述盖板(3)与灯盒(1)卡接后,所述电路板(2)被夹持于盖板(3)与灯盒(1)之间;
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LED灯珠(21)和感应开关(25),所述LED灯珠(21)通过电路板(2)与感应开关(25)连接,所述感应开关(25)用于检测附近是否有人经过从而自动调整LED灯珠(21)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盒(1)上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电路板(2)位于容纳槽(11)内;
所述容纳槽(11)的一侧设有支撑片(115),所述容纳槽(11)的另一侧设有台阶面(12),所述支撑片(115)和台阶面(12)配合用于支撑电路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11)内还设有支撑柱(111)和限位柱(112);
所述支撑柱(111)用于支撑电路板(2);
所述电路板(2)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柱(112)通过的限位孔(23),所述限位柱(112)与限位孔(23)配合用于限位电路板(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3)的两侧设有第一扣板(31),所述容纳槽(11)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扣槽(113),所述盖板(3)与灯盒(1)通过第一扣板(31)与第一扣槽(113)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11)内还设有至少四个限位片(114);
所述电路板(2)上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4),所述第一限位槽(24)位于电路板(2)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槽(24)与限位片(114)配合用于限位电路板(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片(114)位于第一扣槽(113)的两侧;
所述盖板(3)还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2),所述第二限位槽(32)位于第一扣板(31)的两侧;
所述限位片(114)与第二限位槽(32)配合用于限位盖板(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灯珠(21)位于台阶面(12)处,所述LED灯珠(21)处于盖板(3)的外侧,所述灯盒(1)上对应LED灯珠(21)处还设有导光条(5),所述盖板(3)的外侧面为反光面(33),所述反光面(33)为斜面,所述导光条(5)位于反光面(33)的一侧,所述导光条(5)用于将LED灯珠(2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反光面(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11)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光条(5)的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位于容纳槽(11)设有台阶面(12)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槽(13)的底面与台阶面(12)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安装槽(13)上还设有第二扣板(131),所述第二扣板(131)用于将导光条(5)限位于安装槽(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灯还包括面板(4),所述面板(4)上设有第三扣板(41);
所述灯盒(1)包括固定框(14)和后壳(15),所述固定框(14)与后壳(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14)上设有第二扣槽(141);
所述面板(4)与固定框(14)通过第三扣板(41)与第二扣槽(141)配合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透光孔(34),所述感应开关(25)上设有与透光孔(34)匹配的透光罩(26),所述感应开关(25)位于盖板(3)与电路板(2)之间。
CN202320366413.6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感应灯 Active CN21957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413.6U CN21957173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感应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413.6U CN21957173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感应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1739U true CN219571739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6413.6U Active CN21957173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感应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1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91469A1 (en) Switch panel assembly with a light-guiding rod
KR200334515Y1 (ko) 복합 센서가 일체로 구비된 절전형 자동 점멸 램프
KR101676863B1 (ko) 다기능 모듈형 타워표시등
CN217329543U (zh) 一种易组装墙灯
CN219571739U (zh) 一种感应灯
KR101097829B1 (ko) 비상등 기능을 갖는 led 형광등 장치
CN116142007B (zh) 充电桩
JP2015088393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631919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CN210688039U (zh) 照明装置
KR200342127Y1 (ko) 소형 비상조명등
CN213983131U (zh) Led路灯
JP2016004716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CN216980069U (zh) 一种人体感应指示应急灯
JP6726876B2 (ja) 照明器具
KR20070021650A (ko) 센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등
CN218119601U (zh) 一种组装简单的感应灯
CN215722914U (zh) 灯罩安装结构和灯具
CN218268720U (zh) 一种平板灯
CN218295525U (zh) 一种应急照明灯
US20030192216A1 (en) Escape guiding or indicating device
CN221004894U (zh) 一种太阳能壁灯
CN213513420U (zh) 一种上下出光结构的三防灯
CN218626610U (zh) 一种具有内灯罩的警示灯
CN220817483U (zh) 一种斜射型层板灯及柜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