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0552U -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0552U
CN219570552U CN202223084334.0U CN202223084334U CN219570552U CN 219570552 U CN219570552 U CN 219570552U CN 202223084334 U CN202223084334 U CN 202223084334U CN 219570552 U CN219570552 U CN 219570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nut
collar
clamping
lower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43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0843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0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0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0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所述螺母分为下螺母和上螺母,下螺母包括下螺母本体和环缺卡圈,环缺卡圈上设有卡紧缺口,卡紧缺口处的右端头构成止退弹片;环缺卡圈的外侧壁为圆锥台状外斜侧壁;上螺母包括上螺母本体和锁紧卡圈,锁紧卡圈的内环壁上分布有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和压紧凸斜面,呈环状分布的所述压紧凸斜面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为内斜侧壁,所述外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大于环缺卡圈的上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且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其有益效果是锁紧卡圈将环缺卡圈抱紧并使其内径略小于螺杆外径,同时止退弹片抵卡在止退槽中,使上螺母与下螺母互相卡扣,始终无法松动。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常用的紧固件有螺栓螺母组件、螺柱螺母组件、螺钉、螺柱等,其中螺母为设有中心螺纹孔的多边形柱体,中心螺纹孔的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其与螺柱上的外螺纹配合旋紧,螺柱是带有螺栓头的螺杆,螺杆上设有外螺纹,用于紧固和连接两个或多个带有通孔的被紧固件。
螺母与螺栓的紧固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但如果被紧固件长期处于振动中,会导致连接件互相之间存在振动频率差,从而使得连接结构中各连接件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导致螺母与螺柱的连接变松,甚至脱落,由此,目前应用中大量采用尼龙防松螺母。
现有的尼龙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环形槽壁、尼龙套圈和环盘顶壁,螺母本体的中心设有内螺纹孔,环形槽壁和环盘顶壁分别设于螺母本体的一端并与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尼龙套圈设置在环形槽壁内。由于尼龙比较柔软,位于环形槽壁内的尼龙套圈不易被压紧,甚至容易产生打转,尼龙套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脆而损坏失效,使得尼龙防松螺母的锁紧功能减弱甚至失效,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上下组合式螺母并使之互相卡紧而无法松动,提高防松螺母的防松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包括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分为下螺母和上螺母,所述下螺母包括部分直接相连即由连接柱直接相连的下螺母本体和环缺卡圈,所述下螺母本体上设有与普通螺母相同的即与目标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环缺卡圈的圆环圈的一个位置设有卡紧缺口,所述卡紧缺口处的断点的两侧端头称为左端头和右端头,所述左端头位于内螺纹旋入的一侧,所述右端头位于内螺纹旋出的一侧,该卡紧缺口的最低宽度至少能够使得将左端头和右端头并拢即将卡紧缺口并拢后使环缺卡圈形成的新圆环圈的内径小于内螺纹的内径;所述环缺卡圈的外侧壁为圆锥台状外斜侧壁,即环缺卡圈的上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使其外侧壁构成外斜侧壁;所述连接柱设在环缺卡圈的下端面上并与下螺母本体直接固定相连,即环缺卡圈与下螺母本体之间除连接柱位置外其余位置是互相脱离的,所述连接柱一般为弧形状,且在制作时将环缺卡圈及连接柱直接在下螺母本体上直接生成;所述连接柱的位置不能远离内螺纹,最好位置是位于所述连接柱的内侧壁所在的内径与下螺母本体上内螺纹的牙底径相等且位置平齐,当连接柱上有内螺纹时,该内螺纹最好与下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平齐;优选连接柱位于环缺卡圈上卡紧缺口的正对面,所述卡紧缺口处的所述右端头的外侧伸出在环缺卡圈的整体外斜侧壁的外周边缘之外,并将右端头的内侧壁表面向壁内削薄,使右端头构成止退弹片。
所述上螺母包括整体直接相连的上螺母本体和锁紧卡圈,所述上螺母本体上设有与普通螺母相同的即与目标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即上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与下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的规格相同;所述锁紧卡圈为整体圆环圈,所述锁紧卡圈的内环壁上分布有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和压紧凸斜面,所述止退槽为陷入在锁紧卡圈内环壁内部的凹槽,该凹槽可以是V形尖底槽,也可以是匚形平底槽或U形圆底槽,但最好是依据锁紧卡圈的圆环形做成有弧度的弧形凹槽片段,所述压紧凸斜面为凸出在锁紧卡圈内环壁表面的弧形凸起片段,呈环状分布的所述压紧凸斜面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为内斜侧壁,即压紧凸斜面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的外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大于里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且所述外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大于环缺卡圈的上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且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且当上螺母拧紧在下螺母上使锁紧卡圈与环缺卡圈平齐时,锁紧卡圈将环缺卡圈压紧使得压紧后的环缺卡圈的内径略小于下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的内径,从而将目标螺杆卡紧或抱紧,使之无法松脱。
本发明的原理是螺母旋紧在螺杆上后,在上螺母中锁紧卡圈的抱紧下,下螺母中的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将螺杆的外螺纹抱紧或卡紧,同时环缺卡圈上的止退卡片抵卡在锁紧卡圈的止退槽中,使得上螺母和下螺母互相卡紧而无法动弹,从而使环缺卡圈能够始终卡紧螺杆。
其中:所述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可以设置成与下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规格相同的内螺纹。
另一种情形是:所述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设为均匀分布的竖直齿。
另一种情形是:所述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设为平滑曲面壁表面,也可以是粗糙表面或其它特殊形状的内侧壁表面,包括规格不同的内螺纹。
所述环缺卡圈的外斜侧壁表面的结构与锁紧卡圈的内斜侧壁表面的结构相匹配,即当所述环缺卡圈的外斜侧壁表面为光滑表面时,锁紧卡圈的内斜侧壁表面也是光滑表面,当所述环缺卡圈的外斜侧壁表面为外螺纹时,锁紧卡圈的内斜侧壁表面是相匹配的内螺纹,一般是这两种情况。
优选所述锁紧卡圈内环壁上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和压紧凸斜面呈均匀分布状,即也可不均匀分布。
所述上螺母和下螺母上的结构或位置可以互换,能够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即环缺卡圈可以设在上螺母本体上,锁紧卡圈可以设在下螺母本体上;或者直接将上螺母作为下螺母使用,将下螺母作为双螺母使用。
上述为标准的下螺母及其环缺卡圈结构,和标准的上螺母及其锁紧卡圈结构,其各个轴心线都是重合的。
另外,方案中环缺卡圈与锁紧卡圈互相卡扣的结构也适用于偏心螺母;即可将下螺母中的环缺卡圈的轴心线做成与下螺母本体的轴心线不重合的结构,当环缺卡圈的轴心线与下螺母本体的轴心线不重合时,将连接柱扩大,即将环缺卡圈的大部分与下螺母本体直接相连,除止退弹片部段外,环缺卡圈的其余部段均与下螺母本体直接相连;或者同时将上螺母中的锁紧卡圈的轴心线做成与上螺母本体的轴心线不重合的结构,当上螺母拧紧在螺杆上并抱紧下螺母时,下螺母环缺卡圈上的止退弹片仍然可以抵扣上螺母锁紧卡圈的止退槽,使下螺母和上螺母互相卡紧而无法松动,而现有的偏心螺母没有这种环缺结构和抵卡结构,只能靠上螺母抱紧在螺杆上抵住下螺母而实现防松,而上螺母是没办法防松的,当上螺母松懈时下螺母也就没办法防松了;本方案将环缺卡圈上的止退弹片抵扣在锁紧卡圈的止退槽中,使下螺母和上螺母互相卡紧,即使剧烈震动,上螺母也无法松动,下螺母也无法松动。可以弥补目前普遍应用的偏心螺母中的上螺母无法防止松懈的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下螺母本体和上螺母本体上设有对齐记号。以便在安装时或拆卸时提示安装人员螺母是否处于卡紧的状态,对齐记号可以设置在螺母外壁任何位置,只要能够表示上下是否对齐即可。上下记号不对齐时也可以松开,因为上螺母已经松过锁紧的位置了,上下螺母这时也不对齐。当上下对齐时表示两颗螺母已经可以一起松开。
一般将所述下螺母本体上的对齐记号对准卡紧缺口;当所述下螺母本体和上螺母本体上的对齐记号对齐时,说明止退弹片被压制在压紧凸斜面上,上螺母和下螺母可以同时顺利旋入或旋出;所述对齐记号可以是小孔、凸点或其它造型的记号。
螺母外形也不能限于六边形,也可以是三边形、四边形、八边形或其它边形,也可以是法兰螺母、梅花螺母等。
使用时,首先将下螺母的下螺母本体朝内环缺卡圈朝外,将下螺母拧入在螺杆上,拧紧后,再将上螺母的锁紧卡圈朝内上螺母本体朝外,将上螺母拧入在螺杆上,并将锁紧卡圈套在环缺卡圈上,也可首先将上螺母套在下螺母上,并使止退弹片抵接在压紧凸斜面上,然后将上螺母和下螺母整体旋入在螺杆上,在下螺母拧紧时,继续拧紧上螺母,使锁紧卡圈的外端边缘环抱紧环缺卡圈的下端面外边缘环,即锁紧卡圈的内斜侧壁紧紧抱紧环缺卡圈的外斜侧壁,进而使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抱紧螺杆上的外螺纹,由于被抱紧后的环缺卡圈形成的新圆环圈的内径小于内螺纹的内径,即略小于螺杆的外径,所以无论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是内螺纹还是竖直齿纹还是粗糙表面或光滑表面,都可紧紧抱紧螺杆,使螺母与螺杆的紧固结构无法松动;同时拧紧后的下螺母上的止退弹片是抵接在上螺母上的止退槽中的,使得上螺母在下螺母上只能拧紧不能旋松,即使剧烈震动,止退弹片都是抵接在止退槽中的,无法使上螺母旋松,进而使上螺母和下螺母整体上无法旋松;需要旋松拆卸时,只能用扳手拧松上螺母,使用巨大力量将止退弹片的边角滑移,才能将止退弹片反旋到压紧凸斜面上,再将上螺母和下螺母整体旋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⑴采用了双螺母结构,在下螺母上设置了环缺卡圈,在上螺母上设置了锁紧卡圈,使得锁紧卡圈可以将环缺卡圈抱紧并使被抱紧后的环缺卡圈的内径略小于螺杆外径,使环缺卡圈紧紧抱紧螺杆外螺纹,使之无法松动。
⑵在环缺卡圈上设置了止退弹片,在锁紧卡圈上设置了止退槽和压紧凸斜面,当锁紧时,止退弹片抵卡在止退槽中,使上螺母与下螺母互相卡扣,始终无法松动;当需要拆卸时,只能使用扳手或别的工具用巨大力量将止退弹片的边角滑移后将止退弹片旋至压紧凸斜面位置,才能将双螺母旋出,因此,即使有剧烈震动也不会使双螺母松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螺母的侧方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螺母的上方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螺母的下方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下螺母的环缺卡圈的内侧面为竖直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将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紧固在螺杆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将本发明中的下螺母和上螺母做成偏心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螺母、2.上螺母、11.下螺母本体、12.环缺卡圈、13.连接柱、3.内螺纹、14.卡紧缺口、141.左端头、142.右端头、15.外斜侧壁、151.上端面外边缘环、152.下端面外边缘环、16.止退弹片、21.上螺母本体、22.锁紧卡圈、23.止退槽、24.压紧凸斜面、25.内斜侧壁、251.外端边缘环、252.里端边缘环、26.竖直齿、4.对齐记号、121.环缺卡圈的轴心线、111.下螺母本体的轴心线、221.锁紧卡圈的轴心线、211.上螺母本体的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制作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所述螺母分为下螺母1和上螺母2。如图2、3所示,所述下螺母1包括只有部分部段直接相连即由连接柱13直接相连的下螺母本体11和环缺卡圈12,所述下螺母本体11上设有与普通螺母相同的即与目标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3,所述环缺卡圈12的圆环圈的一个位置为缺口,该缺口为卡紧缺口14,所述卡紧缺口14处的断点的两端端头分别称为左端头141和右端头142,所述左端头141位于内螺纹3靠近旋入方向的一侧,所述右端头142位于内螺纹靠近旋出方向的一侧,该卡紧缺口14的最低宽度即左端头141和右端头142之间的距离至少能够使得将左端头141和右端头142并拢即将卡紧缺口14并拢后使环缺卡圈12形成的新圆环圈的内径小于内螺纹3的内径;所述环缺卡圈12的外侧壁为圆锥台状外斜侧壁15,即环缺卡圈12的上端面外边缘环152的圆周线直径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152的圆周线直径,使其外侧壁构成外斜侧壁15;所述连接柱13设在环缺卡圈12的下端面上并与下螺母本体11直接固定相连,即环缺卡圈12与下螺母本体11之间除连接柱13位置外其余位置是互相脱离的,所述连接柱13一般为弧形状,且在制作时将环缺卡圈12及连接柱13直接在下螺母本体11上直接生成;所述连接柱13的位置不能远离内螺纹3,最好位置是位于所述连接柱13的内侧壁所在的内径与下螺母本体11上内螺纹3的牙底径相等且位置平齐,当连接柱13上有内螺纹3时,该内螺纹3最好与下螺母本体11上的内螺纹3平齐;本实施例将所述连接柱13的位置设置在位于环缺卡圈12上卡紧缺口14的正对面,所述卡紧缺口14处的所述右端头142的外侧伸出在环缺卡圈14的整体外斜侧壁15的外周表面边缘之外,并将右端头142的内侧壁表面向壁内削薄,使右端头142构成止退弹片16。
所述上螺母2包括整体直接相连的上螺母本体21和锁紧卡圈22,所述上螺母本体上21设有与普通螺母相同的即与目标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3,即上螺母本体21上的内螺纹3与下螺母本体11上的内螺纹3的规格相同;所述锁紧卡圈22为整体圆环圈,所述锁紧卡圈22的内环壁上分布有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23和压紧凸斜面24,一般将所述锁紧卡圈22内环壁上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23和压紧凸斜面24做成呈均匀分布状,也可不均匀分布;所述止退槽23为陷入在锁紧卡圈22的内环壁内部的凹槽,这种凹槽可以是尖底槽,也可以是平底槽或圆底槽,本实施例依据锁紧卡圈的圆环形特点做成有弧度的弧形凹槽片段;所述压紧凸斜面24为凸出在锁紧卡圈22的内环壁表面的弧形凸起片段,呈环状分布的所述压紧凸斜面24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为光滑内表面内斜侧壁25,即压紧凸斜面24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的外端边缘环251的圆周线直径大于里端边缘环252的圆周线直径,且所述外端边缘环251的圆周线直径大于环缺卡圈12的上端面外边缘环151的圆周线直径且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152的圆周线直径,且当上螺母2拧紧在下螺母1上使锁紧卡圈22与环缺卡圈12平齐时,锁紧卡圈22将环缺卡圈12压紧使得压紧后的环缺卡圈12的内径略小于下螺母本体11上的内螺纹3的内径,从而可将目标螺杆卡紧或抱紧,使之无法松脱。
对于所述环缺卡圈12的内侧壁表面,可以设置成内螺纹表面,该内螺纹的规格可以与下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相同也可不同。也可将所述环缺卡圈12的内侧壁表面设为竖直齿26,该竖直齿26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不均匀分布。也可将所述环缺卡圈12的内侧壁表面设为平滑曲面壁表面,也可以设为粗糙表面或其它特殊形状的内侧壁表面。
对于所述环缺卡圈12的外斜侧壁15的表面结构和锁紧卡圈22的内斜侧壁25的表面结构,所述环缺卡圈12的外斜侧壁15表面的结构与锁紧卡圈22的内斜侧壁25表面的结构是互相匹配的;即当所述环缺卡圈12的外斜侧壁15的表面为光滑表面时,锁紧卡圈22的内斜侧壁25的表面也是光滑表面,当所述环缺卡圈12的外斜侧壁15的表面为外螺纹时,锁紧卡圈22的内斜侧壁25表面为相匹配的内螺纹。
为便于操作,可在所述下螺母本体11和上螺母本体21上设置对齐记号4,并将所述下螺母本体11上的对齐记号4对准卡紧缺口14;当所述下螺母本体11和上螺母本体21上的对齐记号4对齐时,说明止退弹片16被压制在压紧凸斜面24上,上螺母2和下螺母1可以同时顺利旋入或旋出;当所述下螺母本体11和上螺母本体21上的对齐记号4不对齐时,说明止退弹片16卡扣在止退槽23的槽壁上,环缺卡圈12卡紧或抱紧在螺杆的外螺纹上,上螺母2或下螺母1均无法旋入或旋出。所述对齐记号4可以是小孔、凸点或其它造型的记号,本实施例用小孔作为对齐记号4。
使用时,首先将下螺母1的下螺母本体11朝内,环缺卡圈12朝外,将下螺母1拧入在螺杆上,拧紧后,再将上螺母2的锁紧卡圈22朝内,上螺母本体21朝外,将上螺母2拧入在螺杆上,并将锁紧卡圈22套在环缺卡圈12上,也可首先将上螺母2套在下螺母1上,并使止退弹片16抵接在压紧凸斜面24上,然后将上螺母2和下螺母1整体旋入在螺杆上,在下螺母1拧紧时,继续拧紧上螺母2,使锁紧卡圈22的外端边缘环251抱紧环缺卡圈12的下端面外边缘环152,即锁紧卡圈22的内斜侧壁25紧紧抱紧环缺卡圈12的外斜侧壁15,进而使环缺卡圈12的内侧壁表面抱紧螺杆上的外螺纹,并使环缺卡圈12的内径变小,由于被抱紧后的环缺卡圈12形成的新圆环圈的内径略小于内螺纹3的内径,即略小于螺杆的外径,所以无论环缺卡圈12的内侧壁表面是内螺纹3还是竖直齿26还是粗糙表面或光滑表面,都可紧紧抱紧螺杆,使螺母与螺杆的紧固结构无法松动;同时拧紧后的下螺母1上的止退弹片16是抵接在上螺母2上的止退槽23中的,使得上螺母2在下螺母1上只能拧紧不能旋松,即使剧烈震动,止退弹片16都是抵扣在止退槽23中的,无法使上螺母2旋松,进而使上螺母2和下螺母1整体上无法旋松;在需要旋松拆卸时,只能用扳手或其他工具夹紧上螺母2,使用巨大力量将止退弹片16的边角滑移,才能将止退弹片16反旋到压紧凸斜面24上,再将上螺母2和下螺母1整体旋出,可见这种结构的防松螺母可以用实现永远不会因震松而松懈。
实施例2。
上述为标准的下螺母1及其环缺卡圈12结构,和标准的上螺母2及其锁紧卡圈22结构,其各个轴心线都是重合的。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将下螺母1或上螺母2做成偏心螺母;如图7所示,将下螺母1中的环缺卡圈的轴心线121做成与下螺母本体的轴心线111不重合的结构,当环缺卡圈的轴心线121与下螺母本体的轴心线111不重合时,将连接柱13扩大,即将环缺卡圈12的大部分与下螺母本体11直接相连,除止退弹片16部段外,环缺卡圈12的其余部段均与下螺母本体11直接相连;对于上螺母,可以做成偏心螺母,也可不做成偏心螺母,当做成偏心螺母时,将上螺母2中的锁紧卡圈的轴心线221做成与上螺母本体的轴心线211不重合的结构;这样当上螺母2拧紧在螺杆上并抱紧下螺母1时,下螺母环缺卡圈12上的止退弹片16仍然可以抵扣上螺母锁紧卡圈22上的止退槽23,使下螺母1和上螺母2互相卡紧而无法松动。而现有的偏心螺母中的上螺母2和下螺母1中没有这种环缺结构和抵卡结构,只能靠上螺母2抱紧在螺杆上抵住下螺母1而实现防松,而上螺母2本身是没办法防松的,当上螺母2被震动而松懈时下螺母1也就没办法防松了;本方案将环缺卡圈12上的止退弹片16抵扣在锁紧卡圈22的止退槽23中,使下螺母1和上螺母2互相卡紧,即使剧烈震动,上螺母2也无法松动,下螺母1自然也就更加也无法松动。可见本方案可以弥补目前普遍应用中的偏心螺母中的上螺母2无法防止松懈的缺陷。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包括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分为下螺母和上螺母,所述下螺母包括由连接柱直接相连的下螺母本体和环缺卡圈,所述下螺母本体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环缺卡圈的圆环圈的一个位置设有卡紧缺口,所述卡紧缺口处的断点端头称为左端头和右端头,所述左端头位于内螺纹旋入的一侧,所述右端头位于内螺纹旋出的一侧;所述环缺卡圈的外侧壁为圆锥台状外斜侧壁,即环缺卡圈的上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使其外侧壁构成外斜侧壁;所述连接柱设在环缺卡圈的下端面上并与下螺母本体直接固定相连;所述卡紧缺口处的所述右端头的外侧伸出在环缺卡圈的整体外斜侧壁的外周边缘之外,并将右端头的内侧壁表面向壁内削薄,使右端头构成止退弹片;
所述上螺母包括整体直接相连的上螺母本体和锁紧卡圈,所述上螺母本体上设有与下螺母本体上规格相同的内螺纹,所述锁紧卡圈为整体圆环圈,所述锁紧卡圈的内环壁上分布有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和压紧凸斜面,所述止退槽为陷入在锁紧卡圈内环壁内部的凹槽,所述压紧凸斜面为凸出在锁紧卡圈内环壁表面的弧形凸起片段,呈环状分布的所述压紧凸斜面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为内斜侧壁,即压紧凸斜面所构成的间断状内环壁的外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大于里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且所述外端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大于环缺卡圈的上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且小于下端面外边缘环的圆周线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缺口的最低宽度至少能够使得将左端头和右端头并拢后使环缺卡圈形成的新圆环圈的内径小于内螺纹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内侧壁所在的内径与下螺母本体上内螺纹的牙底径相等且位置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位于环缺卡圈上卡紧缺口的正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缺卡圈的外斜侧壁表面的结构与锁紧卡圈的内斜侧壁表面的结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设有与下螺母本体上的内螺纹规格相同的内螺纹,或者所述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设为均匀分布的竖直齿,或者所述环缺卡圈的内侧壁表面设为粗糙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卡圈内环壁上呈相间设置的止退槽和压紧凸斜面呈均匀分布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偏心结构的上螺母和/或下螺母;即所述下螺母中的环缺卡圈的轴心线与下螺母本体的轴心线不重合,且除止退弹片部段外,环缺卡圈的其余部段均与下螺母本体直接相连;或者所述上螺母中的锁紧卡圈的轴心线与上螺母本体的轴心线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母和下螺母上的结构或位置可以互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母本体和上螺母本体上设有对齐记号。
CN202223084334.0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Active CN219570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4334.0U CN219570552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4334.0U CN219570552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0552U true CN21957055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4334.0U Active CN219570552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0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2783B2 (en) Anti-loosening bolt assembly
US4299520A (en) Drive nut
US8021093B2 (en) Locking threaded fastener
US3476010A (en) Fixed screw joint system
KR20100134544A (ko) 풀림방지 볼트너트 결합체
JPH11148509A (ja) ロックナット
WO2015060425A1 (ja) ねじ体の逆回転防止構造
CN212177633U (zh) 一种防松动的组合螺栓
CN219570552U (zh)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CN206190709U (zh) 紧固件
CN210484360U (zh) 一种永不松动的螺丝组件
CN115653990A (zh) 一种组合式互卡防松螺母
CN206600343U (zh) 组合螺母
CN112943781A (zh) 一种花卡式防松螺栓组件
CN219413211U (zh) 一种内卡圈抱紧式防松螺母
CN209818497U (zh) 法兰面自锁螺栓
CN208845554U (zh) 一种偏心紧固的螺纹组件
CN214661436U (zh) 一种花卡式防松螺栓组件
CN112555257B (zh) 防脱螺丝结构及锁固装置
CN111089109A (zh) 一种防松装置
CN116241544A (zh) 一种内卡圈抱紧式防松螺母
CN219605791U (zh) 一种具有防松功能的螺栓组件
CN206682117U (zh) 一种具有良好端面外观的螺栓结构
US9777760B1 (en) Locknut with locking coil and coil support
US20230030567A1 (en) Screw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