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101U - 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69101U CN219569101U CN202320549984.3U CN202320549984U CN219569101U CN 219569101 U CN219569101 U CN 219569101U CN 202320549984 U CN202320549984 U CN 202320549984U CN 219569101 U CN219569101 U CN 2195691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nd
- sewer
- sewage
- rainwater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安装有流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圆口,当有雨水流入下水道时,工作人员确保污水的圆口位于流入口的底部,工作人员启动马达进行运转,马达的输出端转动能够带动短杆以马达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转动,使短杆通过短板能够带动毛刷与流入口的内壁产生摩擦力,同时,短板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侧杆和固定栓带动滚轮与环槽内侧产生摩擦力,使滚轮能够沿着环槽内侧进行滚轮,从而支撑毛刷能够对流入口进行摩擦,使毛刷能够将流入口残留的污水进行清洁,然后工作人员再控制气缸通过固定块和连接块带动圆壳进行移动,使雨水的圆口移动到流入口的底部,使雨水能够流入雨水的圆口内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污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雨污分流装置是雨污分流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使雨水和污水在流入下水道中时能够分开流动到各自进行储存处理的容器中,有鉴于此,传统的装置不够完善,没有方便对流入口进行清洁的设施,比较麻烦,而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流入口进行清洁,从而能够使污水流动后的流入口不会对雨水流入进行污染。
现有技术中雨污分流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专利文件:CN214695960U一种雨污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污分流装置,涉及排水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雨污分流装置的构造比较复杂且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该雨污分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流箱、过滤装置、污水出管、雨水出管和转换装置;进水管与分流箱的侧壁连通;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分流箱内的过滤池、可拆卸地设置于池底的过滤篮和铰接于分流箱的顶壁且与过滤篮相应的清洁盖;污水出管和雨水出管分别与分流箱的底壁连通;转换装置包括杠杆、连接在杠杆两端的堵水塞和浮块,浮块的重力大于堵水塞的重力能够堵住雨水出管。该雨污分流装置的构造简单且体积较小”。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一种雨污分流装置主要考虑构造简单且体积较小,没有方便对流入口进行清洁的设施,比较麻烦。
2、专利文件:CN217974705U一种混排式雨污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排式雨污分流装置,涉及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旨在解决杂质累积在混排式雨污分流装置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混排式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分流井体,分流井体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溢流堰将分流井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靠近第一腔室一侧的分流井体连通有合流管,靠近第二腔室一侧的分流井体连通有雨水管,第一腔室的侧壁连通有出水管,靠近第二腔室一侧的溢流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溢流台,第二腔室内转动连接有转动部。本实用新型的混排式雨污分流装置中的污水在搅动部的搅动下,污水中的杂质难以沉淀,污水中的杂质随着污水流出井体而流出井体,从而达到清除杂质的目的”。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一种混排式雨污分流装置主要考虑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清除,没有方便对流入口进行清洁的设施,比较麻烦。
3、专利文件:CN211113972U一种雨污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污分流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雨污分流器结构复杂、部件多等技术问题。本雨污分流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内设有过滤室和分流室,分流室内设有横向的隔板一,隔板一将分流室分隔成上流室和下流室;箱体的侧壁开有能将雨污导入过滤室的进水口,过滤室的侧壁开有能够连通过滤室和分流室的通水孔,通水孔能将雨污导入上流室;隔板一开有过水孔,过水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相连的上浮球和下浮球,上浮球外表面与过水孔之间具有间隙,上浮球能带动下浮球堵塞过水孔,箱体的侧壁开有与上流室相通的排水口和与下流室相通的排污口。本实用新型中雨污分流装置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雨污分流装置的制造成本”。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一种雨污分流装置主要考虑结构简单,降低了雨污分流装置的制造成本,没有方便对流入口进行清洁的设施,比较麻烦。
但是现有的雨污分流装置通常是雨水和污水在流入下水道后都会通过流入口流进雨污分流装置的内侧,在污水流入后,不便于工作人员对流入口进行清理,从而使雨水通过流入口时被流入口残留的污水所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对流入口进行清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安装有流入口;
所述流入口的内侧开设有环槽,所述流入口的顶部安装有一组支撑杆,一组所述支撑杆之间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的底部安装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两侧安装有短板,所述短板的一侧安装有毛刷,所述短板的一侧安装有侧杆,且侧杆位于毛刷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两侧开设有开口,导管的底壁内侧安装有半圆环。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两侧安装有外壳,外壳的内侧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的正面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位于开口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侧安装有圆壳,且圆壳位于一组连接块之间,圆壳的内侧安装有隔板,圆壳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一组圆口。
优选的,所述侧杆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栓,固定栓的外侧安装有滚轮,且固定栓和滚轮位于环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流入口的顶部安装有顶圈,顶圈的内壁安装有支撑环,顶圈的底部安装有底口,顶圈的两侧安装有边块,边块的底部安装有支柱,且支柱位于导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顶圈的内侧安装有圆框,圆框的内侧安装有漏网,漏网的内侧安装有框条,框条的顶部安装有圆杆,圆杆的顶部安装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圆口,当有雨水流入下水道时,工作人员确保污水的圆口位于流入口的底部,工作人员启动马达进行运转,马达运转使马达的输出端进行转动,马达的输出端转动能够带动短杆以马达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转动,使短杆通过短板能够带动毛刷与流入口的内壁产生摩擦力,同时,短板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侧杆和固定栓带动滚轮与环槽内侧产生摩擦力,使滚轮能够沿着环槽内侧进行滚动,从而支撑毛刷能够对流入口进行摩擦,使毛刷能够将流入口残留的污水进行清洁,然后工作人员再控制气缸通过固定块和连接块带动圆壳进行移动,使雨水的圆口移动到流入口的底部,使雨水能够流入雨水的圆口内侧,工作人员在安装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后,该装置能够对流入口进行清洁,使污水流动不会污染雨水的流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拉环,工作人员向上拉动拉环,使拉环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圆杆和框条能够带动圆框向上进行移动,使圆框能够带动漏网一同向上进行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将圆框移出顶圈的内侧,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漏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工作人员将清理后的圆框移回顶圈的内侧,使圆框能够移动到支撑环的顶部,使支撑环在顶圈的固定支撑下能够为圆框提供支撑,从而使圆框能够为漏网提供固定支撑,使漏网能够对进入下水道中的杂物进行拦截,工作人员在安装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后,该装置能够对进入下水道的杂物进行拦截,从而能够防止杂物进入雨污分流装置中,对雨污分流装置造成破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开口;3、半圆环;4、外壳;5、气缸;6、固定块;7、连接块;8、圆壳;9、隔板;10、圆口;11、流入口;12、环槽;13、支撑杆;14、马达;15、短杆;16、短板;17、毛刷;18、侧杆;19、固定栓;20、滚轮;21、顶圈;22、支撑环;23、底口;24、边块;25、支柱;26、圆框;27、漏网;28、框条;29、圆杆;30、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包括导管1,导管1的两侧开设有开口2,导管1的底壁内侧安装有半圆环3,导管1能够为雨水和污水的流动提供导向作用,开口2能够为连接块7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半圆环3在导管1的支撑下能够将导管1内的空间进行分割,保证污水和雨水互不干扰,导管1的两侧安装有外壳4,外壳4的内侧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伸缩端的正面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位于开口2的内侧,外壳4在导管1的支撑下能够为气缸5提供固定支撑,工作人员控制气缸5的伸缩端进行活动,使气缸5的伸缩端通过固定块6和连接块7带动圆壳8进行移动,导管1的内侧安装有圆壳8,且圆壳8位于一组连接块7之间,圆壳8的内侧安装有隔板9,圆壳8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一组圆口10,圆壳8能够为雨水和污水的流动提供导向作用,隔板9能够对圆壳8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使雨水和污水的流动互不干扰,雨水和污水能够通过不同的圆口10流入圆壳8的内侧。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包括流入口11,流入口11的内侧开设有环槽12,流入口11的顶部安装有一组支撑杆13,一组支撑杆13之间安装有马达14,马达14的输出端的底部安装有短杆15,短杆15的两侧安装有短板16,短板16的一侧安装有毛刷17,短板16的一侧安装有侧杆18,且侧杆18位于毛刷17的底部,侧杆18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栓19,固定栓19的外侧安装有滚轮20,且固定栓19和滚轮20位于环槽12的内侧,环槽12能够为滚轮2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支撑杆13在流入口11的支撑下能够为马达14提供固定支撑,侧杆18在短板16的支撑下能够为固定栓19提供固定支撑,从而使固定栓19能够支撑滚轮20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滚动,当有雨水流入下水道时,工作人员确保污水的圆口10位于流入口11的底部,工作人员启动马达14进行运转,马达14运转使马达14的输出端进行转动,马达14的输出端转动能够带动短杆15以马达14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转动,使短杆15通过短板16能够带动毛刷17与流入口11的内壁产生摩擦力,同时,短板16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侧杆18和固定栓19带动滚轮20与环槽12内侧产生摩擦力,使滚轮20能够沿着环槽12内侧进行滚动,从而支撑毛刷17能够对流入口11进行摩擦,使毛刷17能够将流入口11残留的污水进行清洁,然后工作人员再控制气缸5通过固定块6和连接块7带动圆壳8进行移动,使雨水的圆口10移动到流入口11的底部,使雨水能够流入雨水的圆口10内侧,工作人员在安装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后,该装置能够对流入口11进行清洁,使污水流动不会污染雨水的流动。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包括流入口11,流入口11的顶部安装有顶圈21,顶圈21的内壁安装有支撑环22,顶圈21的底部安装有底口23,顶圈21的两侧安装有边块24,边块24的底部安装有支柱25,且支柱25位于导管1的顶部,顶圈21的内侧安装有圆框26,圆框26的内侧安装有漏网27,漏网27的内侧安装有框条28,框条28的顶部安装有圆杆29,圆杆29的顶部安装有拉环30,顶圈21能够为与其相关联的部件提供支撑,雨水和污水通过底口23流进流入口11的内侧,支柱25在导管1的支撑下通过边块24能够为顶圈21提供固定支撑,工作人员向上拉动拉环30,使拉环30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圆杆29和框条28能够带动圆框26向上进行移动,使圆框26能够带动漏网27一同向上进行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将圆框26移出顶圈21的内侧,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漏网27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工作人员将清理后的圆框26移回顶圈21的内侧,使圆框26能够移动到支撑环22的顶部,使支撑环22在顶圈21的固定支撑下能够为圆框26提供支撑,从而使圆框26能够为漏网27提供固定支撑,使漏网27能够对进入下水道中的杂物进行拦截,工作人员在安装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后,该装置能够对进入下水道的杂物进行拦截,从而能够防止杂物进入雨污分流装置中,对雨污分流装置造成破环。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前应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影响使用的问题,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针对流入下水道的雨水和污水,工作人员控制气缸5带动圆壳8进行移动,在雨水流入时,工作人员通过气缸5控制圆壳8进行移动,使污水的圆口10移动到流入口11的底部,工作人员启动马达14运转对流入口11进行清洁,然后再通过气缸5控制圆壳8移动,使雨水的圆口10移动到流入口11的底部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顶部安装有流入口(11);
所述流入口(11)的内侧开设有环槽(12),所述流入口(11)的顶部安装有一组支撑杆(13),一组所述支撑杆(13)之间安装有马达(14),所述马达(14)的输出端的底部安装有短杆(15),所述短杆(15)的两侧安装有短板(16),所述短板(16)的一侧安装有毛刷(17),所述短板(16)的一侧安装有侧杆(18),且侧杆(18)位于毛刷(1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两侧开设有开口(2),导管(1)的底壁内侧安装有半圆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两侧安装有外壳(4),外壳(4)的内侧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伸缩端的正面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位于开口(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内侧安装有圆壳(8),且圆壳(8)位于一组连接块(7)之间,圆壳(8)的内侧安装有隔板(9),圆壳(8)的顶部贯穿安装有一组圆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18)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栓(19),固定栓(19)的外侧安装有滚轮(20),且固定栓(19)和滚轮(20)位于环槽(1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口(11)的顶部安装有顶圈(21),顶圈(21)的内壁安装有支撑环(22),顶圈(21)的底部安装有底口(23),顶圈(21)的两侧安装有边块(24),边块(24)的底部安装有支柱(25),且支柱(25)位于导管(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圈(21)的内侧安装有圆框(26),圆框(26)的内侧安装有漏网(27),
漏网(27)的内侧安装有框条(28),框条(28)的顶部安装有圆杆(29),
圆杆(29)的顶部安装有拉环(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49984.3U CN219569101U (zh) | 2023-03-20 | 2023-03-20 | 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49984.3U CN219569101U (zh) | 2023-03-20 | 2023-03-20 | 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69101U true CN219569101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7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49984.3U Active CN219569101U (zh) | 2023-03-20 | 2023-03-20 | 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69101U (zh) |
-
2023
- 2023-03-20 CN CN202320549984.3U patent/CN2195691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534428U (zh) |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 |
CN219569101U (zh) | 一种下水道雨污分流装置 | |
CN110882568B (zh) |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废水过滤系统 | |
CN211799084U (zh) | 一种生活废水环保净化装置 | |
CN112523337B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蓄水装置 | |
CN213014573U (zh) |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 | |
CN211247523U (zh) | 一种方便转移的汽车维修用清洗装置 | |
CN210786499U (zh) | 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 |
CN206138811U (zh) | 一种自动流油油水分离装置 | |
CN221581274U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清洗装置 | |
CN213739070U (zh) | 一种集装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8713263U (zh) | 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 | |
CN217961474U (zh) |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 |
CN216571725U (zh) |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过滤收集装置 | |
CN219264412U (zh) | 一种地热资源利用的换热供暖设备 | |
CN220918288U (zh) | 一种过滤装置 | |
CN220978190U (zh) | 一种城市河岸雨水收集装置 | |
CN220013937U (zh) | 一种防堵排水装置 | |
CN212269674U (zh) | 一种具有防潮装置且便于安装的废水利用装置 | |
CN220225646U (zh) | 一种市政路面排水结构 | |
CN219671493U (zh) | 一种雨水收集用分流回收装置 | |
CN219887098U (zh) | 一种雨污水排水管网污物收集装置 | |
CN21989728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管排放装置 | |
CN220725314U (zh) | 一种带有堵塞自动疏通功能的排水管道 | |
CN221432359U (zh) | 一种排水管道过滤除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