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8692U -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8692U
CN219568692U CN202320485512.6U CN202320485512U CN219568692U CN 219568692 U CN219568692 U CN 219568692U CN 202320485512 U CN202320485512 U CN 202320485512U CN 219568692 U CN219568692 U CN 219568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ell
main body
isolati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55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建聪
杜世江
任娇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Hua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Hua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Hua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Hua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55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8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8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8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服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隔离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包括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的下端面靠两侧均开设有孔洞,两个所述孔洞前后两两相反的一侧中间处靠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孔洞的内顶面前后两端靠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外壳的一侧表面靠上端开设有一号放置孔,所述护板主体均包括两个护板外壳,两个所述护板外壳的靠一端上侧开设有二号放置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纹杆、螺纹齿条与齿轮可以使得万向轮进行收缩,使得隔离带不会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背景技术
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6712856U)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建筑服务用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端的种植台以及安装于种植台上端的围挡,所述箱体上端面朝下开设有横向的滑动槽以及处于所述滑动槽下端一侧的消防储藏箱,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滑块。本绿化带由模块化组成,每个模块可以利用万向轮进行移动,在道路上出现事故或者道路施工时,可以直接将一部分绿化带移走,后期再移动拼接上,而不需要直接挖毁后期再重新施工建造,可以节约成本,同时该绿化带上端种植部分可以向某一侧滑动,则可以在箱体内放置消防设备和医疗设备,在道路上发生事故时,可以快速的取出消防设备和医疗设备,使得事故的救援更为及时。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万向轮的固定是由定位螺栓进行固定的,可以定位螺栓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滑丝的现象,使得隔离带的固定出现滑动,2、多个隔离带之间的连接结构不清晰,无法进行多个隔离带的固定连接。
为此我们亟须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把隔离主体与底座主体上的T形块与T形孔从一侧进行滑动连接,使得护板主体对隔离主体进行夹持,推动隔离带到达位置后,使两个隔离带进行交合,使得突出块上的卡块与L卡孔的上端进行交合,在旋转螺纹杆,使得螺纹杆上的螺纹齿条在滑孔与滑块的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使得齿轮与固定圆柱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转动到孔洞内部,使得底座主体的高度进行下降,使得卡块与L卡孔的下端进行滑动下去,而突出块与护板主体之间进行交合,使得两个隔离带之间的空隙减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隔离主体;
所述底座主体包括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的下端面靠两侧均开设有孔洞,两个所述孔洞前后两两相反的一侧中间处靠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孔洞的内顶面前后两端靠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外壳的一侧表面靠上端开设有一号放置孔;
所述护板主体均包括两个护板外壳,两个所述护板外壳的靠一端上侧开设有二号放置孔,两个所述护板外壳前后相对的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L卡孔,所述隔离主体包括隔离外壳,所述隔离外壳的前端面中间处贯穿设置有隔离护栏,所述隔离外壳的下端面一侧中间处开设有T形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主体可以对上方的护板主体与隔离主体进行支撑,使得隔离带不会轻易倒下,护板主体可以对隔离主体的前后进行支撑,隔离主体可以进行对绿化带进行隔离,孔洞内部的螺纹杆可以进行转动,滑块可以使得螺纹齿条进行前后滑动,一号放置孔可以使得卡板进行放置,隔离护栏可以观察绿化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前端面均与底座外壳贯穿设置,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后端侧均与孔洞后侧内壁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的一侧在底座外壳的前端,可以对孔洞内部的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的后侧在孔洞的内部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靠前后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齿条,四个所述螺纹齿条的上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滑孔,四个所述滑孔均与滑块滑动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齿条是圆柱形状,而圆柱形状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在螺纹齿条的下方固定有齿条,在旋转螺纹杆时,螺纹齿条上的滑孔内部的滑块可以使得螺纹齿条进行前后移动,而不会跟着螺纹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螺纹齿条的下端面均啮合连接有齿轮,四个所述齿轮,四个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四个所述固定柱两两相反的一侧均与孔洞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齿条进行转动可以使得齿条与齿轮进行带动,使得齿轮带动固定柱,使得固定柱进行转动,使得万向轮进行旋转到孔洞内部,对万向轮进行收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外壳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均与T形孔滑动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形块可以与T形孔进行滑动,使得底座主体与隔离主体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外壳的前后两端靠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柱,两个所述固定圆柱的表面中间处滑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前后两端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动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圆柱是由一个圆柱与一个圆板组成的,可以对卡板进行前后的阻拦,固定圆柱的表面滑动转动卡板,而卡板是由两个L形状的板固定成的,而在卡板的前后端的板上中间处开设的滑动孔在固定圆柱上进行滑动与旋转。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动孔的内部均与固定圆柱滑动设置,所述卡板的一侧上下两侧均与一号放置孔与二号放置孔卡接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孔内部滑动与转动固定圆柱,使得卡板与一号放置孔或二号放置孔进行连接,不会阻拦到突出块与隔离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外壳的另一侧表面靠上端固定连接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的前后两端表面另一侧靠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均与L卡孔卡接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突出块与护板外壳之间的空隙进行连接,而卡块与L卡孔进行连接,再旋转螺纹杆,使得万向轮收回到孔洞内部,使得卡块与L卡孔的下端进行连接,使得两个隔离带进行连接不会有太多缝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旋转螺纹杆,使得螺纹杆上的螺纹齿条在滑孔与滑块的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使得齿轮与固定柱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转动到孔洞内部,还可以进行移动使得万向轮可以收起与拉出,让底座主体与地面可以接触,还有使得多个隔离带可以进行连接,加强隔离带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把隔离主体与底座主体上的T形块与T形孔从一侧进行滑动连接,使得护板主体对隔离主体进行夹持,推动隔离带到达位置后,使两个隔离带进行交合,使得突出块上的卡块与L卡孔的上端进行交合,在收起万向轮时会使得底座主体的高度进行下降,使得卡块与L卡孔的下端进行滑动下去,而突出块与护板主体之间进行交合,使得两个隔离带之间的空隙减少,使得隔离带的安装更换更加简单,加强隔离带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的正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的侧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主体;2、护板主体;3、隔离主体;101、底座外壳;102、孔洞;103、螺纹杆;104、螺纹齿条;105、滑孔;106、滑块;107、齿轮;108、固定柱;109、万向轮;110、T形块;111、固定圆柱;112、卡板;113、滑动孔;114、一号放置孔;201、护板外壳;202、二号放置孔;203、L卡孔;301、隔离外壳;302、隔离护栏;303、突出块;304、卡块;305、T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包括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主体2,底座主体1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隔离主体3;
底座主体1包括底座外壳101,底座外壳101的下端面靠两侧均开设有孔洞102,两个孔洞102前后两两相反的一侧中间处靠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3,两个孔洞102的内顶面前后两端靠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6,底座外壳101的一侧表面靠上端开设有一号放置孔114;
护板主体2均包括两个护板外壳201,两个护板外壳201的靠一端上侧开设有二号放置孔202,两个护板外壳201前后相对的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L卡孔203,隔离主体3包括隔离外壳301,隔离外壳301的前端面中间处贯穿设置有隔离护栏302,隔离外壳301的下端面一侧中间处开设有T形孔305;
底座主体1可以对上方的护板主体2与隔离主体3进行支撑,使得隔离带不会轻易倒下,护板主体2可以对隔离主体3的前后进行支撑,隔离主体3可以进行对绿化带进行隔离,孔洞102内部的螺纹杆103可以进行转动,滑块106可以使得螺纹齿条104进行前后滑动,一号放置孔114可以使得卡板112进行放置,隔离护栏302可以观察绿化带。
两个螺纹杆103的前端面均与底座外壳101贯穿设置,两个螺纹杆103的后端侧均与孔洞102后侧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103的一侧在底座外壳101的前端,可以对孔洞102内部的螺纹杆103进行旋转,螺纹杆103的后侧在孔洞102的内部进行转动,两个螺纹杆103的表面靠前后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齿条104,四个螺纹齿条104的上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滑孔105,四个滑孔105均与滑块106滑动设置,螺纹齿条104是圆柱形状,而圆柱形状是与螺纹杆103螺纹连接的,在螺纹齿条104的下方固定有齿条,在旋转螺纹杆103时,螺纹齿条104上的滑孔105内部的滑块106可以使得螺纹齿条104进行前后移动,而不会跟着螺纹杆103进行转动;
四个螺纹齿条104的下端面均啮合连接有齿轮107,四个齿轮107两两相反的一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8,四个固定柱108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9,四个固定柱108两两相反的一侧均与孔洞102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螺纹齿条104进行转动可以使得齿条与齿轮107进行带动,使得齿轮107带动固定柱108,使得固定柱108进行转动,使得万向轮109进行旋转到孔洞102内部,对万向轮109进行收起;
底座外壳101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T形块110,T形块110均与T形孔305滑动设置,T形块110可以与T形孔305进行滑动,使得底座主体1与隔离主体3进行连接,隔离外壳301的前后两端靠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柱111,两个固定圆柱111的表面中间处滑动设置有卡板112,卡板112的前后两端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动孔113,固定圆柱111是由个圆柱与一个圆板组成的,可以对卡板112进行前后的阻拦,固定圆柱111的表面滑动转动卡板112,而卡板112是由两个L形状的板固定成的,而在卡板112的前后端的板上中间处开设的滑动孔113在固定圆柱111上进行滑动与旋转;
两个滑动孔113的内部均与固定圆柱111滑动设置,卡板112的一侧上下两侧均与一号放置孔114与二号放置孔202卡接设置,滑动孔113内部滑动与转动固定圆柱111,使得卡板112与一号放置孔114或二号放置孔202进行连接,不会阻拦到突出块303与隔离主体3,隔离外壳301的另一侧表面靠上端固定连接有突出块303,突出块303的前后两端表面另一侧靠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304,两个卡块304均与L卡孔203卡接设置,突出块303与护板外壳201之间的空隙进行连接,而卡块304与L卡孔203进行连接,再旋转螺纹杆103,使得万向轮109收回到孔洞102内部,使得卡块304与L卡孔203的下端进行连接,使得两个隔离带进行连接不会有太多缝隙。
工作原理:把隔离主体3与底座主体1上的T形块110与T形孔305从一侧进行滑动连接,使得护板主体2对隔离主体3进行夹持,推动隔离带到达位置后,使两个隔离带进行交合,使得突出块303上的卡块304与L卡孔203的上端进行交合,再旋转螺纹杆103,使得螺纹杆103上的螺纹齿条104在滑孔105与滑块106的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使得齿轮107与固定柱10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109转动到孔洞102内部,使得底座主体1的高度进行下降,使得卡块304与L卡孔203的下端进行滑动下去,而突出块303与护板主体2之间进行交合,使得两个隔离带之间的空隙减少;
当到达最后的隔离带时,可以把卡板112从二号放置孔202内部拿出,使得固定圆柱111与滑动孔113进行滑动,到达尽头后旋转卡板112使得卡板112从躺平到竖起,在竖起后向下按动卡板112使得卡板112的上端与一号放置孔114进行连接,使得隔离主体3不会滑出,使得隔离主体3与底座主体1被固定,不会轻易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包括底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主体(2),所述底座主体(1)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隔离主体(3);
所述底座主体(1)包括底座外壳(101),所述底座外壳(101)的下端面靠两侧均开设有孔洞(102),两个所述孔洞(102)前后两两相反的一侧中间处靠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3),两个所述孔洞(102)的内顶面前后两端靠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6),所述底座外壳(101)的一侧表面靠上端开设有一号放置孔(114);
所述护板主体(2)均包括两个护板外壳(201),两个所述护板外壳(201)的靠一端上侧开设有二号放置孔(202),两个所述护板外壳(201)前后相对的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L卡孔(203),所述隔离主体(3)包括隔离外壳(301),所述隔离外壳(301)的前端面中间处贯穿设置有隔离护栏(302),所述隔离外壳(301)的下端面一侧中间处开设有T形孔(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103)的前端面均与底座外壳(101)贯穿设置,两个所述螺纹杆(103)的后端侧均与孔洞(102)后侧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103)的表面靠前后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齿条(104),四个所述螺纹齿条(104)的上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滑孔(105),四个所述滑孔(105)均与滑块(106)滑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螺纹齿条(104)的下端面均啮合连接有齿轮(107),四个所述齿轮(107)两两相反的一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8),四个所述固定柱(108)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9),四个所述固定柱(108)两两相反的一侧均与孔洞(102)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壳(101)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T形块(110),所述T形块(110)均与T形孔(305)滑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壳(301)的前后两端靠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柱(111),两个所述固定圆柱(111)的表面中间处滑动设置有卡板(112),所述卡板(112)的前后两端一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动孔(113),两个所述滑动孔(113)的内部均与固定圆柱(111)滑动设置,所述卡板(112)的一侧上下两侧均与一号放置孔(114)与二号放置孔(202)卡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外壳(301)的另一侧表面靠上端固定连接有突出块(303),所述突出块(303)的前后两端表面另一侧靠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304),两个所述卡块(304)均与L卡孔(203)卡接设置。
CN202320485512.6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Active CN219568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5512.6U CN219568692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5512.6U CN219568692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8692U true CN21956869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5512.6U Active CN219568692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8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68692U (zh) 一种可移动的绿化隔离带
CN213779041U (zh) 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
CN209896961U (zh) 一种方便对光伏板进行局部更换的支撑装置
CN211559310U (zh) 一种便携式林业档案管理装置
CN211508262U (zh) 一种能快速拆卸的配电柜
CN115538847A (zh) 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662181U (zh) 一种精密设备吊装平台
CN216952403U (zh) 一种建筑市政用移动支架
CN219451725U (zh) 一种防倾倒的围栏
CN220199909U (zh) 一种可调节空间大小的存放架
CN220593492U (zh) 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板体固定装置
CN217872181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围栏
CN219548339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CN220056130U (zh) 一种标准节连接结构
CN221066223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平台
CN218092463U (zh)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安防装置
CN220868230U (zh) 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
CN21533552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测量仪支撑架
CN221053373U (zh) 一种可调节隔离装置
CN215820447U (zh) 一种用于制作大型建筑类模型的工作平台
CN218380846U (zh) 一种具有温度防护结构的位移监测设备
CN218697882U (zh) 一种机电维修定位工装
CN216156587U (zh) 一种建筑用基坑支护装置
CN215976947U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用临时安全警示牌
CN214780461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千斤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