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6958U - 一种气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6958U
CN219556958U CN202320349955.2U CN202320349955U CN219556958U CN 219556958 U CN219556958 U CN 219556958U CN 202320349955 U CN202320349955 U CN 202320349955U CN 219556958 U CN219556958 U CN 219556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passive
pressure
plug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99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绮漫
王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a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99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6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6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6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气泡机,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气瓶和容器瓶、注气机构、主动泄压件以及开关件,所述气瓶与所述容器瓶之间设有所述注气机构;所述开关件包括压杆、释放销、压杆弹簧和辅助连杆,所述压杆弹簧用于设置于所述压杆与所述气瓶之间,以使所述压杆始终具有朝上运动的趋势,且所述压杆可相对于所述气瓶进行上下运动;其中,控制注气机构的开关件也同样用于控制主动泄压件,进而使得在气瓶往容器瓶注气结束时,通过操作开关件以关闭注气机构的同时打开主动泄压件,不需要其他的额外操作,便可使得主动泄压件自动泄压,以防止容器瓶发生气爆,有利于避免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气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泡机。
背景技术
气泡机为用于制作气泡水的机器,其一般用于将食用级的二氧化碳溶解到饮用水中,气泡水由于具有帮助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增强肠胃活力等健康功效。
现有技术中的气泡机一般包括机体、安装座和控制按键,机体内设置有气瓶,安装座设置在机体上,容器瓶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内设置气体通道以连通气瓶和容器瓶,通过控制按键控制气体通道的开启和关闭,如此以将气瓶内的气体输送到饮料瓶中。
现有的气泡机将压力钢瓶的气体注入至注入容器瓶内后,无法得知压力钢瓶的气体是否过度注入至注入容器瓶内,因此,将容器瓶移除气泡机之前,必需使用泄压机构来对容器瓶进行泄压,以防止气爆。对使用者而言,将容器瓶移除气泡机时,有可能忘记进行泄压的动作,故有发生危险之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气泡机使用泄压机构来对容器瓶进行泄压,将容器瓶移除气泡机时,用户有可能忘记进行泄压的动作,故有发生危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泡机,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气瓶和容器瓶、注气机构、主动泄压件以及开关件,所述气瓶与所述容器瓶之间设有所述注气机构;
所述开关件包括压杆、释放销、压杆弹簧和辅助连杆,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气瓶和所述容器瓶的上方,所述压杆弹簧和所述释放销设置于所述压杆下方,所述压杆可相对于所述气瓶向下运动以压缩所述压杆弹簧并抵压所述释放销,所述释放销可相对于所述注气机构上下移动以用于控制所述注气机构关闭或打开;
所述主动泄压件设置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处,所述辅助连杆设置于所述压杆的下端,且所述辅助连杆用于随所述压杆进行上下运动以控制所述主动泄压件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泡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
有益效果:
底座为安装载体,气瓶和容器瓶均设置于底座上,当用户摁压开关件的压杆时,压杆朝下运动,并带动释放销朝下运动以打开注气机构,使得气瓶内的气经过注气机构进入到容器瓶内;同时,辅助连杆跟随压杆向下运动以关闭主动泄压件,使得主动泄压件为密封状态,避免在注气时发生泄漏;当用户注气结束,去除对压杆的外力作用,受压杆弹簧的复位作用,使得压杆和释放销向上运动,释放销向上运动以关闭注气机构,同时,辅助连杆跟随压杆朝上运动以打开主动泄压件,使得主动泄压件实现泄压的目的;其中,控制注气机构的开关件也同样用于控制主动泄压件,进而使得在气瓶往容器瓶注气结束时,通过操作开关件以关闭注气机构的同时打开主动泄压件,不需要其他的额外操作,便可使得主动泄压件自动泄压,以防止容器瓶发生气爆,有利于避免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主动泄压件包括主动安装管、主动泄压管、主动泄压塞和主动泄压弹簧,所述主动安装管设置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的一侧并一端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相连通,所述主动泄压管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安装管相连通;
所述主动泄压塞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内远离所述容器瓶的瓶口的一端且与所述主动安装管滑动连接,所述主动泄压塞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外部;所述主动泄压弹簧设置于所述主动安装管内并与所述主动泄压塞相连接;所述辅助连杆向下运动时与所述主动泄压塞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外部的一端相抵,以驱动所述主动泄压塞沿所述主动安装管滑动至所述主动安装管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的连通处并且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所述辅助连杆向上运动直至脱离所述主动泄压塞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外部的一端时,所述主动泄压塞可在所述主动泄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沿所述主动安装管滑动至远离所述主动安装管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的连通处。
优选地,所述主动泄压塞包括主动塞头、主动密封圈以及与所述主动塞头相连的主动塞杆,所述主动塞杆带有所述主动塞头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泄压管内,且所述主动塞杆与所述主动安装管滑动连接,所述主动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外部并用于所述辅助连杆配合;所述主动塞杆的外壁套接所述主动泄压弹簧,且所述主动泄压弹簧位于所述主动塞头与所述主动塞杆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动塞头的侧壁设置有主动环槽,所述主动密封圈安装于所述主动环槽内,以使所述主动塞头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辅助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压杆相连,所述辅助连杆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用于与所述主动塞杆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的外部的一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包括气瓶密封结构和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气瓶相连接,所述注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容器瓶相连接;
所述气瓶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气瓶的瓶口处并位于所述释放销下端处,所述释放销可相对于所述注气机构上下移动以用于控制所述气瓶密封结构关闭或打开。
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还包括气瓶接头,所述气瓶接头安装于所述气瓶的瓶口处且位于所述压杆的下端,所述压杆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所述气瓶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压杆弹簧设置于所述气瓶接头和所述压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气瓶接头内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释放孔,所述释放孔与所述气瓶的瓶口同轴设置,所述释放销位于所述释放孔内并与所述释放孔滑动连接;所述气瓶接头内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与所述注气管相连通,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释放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还包括容器接头,所述容器接头安装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处,所述容器接头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注气管与所述连接头相连通;
所述容器接头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主动连接孔,所述主动安装管设置于所述容器接头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连接孔相对,使得所述主动安装管与所述容器瓶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泡机还包括安装壳体和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瓶位于所述支撑管内,所述安装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上方并罩设于所述注气机构、所述主动泄压件以及所述开关件的外部;
所述开关件还包括开关按键,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正对所述压杆远离所述气瓶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通槽,所述开关按键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通槽处,且所述开关按键位于所述压杆远离所述气瓶的一端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气泡机还包括被动泄压件,所述被动泄压件包括被动安装管、被动泄压管、被动泄压塞和被动泄压弹簧,所述被动安装管设置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的一侧并一端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相连通,所述被动泄压管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的侧壁并与所述被动安装管相连通;所述被动泄压塞的一端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内且与所述被动安装管滑动连接,所述被动泄压塞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的外部;所述被动泄压弹簧设置于所述被动安装管内并与所述被动泄压塞相连接;
所述容器接头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被动连接孔,所述被动安装管设置于所述容器接头的侧壁并与所述被动连接孔相对,使得所述被动安装管与所述容器瓶相连通;
所述被动泄压弹簧处于未蓄力状态时,所述被动泄压塞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的连通处;所述被动泄压塞可在所述容器瓶内部的压力驱动下沿所述被动安装管滑动至远离所述被动安装管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的连通处且使得所述被动泄压弹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机整体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机除去安装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泄压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泄压件和被动泄压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被动泄压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气瓶、3容器瓶、4注气机构、41气瓶密封结构、42注气管、43气瓶接头、44释放孔、45通气孔、46容器接头、47连接头、48主动连接孔、49被动连接孔、5主动泄压件、51主动安装管、52主动泄压管、53主动泄压塞、531主动塞头、532主动密封圈、533主动塞杆、54主动泄压弹簧、6开关件、61压杆、62释放销、63压杆弹簧、64辅助连杆、641推动部、642复位部、643引导斜面、65开关按键、66轴销、7安装壳体、70活动通槽、8支撑管、9被动泄压件、91被动安装管、92被动泄压管、93被动泄压塞、931被动塞头、932被动密封圈、933被动塞杆、94被动泄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Z轴、X轴、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泡机,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气瓶2和容器瓶3、注气机构4、主动泄压件5以及开关件6,所述气瓶2与所述容器瓶3之间设有所述注气机构4;
参阅图2-图3,所述开关件6包括压杆61、释放销62、压杆弹簧63和辅助连杆64,所述压杆61位于所述气瓶2和所述容器瓶3的上方,所述压杆弹簧63和所述释放销62设置于所述压杆61下方,所述压杆61可相对于所述气瓶2向下运动以压缩所述压杆弹簧63并抵压所述释放销62,所述释放销62可相对于所述注气机构4上下移动以用于控制所述注气机构4关闭或打开;
所述主动泄压件5用于设置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处,所述辅助连杆64设置于所述压杆61的下端靠近所述容器瓶3一端处,且所述辅助连杆64用于随所述压杆61进行上下运动以控制所述主动泄压件5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为安装载体,所述气瓶2和所述容器瓶3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当用户摁压所述开关件6的所述压杆61时,所述压杆61朝下运动,并带动所述释放销62朝下运动以打开所述注气机构4,使得所述气瓶2内的气经过所述注气机构4进入到所述容器瓶3内;同时,所述辅助连杆64跟随所述压杆61向下运动以关闭所述主动泄压件5,使得所述主动泄压件5为密封状态,避免在注气时发生泄漏;当用户注气结束,去除对所述压杆61的外力作用,受所述压杆弹簧63的复位作用,使得所述压杆61和所述释放销62向上运动,所述释放销62向上运动以关闭所述注气机构4,同时,所述辅助连杆64跟随所述压杆61朝上运动以打开所述主动泄压件5,使得所述主动泄压件5实现泄压的目的;其中,控制所述注气机构4的所述开关件6也同样用于控制所述主动泄压件5,进而使得在所述气瓶2往所述容器瓶3注气结束时,通过操作所述开关件6以关闭所述注气机构4的同时打开所述主动泄压件5,不需要其他的额外操作,便可使得所述主动泄压件5自动泄压,以防止所述容器瓶3发生气爆,有利于避免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阅图5,优选地,所述主动泄压件5包括主动安装管51、主动泄压管52、主动泄压塞53和主动泄压弹簧54,所述主动安装管51设置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的一侧并一端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相连通,所述主动泄压管52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相连通;
所述主动泄压塞53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远离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的一端且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连接,所述主动泄压塞5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设置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并与所述主动泄压塞53相连接;所述辅助连杆64向下运动时与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的一端相抵,以驱动所述主动泄压塞53沿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至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并且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所述辅助连杆64向上运动直至脱离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的一端时,所述主动泄压塞53可在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沿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至远离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
具体地,正常状态下,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内部远离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此时,所述主动泄压管52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相连通,所述主动泄压件5处打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辅助连杆64跟随所述辅助压杆61向下运动时,所述辅助连杆64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外部推动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塞53沿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至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且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所述主动泄压塞53能够遮盖堵塞所述主动泄压管52,此时,所述主动泄压管52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阻断连通,以便于所述气瓶2朝向所述容器瓶3注气;当注气完成后,受所述压杆61复位力的作用,使得所述辅助连杆64跟随所述辅助压杆61向上运动,使得所述辅助连杆64去除对所述主动泄压塞53的推力,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的复位力的作用,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塞53在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朝向远离所述容器瓶3一端移动,且沿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至远离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不遮盖堵塞所述主动泄压管52,此时,所述主动泄压管52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相连通,所述容器瓶3中的多余的气体流到所述主动安装管51并通过所述主动泄压管52排出,以实现泄压目的。
参阅图5,优选地,所述主动泄压塞53包括主动塞头531、主动密封圈532以及与所述主动塞头531相连的主动塞杆533,所述主动塞杆533带有所述主动塞头531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泄压管52内,且所述主动塞杆533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连接,所述主动塞杆53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并用于所述辅助连杆64配合;所述主动塞杆533的外壁套接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且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位于所述主动塞头531与所述主动塞杆533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动塞头531的侧壁设置有主动环槽,所述主动密封圈532安装于所述主动环槽内,以使所述主动塞头531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内壁密封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动安装管51远离所述容器瓶3的一端开口处具有主动限位部,所述主动限位部的内圈的直径与所述主动塞杆533的直径相匹配,所述主动泄压撒塞在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移动式,所述主动塞杆533与所述主动限位部的内圈滑动连接;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套接在所述主动塞杆533的外壁并位于所述主动塞头531与所述主动限位部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主动限位部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所述主动泄压塞53从所述主动安装管51中脱落,并且有利于将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安装在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塞头531和所述主动密封圈532相配合,使得所述主动塞头531在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移动时依然保持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密封连接,有效避免气体从所述主动塞头531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缝隙中漏出而影响注气时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靠近所述容器瓶3的一端,此时,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主动塞头531相抵接,以便于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塞53复位。
参阅图5,优选地,所述辅助连杆64的上端与所述压杆61相连,所述辅助连杆64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斜面643,所述引导斜面643用于与所述主动塞杆53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的一端相抵。
具体地,所述辅助连杆64包括推动部641和复位部642,所述推动部641设置于所述复位部642的上端,且所述推动部641的宽度大于所述复位部642的宽度,所述推动部641的下端与所述复位部642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引导斜面643;正常状态下,所述主动泄压塞53的所述主动塞杆533的一端与所述复位部642相接触;所述引导斜面643的设置有利于顺利将所述主动塞杆533引导至所述推动部641的侧壁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塞53始终具有朝向所述辅助连杆64运动的趋势;正常状态下,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的作用,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内部且不遮盖堵塞所述主动泄压管52,此时,所述主动泄压件5处打开状态,所述主动塞杆53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并与所述辅助连杆64的所述复位部642相接触;由于所述推动部641的宽度大于所述复位部642的宽度,所述推动部641的下端与所述复位部642的连接处设置有引导斜面643,当所述辅助连杆64随所述压杆61向下运动时,所述主动塞杆533逐渐受到所述引导斜面643的挤压以及所述推动部641的挤压,进而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塞53朝向所述容器瓶3一端移动并逐渐遮盖堵塞所述主动泄压管52,所述主动泄压管52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阻断连通,以便于所述气瓶2朝向所述容器瓶3注气;当注气完成后,所述辅助连杆64跟随所述辅助压杆61向上运动,使得所述辅助连杆64恢复到所述复位部642与所述主动塞杆533相对,由于所述推动部641的宽度大于所述复位部642的宽度,使得所述主动塞杆533不再受所述推动部641的挤压并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推动复位至所述主动塞头531不遮盖堵塞所述主动泄压管52处,此时,所述主动泄压管52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相连通,所述容器瓶3中的多余的气体流到所述主动安装管51并通过所述主动泄压管52排出,以实现泄压目的。
参阅图3-图4,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4包括气瓶密封结构41和注气管42,所述注气管4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气瓶2相连接,所述注气管42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接;
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设置于所述气瓶2的瓶口处并位于所述释放销62下端处,所述释放销62可相对于所述注气机构4上下移动以用于控制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关闭或打开。
具体地,所述压杆61作用于所述释放销62使得所述释放销62向下运动时,所述释放销62得以打开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以使所述气瓶2与所述注气管42相连通;所述压杆61复位且不对所述释放销62施力时,所述释放销62和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受所述气瓶2内的压力作用向上运动,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自动关闭,所述气瓶2得以实现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气管42将所述气瓶2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接,当所述释放销62向下运动时,所述释放销62开启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以使所述气瓶2与所述注气管42相连通,便于注气;当注气结束时,所述压杆61复位且不对所述释放销62施力时,所述释放销62与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受所述气瓶2内的压力作用向上运动,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堵塞瓶口实现自动关闭,所述气瓶2得以实现密封,避免持续注气导致气爆。
参阅图4,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4还包括气瓶接头43,所述气瓶接头43安装于所述气瓶2的瓶口处且位于所述压杆61的下端,所述压杆61的一端通过轴销66与所述气瓶接头43转动连接,所述压杆弹簧63设置于所述气瓶接头43和所述压杆61之间。
具体地,所述压杆61和所述气瓶接头43转动连接处与所述压杆弹簧63之间设置所述释放销62,按动所述压杆61远离所述气瓶2的一端时,所述压杆61朝下转动,以带动所述辅助连杆64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释放销62向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瓶接头43的设置便于安装所述压杆弹簧63,所述压杆弹簧63设置于所述气瓶接头43和所述压杆61之间,当注气完成后,去除对所述压杆61的外力,受所述压杆弹簧63的复位力的作用,使得所述压杆61转动回原位;所述压杆弹簧63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带动压杆61复位,并使得所述气瓶2密封以及打开所述主动泄压件5。
参阅图4,优选地,所述气瓶接头43内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释放孔44,所述释放孔44与所述气瓶2的瓶口同轴设置,所述释放销62位于所述释放孔44内并与所述释放孔44滑动连接;所述气瓶接头43内还设置有通气孔45,所述通气孔45的一端与所述注气管42相连通,所述通气孔45的另一端与所述释放孔44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释放销62上套接有释放密封圈,用于加强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杆61向下运动压制所述释放销62,使得所述释放销62沿着所述释放孔44向下移动至打开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时,所述气瓶2与所述释放孔44相连通,且所述通气孔45与所述释放孔44相连通,以使所述气瓶2与所述注气管42相连通,气体从所述气瓶2依次经过所述释放孔44和所述通气孔45以进入所述注气管42内,气体流动,便于注气;当注气结束时,所述压杆61上移复位且不对所述释放销62施力时,所述释放销62被所述气瓶2内的压力抵出,所述释放销62退出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自动关闭,所述气瓶2得以实现密封,避免持续注气导致气爆。
参阅图3和图5,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4还包括容器接头46,所述容器接头46安装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处,所述容器接头46上设置有连接头47,所述注气管42与所述连接头47相连通;
所述容器接头46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主动连接孔48,所述主动安装管51设置于所述容器接头46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连接孔48相对,使得所述主动安装管51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容器瓶3与所述容器接头46螺纹连接,便于安装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接头46的设置便于将所述主动泄压件5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接,并使得所述注气机构4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接,有利于帮助所述主动泄压机构更加方便地进行泄压操作,并使得所述注气机构4完成注气。
参阅图3,优选地,所述气泡机还包括安装壳体7和支撑管8,所述支撑管8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气瓶2位于所述支撑管8内,所述安装壳体7设置于所述支撑管8的上方并罩设于所述注气机构4、所述主动泄压件5以及所述开关件6的外部;
所述开关件6还包括开关按键65,所述安装壳体7的上端正对所述压杆61远离所述气瓶2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通槽70,所述开关按键65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通槽70处,且所述开关按键65位于所述压杆61远离所述气瓶2的一端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瓶2位于所述安装壳体7的内部,该结构有利于对所述气瓶2进行保护;所述安装壳体7罩设于所述注气机构4、所述主动泄压件5以及所述开关件6的外部,所述安装壳体7的设置具有防护防尘防水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所述开关按键65的设置便于从所述安装壳体7的外部按压所述开关按键65以此来控制所述压杆61运动,增加实用性。
参阅图6-图7,优选地,所述气泡机还包括被动泄压件9,所述被动泄压件9包括被动安装管91、被动泄压管92、被动泄压塞93和被动泄压弹簧94,所述被动安装管91设置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的一侧并一端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相连通,所述被动泄压管92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并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相连通;所述被动泄压塞93的一端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且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滑动连接,所述被动泄压塞9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外部;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设置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并与所述被动泄压塞93相连接;
所述容器接头46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被动连接孔49,所述被动安装管91设置于所述容器接头46的侧壁并与所述被动连接孔49相对,使得所述被动安装管91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通;
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处于未蓄力状态时,所述被动泄压塞93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连通处;所述被动泄压塞93可在所述容器瓶3内部的压力驱动下沿所述被动安装管91滑动至远离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连通处且使得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受力发生弹性形变。
具体地,正常状态下,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处于未蓄力状态时,所述被动泄压塞93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内部且遮盖堵塞住所述被动泄压管92,此时,所述被动泄压管92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之间阻断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使用的过程当所述开关件6失效或所述主动泄压件5故障无法泄压时,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部的压力会抵接所述被动泄压塞93,使得所述被动泄压塞93沿所述被动安装管91滑动至远离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连通处,不遮盖堵塞所述被动泄压管92,以便于及时泄压,防止气爆的发生;所述主动泄压件5和所述被动泄压件9的双重保护,提高了使用安全。
优选地,所述被动泄压塞93包括被动塞头931、被动密封圈932以及与所述被动塞头931相连的被动塞杆933,所述被动塞杆933的一端以及所述被动塞头931位于所述被动泄压管92内远离所述容器瓶3的一端且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滑动连接,所述被动塞杆93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外部;所述被动塞杆933的外壁设置有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位于所述被动塞头931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内壁之间。
所述被动塞头931的侧壁设置有被动环槽,所述被动密封圈932安装于所述被动环槽内,以使所述被动塞头931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内壁密封连接。
具体地,所述被动安装管91远离所述容器瓶3的一端开口处具有被动限位部,所述被动限位部的内圈的直径与所述被动塞杆933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被动泄压撒塞在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移动式,所述被动塞杆933与所述被动限位部的内圈滑动连接;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套接在所述被动塞杆933的外壁并位于所述被动塞头931与所述被动限位部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被动限位部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所述被动泄压塞93从所述被动安装管91中脱落,并且有利于将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安装在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动塞头931和所述被动密封圈932相配合,使得所述被动塞头931在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保持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密封连接,有效避免气体从所述被动塞头931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缝隙中漏出而影响注气时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靠近所述容器瓶3的一端,此时,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的一端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被动塞头931相连接并牵扯所述被动塞头931,以使所述被动塞头931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连通处,遮挡堵塞所述被动泄压管92。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气瓶(2)和容器瓶(3)、注气机构(4)、主动泄压件(5)以及开关件(6),所述气瓶(2)与所述容器瓶(3)之间设有所述注气机构(4);
所述开关件(6)包括压杆(61)、释放销(62)、压杆弹簧(63)和辅助连杆(64),所述压杆(61)位于所述气瓶(2)和所述容器瓶(3)的上方,所述压杆弹簧(63)和所述释放销(62)设置于所述压杆(61)下方,所述压杆(61)可相对于所述气瓶(2)向下运动以压缩所述压杆弹簧(63)并抵压所述释放销(62),所述释放销(62)可相对于所述注气机构(4)上下移动以用于控制所述注气机构(4)关闭或打开;
所述主动泄压件(5)设置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处,所述辅助连杆(64)设置于所述压杆(61)的下端,且所述辅助连杆(64)用于随所述压杆(61)进行上下运动以控制所述主动泄压件(5)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泄压件(5)包括主动安装管(51)、主动泄压管(52)、主动泄压塞(53)和主动泄压弹簧(54),所述主动安装管(51)设置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的一侧并一端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相连通,所述主动泄压管(52)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相连通;
所述主动泄压塞(53)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且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连接,所述主动泄压塞(5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设置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并与所述主动泄压塞(53)相连接;所述辅助连杆(64)向下运动时与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的一端相抵,以驱动所述主动泄压塞(53)沿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至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并且使得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所述辅助连杆(64)向上运动直至脱离所述主动泄压塞(5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的一端时,所述主动泄压塞(53)可在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沿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至远离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侧壁与所述主动泄压管(52)的连通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泄压塞(53)包括主动塞头(531)、主动密封圈(532)以及与所述主动塞头(531)相连的主动塞杆(533),所述主动塞杆(533)带有所述主动塞头(531)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内,且所述主动塞杆(533)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滑动连接,所述主动塞杆(53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并用于所述辅助连杆(64)配合;所述主动塞杆(533)的外壁套接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且所述主动泄压弹簧(54)位于所述主动塞头(531)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动塞头(531)的侧壁设置有主动环槽,所述主动密封圈(532)安装于所述主动环槽内,以使所述主动塞头(531)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内壁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杆(64)的上端与所述压杆(61)相连,所述辅助连杆(64)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斜面(643),所述引导斜面(643)用于与所述主动塞杆(533)位于所述主动安装管(51)的外部的一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机构(4)包括气瓶密封结构(41)和注气管(42),所述注气管(4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气瓶(2)相连接,所述注气管(42)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接;
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设置于所述气瓶(2)的瓶口处并位于所述释放销(62)下端处,所述释放销(62)可相对于所述注气机构(4)上下移动以用于控制所述气瓶密封结构(41)关闭或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机构(4)还包括气瓶接头(43),所述气瓶接头(43)安装于所述气瓶(2)的瓶口处且位于所述压杆(61)的下端,所述压杆(61)的一端通过轴销(66)与所述气瓶接头(43)转动连接,所述压杆弹簧(63)设置于所述气瓶接头(43)和所述压杆(6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接头(43)内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释放孔(44),所述释放孔(44)与所述气瓶(2)的瓶口同轴设置,所述释放销(62)位于所述释放孔(44)内并与所述释放孔(44)滑动连接;所述气瓶接头(43)内还设置有通气孔(45),所述通气孔(45)的一端与所述注气管(42)相连通,所述通气孔(45)的另一端与所述释放孔(44)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机构(4)还包括容器接头(46),所述容器接头(46)安装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处,所述容器接头(46)上设置有连接头(47),所述注气管(42)与所述连接头(47)相连通;
所述容器接头(46)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主动连接孔(48),所述主动安装管(51)设置于所述容器接头(46)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连接孔(48)相对,使得所述主动安装管(51)与所述容器瓶(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壳体(7)和支撑管(8),所述支撑管(8)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气瓶(2)位于所述支撑管(8)内,所述安装壳体(7)设置于所述支撑管(8)的上方并罩设于所述注气机构(4)、所述主动泄压件(5)以及所述开关件(6)的外部;
所述开关件(6)还包括开关按键(65),所述安装壳体(7)的上端正对所述压杆(61)远离所述气瓶(2)的一端设置有活动通槽(70),所述开关按键(65)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通槽(70)处,且所述开关按键(65)位于所述压杆(61)远离所述气瓶(2)的一端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动泄压件(9),所述被动泄压件(9)包括被动安装管(91)、被动泄压管(92)、被动泄压塞(93)和被动泄压弹簧(94),所述被动安装管(91)设置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的一侧并一端与所述容器瓶(3)的瓶口相连通,所述被动泄压管(92)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并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相连通;所述被动泄压塞(93)的一端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且与所述被动安装管(91)滑动连接,所述被动泄压塞(9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外部;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设置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内并与所述被动泄压塞(93)相连接;
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处于未蓄力状态时,所述被动泄压塞(93)位于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连通处;所述被动泄压塞(93)可在所述容器瓶(3)内部的压力驱动下沿所述被动安装管(91)滑动至远离所述被动安装管(91)的侧壁与所述被动泄压管(92)的连通处且使得所述被动泄压弹簧(94)受力发生弹性形变。
CN202320349955.2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泡机 Active CN219556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9955.2U CN219556958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9955.2U CN219556958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6958U true CN21955695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9955.2U Active CN219556958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气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6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7053B (en) Extendable head of pump
EP2894837B1 (en) Drawer-type sim card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duct
US7562671B2 (en) Auto-switching valve connector for air pump
CN219556958U (zh) 一种气泡机
CN116350067A (zh) 一种气泡机
CN217827523U (zh) 一种新型气泡水机
CN218651409U (zh) 一种应用过渡气罐的气泡水主机及应用其的气泡水机
CN108338618B (zh) 一种防喷溅的安全杯盖
CN214838683U (zh) 便携式充气炉的充气阀
CN112721495B (zh) 新型一次性环保笔芯
CN101287652A (zh) 用于填充接收器、特别是气雾剂接收器的设备
KR200369051Y1 (ko) 이동 스톱퍼를 갖춘 액체용기의 펌핑장치
CN220933992U (zh) 模块化动触头组件
CN218585851U (zh) 一种防误触型的矿用急停按钮
CN220785239U (zh) 便携式打印机
CN111358254A (zh) 一种旋转按压式杯盖
CN217937825U (zh) 一种防喷杯盖及水杯
CN214017313U (zh) 滑座装置及沐浴装置
CN215186721U (zh) 手机取卡器
CN215553691U (zh) 电动车的龙头锁
CN22025626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184076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9567563U (zh) 一种取酒器
CN220020927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移动设备
CN220185930U (zh) 一种能紧急关闭的压差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