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6950U - 饮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饮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56950U CN219556950U CN202320184526.4U CN202320184526U CN219556950U CN 219556950 U CN219556950 U CN 219556950U CN 202320184526 U CN202320184526 U CN 202320184526U CN 219556950 U CN219556950 U CN 2195569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eat exchanger
- cover
- drinking
- machin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6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0070 Sarraceni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57 i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上方的容纳腔;旋转盖,设置在机体的顶部并与机体翻转连接,旋转盖能够翻转打开或关闭容纳腔的开口;换热器,设置在旋转盖上,并能够随着旋转盖运动;储液箱,用于存放冷却液,储液箱能够经由开口安装在容纳腔中,或经由开口由容纳腔中取出,储液箱的高度低于换热器的高度;冷却液管,冷却液管连通储液箱和换热器。换热器安装在旋转盖上,并能够随着旋转盖运动,使得换热器处于较高的位置,从而确保换热器的高度高于储液箱的高度,进而在换热工作结束后,换热器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冷却液都能够回流到储液箱中,避免了换热器中长时间存放冷却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饮水设备,为方便用户饮用,配备了换热器,换热器能够对饮水设备中的饮用水进行冷却,使得饮水设备能够直接流出冷却后的水,方便用户直接饮用。现有的饮水设备中的换热器中能够充满冷却液,在需要温水时将热水引向换热器,对热水进行降温,换热结束后冷却液回流到储液箱中,但现有的饮水设备在换热结束后,换热器内会残留一部分冷却液,若需要出沸水时,会导致沸水的出水温度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饮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上方的容纳腔;旋转盖,设置在机体的顶部并与机体翻转连接,旋转盖能够翻转打开或关闭容纳腔的开口;换热器,设置在旋转盖上,并能够随着旋转盖运动;储液箱,用于存放冷却液,储液箱能够经由开口安装在容纳腔中,或经由开口由容纳腔中取出,储液箱的高度低于换热器的高度;冷却液管,冷却液管连通储液箱和换热器。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包括机体、旋转盖、储液箱、换热器、冷却液管,储液箱和换热器之间通过冷却液管连通,储液箱能够为换热器供应冷却液,换热器内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液也能够回流到储液箱中,形成循环,能够提升换热效率;换热器安装在旋转盖上,并能够随着旋转盖运动,使得换热器处于较高的位置,从而确保换热器的高度高于储液箱的高度,进而在换热工作结束后,换热器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冷却液都能够回流到储液箱中,避免了换热器中长时间存放冷却液。
另外,通过旋转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容纳腔的开口,能够隐藏储液箱,在需要更换、添加冷却液时,打开旋转盖即可通过开口取出储液箱,方便操作。进一步地,储液箱可以经由位于容纳腔的顶部的开口进行安装或取出,方便操作,仅需向上拿取储液箱即可实现储液箱的取出,相应地,也仅需向下放置储液箱即可将储液箱安装在容纳腔中;此外,设置储液箱可以由机体中取出,方便添加、替换冷却液的操作,添加、替换完成后再重新安装在容纳腔中,同时,也方便对储液箱进行清洗。
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状态下,换热器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角,换热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的取值范围为2°至10°。如此设置,使得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状态下换热器设置成倾斜摆放,即换热器与储液箱平面成一个倾角A,使得换热器中的水能够集中到低处,有利于换热器内的冷却液被排空。进一步地,A的取值范围为2°至10°,在该范围内,既避免了换热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取值过小导致不便于导流,又避免了换热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过大而导致换热器收纳空间太大,产品空间浪费太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换热器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情况下,出液口高于进液口。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得换热器的进液口设置在低端,出液口设置在高端,也即换热器的低端进冷却液,高端出冷却液,从而防止出水完成,第一抽吸装置和第二抽吸装置停止抽吸后,换热器内的冷却液从高处断断续续滴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箱的顶面与进液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的取值范围为5mm至35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由于容器体内液体加热烧沸过程会翻滚,会将沸水挤进换热器,能够避免储液箱的顶面与进液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过小,导致沸腾的水会流出,即出现不按出水键也会有沸水流出或滴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储液箱的顶面与进液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过大,产品太高,浪费空间多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箱的顶面与出液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8mm至40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储液箱的顶面与出液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过小,导致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太满容易洒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储液箱的顶面与出液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过大,产品太高,浪费空间多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供水口,设置在机体上,供水口能够连接水源;输水通道,输水通道连通供水口,且输水通道的一部分管道设置于换热器中;第一抽吸装置,与储液箱以及换热器相连接,第一抽吸装置能够将储液箱中的冷却液输送到换热器中,用于与输水通道换热,并使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动到储液箱中;第二抽吸装置,与输水通道相连,第二抽吸装置能够将通过供水口供应的水经由输水通道输送到换热器处。
在这些实施例中,机体上设置有供水口,供水口用于连接水源,例如,可以通过水管连接饮水机等供应水或热水的设备、也可以连接具有过水口的水壶、水杯、水瓶等装置,第二抽吸装置与输水通道相连,能够将供水口供应的水经由输水通道输送到换热器;输水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换热器处,可以通过换热器对流经的水进行降温,得到温度适宜的水。第一抽吸装置用于抽吸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在换热器和储液箱之间往复流动,形成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磁吸件,设置在旋转盖上,磁簧开关,设置在机体上,磁吸件能够触发磁簧开关,磁簧开关与第一抽吸装置、第二抽吸装置电连接,在旋转盖打开以与机体分离的情况下,磁吸件与磁簧开关分离以使磁簧开关电路断开。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旋转盖打开以与机体分离的情况下,磁吸件与磁簧开关分离以使磁簧开关电路断开,也即,当误触或异常打开旋转盖时,旋转盖上的磁吸件不能触发磁簧开关,使得磁簧开关关闭,程序判定旋转盖不在位,因此切断第一抽吸装置和第二抽吸装置的电源,第一抽吸装置和第二抽吸装置停止抽吸动作,可以避免在旋转盖打开的状态下有高温水(温水或沸水)喷流,进而避免烫伤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状态下,磁簧开关与磁吸件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为4mm至20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磁簧开关与磁吸件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过小,导致旋转盖及封水盖的厚度过小,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磁簧开关与磁吸件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过大,导致间隙太大,产品尺寸大,要求的磁力太强,零件成本大幅度提高,且浪费所需空间较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盖包括:外盖,设置在机体的顶部;内盖,设置在外盖的下方,内盖和外盖围合形成安装腔,换热器设置在安装腔中;冷却液出水口,设置在内盖的底壁上,冷却液出水口与冷却液管相连,冷却液出水口的位置与储液箱相对应。
在这些实施例中,旋转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换热器设置在内盖和外盖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在内盖的底壁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水口,进一步地,冷却液出水口的位置位于储液箱的上方,方便冷却液直接经由冷却液出水口流到储液箱内,具体地,在第一抽吸装置停止工作后,冷却液出水口进入空气,换热器内的冷却液在重力作用下,将沿着冷却液管回流至储液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盖包括:外盖,设置在机体的顶部;内盖,设置在外盖的下方,内盖和外盖围合形成安装腔,换热器设置在安装腔中;饮用水出水口,设置在内盖的底壁上,饮用水出水口与输水通道相连;接水头,设置在机体上,接水头与饮用水出水口相连通。
在这些实施例中,旋转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换热器设置在内盖和外盖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在内盖的底壁上设置有饮用水出水口,设置在内盖上的饮用水出水口连通输水管道和接水头,使得输水管道中的饮用水能够经由接水头流出到机体外部,方便用户饮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水阀,设置在饮用水出水口中,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情况下,水阀开启以导通饮用水出水口,在旋转盖打开以与机体分离的情况下,水阀关闭以封堵饮用水出水口。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饮用水出水口中设置水阀,水阀能够在旋转盖打开以与机体分离的情况下封堵饮用水出水口,使得位于输水管道内的液体不能冲开水阀,从而在旋转盖打开以与机体分离的情况下,输水管道内的水不能由接水头处流出,防止取下在旋转盖打开的情况下有热水喷出而发生烫伤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另外,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情况下,水阀开启以导通饮用水出水口,实现顺畅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封水盖,设置在机体上,封水盖上设置有顶杆和围设在顶杆的外周的通水口,顶杆向上凸出,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情况下,顶杆能够顶开水阀,以连通饮用水出水口和接水头。
在这些实施例中,封水盖上的顶杆能够与水阀配合从而在旋转盖盖合在机体上的情况下顶开水阀的阀盖,使得饮用水出水口能够顺畅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三通管,设置在封水盖的下方,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通水口,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接水头;出水感温装置,插设在三通管的第三端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三通管来连接接水头和封水盖的饮用水出水口,并且,设置了出水感温装置,插设在三通管中,用于检测出水温度。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隐藏外盖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在打开旋转盖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另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隐藏外盖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一个局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又一个局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封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内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机体,110容纳腔,120磁簧开关,130接水头,140封水盖,141顶杆,142通水口,150三通管,160出水感温装置,
20旋转盖,210磁吸件,220外盖,230内盖,240冷却液出水口,250饮用水出水口,
30换热器,310冷却液管,3101进液管,3102出液管,320输水通道,3201进水管,3202出水管,330进水口,340出水口,350进液口,360出液口,
40储液箱,410提手,
510第一抽吸装置,520第二抽吸装置,
60水阀,610阀体,620阀盖,630弹性件,
710压板,720密封圈,
80容器体。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本申请中的“上”、“下”、“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均是基于产品处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正立放置时的方位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此外,在示例的描述中,当认为公知的相关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将引起对本实用新型的模糊解释时,将省略这样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7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包括:机体10,机体10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上方的容纳腔110;旋转盖20,设置在机体10的顶部并与机体10翻转连接,旋转盖20能够翻转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10的开口;换热器30,设置在旋转盖20上,并能够随着旋转盖20运动;储液箱40,用于存放冷却液,储液箱40能够经由开口安装在容纳腔110中,或经由开口由容纳腔110中取出,储液箱40的高度低于换热器30的高度;冷却液管310,冷却液管310连通储液箱40和换热器30。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包括机体10、旋转盖20、储液箱40、换热器30、冷却液管310,储液箱40和换热器30之间通过冷却液管310连通,储液箱40能够为换热器30供应冷却液,换热器30内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液也能够回流到储液箱40中,形成循环,能够提升换热效率;换热器30安装在旋转盖20上,并能够随着旋转盖20运动,使得换热器30处于较高的位置,从而确保换热器30的高度高于储液箱40的高度,进而在换热工作结束后,换热器30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冷却液都能够回流到储液箱40中,避免了换热器30中长时间存放冷却液。
另外,通过旋转盖20能够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10的开口,能够隐藏储液箱40,在需要更换、添加冷却液时,打开旋转盖20即可通过开口取出储液箱40,方便操作。进一步地,储液箱40可以经由位于容纳腔110的顶部的开口进行安装或取出,方便操作,仅需向上拿取储液箱40即可实现储液箱40的取出,相应地,也仅需向下放置储液箱40即可将储液箱40安装在容纳腔110中;此外,设置储液箱40可以由机体10中取出,方便添加、替换冷却液的操作,添加、替换完成后再重新安装在容纳腔110中,同时,也方便对储液箱40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提手410,提手410可转动地与储液箱40相连接,提手410能够用于提拿储液箱40以将储液箱40由容纳腔110中向上拉出,通过设置提手410方便储液箱40的拿取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状态下,换热器3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角,换热器3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的取值范围为2°至10°。如此设置,使得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状态下换热器30设置成倾斜摆放,即换热器30与储液箱40平面成一个倾角A,使得换热器30中的水能够集中到低处,有利于换热器30内的冷却液被排空。进一步地,A的取值范围为2°至10°,在该范围内,既避免了换热器3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取值过小导致不便于导流,又避免了换热器3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过大而导致换热器30收纳空间太大,产品空间浪费太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换热器30上设置有进液口350和出液口360,进液口350和出液口360设置在换热器30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情况下,出液口360高于进液口350。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得换热器30的进液口350设置在低端,出液口360设置在高端,也即换热器30的低端进冷却液,高端出冷却液,从而防止出水完成,第一抽吸装置510和第二抽吸装置520停止抽吸后,换热器30内的冷却液从高处断断续续滴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液箱40的顶面与进液口35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的取值范围为5mm至35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由于容器体80内液体加热烧沸过程会翻滚,会将沸水挤进换热器30,能够避免储液箱40的顶面与进液口35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过小,导致沸腾的水会流出,即出现不按出水键也会有沸水流出或滴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储液箱40的顶面与进液口35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过大,产品太高,浪费空间多的问题。
进一步地,储液箱40的顶面与进液口35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的取值优选6mm至1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液箱40的顶面与出液口36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8mm至40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储液箱40的顶面与出液口36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过小,导致储液箱40内的冷却液太满容易洒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储液箱40的顶面与出液口36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过大,产品太高,浪费空间多的问题。
进一步地,储液箱40的顶面与出水口34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的取值优选8mm至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供水口,设置在机体10上,供水口能够连接水源;输水通道320,输水通道320连通供水口,且输水通道320的一部分管道设置于换热器30中;第一抽吸装置510,与储液箱40以及换热器30相连接,第一抽吸装置510能够将储液箱40中的冷却液输送到换热器30中,用于与输水通道320换热,并使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动到储液箱40中;第二抽吸装置520,与输水通道320相连,第二抽吸装置520能够将通过供水口供应的水经由输水通道320输送到换热器30处。
在这些实施例中,机体上设置有供水口,供水口用于连接水源,例如,可以通过水管连接饮水机等供应水或热水的设备、也可以连接具有过水口的水壶、水杯、水瓶等装置,第二抽吸装置520与输水通道320相连,能够将供水口供应的水经由输水通道320输送到换热器30;输水通道320的一部分位于换热器30处,可以通过换热器30对流经的水进行降温,得到温度适宜的水。第一抽吸装置510用于抽吸储液箱40中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在换热器30和储液箱40之间往复流动,形成循环。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还包括:磁吸件210,设置在旋转盖20上,磁簧开关120,设置在机体10上,磁吸件210能够触发磁簧开关120,磁簧开关120与第一抽吸装置510、第二抽吸装置520电连接,在旋转盖20打开以与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磁吸件210与磁簧开关120分离以使磁簧开关120电路断开。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旋转盖20打开以与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磁吸件210与磁簧开关120分离以使磁簧开关120电路断开,也即,当误触或异常打开旋转盖20时,旋转盖20上的磁吸件210不能触发磁簧开关120,使得磁簧开关120关闭,程序判定旋转盖20不在位,因此切断第一抽吸装置510和第二抽吸装置520的电源,第一抽吸装置510和第二抽吸装置520停止抽吸动作,可以避免在旋转盖20打开的状态下有高温水温水或沸水喷流,进而避免烫伤人体。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抽吸装置510、第二抽吸装置520具体选用隔膜泵,既能够可靠地完成抽水,又能够实现计算机精确控制,便于实现第一抽吸装置510、第二抽吸装置520的自动化控制,有助于精确控制水量。优选地,第一抽吸装置510、第二抽吸装置520具体选用食品级耐高温120℃的隔膜泵。
在实际应用中,在供水口供应热水的情况下,换热器30能够降低热水的温度以得到适宜饮用的温水,使得用户通过饮水设备可以自行选择所需水的温度,例如,在冲泡茶叶、咖啡、奶粉等饮品时可以选择热水甚至沸水,而在直接饮用时可以选择温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在供水口供应常温水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换热器30能够进一步降低常温水的温度以得到冰水,丰富用户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文中的温水和热水仅为相对温度,并不是对水的温度的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冷却液管310包括进液管3101和出液管3102,换热器30上设置有进液口350和出液口360,进液管3101与进液口350相连,出液管3102连接出液口360和设置在内盖230上的冷却液出水口240;输水管道包括进水管3201和出水管3202,换热器30上设置有进水口330和出水口340,进水管3201和进水口330相连,出水管3202连接出水口340和设置在内盖230上的饮用水出水口250相连。如下是水路工作原理说明:连接到第二抽吸装置520的进水管3201和连接第一抽吸装置510的进液管3101穿过护框,然后穿过内盖230的两个孔,分别连接到换热器30的进水口330和进液口350,通过第一抽吸装置510和第二抽吸装置520的抽吸,将沸水和冷却水抽吸进换热器30进行换热,换热后,饮用水沸水或温水流经换热器30的出水口340,流经出水管3202然后从内盖230上的饮用水出水口250流出;冷却液从换热器30的出水管3202出来,然后从内盖230上的的冷却液出水口240直接流到储液箱40内,进行冷却循环。
进一步地,换热器30与内盖230的固定限位,依靠的是两个螺丝柱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换热器30与第一抽吸装置510和第二抽吸装置520之间,依靠两根水管进行连接,进水管3201一端连接第二抽吸装置520,另一端连接换热器30的进水口330;进液管3101一端连接着第一抽吸装置510,另一端连接着换热器30的进液口350,以上两根进水管3201都穿过护框的两个孔和内盖230的孔,出水管3202一端连接换热器30的出水口340,另一端连接在内盖230的饮用水出水口250上;出液管3102一端连接在换热器30的出液口360,另一端连接在内盖230的冷却液出水口240上;通过结构,将相应的水管理顺并排布,使沸水或温水出水顺畅,冷却液循环回流畅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状态下,磁簧开关120与磁吸件210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为4mm至20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磁簧开关120与磁吸件210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过小,导致旋转盖20及封水盖140的厚度过小,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磁簧开关120与磁吸件210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过大,导致间隙太大,产品尺寸大,要求的磁力太强,零件成本大幅度提高,且浪费所需空间较大。
进一步地,磁簧开关120与磁吸件210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优选为6mm至8mm,一般的磁铁的磁力即可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旋转盖20包括:外盖220,设置在机体10的顶部;内盖230,设置在外盖220的下方,内盖230和外盖220围合形成安装腔,换热器30设置在安装腔中;冷却液出水口240,设置在内盖230的底壁上,冷却液出水口240与冷却液管310相连,冷却液出水口240的位置与储液箱40相对应。
在这些实施例中,旋转盖20包括内盖230和外盖220,换热器30设置在内盖230和外盖220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在内盖230的底壁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水口240,进一步地,冷却液出水口240的位置位于储液箱40的上方,方便冷却液直接经由冷却液出水口240流到储液箱40内,具体地,在第一抽吸装置510停止工作后,冷却液出水口240进入空气,换热器30内的冷却液在重力作用下,将沿着冷却液管310回流至储液箱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旋转盖20包括:外盖220,设置在机体10的顶部;内盖230,设置在外盖220的下方,内盖230和外盖220围合形成安装腔,换热器30设置在安装腔中;饮用水出水口250,设置在内盖230的底壁上,饮用水出水口250与输水通道320相连;接水头130,设置在机体10上,接水头130与饮用水出水口250相连通。
在这些实施例中,旋转盖20包括内盖230和外盖220,换热器30设置在内盖230和外盖220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在内盖230的底壁上设置有饮用水出水口250,设置在内盖230上的饮用水出水口250连通输水管道和接水头130,使得输水管道中的饮用水能够经由接水头130流出到机体10外部,方便用户饮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6和图17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水阀60,设置在饮用水出水口250中,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情况下,水阀60开启以导通饮用水出水口250,在旋转盖20打开以与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水阀60关闭以封堵饮用水出水口250。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饮用水出水口250中设置水阀60,水阀60能够在旋转盖20打开以与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封堵饮用水出水口250,使得位于输水管道内的液体不能冲开水阀60,从而在旋转盖20打开以与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输水管道内的水不能由接水头130处流出,防止取下在旋转盖20打开的情况下有热水喷出而发生烫伤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另外,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情况下,水阀60开启以导通饮用水出水口250,实现顺畅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6和图17所示,水阀60包括:阀体610,阀体610上设置有通孔,通孔沿高度方向贯穿阀体610;阀盖620,可活动地设置在通孔中,阀盖620能够与阀体610的上端相抵接以封堵通孔;阀座,设置在通孔中,阀座与阀体610的底端相连接;弹性件630,设置在通孔中,弹性件630的顶端与阀盖620相抵接,弹性件630的底端与阀座相抵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水阀60包括阀体610、阀盖620、阀座和弹性件630,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情况下,机体10上的零部件向上挤压阀盖620,阀盖620压缩弹性件630使得饮用水出水口250被导通,实现水气连通;在旋转盖20打开以与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弹性件630能够向下推动阀盖620使得阀盖620复位,从而使得阀盖620能够向下运动封堵阀体610的通孔,实现水气密封效果,防止水有饮用水出水口250处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封水盖140,设置在机体10上,封水盖140上设置有顶杆141和围设在顶杆141的外周的通水口142,顶杆141向上凸出,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情况下,顶杆141能够顶开水阀60,以连通饮用水出水口250和接水头130。
在这些实施例中,封水盖140上的顶杆141能够与水阀60配合从而在旋转盖20盖合在机体10上的情况下顶开水阀60的阀盖620,使得饮用水出水口250能够顺畅出水。
进一步地,如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图16和图17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压板710和密封圈720,密封圈720设置在水阀60和封水盖140之间,起到密封水阀60与封水盖140之间的间隙,防止水流到封水盖140其他位置的作用,压板710压合在密封圈720上,从而固定安装密封圈7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图16和图17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三通管150,设置在封水盖140的下方,三通管150的第一端连接通水口142,三通管150的第二端连接接水头130;出水感温装置160,插设在三通管150的第三端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三通管150来连接接水头130和封水盖140的饮用水出水口250,并且,设置了出水感温装置160,插设在三通管150中,用于检测出水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饮水设备还包括:容器体80,容器体80上具有容器体80出水口340,容器体80出水口340与供水口相连通;容器体80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容器体80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下耦合件,容器体80上设置有与下耦合件电连接的上耦合件,供水口设置在下耦合件中,容器体80出水口340设置在上耦合件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容器体80与机体10电连接,容器体80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水能够在容器体80中加热到沸腾,能够自行实现加热,不必借助额外的加热装置,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下耦合件,容器体80上设置有与下耦合件电连接的上耦合件,容器体80与机体10通过上耦合件、下耦合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电连接;供水口设置在下耦合件中,容器体80出水口340设置在上耦合件中,使得上耦合件与下耦合件相连后即可实现供水口与容器体80出水口340的对准,无需单独为供水口和容器体80出水口340设置对位结构,简化了产品的结构。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上方的容纳腔(110);
旋转盖(20),设置在所述机体(10)的顶部并与所述机体(10)翻转连接,所述旋转盖(20)能够翻转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纳腔(110)的开口;
换热器(30),设置在所述旋转盖(20)上,并能够随着所述旋转盖(20)运动;
储液箱(40),用于存放冷却液,所述储液箱(40)能够经由所述开口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10)中,或经由所述开口由所述容纳腔(110)中取出,所述储液箱(40)的高度低于所述换热器(30)的高度;
冷却液管(310),所述冷却液管(310)连通所述储液箱(40)和所述换热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盖(20)盖合在所述机体(10)上的状态下,所述换热器(3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角,所述换热器(3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的取值范围为2°至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30)上设置有进液口(350)和出液口(360),所述进液口(350)和所述出液口(360)设置在所述换热器(30)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在所述旋转盖(20)盖合在所述机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出液口(360)高于所述进液口(3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箱(40)的顶面与所述进液口(35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1的取值范围为5mm至35mm;
所述储液箱(40)的顶面与所述出液口(36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8mm至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
供水口,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供水口能够连接水源;
输水通道(320),所述输水通道(320)连通所述供水口,且所述输水通道(320)的一部分管道设置于所述换热器(30)中;
第一抽吸装置(510),与所述储液箱(40)以及所述换热器(30)相连接,所述第一抽吸装置(510)能够将所述储液箱(40)中的冷却液输送到所述换热器(30)中,用于与所述输水通道(320)换热,并使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动到所述储液箱(40)中;
第二抽吸装置(520),与所述输水通道(320)相连,所述第二抽吸装置(520)能够将通过所述供水口供应的水经由所述输水通道(320)输送到所述换热器(30)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磁吸件(210),设置在所述旋转盖(20)上,
磁簧开关(120),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磁吸件(210)能够触发所述磁簧开关(120),所述磁簧开关(120)与所述第一抽吸装置(510)、所述第二抽吸装置(520)电连接,在所述旋转盖(20)打开以与所述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磁吸件(210)与所述磁簧开关(120)分离以使所述磁簧开关(120)电路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盖(20)盖合在所述机体(10)上的状态下,所述磁簧开关(120)与所述磁吸件(210)之间的距离L的取值为4mm至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20)包括:
外盖(220),设置在所述机体(10)的顶部;
内盖(230),设置在所述外盖(220)的下方,所述内盖(230)和所述外盖(220)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换热器(3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
冷却液出水口(240),设置在所述内盖(230)的底壁上,所述冷却液出水口(240)与所述冷却液管(310)相连,所述冷却液出水口(240)的位置与所述储液箱(40)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20)包括:
外盖(220),设置在所述机体(10)的顶部;
内盖(230),设置在所述外盖(220)的下方,所述内盖(230)和所述外盖(220)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换热器(3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
饮用水出水口(250),设置在所述内盖(230)的底壁上,所述饮用水出水口(250)与所述输水通道(320)相连;
接水头(130),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接水头(130)与所述饮用水出水口(250)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
水阀(60),设置在所述饮用水出水口(250)中,在所述旋转盖(20)盖合在所述机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水阀(60)开启以导通所述饮用水出水口(250),在所述旋转盖(20)打开以与所述机体(10)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水阀(60)关闭以封堵所述饮用水出水口(25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
封水盖(140),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封水盖(140)上设置有顶杆(141)和围设在所述顶杆(141)的外周的通水口(142),所述顶杆(141)向上凸出,在所述旋转盖(20)盖合在所述机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顶杆(141)能够顶开所述水阀(60),以连通所述饮用水出水口(250)和所述接水头(1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
三通管(150),设置在所述封水盖(140)的下方,所述三通管(15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水口(142),所述三通管(1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水头(130);
出水感温装置(160),插设在所述三通管(150)的第三端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4526.4U CN219556950U (zh) | 2023-01-12 | 2023-01-12 | 饮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84526.4U CN219556950U (zh) | 2023-01-12 | 2023-01-12 | 饮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56950U true CN219556950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47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84526.4U Active CN219556950U (zh) | 2023-01-12 | 2023-01-12 | 饮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56950U (zh) |
-
2023
- 2023-01-12 CN CN202320184526.4U patent/CN2195569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17573B (zh) | 冰箱 | |
AU2015101367A4 (en) | Fresh-brewed cold beverage dispensing machine | |
WO2019072227A1 (zh) | 冰箱 | |
CN219556950U (zh) | 饮水设备 | |
CN204260576U (zh) | 一种方便控制饮料量的饮料制取设备 | |
KR102506252B1 (ko) | 가열 장치 및 기구 | |
JP2018068704A (ja) | 飲料抽出装置 | |
CN216569558U (zh) | 落粉洒水机构及磨豆咖啡机 | |
CN213850095U (zh) | 一种可选择分别供煮水或煮茶加水的电热器具 | |
CN213664851U (zh) | 一种饮水机 | |
JP2018175490A (ja) | 飲料製造装置 | |
CN211632852U (zh) | 一种饮料机热饮降温结构 | |
CN112674600B (zh) | 用于茶吧机的出水装置和茶吧机 | |
CN219249844U (zh) | 饮水设备 | |
CN219538044U (zh) | 饮水设备 | |
CN219166184U (zh) | 饮水设备 | |
CN211049114U (zh) | 一体式咖啡壶 | |
CN210697232U (zh) | 奶茶机 | |
CN211833955U (zh) | 一种具有蒸汽加热装置的饮料机 | |
CN216221191U (zh) | 一种新型咖啡机 | |
CN217524668U (zh) | 一种智能饮水机 | |
CN104523152A (zh) | 一种方便控制饮料量的饮料制取设备 | |
EP3344096B1 (en) | Dispensing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hot drink | |
CN203280243U (zh) | 饮水饮料机 | |
CN213850114U (zh) | 一种电热茶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