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4633U -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4633U
CN219554633U CN202320585175.8U CN202320585175U CN219554633U CN 219554633 U CN219554633 U CN 219554633U CN 202320585175 U CN202320585175 U CN 202320585175U CN 219554633 U CN219554633 U CN 219554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ircuit
charger
resistor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51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5851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4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4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4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充电控制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的电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电性连接用于向该第一充电器插接口输出充电功率;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一反向识别充电电路,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用于识别与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反向插接的充电线并对该充电线输出充电功率。即通过反向识别充电电路对与该反向是被充电电路插接的充电线进行识别以达成握手识别,进而输出电力功率以供充电使用。本方案的充电器能够满足同一根充电线在正向和反向插入时也能实现充电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通常的充电线具有两个端口,一个端口用于与充电器插接,另一个端口用于与受电设备插接实现充电。现有的充电器,通常是只能与充电线的一个端口插接实现充电。当充线电线的另外一个端口与充电器的插孔反向插接时,充电器的插孔无法实现适配,或即便能够实现插接适配,却无法实现充电适配。这样就局限了充电器的使用。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换另外的电线或提供另外的充电器实现对受电设备实现充电,造成使用不便。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目的在于实现充电器与同一条充电线的两端分别插接时均可实现对受电设备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充电控制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的电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电性连接用于向该第一充电器插接口输出充电功率;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一反向识别充电电路,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用于识别与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反向插接的充电线并对该充电线输出充电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一供电电路、识别电路和充电母座;
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电力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电力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电连接用于给该识别电路供电;
所述识别电路与所述充电母座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母座被接入充电线时实现协议握手识别后输出电力供与所述充电线插接的受电设备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输出插接母座;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输出插接母座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一个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设置在一个第二电路板上;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为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为6脚直插针座;
所述充电母座为LightningIP5母座。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ATA端口,另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用于实现与插接在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充电线握手识别;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CC接口端;
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六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CC接口端;
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端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供电端;
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至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ATA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端口;
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口,另一端接地;
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和D+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D-和D+端;
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VBUS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VBUS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VIN端口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和所述充电母座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侧或不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充电器插接口为TypeC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充电控制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的电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电性连接用于向该第一充电器插接口输出充电功率;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一反向识别充电电路,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用于识别与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反向插接的充电线并对该充电线输出充电功率。即通过反向识别充电电路对与该反向是被充电电路插接的充电线进行识别以达成握手识别,进而输出电力功率以供充电使用。本方案的充电器能够满足同一根充电线在正向和反向插入时也能实现充电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反向识别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插接母座与第一连接器插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器的反向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的方向以附图所展示的为准。如果某一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提出的充电器能够实现与充电线的两个端口插接实现识别并根据识别提供额定的功率实现给受电设备充电,极大的提高了充电器与充电线的适配范围,解决用户需要准备多条线以适配不同类型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
应当理解,充电线通常包括用于与充电器插接的第一端和用于与受电设备(比如手机)插接的第二端。本方案中定义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实现充电即为正向,由第二端与充电器插接,第一端与受电设备插接实现充电时即为反向。因此,本技术方案表述的正向与反向以此定义为准。
通常的,当第一端与充电器插接、第二端与受电设备插接时,功率将会从充电器开始经由第一端向第二端输出进而实现给受电设备充电。当反向插接对应的充电器和受电设备时则无法实现充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充电器便是解决了这一问题。
详细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包括壳体10和设于壳体10内的充电控制电路20,该充电控制电路20的电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电性连接用于向该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输出充电功率;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电连接一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用于识别与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反向插接的充电线并对该充电线输出充电功率。
详细的,所述壳体10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比如立方体圆形等形状。该壳体10比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PVC塑料等。充电器通常包括用于供电插座插接的插脚,该插脚可以是两脚插片或三脚插片等。应当理解,为了适配不同国家标准,所述插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标准进行适配。另外,所述插脚可以是固定不动的,也可以是可旋转布置的。当可旋转布置时,可实现在插脚展开和收纳的状态变换。
其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为现有充电器常见的电路,此处不进行赘述,但是不应以此认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该充电控制电路20可以是满足QC快充协议和/或PD快充协议的充电电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充电需求。
详细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为TypeC接口。其能够满足正向充电时的充电线的第一端是TypeC插头的插接需求。当然,该第一充电器接口30并不局限于TypeC接口,还可以是TypeA接口或其他任意合适的接口。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的数量至少是一个,当然也可以是多个,比如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具体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当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采用多个布局时,多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的类型并不局限于单一一种,可以是多种不同型号的接口组合,比如其可以是TypeC和TypeA的组合。当然,应当清楚,上述的组合仅仅是一个例证,任意的其他组合也应当在本技术方案的表述范围之内。另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和所述充电母座404位于所述壳体10的同侧或不同侧。比如都设置在同一侧,或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设置在一个侧面,所述充电母座404位于壳体10一个单独的侧面。
非常重要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电连接一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用于识别与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反向插接的充电线并对该充电线输出充电功率。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用于识别充电线的第二端反向插接时的信息并实现协议握手,之后输出对应的充电功率。
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与充电线的第一端插接实现正向充电,通过与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与充电线的第二端插接实现反向充电。这样便实现了一个充电器实现与一条充电线的两端都插接以满足正反向插接充电的功能,极大的解决了现有充电器无法实现正反充电的困扰。
详细的,如图3所示,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包括第一连接器401、第一供电电路402、识别电路403和充电母座404;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用于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电力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路40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电力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识别电路403的电连接用于给该识别电路403供电;所述识别电路403与所述充电母座404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母座404被接入充电线时实现协议握手识别后输出电力供与所述充电线插接的受电设备充电。
具体工作时,第一连接器401实现与充电控制电路20的功率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该充电控制电路20输出的充电功率。识别电路403将会识别到插接在充电母座404的充电线并与该充电线实现协议握手,然后根据识别的信息接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输出的功率出输给充电母座404,进行实现反向充电。
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输出插接母座201;所述第一连接器401与所述输出插接母座201插接。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旨在保留现有的充电器的结构,只需要在现有的充电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引出一个输出插接母座201即可实现与本实施例的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插接。这样有利于加工制备。比如可以在现有的充电控制电路20焊接一个所述输出插接母座201,然后将对应的接线端连接在一起即可。之后将制备好的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与该插接母座201直接插接便可。
详细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设置在一个第一电路板50上;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设置在一个第二电路板60上;所述第一电路板5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60为分体式结构。即本实施例中的整个充电器的电路结构分为两块电路板,一块电路板集成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一块电路板集成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这样便很好的实现整个充电器的加工装配,且不需要改变充电控制电路结构,只需要在输出端引入至输出插接母座201。这样能够满足现有的产品的升级改进,以满足具有正反向充电功能。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仅仅列举了充电控制电路20和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的一种结构。除了采用分体结构设计之外,其还以是采用集成的一体式结构布局,即将充电控制电路20和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加工在一块PCBA板上。
详细的,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401为6脚直插针座;所述充电母座404为LightningIP5母座,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苹果的TypeC-L充电线的正反充功能。具体来说该第一连接器401其包括六个引脚,分别是VIN脚、VBUS脚、接地端、CC脚、D-脚和D+脚,其中所述VBUS脚连接一个第三电容C3后接地。当然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的类型的插接头。本实施例以6脚直插针座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提出了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的一种具体电路结构。具体的,该识别电路403包括控制芯片403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ATA端口,另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4031,用于实现与插接在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充电线握手识别;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CC接口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六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CC接口端;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四端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电路402的供电端;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至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ATA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一端口,另一端接地;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和D+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D-和D+端;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VBUS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VBUS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芯片4031可以是SOT236型的YD-C94-USBC反向取电控制芯片。在具体工作时,通过第四电阻R4与DATA端协议握手,然后再通过电路CC线路进行配置,使得所述充电母座404实现成为Source端。
详细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供电电路40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VIN端口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电连接。通过该第一供电电路402实现功能。
通过该电路能够通过第四电阻R4和充电母座40的DATA端口以实现与lightning接头协议握手,然后控制芯片4031将会通过第一连接器401输入的功率输出至充电线实现反向充电。
总之,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充电器与充电线只能单向插接充电的问题,极大方便用户的使用,减少了用户带线的数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包括壳体(10)和设于壳体(10)内的充电控制电路(20),该充电控制电路(20)的电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电性连接用于向该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输出充电功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电连接一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用于识别与该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反向插接的充电线并对该充电线输出充电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包括第一连接器(401)、第一供电电路(402)、识别电路(403)和充电母座(404);
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用于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电力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40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电力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识别电路(403)的电连接用于给该识别电路(403)供电;
所述识别电路(403)与所述充电母座(404)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母座(404)被接入充电线时实现协议握手识别后输出电力供与所述充电线插接的受电设备充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输出插接母座(201);
所述第一连接器(401)与所述输出插接母座(201)插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设置在一个第一电路板(50)上;
所述反向识别充电电路(40)设置在一个第二电路板(60)上;
所述第一电路板(5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60)为分体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401)为6脚直插针座;
所述充电母座(404)为LightningIP5母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电路(403)包括控制芯片(403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ATA端口,另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4031),用于实现与插接在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充电线握手识别;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CC接口端;
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六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CC接口端;
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四端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电路(402)的供电端;
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至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ATA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四端口;
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一端口,另一端接地;
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D-和D+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D-和D+端;
所述LightningIP5母座的VBUS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VBUS端口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40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01)的VIN端口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4031)的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和所述充电母座(404)位于所述壳体(10)的同侧或不同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充电器插接口(30)为TypeC接口。
CN202320585175.8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Active CN219554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5175.8U CN219554633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5175.8U CN219554633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4633U true CN21955463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5175.8U Active CN219554633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4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2807B1 (ko) 멀티 커넥터와, 그를 갖는 충전 케이블 및 데이터 케이블
CN201773967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结构
CN206471864U (zh) 充电装置与充电系统
CN104617461A (zh) 一种兼容式数据接口
CN105487955B (zh) 测试治具及c类型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的测试方法
CN203260860U (zh) 一种旋转组合插座
RU2656086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разъем
CN105514716B (zh) Usb插头、信号切换电路及usb数据线
CN206100141U (zh) 一种带有多个插接头的手机保护套
CN204391454U (zh) 一种兼容式数据接口
CN210807090U (zh) 一种兼具电能转换和数据传输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CN204538426U (zh) 手机u盘
CN212543392U (zh) 一种可实现一拖三数据线快充时能正常充电的电路结构
CN219554633U (zh) 一种可反向充电的充电器
CN210182741U (zh) 数据线及带有数据线的系统
CN218300465U (zh) 电气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TWM583645U (zh) 多國充電器結構
CN219554632U (zh) 一种反向充电电路及反向充电转接头
CN111344928A (zh) 适配器、充电线缆以及充电设备
CN204992195U (zh) 多功能可串接数据线
CN210572382U (zh) 一种测试连接线、万用表及测试设备
CN211088666U (zh) 一种y型数据线及连接端头
CN208315875U (zh) 一种分体式充电接头
CN219739508U (zh) 一种排插
JP3166155U (ja) 電源供給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