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4624U -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4624U
CN219554624U CN202320405842.XU CN202320405842U CN219554624U CN 219554624 U CN219554624 U CN 219554624U CN 202320405842 U CN202320405842 U CN 202320405842U CN 219554624 U CN219554624 U CN 219554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harging base
beauty instrument
sig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58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念欧
郦轲
陈新余
张键
廖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58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4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4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4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充电底座应用于美容仪,包括壳体、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设于壳体的内部,传感器电连接于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壳体包括感应区域,感应区域与传感器正对设置,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被触发时,向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向美容仪发送工作信号,以使美容仪根据工作信号工作。这样,用户在一手持美容仪进行美容护理时,另一只手可以在充电底座的感应区域对美容仪功率进行调整,从而无需在美容仪的机身上进行盲操作,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美容仪调节功率的档位按键大多设置在美容仪的机身上。由于美容仪大多用在脸部,这使得用户在操作美容仪对脸部进行美容时,若想将美容仪的功率调节至适合自己的档位,则需要在手持美容仪的同时,对美容仪机身上的档位按键进行盲操作,大大增加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同时,美容仪功率调节的档位选择少,使得用户难以将美容仪的功率调节至适合自己的档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底座及包括该充电底座的美容仪充电系统,利用充电底座上的传感器来调节美容仪的输出功率,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底座。充电底座应用于美容仪,包括壳体、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设于壳体的内部,传感器电连接于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
壳体包括感应区域,感应区域与传感器正对设置,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被触发时,向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向美容仪发送工作信号,以使美容仪根据工作信号工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时,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一信号,通信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向美容仪发送第三信号,以使美容仪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时,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二信号,通信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号向美容仪发送第四信号,以使美容仪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控制信号包括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工作信号包括第三信号与第四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时,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一信号,通信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向美容仪发送第三信号,以使美容仪根据第三信号增大输出功率;
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时,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二信号,通信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号向美容仪发送第四信号,以使美容仪根据第四信号减小输出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传感器沿感应区域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美容仪的输出功率越大;
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美容仪的输出功率越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多个发光件,多个发光件设于壳体的内部;
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发光件被点亮的数量越多;
传感器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且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发光件被点亮的数量越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内部,且电连接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
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板向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传感器电路板,传感器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内部,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电路板,传感器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壳体的外部与内部;
充电底座还包括透明件,透明件固定在壳体上,且覆盖通孔,透明件与通孔正对的区域构成感应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壳体,显示屏电连接传感器;
显示屏用于当充电底座与美容仪通信连接时,显示美容仪的工作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导电件以及供电模组,供电模组设置于壳体内部,导电件设置于壳体,且相对壳体的外表面露出,导电件、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均电连接于供电模组;
导电件用于当美容仪安装于壳体时,与美容仪的充电接触点点接触,供电模组用于当导电件与美容仪的充电接触点点接触时,向美容仪传输电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壳体内部,第一磁性件用于当美容仪安装于壳体时,吸附美容仪的第二磁性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底座还包括第一配重块以及第二配重块,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第一配重块固定于第一安装槽,第二配重块固定于第二安装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美容仪充电系统。美容仪充电系统包括美容仪和上述的充电底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充电底座上设置感应区域和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感应区域被触发,以控制美容仪进行工作。这样,用户在一手持美容仪进行美容护理时,另一只手可以在充电底座的感应区域对美容仪功率进行调整,从而无需在美容仪的机身上进行盲操作,解决了用户在使用美容仪时操作的不便,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容仪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在A-A线上的部分剖面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在A-A线上的剖面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在B-B线上的剖面图;
图8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图9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在C-C线上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内”、“外”、“侧”、“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容仪充电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美容仪充电系统1000可以包括充电底座100和美容仪200。美容仪200的侧边可以设有充电接触点201。当美容仪200安装于充电底座100时,美容仪200的充电接触点201与充电底座100的内部点接触以实现电连接,此时充电底座100可以向美容仪200传输电能。当充电底座100与美容仪200通信连接时,充电底座100可以调节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充电底座100可以用于射频美容仪、超声波美容仪、微电流美容仪或光疗美容仪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充电底座100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充电底座100的一些实施方式。
图2是图1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如图2至图4所示,充电底座100可以包括壳体10、传感器20、导电件30、供电模组40、显示模组50以及通信模块(图未示)。传感器20以及通信模块设于壳体10的内部。传感器20电连接于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充电底座100与美容仪200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信模块也可以称为通信电路、控制器等。通信模块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电路板构成。
其中,壳体10可以包括主体11与底座12。底座12可以固定连接主体11。示例性地,底座12可以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主体11的底部。主体11可以设有收容槽111,用于收容美容仪200。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可以用于安装充电底座100的其他部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可以包括防滑垫13。防滑垫13可以通过粘接固定连接底座12远离主体11的表面。这样,通过设置防滑垫13可以避免充电底座100放置在桌面上打滑,有利于提高充电底座100放置在桌面上的稳固性。
如图3和图4所示,供电模组40可以包括主板41、电池(图未示)以及电源接口42。充电底座100还可以包括天线(图未示)。电池、电源接口42、天线以及通信模块均可以电连接至主板41。其中,电源接口42的一部分相对壳体10露出,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使得外部电源的电能能够通过电源接口42传输至电池,以对其供电。
示例性地,通信模块可以为2.4G无线通信模块。这样,通过天线与通信模块的配合,使得充电底座100与美容仪200之间可以通信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
图5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A-A线上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收容槽111可以设有第一通孔111a。第一通孔111a可以设于收容槽111的槽壁。导电件3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导电件30的第一端31可以焊接于主板41。导电件30的第二端32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11a露出收容槽111的槽壁,以露出壳体10的外表面。示例性地,导电件30可以为弹簧顶针。
可以理解的是,当美容仪200安装于收容槽111时,美容仪200的侧边上的充电接触点201(请参阅图1)可以与导电件30的第二端32进行点接触,使得电池可以向美容仪200传输电能,以对美容仪200进行充电。此时,充电底座100可以向美容仪200传输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底座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301。密封件301可以设置在导电件30与第一通孔111a的内壁之间。这样,导电件30与第一通孔111a的内壁之间不存在缝隙,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汽和灰尘进入主体11的内部,充电底座100密封性能较好。示例性地,密封件301可以是防水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电模组40还包括定位件33。收容槽111可以设有第二通孔111b。第二通孔111b可以设于收容槽111的槽壁,并与第一通孔111a间隔设置。定位件33的一部分可以焊接于主板41。一部分可以穿过收容槽111的第二通孔111b露出收容槽111的槽壁,以露出壳体10的外表面。示例性地,定位件33可以为定位针。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定位件33,当美容仪200安装于收容槽111时,美容仪200的侧边上的充电接触点201(请参阅图1)与导电件30可以更精确地对准,提升美容仪200充电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底座100还可以不包括电池,充电底座100可以通过连接外部电源直接向安装于收容槽111的美容仪200传输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底座100还可以不包括导电件30,充电底座100还可以通过其他数据接口与美容仪200进充电连接。
图6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A-A线上的剖面图。
如图4至图6所示,壳体10的主体11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12与第二安装槽113。第一安装槽112以及第二安装槽113的开口均可以形成于主体11的外表面。第一配重块60可以固定于第一安装槽112。第二配重块70可以固定于第二安装槽113。示例性地,第一配重块60与第二配重块70均可以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主体11。
示例性地,第一磁性件8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磁性件80可以分别固定于第一配重块60朝向收容槽111的表面,以及第二配重块70朝向收容槽111的表面。美容仪200还可以包括第二磁性件(图未示)。第二磁性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
可以理解的是,当美容仪200安装于壳体10时,多个第一磁性件80可以一一对应地吸附美容仪200中的多个第二磁性件,从而使得美容仪200能够更加稳固地安装于充电底座100,使得美容仪200与充电底座100之间的充电连接更加可靠,有利于提高充电底座100的充电效率。同时,当导电件30为弹簧顶针时,第一磁性件80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附力还可以抵消弹簧顶针对美容仪200的反弹力的影响,提高美容仪200与充电底座1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其次,第一磁性件80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附力所产生轻微的吸附感,可以提供给用户美容仪200与充电底座100之间实现充电连接的正向反馈,从而可以有效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充电底座100还通过设置第一配重块60以及第二配重块70来增大充电底座100的重量,使得充电底座100自身的重力可以大于第一磁性件80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附力,从而可以避免用户从充电底座100中拿起美容仪200时,充电底座100与美容仪200一同被拿起,有效保证了充电底座100放置在桌面上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可以包括第一侧盖14。第一侧盖14可以位于第一配重块60远离主体11的一侧,并通过超声工艺与主体11连接在一起。这样,第一侧盖14可以封闭第一安装槽112,使得充电底座100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图7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B-B线上的剖面图。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充电底座100还包括控制电路板21。控制电路板21固定于壳体10的内部。控制电路板21电连接通信模块。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板21可以通过机牙螺丝固定于第二配重块70远离主体11的一侧。控制电路板21可以电连接至主板41以及显示模组50。
图8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图。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主体11设有通孔16。通孔16与传感器20正对设置。通孔16连通主体11的外部与内部。
示例性地,通孔16可以为条形通孔。为了便于描述,示例性地,定义沿通孔16的长度方向,远离壳体10的底座1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沿通孔16的长度方向,靠近壳体10的底座12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16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可以逐渐增大。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通孔16的宽度也可以不变。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充电底座100还包括透明件23。透明件23固定在主体11上,且覆盖通孔16。透明件23与通孔16正对的区域构成充电底座100的感应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在感应区域的位置沿第一方向或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传感器20被触发。也即传感器20可以检测到用户在感应区域的位置移动,并向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件23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0的通孔16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件23也可以根据产品需要,采用其他装配方式(例如,粘接、卡接等)设置在壳体10的通孔16上。
示例性地,透明件23可以是玻璃、透明面板或着透明窗口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充电底座100也可以不包括透明件23。此时壳体10的通孔16可以作为充电底座100的感应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20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传感器20沿感应区域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器20的数量不仅限于图7所示的四个。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传感器电路板22上设置多个传感器20,使得美容仪200可以增加更多的功率调整档位,从而细化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20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充电底座10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电路板22。传感器电路板22可以固定于第二配重块70远离主体11的一侧。传感器电路板22可以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1。
示例性地,传感器20可以安装于传感器电路板22上。这样,一方面传感器20可以通过传感器电路板22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1,另一方面传感器电路板22可以对传感器20起到支撑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电路板21连接传感器电路板22以及主板41,控制电路板21、传感器电路板22以及主板41构成信号输入和输出回路。这样,控制电路板21可以用于实现主板41上的通信模块与传感器20之间的信号转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充电底座100也可以不包括传感器电路板22。传感器20可以直接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1。
当用户触摸透明件23,传感器20可以被触发。当用户触摸透明件23并沿第一方向移动触摸位置,传感器20被触发的数量增加。传感器20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21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一信号,然后通信模块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向美容仪200发送第三信号,使得美容仪200可以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其中,第一信号以及第三信号可以包括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的信息。美容仪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可以是美容仪200根据第三信号增大输出功率,以切换至美容仪200对应的功率档位。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沿第一方向移动触摸位置,传感器20被触发的数量越多,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越大。
当用户触摸透明件23时,传感器20可以被触发。当用户触摸透明件23并沿第二方向移动触摸位置时,传感器20被触发的数量增加。传感器20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21向通信模块发送第二信号,然后通信模块可以根据第二信号向美容仪200发送第四信号,使得美容仪200可以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其中,第二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可以包括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的信息。美容仪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可以是美容仪200根据第四信号减小输出功率,以切换至美容仪200对应的功率档位。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沿第二方向移动触摸位置,传感器20被触发的数量越多,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越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充电底座100上设置感应区域和传感器20,传感器20通过感应区域被触发,以控制美容仪200进行工作。传感器20可以检测用户在感应区域的位置移动,通过控制电路板21向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然后通信模块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向美容仪200发送工作信号,使得美容仪200可以根据工作信号进行工作。这样,用户在一手持美容仪200进行美容护理时,另一只手可以在充电底座100的感应区域对美容仪200功率进行调整,从而无需在美容仪200的机身上进行盲操作,解决了用户在使用美容仪200时操作的不便,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充电底座100的传感器20向通信模块发送的信号(也即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可以包括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的信息。这样,用户的手在充电底座100的感应区域移动即可改变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美容仪200在不同功率档位之间的切换,使得用户在使用美容仪200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便捷地调节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由于充电底座100实现了美容仪200的可视化调档,美容仪200的功率调整档位可以增加至更多档位,从而细化美容仪200的输出功率。通过多档位的设计细化了每档之间的护理输出强度差异,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用户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护理强度。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充电底座100还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件24。多个发光件24可以间隔设置在传感器电路板22上。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件24的数量不仅限于图7所示的五个。发光件24的数量可以根据美容仪200的功率档位进行设置。示例性地,发光件24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示例性地,发光件24与传感器2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件24可以被点亮。当用户触摸透明件23,并沿第一方向移动触摸位置,传感器20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发光件24被点亮的数量越多。当用户触摸透明件23,并沿第二方向移动触摸位置,传感器20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发光件24被点亮的数量越少。
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件24发出的光可以透过透明件23。当发光件24全部被点亮,整个透明件23亮起,此时美容仪200的功率档位最大。当只有靠近底座12的一个发光件24被点亮时,透明件23靠近底座12的一部分亮起,此时美容仪200的功率档位最小。这样,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美容仪200的工作功率的变化。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充电底座10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支架25。传感器支架25可以安装在第二配重块70远离主体11的一侧。
示例性地,传感器电路板22可以固定在传感器支架25上。这样,传感器支架25可以用于支撑传感器电路板22,将传感器电路板22稳定地连接在壳体10上,以保证传感器20与通信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充电底座100也可以不包括传感器支架25。传感器电路板22可以直接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可以包括第二侧盖15。第二侧盖15可以位于传感器支架25远离主体11的一侧。第二侧盖15可以通过超声工艺与主体11连接在一起。这样,第二侧盖15可以封闭第二安装槽113,使得充电底座100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图9是图2所示的充电底座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C-C线上的剖面图。
如图8和图9所示,主体11可以设有避让孔17。避让孔17可以连通主体11的内部与外部。显示模组50可以包括显示屏51、显屏面板52以及显屏加强板53。显屏面板5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主体11的外表面,且覆盖主体11的避让孔17。其中,显屏面板52的颜色可以为黑色半透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50还可以包括显屏限位件54。显屏限位件54可以固定在主体11的内部。显屏加强板53可以固定于显屏限位件54。显示屏51可以固定于显屏加强板53远离主体11的表面,且覆盖主体11的避让孔17。此时,显示屏51可以朝向显屏面板52设置。显示屏51可以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1。
可以理解的是,当传感器20的信息通过控制电路板21传输至显示屏51时,显示屏51可以向用户显示当前美容仪200输出功率的档位等工作信息。其中,显示屏51的显示信息可以透过显屏面板52被用户接收。同时,通过设置显屏加强板53以及显屏限位件54可以有效保护显示屏51,提高充电底座100的整体结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50还可以不包括显屏加强板53以及显屏限位件54。显示屏51还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直接固定于主体11的内表面,且覆盖主体11的避让孔1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任意组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上述描述的多个实施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附图均为本申请示例性的图示,并不代表产品实际大小。且附图中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也不作为对本申请实际产品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充电底座,应用于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感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通信模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与所述传感器正对设置,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向所述美容仪发送工作信号,以使所述美容仪根据所述工作信号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第一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向所述美容仪发送第三信号,以使所述美容仪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第二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向所述美容仪发送第四信号,以使所述美容仪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所述工作信号包括所述第三信号与所述第四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向所述美容仪发送所述第三信号,以使所述美容仪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增大输出功率;
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向所述美容仪发送所述第四信号,以使所述美容仪根据所述第四信号减小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感器沿所述感应区域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所述美容仪的输出功率越大;
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所述美容仪的输出功率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多个发光件,多个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一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所述发光件被点亮的数量越多;
所述传感器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且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感应区域沿第二方向被触发的数量越多时,所述发光件被点亮的数量越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电连接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传感器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传感器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壳体的外部与内部;
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透明件,所述透明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覆盖所述通孔,所述透明件与所述通孔正对的区域构成所述感应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传感器;
所述显示屏用于当所述充电底座与所述美容仪通信连接时,显示所述美容仪的工作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导电件以及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且相对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露出,所述导电件、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通信模块均电连接于所述供电模组;
所述导电件用于当所述美容仪安装于所述壳体时,与所述美容仪的充电接触点点接触,所述供电模组用于当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美容仪的充电接触点点接触时,向所述美容仪传输电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磁性件用于当所述美容仪安装于所述壳体时,吸附所述美容仪的第二磁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第一配重块以及第二配重块,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配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配重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3.一种美容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美容仪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
CN202320405842.XU 2023-02-27 2023-02-27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Active CN219554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5842.XU CN219554624U (zh) 2023-02-27 2023-02-27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5842.XU CN219554624U (zh) 2023-02-27 2023-02-27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4624U true CN219554624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5842.XU Active CN219554624U (zh) 2023-02-27 2023-02-27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4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49487B1 (en) Wrist instrumen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514177B2 (en) Transparent touch surface keyboard
US10355689B2 (en) Touch switch unit and interior ligh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54343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vehicle door glass
CN219372070U (zh) 美容仪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GB2391370A (en) An integrated wireless pointer device with integral laser pointer
CN219554624U (zh) 充电底座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CN114631672A (zh) 一种智能戒指及其控制方法
KR200471132Y1 (ko) 차량용 룸램프 유니트
TWI728462B (zh) 觸控感測器、配線器具
CN110308852B (zh) 电子设备及发光器件的控制方法
JP2002342025A (ja) 入力装置
CN219801920U (zh) 美容仪充电底座以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CN215420228U (zh) 一种电子触摸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066053U (zh) 组合旋钮控制器
CN216981887U (zh) 集成微波侦测功能的触控装置
CN220798253U (zh) 一种带振动反馈的触摸开关
CN220858088U (zh) 一种触摸开关
CN216904860U (zh) 隐藏穿透式无线手势控制开关
CN216486361U (zh) 一种滑动开机结构
CN221061519U (zh) 光照仪器
CN219960227U (zh) 声控发光无线充电装置
AU2019100181A4 (en)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wall switches.
CN218849304U (zh) 一种智能遥控开关
CN217114165U (zh) 开关装置及墙壁开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