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4292U - 一种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4292U
CN219554292U CN202320143954.2U CN202320143954U CN219554292U CN 219554292 U CN219554292 U CN 219554292U CN 202320143954 U CN202320143954 U CN 202320143954U CN 219554292 U CN219554292 U CN 219554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ng
weak current
box
wire
w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39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自强
尤波
李夏冰
丰带君
张琦
毕珉杰
王曙聪
许天斯
张伟
魏佳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39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4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4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4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箱,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独立设置在箱体中的强电区域、弱电区域,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之间形成分界面;沿分界面,强电区域的强电引出线和强电引入线从箱体设置有强电区域的一侧接入、接出,弱电区域的弱电引出线和弱电引出线从箱体设置有弱电区域的一侧接入、接出,本申请将强、弱电集成在同一个配电箱中,整合后较之前的强、弱电分体式配电箱来说,集成度高,安装、调试、维护更方便,此配电箱作为集中控制箱,也是楼宇中的“大脑”,满足智能化需求,同时配电箱的强、弱电区域的接入、接出线沿分界面划分,有序并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箱。
背景技术
强电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配电箱。配电箱里面的电压一般为380/220V,用于电能配送,下面可带照明灯、风机、水泵等各种电气设备。
弱电箱,顾名思义是较弱电压线路的集中箱,一般用于现代家居装修中,如网线,电话线,电脑的显示器,USB线,电视的VGA,色差,天线等都可以放置其中;而如果这些东西没有顺序的放,就是一大团线,非常乱,显得不和谐,还会影响清理。总之,弱电箱就是用来装这些设备和理线的。
现有的强电箱和弱电箱都是分开独立设置,但是这样成本高,安装和使用都不方便,不便于推广和使用,目前存在同时包含弱电部件和强电元器件的配电设备,也仅仅只是通过隔板将弱电器件和强电器件分隔开,不同电器部件相互之间的电线线路还是按照分离的箱体入行连接,整个电线线路非常的复杂,和原始的分开使用没有区别,效率非常的低,不方便配电设备的使用,也会影响配电设备的使用,从而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现有的强、弱电一体箱既的接入、接出线连接电路的方式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独立设置在箱体中的强电区域、弱电区域,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之间形成分界面;沿分界面,强电区域的强电引入线和强电引出线从箱体设置有强电区域的一侧接入、接出,弱电区域的弱电引入线和弱电引出线从箱体设置有弱电区域的一侧接入、接出。
可选地,强电区域设置在弱电区域上。
可选地,箱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强电引入线、强电引出线穿过的第一线槽,以及多个用于使弱电引入线、弱电引出线穿过的第二线槽;箱体具有相对的上边面和下边面,以及相对的两个侧边面,第一线槽设置在上边面和/或侧边面上,第二线槽分别设置在下边面和/或侧边面上。
可选地,强电引入线从上边面和/或侧边面接入。
可选地,强电引出线从上边面和/或侧边面接出。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线槽设置在箱体的上边面和侧边面,强电引入线通过第一线槽从侧边面接入,部分强电引出线通过第一线槽从上边面接出,部分强电引出线通过第一线槽侧边面接出。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线槽设置在箱体的上边面和侧边面,强电引入线通过第一线槽从上边面接入,部分强电引出线通过第一线槽从上边面接出,部分强电引出线通过第一线槽从侧边面接出。
可选地,弱电引入线从下边面和/或侧边面接入。
可选地,弱电引出线从下边面和/或侧边面接出。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线槽设置在箱体的下边面和侧边面,部分弱电引入线通过第二线槽从侧边面接入,部分弱电引出线通过第二线槽从下边面接出,部分弱电引出线通过第二线槽从侧边面接出。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线槽设置在箱体的下边面和侧边面,部分弱电引入线通过第二线槽从下边面接入,部分弱电引出线通过第二线槽从下边面接出,部分弱电引出线通过第二线槽从侧边面接出。
可选地,包括设置在箱体中的总断路器和下级断路器,总断路器电连接下级断路器,下级断路器的出线穿过箱体连接到各负载。
可选地,强电区域通过连接线连接弱电区域,连接线设置在箱体内,并穿过分界面。
可选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配电箱的敲落孔、固定孔及固定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独立设置在箱体中的强电区域、弱电区域,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之间形成分界面,本申请所提供的配电箱整合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后,较之前的强、弱电分体式配电箱来说,集成度高,安装、调试、维护更方便;沿分界面,强电区域的强电引出线和强电引入线在箱体设置有强电区域的一侧接入、接出,弱电区域的弱电引入线和弱电引出线从箱体设置有弱电区域的一侧接入、接出,本申请区分了强电区域、弱电区域的引出线、引入线的在配电箱上的位置,使得引出线、引入线连接清楚,提升连线效率,同时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配电箱;110-强电区域;111-强电引出线;112-强电引入线;113-第一线槽;120-弱电区域;121-弱电引出线;122-弱电引入线;123-第二线槽;130-上边面;140-下边面;150-侧边面;160-分界面;200-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入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入行入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强电箱和弱电箱都是分开独立设置,当强电箱和弱电箱通过导线电连接时,导线有在外走线的一部分,在维修和使用上很不方便,本申请实施例将强电、弱电区集成,设置在同一个配电箱100中,同时设置了强、弱电区域120的接入、接出线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参照图1,提供一种配电箱100,包括箱体和独立设置在箱体中的强电区域110、弱电区域120,强电区域110和弱电区域120之间形成分界面160;沿分界面160,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入线112和强电引出线111从箱体设置有强电区域110的一侧接入、接出,弱电区域120的弱电引入线122和弱电引出线121从箱体设置有弱电区域120的一侧接入、接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100,根据强、弱电区域120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都有设置强、弱电用的元器件,强、弱电接入、接出线都有在配电箱100的箱体上设置相应的结构特征,配电箱100既包括强电区域110也包括弱电区域120,并且设定了两个区域的接入、接出线方式,配电箱100的接入、接出线方式配合箱体布局结构,将强、弱电区域120连接的平面作为分界面160,强电区域110的接入、接出线只能从相对于强电区域110所在的一侧的箱体上接入、接出,弱电区域120的接入、接出线只能从相对于弱电区域120所在的一侧的箱体上接入、接出。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100,包括箱体和独立设置在箱体中的强电区域110、弱电区域120,强电区域110和弱电区域120之间形成分界面160;沿分界面160,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出线111和强电引入线112从箱体设置有强电区域110的一侧接入、接出,弱电区域120的弱电引出线121和弱电引出线121从箱体设置有弱电区域120的一侧接入、接出,本申请将强、弱电集成在同一个配电箱100中,整合后较之前的强、弱电分体式配电箱100来说,集成度高,安装、调试、维护更方便,此配电箱100作为集中控制箱,也是楼宇中的“大脑”,满足智能化需求,同时配电箱100的强、弱电区域120的接入、接出线沿分界面160划分,有序并且使用方便。
示例地,如图1所示,强、弱电区域120可以根据使用工况入行灵活布置,最优方案是强电区域110设置在弱电区域120的上边面130,使得分界面160沿水平方向,箱体具有和强电区域110接触的上边面130和侧边面150、和弱点区域接触的下边面140和侧边面150。
本申请为了满足强电区域110和弱电区域120的高度要求,将强电区域110竖直设置在弱点区域上方位置,由于弱电区域120中设置了多个用于日常家居的常用部件,对配电箱100的高度设置以弱电区域120的设置为主,方便用户使用,便于配电箱100的维修和使用。
如图1所示,配电箱100被分界面160分成两个部分,其中,配电箱100的两个侧边面150分别和强电区域110接触、和弱电区域120接触,配电箱100的上边面130和强电区域110接触,配电箱100的下边面140和弱电区域120接触。
示例地,如图5所示,箱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强电引入线112、强电引出线111穿过的第一线槽113,以及多个用于使弱电引入线122、弱电引出线121穿过的第二线槽123。由于以上描述的对于强电引出线111和弱电引出线121的描述,沿分界面160,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线槽113设置在配电箱100的上半区域,第二线槽123设置在配电箱100的下半区域。
箱体具有相对的上边面130和下边面140,以及相对的两个侧边面150,第一线槽113设置在上边面130和/或侧边面150上,第二线槽123分别设置在下边面140和/或侧边面150上。
具体地,强电引入线112从上边面130和/或侧边面150接入。
具体地,强电引出线111从上边面130和/或侧边面150接出。
具体地,弱电引入线122从下边面140和/或侧边面150接入。
具体地,弱电引出线121从下边面140和/或侧边面150接出。
示例地,在本申请中实施例中,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入线112、强电引出线111连接方式包括: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中:多个第一线槽113设置在箱体的上边面130,强电引入线112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上边面130接入,部分强电引出线111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上边面130接出。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2中:多个第一线槽113设置在箱体的上边面130和两侧,强电引入线112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上边面130接入,部分强电引出线111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侧边面150接出。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3中:多个第一线槽113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强电引入线112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侧边面150接入,部分强电引出线111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侧边面150接出。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4中:多个第一线槽113设置在箱体的上边面130和两侧,强电引入线112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侧边面150接入,部分强电引出线111通过第一线槽113从强电区域110的上边面130接出。
示例地,在图1的实施例中,强电引入线112包括入户线,设置在配电箱100箱体的左上角,垂直于箱体上边面130、从设置在箱体上边面130的第一线槽113穿过箱体,连接箱体内的强电区域110,出户线从箱体上边面130设置的另一个第一线槽113穿出。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实施例中,弱电区域120的弱电引入线122、弱电引出线121连接方式包括: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中:多个第二线槽123设置在箱体的下边面140,部分弱电引入线122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下边面140接入,部分弱电引出线121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下边面140接出。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2中:多个第二线槽123设置在箱体的下边面140和两侧,部分弱电引入线122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下边面140接入,部分弱电引出线121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侧边面150接出。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3中:多个第二线槽123设置在箱体的两侧,部分弱电引入线122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侧边面150接入,部分弱电引出线121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侧边面150接出。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4中:多个第二线槽123设置在箱体的下边面140和两侧,部分弱电引入线122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侧边面150接入,部分弱电引出线121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下边面140接出。
优选地,弱电进出线的连接方式为,弱电引入线122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侧边面150接入,弱电引出线121通过第二线槽123从弱电区域120的下边面140接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四种强电区域110的接入、接出线连接方式,包括上入上出、上入侧出、侧入侧出、侧入上出;四种弱电区域120的接入、接出线连接方式,包括下入下出、下入侧出、侧入侧出、侧入下出,在同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多个连线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强电引入线112通常情况下不会同时从上边面130和侧边面150接进,即强电引入线112在同一个实施例中全部从上边面130接入,或者全部从侧边面150接入;强电引出线111,有可能会拆分(尽管基本不这么操作,但是有这种可能),即强电引出线111可以在同一个实施例中全部从上边面130接出,或者全部从侧边面150接出,或者部分从上边面130接出,部分从侧边面150接出;弱电引入线122、弱电引出线121在同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全部从侧边面150接入(出)、全部从下边接入(出)或者部分从侧边面150接入(出)、部分从下边接入(出),例如弱电引出线121包括网关线和电视线等,很有可能会分开。
示例地,在图5的申请实施例中,由粗线表示为引入线,细线表示为引出线,配电箱100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箱盖,箱盖可相对于箱体围绕转轴旋转打开,图5的视角中,箱盖的转轴设置在箱体靠左的一侧,优选的,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入线112在上边面130靠左接入,以使强电引入线112靠近转轴的一侧(强电引入线112靠里),例如入户线,以方便用户使用,弱电引入线122从侧边面150接入。在别的实施例中,箱盖的转轴也可以设置在箱体靠右的一侧,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入线112在上边面130靠右接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强电引入线112也可在上边面130远离转轴接入,例如转轴设置在箱体的左侧,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入线112在上边面130靠右接入,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弱电区域120连接有家用电器,如通过电视线、电话线穿过箱体分别连接电视、电话,使用网线穿过箱体连接到猫,再通过猫连接到路由器等,弱电箱中还可以外接插座,用于家庭用电。
具体地,包括设置在箱体中的总断路器,总断路器连接下一级断路器,下一级断路器的出线穿过箱体连接到各负载。断路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路接通或者断掉,在连接的线路中出现了故障时,总断路器可以将电路切断,保证检修安全。
示例地,如图1所示,弱电区域120为弱电设备配送信号和电源,强电区域110为弱电区域120供电。强电区域110通过连接线200连接弱电区域120、为弱电区域120供电,连接线200设置在箱体内,并穿过分界面160。
具体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配电箱100的敲落孔、固定孔及固定板。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100的具体使用方法为:本申请将强、弱电集成在同一个配电箱100中,沿分界面160,弱电引出线121、弱电引入线122设置在箱体设置有弱电区域120的一侧,强电引出线111、强电引入线112设置在箱体设置有强电区域110的一侧,并且根据强、弱电区域120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都有设置强、弱电用的元器件,配电箱100的箱体上设置相应的结构特征,强、弱电线采用接入、接出线同侧或接入、接出线不同侧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入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独立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强电区域(110)、弱电区域(120),所述强电区域(110)和所述弱电区域(120)之间形成分界面(160);
沿所述分界面(160),所述强电区域(110)的强电引入线(112)和强电引出线(111)从所述箱体设置有所述强电区域(110)的一侧接入、接出,所述弱电区域(120)的弱电引入线(122)和弱电引出线(121)从所述箱体设置有所述弱电区域(120)的一侧接入、接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区域(110)设置在所述弱电区域(12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所述强电引入线(112)、所述强电引出线(111)穿过的第一线槽(113),以及多个用于使所述弱电引入线(122)、所述弱电引出线(121)穿过的第二线槽(123);
所述箱体具有相对的上边面(130)和下边面(140),以及相对的两个侧边面(150),所述第一线槽(113)设置在所述上边面(130)和/或所述侧边面(150)上,所述第二线槽(123)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边面(140)和/或所述侧边面(15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引入线(112)从所述上边面(130)和/或所述侧边面(150)接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引出线(111)从所述上边面(130)和/或所述侧边面(150)接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引入线(122)从所述下边面(140)和/或所述侧边面(150)接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引出线(121)从所述下边面(140)和/或所述侧边面(150)接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总断路器和下级断路器,所述总断路器电连接下级断路器,所述下级断路器的出线穿过所述箱体连接到各负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强电区域(110)通过连接线(200)连接所述弱电区域(120),所述连接线(200)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穿过所述分界面(16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配电箱(100)的敲落孔、固定孔及固定板。
CN202320143954.2U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配电箱 Active CN219554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954.2U CN219554292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954.2U CN219554292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4292U true CN219554292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3954.2U Active CN219554292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4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46963A (e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20080055822A1 (en) Scalable plant with top or bottom entry flexibility
US11971596B2 (en) Hybrid enclosures for power and optical fiber, and enclosures including multiple protective lids
CN105914588A (zh) 一种多断路器配电柜或配电箱
KR920001793A (ko) 배전반
CN219554292U (zh) 一种配电箱
CN213817242U (zh) 直流供电装置和变压整流供电系统
CN109991516B (zh) 一种配电网动态模拟系统扩展接口屏及其应用方法
US20060126277A1 (en) Modular power supply
CN221081177U (zh) 光伏逆变器和功率变换装置
CN215956259U (zh) 变频器
CN215771913U (zh) 用于附接至断路器的附接设备、电气设备和配电柜
CN218602350U (zh) 断路器
CN217692634U (zh) 一种末端配电箱
CN219304234U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配电系统
CN218633363U (zh) 一种户用储能电池柜
CN218867650U (zh) 高集成度多功能配电装置
CN208015215U (zh) 一种小型化电压互感器柜
CN218070935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接线盒
CN217159023U (zh) 变频柜及低压配电柜
CN217823725U (zh) 一种10kV双出线高压柜
CN212367140U (zh) 一种模块化电源系统
CN210957315U (zh) 一种进线采用插入式的配电柜
CN220896012U (zh) 一种母线汇流排
US20200280282A1 (en) Inverter for a photovoltaic 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