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2980U - 一种复用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2980U
CN219552980U CN202320838078.5U CN202320838078U CN219552980U CN 219552980 U CN219552980 U CN 219552980U CN 202320838078 U CN202320838078 U CN 202320838078U CN 219552980 U CN219552980 U CN 219552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bug
controller
terminal
tpm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80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蔚
李祝军
李家明
姚海望
李胜
张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bu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80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2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2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2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ntrol By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用模块,通过将debug控制器和TPM控制器同时配置在一个PCB板,其中,debug控制器和TPM控制器可以基于跳帽开关和切换开关的切换以获得其对应的供电电源,具体地,切换开关在处于第一位置且跳帽开关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debug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此时,debug信号转换回路正常工作,跳帽开关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TPM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解决了现有的Debug卡和TPM模块无法复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复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用模块。
背景技术
Debug诊断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内部自检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代码一一显示出来,结合代码含义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TPM模块可以用于加解密的安全启动。但是现有的Debug卡以及TPM模块只有单一功能,不能实现多功能的复用。
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用模块,旨在解决Debug卡和TPM模块无法复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用模块,包括:PCB板、配置在所述PCB板上的端子、线性稳压回路、切换开关、跳帽开关、debug信号转换回路、debug控制器、TPM控制器;
其中,所述端子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脑主板,所述端子的电源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线性稳压回路的输入端、所述TPM控制器的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回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跳帽开关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端子的信号端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的输入端、所述TPM控制器的信号端电气连接,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ebug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切换开关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且跳帽开关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debug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TPM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
优选地,所述端子为90度母排。
优选地,还包括共阴极数码管;
所述共阴极数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debug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debug控制器的芯片型号为AK2001。
优选地,所述TPM控制器的芯片型号为SLB9665TT2.0。
优选地,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配置为在其控制端接收到第一电压值并正常工作;
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配置为在其控制端接收到第二电压值并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包括第一转换芯片和第二转换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debug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芯片和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型号为UM3204Q。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用模块,通过将debug控制器和TPM控制器同时配置在一个PCB板,其中,debug控制器和TPM控制器可以基于跳帽开关和切换开关的切换以获得其对应的供电电源,具体地,切换开关在处于第一位置且跳帽开关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debug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此时,debug信号转换回路正常工作,跳帽开关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TPM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解决了现有的Debug卡和TPM模块无法复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用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性稳压回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开关回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帽开关回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子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ebug信号转换回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ebug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PM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阴极数码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用模块,旨在解决Debug卡和TPM模块无法复用的问题。
请参阅图1至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用模块,包括:PCB板、配置在所述PCB板上的端子1、线性稳压回路4、切换开关7、跳帽开关3、debug信号转换回路2、debug控制器5、TPM控制器6;
其中,所述端子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脑主板,所述端子1的电源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7与所述线性稳压回路4的输入端、所述TPM控制器6的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回路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跳帽开关3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2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端子1的信号端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2的输入端、所述TPM控制器6的信号端电气连接,所述debug信号转换2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ebug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切换开关7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且跳帽开关3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debug控制器5能够在所述端子1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TPM控制器6能够在所述端子1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Debug卡,是一种可检测电脑故障的测试卡,当Debug卡插入插槽后,启动电脑时卡上自带的显示屏就会根据启动的进度显示出各种代码。主板加电后,首先要对CPU进行检测,测试它各个内部寄存器是否正常;接着BIOS将对CPU中其他所有的寄存器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正确;然后是检测和初始化主板的芯片组;接下来检测动态内存的刷新是否正常;然后将屏幕清成黑屏,初始化键盘;接下来检测CMOS接口及电池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没有通过测试,系统就会停下来不再继续启动,Debug卡上所显示的代码也就不再变化了。通过对照说明书查询代码所对应的硬件,就可较容易地判断出故障大概是出现在哪个部件上;
TPM模块,其可用于安全启动、敏感信息存取、以及加解密的功能;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TPM模块和DEBUG卡都是一个独立的部件,且这两者所需的电压输入也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将debug控制器5和TPM控制器6配置在一个PCB板上,其可以通过线性稳压回路4(如图2所示)将供电电压+3.3VS降压至+1.8VS,其可以先通过切换开关(如图3所示)选择哪个模块工作,进一步地,在选择给debug模块供电时,跳帽开关3(如图4所示)需切换至2-3PIN为debug控制器5供电,在选择给TPM模块供电时,可由端子输出的电源直接给TPM控制器6供电。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2包括第一转换芯片U4和第二转换芯片U5;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芯片U4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换芯片U5的输入端与所述端子1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转换芯片U4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换芯片U5的输出端与debug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2配置为在所述跳帽开关3处于第一位置时,其控制端接收到第一电压值并正常工作;
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2配置为在所述跳帽开关3处于第二位置时,其控制端接收到第二电压值并停止工作。
具体地,可以通过跳帽开关3的SEL_1V8_3V3去选择第一转换芯片U4和第二转换芯片U5的OE PIN电压,在跳帽开关3选择2-3PIN时,+1.8VS_LDO此电压输出为+1.8VS,两边输入电压相同,则第一转换芯片U4和第二转换芯片U5停止工作,在跳帽开关3选择1-2PIN时,+1.8VS_LDO此电压输出为VCC3,两边输入电压不同,则第一转换芯片U4和第二转换芯片U5开始工作,其中,利用跳帽开关3进行切换可以在不更换模块的情况下实现TPM功能和DEBUG功能的切换。
其中,L_AD0—L_AD3被第一转换芯片U4转换为L_AD0_3V3—L_AD3_3V3,L_CLK1_25M、L_FRAME_N、PLT_RST#被第二转换芯片U5转换为L_CLK1_25M_3V3、L_FRAME_N_3V3、PLT_RST#_3V3,用于DEBUG控制器使用。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1可以为90度母排。
其中,将L_AD0—L_AD3这组多路LPC命令,地址和数据总线以及L_FRAME_N这组LPC的帧信号、PLT_RST#复位信号、L_CLK1_25M时钟信号在debug控制器5与TPM控制器6中都存在的情况,基于90度母排将两个模块集成在同一个PCB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端子1,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共阴极数码管;
所述共阴极数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debug控制器5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共阴极数码管可以用于显示当前的运行情况。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debug控制器5的芯片型号为AK200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debug控制器5还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芯片,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TPM控制器6的芯片型号为SLB9665TT2.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TPM控制器6还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芯片,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芯片U4和所述第二转换芯片U5的型号可以为UM3204Q。
需要说明的是,UM3204有一个OE输入,用于通过设置OE=低来禁用设备,使所有=/=处于高阻抗(Hi-Z)状态。禁用时间(tdis)表示OE降低到输出实际禁用的时间(Hi-Z)之间的延迟。启用时间(10)表示在OE占用过高后,用户必须允许一次性电路运行的时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芯片,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用模块,通过将debug控制器和TPM控制器同时配置在一个PCB板,其中,debug控制器和TPM控制器可以基于跳帽开关和切换开关的切换以获得其对应的供电电源,具体地,切换开关在处于第一位置且跳帽开关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debug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此时,debug信号转换回路正常工作,跳帽开关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TPM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解决了现有的Debug卡和TPM模块无法复用的问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配置在所述PCB板上的端子、线性稳压回路、切换开关、跳帽开关、debug信号转换回路、debug控制器、TPM控制器;
其中,所述端子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脑主板,所述端子的电源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线性稳压回路的输入端、所述TPM控制器的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线性稳压回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跳帽开关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端子的信号端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的输入端、所述TPM控制器的信号端电气连接,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ebug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切换开关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且跳帽开关输出第一电压时,所述debug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TPM控制器能够在所述端子接入所述电脑主板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90度母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共阴极数码管;
所述共阴极数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debug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debug控制器的芯片型号为AK2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TPM控制器的芯片型号为SLB9665TT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配置为在其控制端接收到第一电压值并正常工作;
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配置为在其控制端接收到第二电压值并停止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debug信号转换回路包括第一转换芯片和第二转换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debug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芯片和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型号为UM3204Q。
CN202320838078.5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复用模块 Active CN219552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8078.5U CN21955298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复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8078.5U CN21955298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复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2980U true CN219552980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4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8078.5U Active CN21955298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复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2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9938B (zh) 存储芯片兼容性测试方法、系统和测试主机
US20080301497A1 (en) Test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t Least One Device with a Connection Interface
CN100458692C (zh) 开机自我测试除错系统及方法
US7552028B2 (en) Recording medium, test apparatus and diagnostic method
CN106547653B (zh) 计算机系统故障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40163012A1 (en) Multiprocessor system capable of efficiently debugging processors
CN101446913B (zh) 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10954727U (zh)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自动开关机测试装置
US20020184561A1 (en) Microcomputer with debug supporting function
US20140122913A1 (en) Debugging device
US20140070840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Operat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ebug System
CN219552980U (zh) 一种复用模块
JP5314541B2 (ja) 試験装置、試験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回路
CN1220942C (zh) 计算机检测卡
CN114490208A (zh) 测试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201984469U (zh) 主板bios故障调试卡
CN104461816A (zh) 一种新型电脑主板自动开关机测试卡
CN108681497B (zh) 一种cpci总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US20210089430A1 (en) Chip having debug memory interface and debug method thereof
CN106354592A (zh) 一种计算机自动开关机测试装置
CN106326043A (zh) 一种基于usb的诊断设备及方法
US11474922B2 (en) Fault conte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fault cont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fault content identification program is stored
CN113806152B (zh) 一种故障诊断卡及设备
CN202929743U (zh) 可换电池的水表电路模块
CN217360174U (zh) 一种芯片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