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2677U -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52677U CN219552677U CN202223460473.9U CN202223460473U CN219552677U CN 219552677 U CN219552677 U CN 219552677U CN 202223460473 U CN202223460473 U CN 202223460473U CN 219552677 U CN219552677 U CN 2195526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infrared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ower supply
- filter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红外发射电路模块中,并联后的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一端和红外发射管HL1正极电连接,另外一端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阻R4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路R4之间,电阻R2的另外一端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输入端;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中,并联后的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一端和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引脚电连接,另一端和红外线接收器D2接地引脚电连接;上拉电阻R12和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而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应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接近感应装置在智能家居、安防领域有很多应用,主要用于有人接近时自动感应,并能给设备发出信号,以便设备后续动作。市场上有很多人体感应的设备,包括并不限于PIR(被动红外探测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
现有的人体感应设备中,如PIR(被动红外探测器)感应距离较短,并且需要加装菲涅尔透镜来增加感应距离,这就导致设备面板必须要开孔,影响设备三防属性(轻微防尘、防震、防水),而且还不美观。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组件,成本高昂,不适用于消费类电子设备上。如何在保证设备三防属性的前提下,低成本的实现人体接近感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解决传统技术需要加装菲涅尔透镜,影响设备三防属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所述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红外发射管HL1、三极管V2、电阻R4和电阻R2;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8、所述电阻R10之间相互并联,并联后的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8、所述电阻R10一端和所述红外发射管HL1正极电连接,并联后的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8、所述电阻R10另外一端和所述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4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和所述电路R4之间,所述电阻R2的另外一端和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输入端;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包括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和上拉电阻R12;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7和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8并联;并联后的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7、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8一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引脚电连接,并联后的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7、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8另外一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接地引脚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12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作为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发射管HL1负极接地;
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的所述上拉电阻R12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另外一端电连接;
所述上拉电阻R12另外一端电连接至5V电源输入端。
作为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5V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的还连接有旁路滤波电容C5,所述旁路滤波电容C5接地。
作为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优选方案,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还包括限流电阻R3,所述限流电阻R3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的电源引脚。
作为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在设备内部采用泡棉或硅胶套不透光材料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设有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电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红外发射管HL1、三极管V2、电阻R4和电阻R2;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之间相互并联,并联后的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一端和红外发射管HL1正极电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另外一端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阻R4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路R4之间,电阻R2的另外一端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输入端;红外接收电路模块包括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和上拉电阻R12;电源滤波电容C7和电源滤波电容C8并联;并联后的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一端和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引脚电连接,并联后的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另外一端和红外线接收器D2接地引脚电连接;上拉电阻R12和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而且成本低廉;外部不需要加装菲涅尔透镜,红外线发射和红外线接收都可透过玻璃、亚克力等透光面板工作;面板可以不需要透明,只需透出红外线即可,不会影响设备面板的整体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中红外发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中红外接收电路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电连接;
其中,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红外发射管HL1、三极管V2、电阻R4和电阻R2;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之间相互并联,并联后的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一端和红外发射管HL1正极电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另外一端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
其中,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阻R4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路R4之间,电阻R2的另外一端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输入端;
其中,红外接收电路模块包括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和上拉电阻R12;电源滤波电容C7和电源滤波电容C8并联;并联后的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一端和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引脚电连接,并联后的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另外一端和红外线接收器D2接地引脚电连接;上拉电阻R12和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管HL1负极接地;连接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的上拉电阻R12一端和电阻R4的另外一端电连接;上拉电阻R12另外一端电连接至5V电源输入端。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5V电源输入端;三极管V2的发射极的还连接有旁路滤波电容C5,旁路滤波电容C5接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还包括限流电阻R3,限流电阻R3一端电连接至红外线接收器D2的电源引脚。
其中,红外发射电路模块的原理如下:
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V2、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旁路滤波电容C5组成红外发射管HL1的驱动电路。红外发射电路模块接5V直流电源,当IR_TX电平拉高时,三极管V2导通,5V电源可以给红外发射管HL1供电,通过调整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的阻值,可以调整红外发射管HL1的供电电流大小,从而调节红外发射管HL1的发射功率。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的阻值越小,红外发射管HL1的发射功率越大,感应距离也越大;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的阻值越大,红外发射管HL1的发射功率越小,感应距离也越小。旁路滤波电容C5为5V电源的旁路滤波电容,使5V电源滤波后输出的电压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其中,红外接收电路模块的原理如下:
限流电阻R3起到限流作用,防止短路烧坏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为5V电源滤波电容,确保电压稳定性。上拉电阻R12起到输出上拉作用,IR_RX平时为高电平,当红外线接收器D2检测到超过预设阈值的红外线的时候,IR_RX输出低电平,外部设备可检测到IR_RX拉低信号。
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在设备内部采用泡棉或硅胶套不透光材料隔离。
具体的,使用时,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在设备内部使用不透光的材料,例如泡棉、硅胶套等隔离开,使得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只能对设备正面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电路模块只能接收到正面的红外线。红外发射电路模块一直处在发射状态,当有人体靠近时,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发射的红外线会经人体反射之后由红外接收电路模块接收,当人体离设备越近,红外接收电路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会越强,当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IR_RX拉低,外部设备可检测到IR_RX拉低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有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电连接;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V2、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旁路滤波电容C5组成红外发射管HL1的驱动电路。红外发射电路模块接5V直流电源,当IR_TX电平拉高时,三极管V2导通,5V电源可以给红外发射管HL1供电,通过调整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的阻值,可以调整红外发射管HL1的供电电流大小,从而调节红外发射管HL1的发射功率。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的阻值越小,红外发射管HL1的发射功率越大,感应距离也越大;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的阻值越大,红外发射管HL1的发射功率越小,感应距离也越小。旁路滤波电容C5为5V电源的旁路滤波电容,使5V电源滤波后输出的电压为稳定的直流电压。限流电阻R3起到限流作用,防止短路烧坏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为5V电源滤波电容,确保电压稳定性。上拉电阻R12起到输出上拉作用,IR_RX平时为高电平,当红外线接收器D2检测到超过预设阈值的红外线的时候,IR_RX输出低电平,外部设备可检测到IR_RX拉低信号。红外发射电路模块一直处在发射状态,当有人体靠近时,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发射的红外线会经人体反射之后由红外接收电路模块接收,当人体离设备越近,红外接收电路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会越强,当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IR_RX拉低,外部设备可检测到IR_RX拉低信号。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而且成本低廉;外部不需要加装菲涅尔透镜,红外线发射和红外线接收都可透过玻璃、亚克力等透光面板工作;面板可以不需要透明,只需透出红外线即可,不会影响设备面板的整体完整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红外接收电路模块,所述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6、电阻R8、电阻R10、红外发射管HL1、三极管V2、电阻R4和电阻R2;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8、所述电阻R10之间相互并联,并联后的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8、所述电阻R10一端和所述红外发射管HL1正极电连接,并联后的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8、所述电阻R10另外一端和所述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4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和所述电路R4之间,所述电阻R2的另外一端和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输入端;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包括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滤波电容C7、电源滤波电容C8和上拉电阻R12;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7和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8并联;并联后的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7、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8一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电源引脚电连接,并联后的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7、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8另外一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接地引脚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12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管HL1负极接地;
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信号输出引脚的所述上拉电阻R12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另外一端电连接;
所述上拉电阻R12另外一端电连接至5V电源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电连接至5V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的还连接有旁路滤波电容C5,所述旁路滤波电容C5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还包括限流电阻R3,所述限流电阻R3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红外线接收器D2的电源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模块之间在设备内部采用泡棉或硅胶套不透光材料隔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60473.9U CN219552677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60473.9U CN219552677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52677U true CN219552677U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70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60473.9U Active CN219552677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52677U (zh)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23460473.9U patent/CN2195526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552677U (zh) | 基于红外收发器的人体接近感应电路 | |
CN206272631U (zh) | 一种用于水热表的红外通信接收和信号处理电路 | |
CN207198328U (zh) | 一种红外距离感应装置 | |
CN109460376B (zh) | 数字串行码传输与rs485转换器 | |
CN218238934U (zh) | 用于超声波流量计的红外线通讯电路及芯片 | |
CN214891748U (zh) | 空调室外机通讯电路 | |
CN2446517Y (zh) | 微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 |
CN211830740U (zh) | 一种触控装置 | |
CN210574287U (zh) | 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 | |
CN211505800U (zh) | 一种汽车开关检测工作电路结构 | |
CN206236257U (zh) | 一种智能遥控开关 | |
CN104330997A (zh) | 延时控制电路和延时控制系统 | |
CN211755926U (zh) | 一种区别红外线的纸满检测电路 | |
CN107481656A (zh) | 光传感装置、显示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 |
CN208736561U (zh) | 一种抗wifi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 |
CN203872408U (zh) | 非接触式人体智能感应led台灯 | |
CN113932928A (zh) | 一种可设置参数的热释电红外数字传感器 | |
CN211860054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红外探测电路 | |
CN220154819U (zh) | 一种数字输入输出处理系统 | |
CN205027232U (zh) | 一种智能卷尺的红外收发电路及智能卷尺 | |
CN219775504U (zh) | 一种智能化的衣柜灯及其智能衣柜系统 | |
CN110763994A (zh) | 一种汽车开关检测工作电路结构 | |
CN108375940A (zh) | 一种电子画镜系统 | |
CN104660235A (zh) | 一种红外遥控开关接收电路 | |
CN219392300U (zh) | 一种可在阳光直射下使用的光电传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