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0759U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0759U
CN219550759U CN202320650274.XU CN202320650274U CN219550759U CN 219550759 U CN219550759 U CN 219550759U CN 202320650274 U CN202320650274 U CN 202320650274U CN 219550759 U CN219550759 U CN 219550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filter assembly
filter screen
middl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02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琼
张鹏
胡晓晖
张凝
王迎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0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中腔;进风口,与所述中腔连通,设有第一过滤组件;出风口,与所述中腔连通,设有第二过滤组件;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中腔、第二过滤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大多采用逐层叠加滤网实现多功能过滤,但存在中间层滤网与空气接触时间较短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中腔;
进风口,与所述中腔连通,设有第一过滤组件;
出风口,与所述中腔连通,设有第二过滤组件;
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中腔、第二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中腔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三角形的不同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腔内设有等离子模块,所述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等离子模块、第二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初效过滤网;
活性炭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依次设有所述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与所述中腔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以备驱动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动力源、第一过滤组件、中腔、第二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光触媒过滤层,包括光触媒滤网和至少一个紫外线灯;
聚丙烯纤维滤网;
臭氧分解滤网;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依次设有所述光触媒过滤层、聚丙烯纤维滤网、臭氧分解滤网,所述光触媒过滤层与所述中腔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光触媒过滤层还包括多个反射棱柱,所述反射棱柱围设于所述紫外线灯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分别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形状为三菱柱形,所述外壳中央设有三棱柱形的中腔,所述外壳、中腔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至少组成所述外壳的第一棱柱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至少组成所述外壳的第二棱柱面的一部分;
所述外壳的第三棱柱面为封闭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设置中腔,提高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与流体的接触时间,同时提高空气净化装置中的空气量,使得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更好地发挥其过滤净化效果,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
(2)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分别集成多种功能过滤网,能够对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颗粒污染等多个维度的污染物进行净化,以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根本性净化;
(3)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及外壳,以三角围合的结构形式,构成所述中腔,又因为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集成的过滤网不超过三层,提高各过滤层与空气的接触时长,满足了疫情等时期对消毒、净化效率的高需求;
(4)在流体通道上加入动力源,一方面,能够保证进风在三角中腔内充分接触等离子模块,进行消杀,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灭杀病毒、病毒过滤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空气净化装置内流体流通效率,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
(5)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可达99.99%病毒杀灭率,且运行期间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隐患,可以人机共存。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带箭头的线为流体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
1-中腔;101-进风口;102-出风口;2-第一过滤组件;21-初效过滤网;22-活性炭过滤网;3-第二过滤组件;31-光触媒过滤层;311-光触媒滤网;312-紫外线灯;313-反射棱柱;32-聚丙烯纤维滤网;33-臭氧分解滤网;4-外壳;41-第三棱柱面;5-等离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实用新型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中腔1;
进风口101,与所述中腔1连通,设有第一过滤组件2;
出风口102,与所述中腔1连通,设有第二过滤组件3;
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中腔1、第二过滤组件3。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设置中腔1,提高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3与流体的接触时间,同时提高空气净化装置中的空气量,使得第一过滤组件2和第二过滤组件3更好地发挥其过滤净化效果,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
优选地,所述中腔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所述进风口101、出风口102分别位于所述三角形的不同边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4,所述外壳4的形状为三菱柱形,所述外壳4中央设有三棱柱形的中腔1,所述外壳4、中腔1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外壳4包括第一棱柱面、第二棱柱面、第三棱柱面41、上端面和下端面,第一棱柱面、第二棱柱面、第三棱柱面、上端面和下端面共同围合出所述中腔1。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至少组成所述外壳4的第一棱柱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至少组成所述外壳4的第二棱柱面的一部分。为了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3分别构成第一棱柱面、第二棱柱面,此时外壳4包括上端面、下端面、第三棱柱面封闭以及第一棱柱面、第二棱柱面敞开的框架,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3插入框架内形成完整的外壳4,即框架的敞开的第一棱柱面为进风口101,敞开的第二棱柱面为出风口102。
所述外壳的第三棱柱面41为封闭结构。
为方便清理、更换、维护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3,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3可拆卸安装于框架上,即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3分别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01、出风口102处。
所述中腔1内设有等离子模块5,其具有高效杀毒灭菌、去异味、消烟除尘,去除甲醛等气体污染物的优点。所述流体通道至少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等离子模块5、第二过滤组件3,即待净化的空气由进风口101处进入空气净化装置内,先经第一过滤组件2进行净化过滤后,进入中腔1内,被中腔1内等离子模块5释放的等离子体进行灭杀病毒后,再由第二过滤组件3进行净化过滤,最终由出风口102排出空气净化装置。优选地,等离子模块5为低温等离子模块。
为了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以备驱动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通。一方面,能够保证进风在三角中腔内充分接触等离子模块,进行消杀,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灭杀病毒、病毒过滤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空气净化装置内流体流通效率,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进风口101连通,所述流体通道至少连通所述动力源、第一过滤组件、中腔、第二过滤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动力源采用的压入式风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动力源的工作功率,以使吸进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能够充分经过低温等离子模块的作用。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至少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初效过滤网21,其可清洗、易更换,能够有效拦截毛发、纤维、大颗粒粉尘等污染物;
活性炭过滤网22,其吸附能力强、广谱净化,可有效净化VOCs、异味、颗粒物等,也可延长后面的高效过滤纤维滤网使用时间,降低使用成本。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101依次设有所述初效过滤网21、活性炭过滤网22,即第一过滤组件2包括初效过滤网21和活性炭过滤网22,且所述活性炭过滤网22与所述中腔1相邻,即活性炭过滤网22构成部分所述中腔1的腔壁,也就是由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先经初效过滤网21净化后再由活性炭过滤网22过滤净化,再排入中腔1内。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至少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光触媒过滤层31,包括光触媒滤网311和至少一个紫外线灯312;
聚丙烯纤维滤网32;
臭氧分解滤网33。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102依次设有所述光触媒过滤层31、聚丙烯纤维滤网32、臭氧分解滤网33,即第二过滤组件3包括光触媒过滤层31、聚丙烯纤维滤网32和臭氧分解滤网33,且所述光触媒过滤层31与所述中腔1相邻,即光触媒过滤层31构成部分所述中腔1的腔壁,也就是中腔1内的空气依次经光触媒过滤层31、聚丙烯纤维滤网32、臭氧分解滤网33过滤净化后由出风口102排出空气净化装置外。
所述紫外线灯312可以位于光触媒滤网311前方,可以位于光触媒滤网311后方,优选地,紫外线灯312位于光触媒滤网311后方,图1中紫外线灯312位于光触媒滤网311与聚丙烯纤维滤网32之间。
所述光触媒过滤网311中的光触媒TiO2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自身不发生变化,但能产生出氧化力极强的氢氧基(-OH)与活性氧(-O),将其周围的碳氢化合物分解成CO2和H2O,持续作用长,不存在饱和问题。
所述紫外线灯312,为UVC灯(深紫外灯),其发出光线的主波长为254nm,其利用光触媒使氧气激发成负氧离子,并将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分解氧化,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功用;同时也可消杀聚丙烯纤维滤网进风侧拦截到的微生物气溶胶颗粒。
所述光触媒过滤层31还包括多个反射棱柱313,所述反射棱柱313围设于所述紫外线灯312外,即反射棱柱313穿插在每一个UVC灯管的四周,紫外线经过所述反射棱柱313的反复反射,使紫外线产生N倍增效果,即不依靠增加紫外线灯数量来提高紫外线强度。优选地,所述反射棱柱313为高反射镜面棱柱。
所述聚丙烯纤维滤网32,采用聚丙烯纤维(驻极聚丙烯材质)制成,主要依靠驻极电场吸附颗粒,极大的提高了滤网对于细小颗粒的过滤性能,令阻力极低的聚丙烯纤维滤网过滤效果相当于欧洲标准EN1822里的H13等级,即对于最易透过颗粒的过滤效率在额定风量下>99.95%。
所述臭氧分解滤网33,在常温下可高效分解前面低温等离子模块、紫外线灯等所产生的臭氧或其他有害中间产物,且无需能耗。
图1中,紫外线灯312和反射棱柱313设置于光触媒滤网311、聚丙烯纤维滤网32之间,紫外线对光触媒起到促进激发效果,反射棱柱313始终位于紫外线灯312四周,以起到反复反射、增强紫外线产生效果。
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维度空气净化装置,区别于现有净化器的技术点在于装置中间形成了一个中腔,能够极大提高室内循环净化效率。
进风口101与压入式风机相连,先经过初效过滤网21拦截掉毛发、纤维、大颗粒粉尘等固态污染,再利用活性炭过滤网22的物理吸附作用,将空气中的异味、可悬浮颗粒物、有害的非极性气体等吸附,经过以上两步初效过滤和中效过滤后的空气进入了中腔1中,由于采用了压入式风机,中腔1内成微正压环境并且可经过大通量的空气,空气有时间和空间与低温等离子模块5充分接触进行高效的消毒杀菌过程,在中腔1内消杀后的空气继续穿过纳米TiO2光触媒过滤层31,可氧化分解室内装修污染产生的甲醛、VOCs等有害气体,光触媒过滤层31设有一组紫外线灯312为光触媒提供催化氧化的反应环境,每一根紫外线灯四周都穿插着多根反射棱柱313,通过反复反射,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光触媒过滤层接触到的紫外线强度,同时,也会反射到其他表面(如外壳4)进行紫外线消杀。经过光触媒和紫外灯的空气会在微正压的环境下继续缓慢通过聚丙烯纤维滤网32,它可以高效捕捉烟雾、灰尘及细菌等可吸入颗粒物,对PM0.3的过滤能力可达99.97%,然后,最后一层过滤材料是臭氧分解滤网33,分解由低温等离子模块或紫外线灯产生的臭氧等中间产物,最后由出风口102排出洁净空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集成型的空气净化装置,集成了活性炭、光触媒和等离子三种净化技术,每两种都能协同作用互相促进净化效果:等离子体去除污染物过程中若与光触媒结合,则整个过程中既有等离子体产生的自由基与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又有等离子体产生过程中发生的紫外光对光触媒进行催化的效果,二者协同作用;将多孔吸附属性的活性炭与光触媒技术的催化作用联合,通过多孔吸附作用可以为光催化提供较高浓度的污染环境,提高催化反应速率,而光催化将富集的污染物降解,实现吸附剂的原位再生,从而延长吸附剂的使用周期;负载了催化剂的吸附剂,在利用等离子技术产生的自由基等对细菌或者病毒进行灭活的同时,使催化剂活化,来缩短灭菌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腔;
进风口,与所述中腔连通,设有第一过滤组件;
出风口,与所述中腔连通,设有第二过滤组件;
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中腔、第二过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三角形的不同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内设有等离子模块,所述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等离子模块、第二过滤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初效过滤网;
活性炭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依次设有所述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与所述中腔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以备驱动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流体通道至少依次连通所述动力源、第一过滤组件、中腔、第二过滤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至少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光触媒过滤层,包括光触媒滤网和至少一个紫外线灯;
聚丙烯纤维滤网;
臭氧分解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依次设有所述光触媒过滤层、聚丙烯纤维滤网、臭氧分解滤网,所述光触媒过滤层与所述中腔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过滤层还包括多个反射棱柱,所述反射棱柱围设于所述紫外线灯外。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分别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处。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形状为三菱柱形,所述外壳中央设有三棱柱形的中腔,所述外壳、中腔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至少组成所述外壳的第一棱柱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至少组成所述外壳的第二棱柱面的一部分;
所述外壳的第三棱柱面为封闭结构。
CN202320650274.XU 2022-05-06 2023-03-2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195507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5922 2022-05-06
CN2022210659227 2022-05-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0759U true CN219550759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0274.XU Active CN219550759U (zh) 2022-05-06 2023-03-2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0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5524U (zh) 一种具有除臭氧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594999A (zh) 组合式空气净化杀菌装置
CN104197425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KR100807152B1 (ko) 오염된 공기의 정화 장치
CN114459104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4460505U (zh) 一种高效净化室内空气的装置
CN210921638U (zh) 医用空气消毒净化器
KR100543529B1 (ko) 공기정화시스템 및 정화방법
CN201978207U (zh) 森林态空气净化机
WO2005099778A1 (ja) 有害物質の分解方法、及び有害物質分解装置
CN1486778A (zh) 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201692352U (zh) 高频脉冲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KR20010090648A (ko) 광촉매를 이용한 공기 청정 유니트 및 공기 청정 유니트를갖는 공기 청정 장치
CN201032232Y (zh)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快速治理装置
JP3000056B2 (ja) 空気清浄化装置
CN112594842A (zh) 基于过滤、杀菌和催化多元化组合的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219550759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2145190B (zh) 高频脉冲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111457505A (zh) 灭菌除异味型一体机
CN101204591A (zh)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快速治理装置
KR200250662Y1 (ko) 공기청정기
CN111442434B (zh) 一种具有驱蚊功能的空气净化智能机器人
CN103388859A (zh) 全方位进风空气净化装置
JP3749721B2 (ja) 空気浄化装置
CN103528139B (zh) 电子空气净化消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