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0738U -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0738U
CN219550738U CN202222939535.8U CN202222939535U CN219550738U CN 219550738 U CN219550738 U CN 219550738U CN 202222939535 U CN202222939535 U CN 202222939535U CN 219550738 U CN219550738 U CN 219550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filter
pipe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95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子伟
王海庆
潘英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defu Electronic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defu Electronic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defu Electronic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defu Electronic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95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0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新风进风组件包括进风帽、连接进风帽的风管,风管另一端直连连接至过滤器,过滤器具有折叠迎风面的过滤芯体;进风帽有间隔不小于5mm的格栅或进风帽未设置格栅,连接进风帽及过滤芯体的风管的壁面为密闭围护结构,连接进风帽及过滤芯体的空间为可污染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进入风管位于进风帽和过滤器之间的部分,空气中的污染物不会堵塞进风帽的格栅,可以保证进风畅通;此外将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滤器设置在风管的出风端,出风端位于室内,方便用户更换和清洗过滤器,保证空气处理装置进风畅通,也保证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空气处理装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气处理装置在安装到位后,通常会在住宅或写字楼的墙壁上安装一个风管,风管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风管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风机内,外界的空气经过风管的进风口进入风管的进风通道内时,空气中的灰尘及其他漂浮物质,如柳絮、杨絮等也会随空气进入风管内,户外的小昆虫也会飞入进风通道内,在春季杨絮和柳絮比较的时候,杨絮和柳絮会大量在空气中漂浮并随空气进入风管的进风通道内,为了避免这些污染物进入风管的进风通道,通常墙壁上安装一个风帽,风帽的出风口与风管连通,风帽的迎风面设有格栅,格栅的间隔小于5毫米,这样虽然可以将柳絮、杨絮及昆虫等污染物阻隔在格栅外,但是在杨絮、柳絮等污染物大量出现的季节,这些污染物会将风帽的格栅完全堵塞,在空气处理装置启动时,新风风机的风源被阻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用于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进风帽、连接进风帽的风管,风管另一端直连连接至过滤器,过滤器具有折叠迎风面的过滤芯体;进风帽有间隔不小于5mm的格栅或进风帽未设置格栅,连接进风帽及过滤芯体的风管的壁面为密闭围护结构,连接进风帽及过滤芯体的空间为可污染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风帽有朝下设置的进风口,有截面为圆弧形的顶面,有与进风帽朝向风管的一端连接的管套,格栅设于管套朝向进风面的一端,格栅的间距位5-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风管为外壁面包裹有保温棉层的隔音管,风管具有进风通道,风管的进风端与进风帽连通,风管的出风端与过滤器连接;风管的进风通道内设有风阀,风阀靠近风管的出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过滤芯体由PP熔喷布折叠形成,过滤芯体的迎风面为可吹动面,过滤芯体上至少在迎风面或背风面设置固定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过滤器还包括外壳和框架,外壳环绕框架,其宽度小于框架的宽度,其底部设有拉手,过滤芯体置于框架内,且四周被框架环绕,框架的材质具有弹性,框架的宽度大于过滤芯体的宽度,并从过滤芯体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至少框架下侧的壁面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包裹过滤芯体的立壁面,立壁面与框架下侧的壁面一起围成集尘槽。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采用上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包括壳体,还包括新风风机和设置新风风机的风机腔,风管连通进风帽与新风风机的进风口;过滤器设置在风机腔的朝向风管的一侧,风管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经过过滤器,被新风风机驱动排出风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壳体对应过滤器的位置设置有可关闭/开启的维修口,维修口的尺寸与过滤器适配,在过滤器的安装状态的下部设置有集尘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壳体上还设有维修盖,维修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关闭/开启维修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壳体上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入口插入风管的出风端内,并与风管的出风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进风帽迎风面的格栅的间隔大于5毫米,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进入风管位于进风帽和过滤器之间的部分,空气中的污染物不会堵塞进风帽的格栅,可以保证进风畅通;此外将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滤器设置在风管的出风端,出风端位于室内,方便用户更换和清洗过滤器,保证空气处理装置进风畅通,也保证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安装到墙面上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风帽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过滤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C-C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图3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9为图8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进风帽、11.格栅、12.进风口、13.顶面、14.管套、2.风管、21.保温棉层、3.过滤器、31.过滤芯体、311.弹性固定带、32.外壳、33.框架、331.集尘槽、34.拉手、4.风阀、5.壳体、51.维修口、52.维修盖、53.新风入口、6.新风风机、7.风机腔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风机的进风口处连接有风管,风管安装于墙壁上,风管有一个贯穿墙壁的进风端,在新风风机启动时,新风风机通过风管抽取户外的空气,为了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墙壁外设置有与风管的进风端连接的风帽,风帽设有进风口,户外的空气可以通过风帽进入风管内,风帽还设有格栅,格栅的间隔小于5毫米,空气中的柳絮、杨絮和昆虫等污染物在空气穿过格栅进入风管时,会被格栅阻挡,在空气中的污染物经格栅过滤后在进入新风风机,可以保证空气质量,同时新风风机的进风口处也设置有用于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净化的过滤装置。当时在杨絮、柳絮等污染物大量出现的季节,这些污染物会将风帽的格栅完全堵塞,在空气处理装置启动时,新风风机的风源被阻断。通常风帽设置的位置比较高,且位于墙体外,用户和操作者很难将风帽摘下进行处理,特别是高层的住宅和写字楼,风帽的摘取就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不设置风帽,进在新风风机的进风口处设置净化过滤装置,新风风机的净化过滤装置也会很快达到寿命期限,维修和更换的成本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进风组件,新风进风组件连接于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风机的进风口处,方便对随空气进入风管的风道内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包括进风帽1、连接进风帽1的风管2,风管2另一端直连连接至过滤器3,过滤器3具有折叠迎风面的过滤芯体31;进风帽1有间隔不小于5mm的格栅11,连接进风帽1及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的风管2的壁面为密闭围护结构,连接进风帽1及过滤芯体31的空间为可污染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允许部分柳絮、杨絮及小昆虫等污染物通过进风帽1的格栅11进入到风管2内,风管2位于进风帽1和过滤芯体31的空间为可污染空间,当进入风管2中的柳絮、杨絮及小昆虫等污染物随空气沿风管2的进风通道流动到过滤器3处时,这些污染物将被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过滤,穿过过滤芯体31的空气才会被送入新风风机的进风口并被新风风机吸入风腔,依然可以保证进入新风风机的空气质量。进风帽1的格栅11的间隔大于5毫米,可以允许部分柳絮、杨絮及小昆虫等污染物通过进风帽1的格栅11进入风管2内,可以避免柳絮、杨絮等污染物堵塞进风帽1的格栅11,保证进风帽1处空气流通顺畅,进入风管2内的空气中的柳絮、杨絮及小空充等污染物的一部分可以在风气流动过程中向风管2的底部沉积,另一部分则随空气的流动来到过滤器3处,在过滤器3处被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过滤,并粘附在过滤芯体31的迎风面,过滤器3位于室内,方便用户和操作者进行维护。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使风管2位于过滤器3前端的部分为可污染空间,不在进风帽1处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堵塞进风帽1,影响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风机进风,将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滤器3设置在风管2的出风端,出风端位于室内,方便用户更换和清洗过滤器3,保证空气处理装置进风畅通,也保证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质量。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帽1也可以不设置格栅,空气及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无阻隔地穿过进风帽1进入风管2,最终在过滤器3处被过滤。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进风帽1有朝下设置的进风口12,有截面为圆弧形的顶面13,有与进风帽1朝向风管2的一端连接的管套14,格栅11设于管套14朝向进风面的一端,格栅11的间距为5-25mm。在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进行安装时,管套14远离进风帽1的一端伸入墙壁内与风管2的进风端连接,管套14朝向进风帽1的一端设有与进风帽1适配的接头部,格栅11安装于接头部内,格栅11的外径与接头部的内径适配,接头部与进风帽1的背风面连接,在进风帽1安装到位后,进风帽1的圆弧形的顶面13位于上方并遮罩进风帽朝向设置的进风口12,顶面13可为进风口12挡雨,避免雨水通过进风帽1的进风口12进入风管2内;另外格栅11的间距比较大,在柳絮、杨絮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较少时,这些污染物可以直接随着空气穿过格栅11进入风管2内,不会被格栅11阻挡,也会堵塞格栅11,在杨絮、柳絮这些污染物在空气含量比较大时,由于格栅11的间隔也比较大,所以格栅11也不会将全部的污染物阻隔在格栅11的迎风面,因此这些污染物不会造成格栅11堵塞,并且在没有杨絮和柳絮这类污染物的季节,空气穿过格栅时,也会把部分附着在格栅11上的污染物带走,实现对格栅11的自动清洁。
请参阅图3、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风管2为外壁面包裹有保温棉层21的隔音管,风管2具有进风通道,风管2的进风端与进风帽1连通,风管2的出风端与过滤器3连接;风管2的进风通道内设有风阀4,风阀4靠近风管2的出风端。风帽的管套14与风管2的进风端连通,风管2的进风端的管径大于管套14的管径,空气经过管套14进入风管2时,由于风道变宽,在空气经管套14进入风管2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风管2为隔音管,可以对噪音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在空气处理装置启动时,噪音经风管2传入室内,影响用户的舒适度,此外风管2的外壁面包裹保温棉层21,保温棉层21在风管2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可以进一步起到消音作用,在寒冷的季节,由于外部寒冷的空气会进入风管2内,保温棉层21还对风管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风管2被冻裂;在风管2内设有风阀4,风阀4用于将风管2的出风端关闭或打开,在空气处理装置启动时,风阀4打开风管2的出风端,使进入风管2的进风通道内的空气可以向风管2的出风端流动,并向过滤器3流动,然后穿过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被过滤芯体31过滤后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入口;在空气处理装置未启动时,风阀4将风管2的出风端关闭,使通过进风帽1进入风管2的空气不能由风道92的出风端向过滤器3流动,避免在空气处理装置没有启动时,过滤器3依然需要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延长过滤器3的使用寿命;风阀4为电动风阀,风阀4与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风机联动,当空气处理装置需要向室内进新风时,用户更换空气处理装置的运行模式,新风风机启动的同时,风阀4启动,使风管2的出风端被打开,由进风帽1进入风管2的空气沿风管2的进风风道流动,并从风管2的出风端流出,然后经过过滤器3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新风风机的入口。
请参阅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过滤芯体31由PP熔喷布折叠形成,过滤芯体31的迎风面为可吹动面,过滤芯体31上至少在迎风面或背风面设置固定带311,在迎风面设置固定带,可以使得被吹动的迎风面折叠熔喷布相对稳定,减少风吹产生的太大变形。熔喷布具有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的优点,并且熔喷布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使过滤芯体31具有低阻、高效、高容尘等特点,可以很好的净化穿过过滤器3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此外由于过滤芯体31由PP熔喷布折叠形成,每层熔喷布的都倾斜设置,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等奇数层的熔喷布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等偶数层的熔喷布的倾斜方向也相同,但是奇数层的熔喷布和偶数层的熔喷布的倾斜方向形同,每个偶数层的熔喷布的上端和下端均跟别与其两侧的两个奇数层的熔喷布连接,每层熔喷布朝向风管2的一侧为迎风面,迎风面可吹动,在空气经过每层熔喷布时,空气的阻力会使隔层熔喷布之间相互挤压,减小相邻的熔喷布层之间的夹角,空气穿过熔喷布时,空气中的污染物被过滤;由于PP熔喷布经过多次折叠形成过滤芯体31,成过滤芯体31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和可伸展性,用弹性固定带311缠绕多层熔喷布,既可以使过滤芯体31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并且由于弹性固定带311具有弹性,在空气经过过滤芯体31并使每层熔喷布被吹动,相邻的熔喷布的夹角变化时,弹性固定带311跟随者熔喷布发生形变,不会影响相邻的熔喷布层之间的夹角的变化。
请参阅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过滤器3还包括外壳32和框架33,外壳32环绕框架33,其宽度小于框架33的宽度,其底部设有拉手34,过滤芯体31置于框架33内,且四周被框架33环绕,框架33的材质具有弹性,框架33的宽度大于过滤芯体31的宽度,并从过滤芯体31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伸出。在框架33从过滤芯体31的上侧、左侧、下侧及右侧将过滤芯体31环绕,并且框架33的宽度大于过滤芯体31的宽度,框架33位于过滤芯体31的上侧的壁面从过滤芯体31的上侧向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伸出,框架33位于过滤芯体31的左侧的壁面从过滤芯体31的左侧向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伸出,框架33位于过滤芯体31的下侧的壁面从过滤芯体31的下侧向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伸出,框架33位于过滤芯体31的右侧的壁面从过滤芯体31的右侧向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伸出,外壳32从框架33的上侧、左侧、下侧和右侧环绕框架33,外壳32的宽度小于框架33的宽度,在框架33安装于外壳32内时,框架33贯穿外壳32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这样在将新风进风组件应用到空气处理装置上时,空气处理装置的风腔朝向风管2的一侧设有过滤器3安装腔,过滤器3安装到过滤器安装腔内,过滤器安装腔的壁面挤压框架33,框架33形变并与过滤器安装腔紧密贴敷,可以避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从过滤器3与过滤器安装腔的间隙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风腔,使有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风腔内的空气都只能经过过滤器3的过滤后,才能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风腔,并且由于框架33在过滤器安装腔内被挤压,使过滤器3可以悬挂在过滤器安装器内;并且由于外壳32的底部设有拉手34,当需要将过滤器3从过滤器安装腔内取出时,拉动拉手34,使过滤器3向下移动,即可将过滤器3从过滤器安装腔内取出。
请参阅图5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至少框架33下侧的壁面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包裹过滤芯体31的立壁面,立壁面与框架33下侧的壁面一起围成集尘槽331。在空气中的污染物随空气一起穿过过滤器3时,污染物附着在熔喷布的迎风面上,当小昆虫等污染物被过滤器3阻隔后,会沿熔喷布的迎风面下滑并落到框架3下侧的壁面上,框架33下侧的壁面朝向风管2的一侧向上延伸的立壁面包裹过滤芯体31朝向风管2的一侧,框架33下侧的壁面背向风管2的一侧向上延伸的立壁面包裹过滤芯体31的背向风管2的一侧,位于过滤芯体31两侧的立壁面与框架33下侧的避免一起形成一个集尘槽,当小昆虫等污染物被过滤器3阻隔后,沿熔喷布的迎风面下滑并落到集尘槽内,用户清理集尘器3时,可以将集尘槽内的污染物倒出。通常框架33的左侧壁面向右延伸并在过滤芯体31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形成立壁面,框架33的右侧壁面向左延伸并在过滤芯体31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形成立壁面,框架33的上侧壁面向下延伸并在过滤芯体31朝向风管2的一侧和背向风管2的一侧形成立壁面,这样可以在过滤器3被安装到过滤器安装腔内时,与过滤器安装腔的壁面的接触面更大。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进风组件,进风帽1迎风面的格栅11的间隔大于5毫米,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进入风管位于进风帽1和过滤器3之间的部分,空气中的污染物不会堵塞进风帽1的格栅11,可以保证进风畅通,此外将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滤器3设置在风管2的出风端,出风端位于室内,方便用户更换和清洗过滤器3,保证空气处理装置进风畅通,也保证进入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质量。
请参阅图3、图4、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上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包括壳体5,还包括新风风机6和设置新风风机6的风机腔7,风管2连通进风帽1与新风风机6的进风口;过滤器3设置在风机腔7的朝向风管2的一侧,风管2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经过过滤器3,被新风风机6驱动排出风机腔7。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风机腔7的朝向风管2的一侧设置一个与过滤器3的尺寸适配的过滤器安装腔,过滤器安装腔与风机腔7仅通过过滤器3连通,也就是说,进风通道内的空气仅能穿过过滤器3进入风机腔7,当需要开启新风模式时,新风风机启动,风管2内的风阀4同时启动,风管2的出风端被打开,外部空气穿过进风帽1进入风管2的进风通道,然后沿风管2的进风通道流动并从风管2的出风端流出进入过滤器3,在过滤器3处,空气穿过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空气中的污染物被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过滤,穿过过滤芯体31的空气进入风机腔7,然后由风机腔7进入新风风机6,被新风风机6驱动排出风机腔7。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过滤器3设于新风风机6的进风端,外界空气中的污染物在经过过滤器3时被过滤,可以保证进入新风风机6的空气的质量,并且由于过滤器3安装于风机腔7,打开风机腔7就可以将过滤器3取出进行清洗,方便用户维护和保养;除此之外,风管2内的风阀4与新风风机6联动,新风风机6启动,风阀4即同时将风管2的出风端打开,在新风风机6停止运行后,风阀4即将风管2的出风端关闭,避免外界空气继续穿过进风风道向过滤器3流动,而影响过滤器3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图4、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壳体5对应过滤器3的位置设置有可关闭/开启的维修口51,维修口51的尺寸与过滤器3适配,集尘槽331设置在过滤器3的安装状态的下部。过滤器3的安装状态是指过滤器3的外壳32底部的拉手34位于最下端并可通过维修口51被看到,当过滤器3需要清洗时,拉动过滤器3的外壳32的底部的拉手34,向下拉动过滤器3,即可将过滤器3从过滤器安装腔内取出来,方便对过滤器3进行清洗。维修口51的尺寸要方便过滤器3装入过滤器安装腔和从过滤器安装腔内取出,由于过滤器3上框架33的尺寸最大,所以维修口51的尺寸要与过滤器3上的框架33的尺寸适配,但是过滤器安装腔的内部尺寸要略小于过滤器3的框架33的尺寸,这样过滤器3在通过维修口51时比较容易,但是过滤器3进入过滤器安装腔后,过滤器安装腔的内壁会挤压框架33,使过滤器3的框架33发生弹性形变,并与过滤器安装腔紧密贴合,避免风管2内的空气穿过过滤器3与过滤器安装腔之间的间隙计入风机腔7,使风管2内的空气只能穿过过滤器3后进入风机腔7。
请参阅图3、图4、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壳体5上还设有维修盖52,维修盖52与壳体5可拆卸连接,用于关闭/开启维修口51。当需要清洗过滤器3时,将维修盖52打开,使维修口51露出,然后拉动拉手34,向下拉动过滤器3,即可将过滤器3从过滤器安装腔内取出,在取出过滤器3后,可以过滤器3的过滤芯体31进行清洗,并将框架33底部形成的集尘槽331内的污染物倒出。维修盖52可以使通过螺丝固定于壳体5的底部,当需要打开维修口51时,拆卸下维修盖52即可将维修口51打开;维修盖52也可以一端通过销轴与壳体5底部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扣接,当需要打开维修口51时,将卡扣打开,然后翻转维修盖52,即可打开维修口51,总之维修盖52打开和关闭的操作要简洁。
请参阅图3、图4、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壳体5上设有新风入口53,新风入口53插入风管2的出风端内,并与风管2的出风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当空气处理装时使用一段时间后,将风管2的出风端与新风入口53拆分,然后可以清理风管2内积累的污染物,方便对风管进行清洗。当然,风管2朝向进风帽1的一端也可以与墙壁上的安装孔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清理风管2时,可以将风管2朝向进风帽1的进风端从墙壁上的安装孔内拆除,然后对风管2的可污染空间内的污染物进行清理。为了方便风管2的进风端与墙壁的安装孔可拆卸连接,风管2的进风端可以设置一个百叶状的穿墙段,这样向远离进风帽1的方向拉动穿墙段即可将风管2的进风端从墙壁上的安装孔内拆下。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堵塞新风风机6的进风口,并且过滤器3安装于室内,当需要清洗时,直接打开维修盖52,即可将过滤器3从过滤器安装腔内取出,方便对过滤器3进行清洗,可以保证进入新风风机6内的空气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进风组件,用于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帽(1)、连接进风帽(1)的风管(2),所述风管(2)另一端直连连接至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具有折叠迎风面的过滤芯体(31);所述进风帽(1)有间隔不小于5mm的格栅(11)或进风帽(1)未设置格栅(11),连接所述进风帽(1)及所述过滤芯体(31)的所述风管(2)的壁面为密闭围护结构,连接所述进风帽(1)及所述过滤芯体(31)的空间为可污染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帽(1)有朝下设置的进风口(12),有截面为圆弧形的顶面(13),有与所述进风帽(1)朝向所述风管(2)的一端连接的管套(14),所述格栅(11)设于所述管套(14)朝向进风面的一端,所述格栅(11)的间距为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为外壁面包裹有保温棉层(21)的隔音管,所述风管(2)具有进风通道,所述风管(2)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帽(1)连通,所述风管(2)的出风端与所述过滤器(3)连接;所述风管(2)的进风通道内设有风阀(4),所述风阀(4)靠近所述风管(2)的出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体(31)由PP熔喷布折叠形成,所述过滤芯体(31)的迎风面为可吹动面,所述过滤芯体(31)上至少在迎风面或背风面设置固定带(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还包括外壳(32)和框架(33),所述外壳(32)环绕所述框架(33),其宽度小于所述框架(33)的宽度,其底部设有拉手(34),所述过滤芯体(31)置于所述框架(33)内,且四周被所述框架(33)环绕,所述框架(33)的材质具有弹性,所述框架(33)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滤芯体(31)的宽度,并从所述过滤芯体(31)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框架(33)下侧的壁面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包裹所述过滤芯体(31)的立壁面,所述立壁面与所述框架(33)下侧的壁面一起围成集尘槽(331)。
7.一种空气处理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进风组件,包括壳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风机(6)和设置新风风机(6)的风机腔(7),所述风管(2)连通所述进风帽(1)与所述新风风机(6)的进风口;所述过滤器(3)设置在所述风机腔(7)的朝向所述风管(2)的一侧,所述风管(2)的出风口输出的空气经过所述过滤器(3),被新风风机(6)驱动排出风机腔(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对应所述过滤器(3)的位置设置有可关闭/开启的维修口(51),所述维修口(51)的尺寸与所述过滤器(3)适配,在所述过滤器(3)的安装状态的下部设置有集尘槽(3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上还设有维修盖(52),所述维修盖(52)与所述壳体(5)可拆卸连接,用于关闭/开启所述维修口(5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上设有新风入口(53),所述新风入口(53)插入所述风管(2)的出风端内,并与所述风管(2)的出风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CN202222939535.8U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550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9535.8U CN219550738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9535.8U CN219550738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0738U true CN219550738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9535.8U Active CN219550738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0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212073A (ja) 換気装置
CN219550738U (zh) 一种新风进风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05536229U (zh) 一种应用于室内环境的强制清洁空气过滤系统
CN210220130U (zh) 智能家居控制的新风设备
CN210951809U (zh) 一种新型风道除絮系统
CN110131830B (zh) 送风管道系统
CN108613317B (zh) 一种防雨水窗式新风系统
CN207661927U (zh) 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
CN201391964Y (zh) 一种通风换气装置
CN218307012U (zh) 用于涂料喷涂的打磨机的烟尘收集装置
CN108800409B (zh) 一种防堵塞窗式新风系统
CN207871832U (zh) 一种空调外机用净霾阻尘过滤网
CN209978282U (zh) 一种建筑节能暖通用高效通风装置
CN217383152U (zh) 一种温控型自循环式洁净室
CN220931305U (zh) 一种消防排烟隔热风管
CN213330809U (zh) 一种新型环保净化门
CN204534740U (zh) 无烟罩管式带滤油空气补进的吸油烟机
CN213362599U (zh) 烟罩鲜风孔板
CN220571289U (zh) 一种宠物用的吹吸净化一体机
CN215909334U (zh) 一种智能风幕控烟排烟罩
CN220250101U (zh) 一种防止油烟外溢的抽油烟机
CN213577915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
CN216244697U (zh) 一种用于智慧建筑的镶墙式新风系统
CN214120276U (zh) 一种洁净室用新风过滤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20554620U (zh) 一种气体过滤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