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8947U -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48947U CN219548947U CN202320687897.4U CN202320687897U CN219548947U CN 219548947 U CN219548947 U CN 219548947U CN 202320687897 U CN202320687897 U CN 202320687897U CN 219548947 U CN219548947 U CN 2195489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brication
- oil
- internal combustion
- combustion engine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润滑单元及第二润滑单元;所述第一润滑单元包括:第一润滑油箱;所述第二润滑单元包括:第二润滑油箱;其中,所述第一润滑油箱及第二润滑油箱内均储存有润滑油;所述第一润滑单元,适于利用第一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进行润滑;所述第二润滑单元,适于利用第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中除所述燃料喷射系统外其它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升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内燃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诸如汽车、农机、工程机械、船舶、火车、航空、舰船及战车等。
内燃机通常设置一个润滑油箱,该润滑油箱可以为内燃机中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件提供润滑油,以减少部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内燃机中,润滑油箱的润滑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为:提升润滑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相互独立的第一润滑单元及第二润滑单元;所述第一润滑单元包括:第一润滑油箱;所述第二润滑单元包括:第二润滑油箱;
其中,所述第一润滑油箱及第二润滑油箱内均储存有润滑油;
所述第一润滑单元,适于利用第一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进行润滑;
所述第二润滑单元,适于利用第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中除所述燃料喷射系统外其它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可选地,所述第一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连接的第一主油道;位于所述第一主油道上的第一润滑控制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油道连接的若干个第一分油道;所述第一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一润滑控制组件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主油道及相应第一分油道,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中第一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可选地,所述第一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待润滑部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回油道,各所述第一回油道均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待润滑部件为以下任意一种:喷油泵及喷油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连接的第二主油道;位于所述第二主油道上的第二润滑控制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主油道连接的若干个第二分油道;所述第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二润滑控制组件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主油道及相应第二分油道,对内燃机的第二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为所述其它待润滑部件中任意待润滑部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为以下任意一种:
活塞、连杆、曲轴及齿轮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一一对应的第二回油道,各所述第二回油道均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润滑油箱由内燃机的油底壳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润滑油箱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内燃机润滑系统。
可选地,所述内燃机还包括:机体,用于为燃料燃烧提供容置空间;与所述机体连接的燃料喷射系统;其中,所述燃料包括甲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润滑单元及第二润滑单元,第一润滑单元包括第一润滑油箱,而第二润滑单元包括第二润滑油箱,由此可以利用第一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中第一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而利用第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中所述燃料喷射系统外的第二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通过对燃料喷射系统与其它待润滑部件独立润滑,进而可以避免对燃料喷射系统润滑时燃料混入第二润滑油箱内,从而可以提升对其它待润滑部件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燃机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燃机的简化示意图;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燃料的输送方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喷油器、电热塞在气缸盖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润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润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内燃机,仅设置一个润滑油箱,该唯一的润滑油箱设置有进油道,通过该进油道向内燃机中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件提供润滑油,进而可以对需要润滑的部件进行润滑。
现有内燃机具有燃料喷射系统,该燃料喷射系统中会使用甲醇等低粘度燃料同时,该唯一的润滑油箱还设置有回油道,润滑部件后的润滑油经该回油道流入润滑油箱内,被润滑油箱回收。回收的润滑油会再次用于润滑相应部件。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内燃机中燃烧的燃料,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到回油道中,进而进入到润滑油箱内,导致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被污染。
经研究发现,燃料喷射系统内待润滑部件对润滑油的要求不高,即便润滑油掺入杂质,润滑效果影响也不大。但燃料喷射系统外其它待润滑部件对润滑油的要求较高,利用被污染的润滑油对燃料喷射系统外其它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会大大影响润滑效果。
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所述内燃机润滑系统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润滑单元,每个润滑单元由各自的润滑油箱,分别利用各自润滑油箱,对燃料喷射系统及其它待润滑部件独立润滑,可以避免燃料混入第二润滑油箱内,从而可以提升对其它待润滑部件的润滑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100,所述内燃机润滑系统100可以包括:
相互独立的第一润滑单元110及第二润滑单元120;所述第一润滑单元110包括:第一润滑油箱111;所述第二润滑单元120包括:第二润滑油箱121;
其中,所述第一润滑油箱111及第二润滑油箱内均储存有润滑油121。该润滑油可以为机油,也可以为其它润滑油,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润滑单元110,适于利用第一润滑油箱111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200进行润滑;
所述第二润滑单元120,适于利用第二润滑油箱121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中所述燃料喷射系统200外其它待润滑部件300进行润滑。
在具体实施中,内燃机还可以包括机体1,燃料喷射系统200与机体1连接。其中,机体1可以为燃料燃烧提供容置空间。
图2为内燃机中燃料喷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机体1包括气缸体10和盖设在气缸体10上的气缸盖11,活塞(未标识)可移动地位于气缸体10内,气缸体10、气缸盖11和活塞围成气缸12(如图3所示),燃料在气缸12内燃烧从而产生驱动活塞运动的动力。
所述燃料喷射系统可以包括:通过管路9连接的燃料箱3、控制阀4、输油泵5、喷油泵6、喷油器7及电子控制装置8。燃料依次自燃料箱3、控制阀4、输油泵5输送至喷油泵6。喷油泵6位于喷油器7的上游,喷油器7安装在气缸盖11上并伸入气缸12内。喷油泵6内的燃料,可以自喷油泵6输送至喷油器7后,喷油器7向气缸12喷出雾态的燃料,气缸12内由燃料与空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经燃烧后输出动能。
燃料箱3具有彼此隔绝的燃料腔3a、3b,燃料腔3a、3b之间用于盛放不同种类的燃料。控制阀4具有出油口和两个进油口(未标识)。电子控制装置8可以控制控制阀4的所述出油口与其中一个进油口连通,所述其中一个进油口与盛放有对应种类燃料的燃料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燃料腔3a用于盛放甲醇等低粘度燃料。所谓低粘度燃料是指粘度小于柴油的燃料。所述低粘度燃料可以包括甲醇、乙醇、二甲醚、汽油等。燃料腔3b用于盛放柴油或汽油等传统燃料,使得内燃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燃用替代燃料或传统燃料。
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4,所述第一润滑单元11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111连接的第一主油道112;位于所述第一主油道112上的第一润滑控制组件113;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油道112连接的若干个第一分油道。
所述第一润滑油箱111内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一润滑控制组件113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主油道112及相应第一分油道,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中第一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润滑控制组件113用于对第一润滑油箱111输出的润滑油量进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集滤器、润滑油泵、散热器等。其中,集滤器用于对输入至润滑油泵内润滑油进行过滤,提高润滑油泵输出的润滑油的清洁度。润滑油泵可以按照一定的压力和数量将润滑油输出至第一待润滑部件表面。散热器可以对第一主油道112流过的润滑油进行散热,使得输出至第一待润滑部件表面的润滑油温度适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分油道的数量不作限定,具体可以根据燃料喷射系统200中第一待润滑部件的数量进行设置。
例如,参照图2,所述第一待润滑部件包括:喷油泵6及喷油器7。相应地,参照图4,所述第一分油道的数量可以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分油道1141及第二分油道1142。第一润滑油箱111内的润滑油,经第一主油道112及第一分油道1141,为喷油泵6提供润滑油。第一润滑油箱111内的润滑油,经第一主油道112及第一分油道1142,为喷油器7提供润滑油。
在具体实施中,喷油泵6可以包括泵本体及柱塞。泵本体上设置有柱塞孔,柱塞可在柱塞孔内轴向移动。当柱塞向柱塞孔的底部运动时,喷油泵开始吸油。当柱塞向柱塞孔的顶部运动时,喷油泵开始压油。喷油泵压出的油会进入喷油器内。第一润滑油箱111提供的润滑油可以对喷油泵6内的柱塞进行润滑,也可以为喷油泵6单独润滑。
在具体实施中,喷油器7可以包括喷油器本体及针阀。其中,所述喷油器本体中设有针阀孔,针阀可以在针阀孔内轴向移动。通过针阀在针阀孔内的移动,可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喷油器7。第一润滑油箱111提供的润滑油可以对喷油器7内的针阀进行润滑。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润滑单元11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待润滑部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回油道,各所述第一回油道均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111连通。
例如,参照图4,所述第一润滑单元110可以包括第一回油道1151及第一回油道1152。对喷油泵6润滑后的润滑油经第一回油道1151流入第一润滑油箱111内。对喷油器7润滑后的润滑油经第一回油道1152流入第一润滑油箱111内。由此可以对润滑油再次利用,降低润滑成本。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润滑控制组件113还可以包括滤清器,各第一回油道的润滑油经滤清器过滤后,再流入第一润滑油箱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燃料喷射系统200中第一待润滑部件,包括但限于喷油泵6及喷油器7。当燃料喷射系统200结构发生变化时,第一待润滑部件还可以为燃料喷射系统中其它需要润滑的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润滑单元12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121连接的第二主油道122;位于所述第二主油道122上的第二润滑控制组件123;以及与所述第二主油道122连接的若干个第二分油道。
所述第二润滑油箱121内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二润滑控制组件123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主油道122及相应第二分油道,对内燃机的第二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为所述其它待润滑部件中任意待润滑部件。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润滑控制组件123用于对第二润滑油箱121输出的润滑油量进行控制,与第一润滑控制组件113功能及结构类似,包括但不限于集滤器、润滑油泵、散热器等。其中,集滤器用于对输入至润滑油泵内润滑油进行过滤,提高润滑油泵输出的润滑油的清洁度。润滑油泵可以按照一定的压力和数量将润滑油输出至第二待润滑部件表面。散热器可以对第一主油道122流过的润滑油进行散热,使得输出至第二待润滑部件表面的润滑油温度适当。
内燃机工作时,润滑油泵通过可以从第二润滑油箱121将润滑油吸入,提高油压后泵出,经第二主油道及第二分油道,送入集滤器及散热器。过滤后的润滑油,流往需要各个第二待润滑部件。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分油道的数量不作限定,具体可以根据第二待润滑部件的数量进行设置。
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5,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为以下任意一种:活塞13、连杆14、曲轴15及齿轮组件16。其中,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内燃料的燃烧,推动塞13运动。机体1内的活塞13通过连杆14与曲轴15连接,使得活塞13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15的旋转。曲轴15由于齿轮组件16连接,当曲轴15发生旋转时,可以带动齿轮组件16转动,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相应地,可以设置四个第二分油道。其中,第二润滑油箱121内的润滑油,经第二主油道122及第二分油道1241,对活塞13进行润滑。第二润滑油箱121内的润滑油,经第二主油道122及第二分油道1242,对连杆14进行润滑。第二润滑油箱121内的润滑油,经第二主油道122及第二分油道1243,对曲轴15进行润滑。第二润滑油箱121内的润滑油,经第二主油道122及第二分油道1241,对齿轮组件16进行润滑。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润滑单元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一一对应的第二回油道,各所述第二回油道均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连通。由此可以对润滑油再次利用,降低润滑成本。
例如,参照图5,对活塞13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可以经第二回油道1251流回至第二润滑油箱121。对连杆14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可以经第二回油道1252流回至第二润滑油箱121。对曲轴15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可以经第二回油道1253流回至第二润滑油箱121。对齿轮组件16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可以经第二回油道1254流回至第二润滑油箱121。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润滑控制组件123还可以包括滤清器,各第二回油道的润滑油经滤清器过滤后,再流入第二润滑油箱121内。
需要说明的是,内燃机中除燃料喷射系统外的其它待润滑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活塞、连杆、曲轴及齿轮组件等,还可以包括其它需要润滑的部件,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具体实施中,内燃机的曲轴通常封闭在曲轴箱内。曲轴箱是由气缸体与油底壳形成的密封结构。缸体作为曲轴箱的上半部分,油底壳作为曲轴箱的下半部分,二者密封连接,形成曲轴箱。曲轴在曲轴箱内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润滑油箱可以由内燃机的油底壳形成,即将曲轴箱的下半部分作为第二润滑油箱,来储存润滑油,而无需再额外设置润滑油箱,可以简化内燃机结构。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润滑油箱的体积通常小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的体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润滑油箱的体积。第一润滑油箱的体积范围可以在0.6L至1L之间。第二润滑油箱的体积范围可以在1L至1.5L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内燃机润滑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内燃机还可以包括机体1以及燃料喷射系统200。其中,机体1可以为燃料燃烧提供容置空间。燃料喷射系统可以为机体1提供燃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料包括甲醇。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燃料也可以为汽油、航空煤油等液体燃料。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燃机,通过配置两个润滑油箱,可以避免第二润滑油箱内润滑油被污染,由此可以保证对内燃机中除燃料喷射系统外其它待润滑部件的润滑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独立的第一润滑单元及第二润滑单元;所述第一润滑单元包括:第一润滑油箱;所述第二润滑单元包括:第二润滑油箱;
其中,所述第一润滑油箱及第二润滑油箱内均储存有润滑油;
所述第一润滑单元,适于利用第一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进行润滑;
所述第二润滑单元,适于利用第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对内燃机中除所述燃料喷射系统外其它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连接的第一主油道;位于所述第一主油道上的第一润滑控制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油道连接的若干个第一分油道;
所述第一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一润滑控制组件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主油道及相应第一分油道,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中第一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待润滑部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回油道,各所述第一回油道均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润滑部件为以下任意一种:喷油泵及喷油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连接的第二主油道;位于所述第二主油道上的第二润滑控制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主油道连接的若干个第二分油道;
所述第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在所述第二润滑控制组件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主油道及相应第二分油道,对内燃机的第二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为所述其它待润滑部件中任意待润滑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为以下任意一种:
活塞、连杆、曲轴及齿轮组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待润滑部件一一对应的第二回油道,各所述第二回油道均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由内燃机的油底壳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润滑油箱。
10.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润滑系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体,用于为燃料燃烧提供容置空间;
与所述机体连接的燃料喷射系统;
其中,所述燃料包括甲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7897.4U CN219548947U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7897.4U CN219548947U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48947U true CN219548947U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73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87897.4U Active CN219548947U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48947U (zh) |
-
2023
- 2023-03-30 CN CN202320687897.4U patent/CN2195489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3641B (zh) | 用于流体泵的泵送元件及方法 | |
CN1239815C (zh) | 四冲程内燃机 | |
CN200943554Y (zh) | 多种燃料柴油机喷油泵 | |
CN103052789A (zh) | 内燃发动机、燃烧充量形成系统及方法 | |
US5024195A (en) | Multi-fuel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and fuel injection pump therefor | |
CN101968017B (zh) | 低压差液力密封式高压共轨燃油泵 | |
CN1916390A (zh) | 多种燃料柴油机喷油器 | |
CN102287367B (zh) | 一种超高压柱塞泵柱塞的密封润滑结构 | |
CN219548947U (zh) |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 |
CN102536568A (zh) | 一种二甲醚发动机用直列隔膜式加压泵 | |
US2580572A (en) |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
CN107956617A (zh) | 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 | |
CN107956618A (zh) | 内燃机 | |
CN116220859A (zh) | 内燃机润滑系统及内燃机 | |
CN103161634B (zh) | 用于大型涡轮增压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燃料泵 | |
CN201818412U (zh) | 低压差液力密封式高压共轨燃油泵 | |
KR20190053089A (ko) | 대형 디젤 엔진용 윤활 장치 | |
CN206092258U (zh) | 内燃机 | |
CN104373269A (zh) | 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 | |
CN216894697U (zh) | 高速二冲程航空柴油发动机曲轴箱内预混合燃油系统 | |
CN1049953C (zh) | 柱塞液压增压增速短时喷油泵 | |
CN206092257U (zh) | 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 | |
US1563328A (en) | Combined oil and vacuum pump | |
CN212927998U (zh) | 内燃机 | |
USRE34252E (en) | Multi-fuel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and fuel injection pump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