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5776U - 溜管软连接总成 - Google Patents

溜管软连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5776U
CN219545776U CN202321213849.8U CN202321213849U CN219545776U CN 219545776 U CN219545776 U CN 219545776U CN 202321213849 U CN202321213849 U CN 202321213849U CN 219545776 U CN219545776 U CN 219545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coaming
sleeve
fixing structure
connec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38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敖敏波
曲鑫
陈辉
陈碧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oomlion Concrete Machinery S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oomlion Concrete Machinery S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oomlion Concrete Machinery S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oomlion Concrete Machinery S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38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5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5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5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制砂石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其包括:内层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围闭溜管上段与溜管下段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内层围板、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以及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和外层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套设在内层围板外的外层软套、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以及软套底部固定结构;其中,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与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围板底部固定结构与软套底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内层密封组件和外层密封组件独立设置,提高溜管软连接总成的拆装效率,也可以使溜管软连接总成的整体密封性能提高,还能延长溜管软连接总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溜管软连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制砂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制砂石生产设备在对溜管上段和溜管下段进行密封连接时,所设置的溜管软连接结构分别用密封橡胶板、密封布袋由内向外组成两道密封系统,两道密封系统上下端通过紧固装置密封固定,紧固装置由压条和螺栓组成。但两套密封系统采用相同的压条和螺栓固定,需要更换任意密封件时,需将两道密封系统全部拆除,拆装时间长,拆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能够在保证溜管软连接总成对溜管上段和溜管下段之间的区域的密封效果的同时,提高溜管软连接总成的拆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其包括:
内层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围闭溜管上段与溜管下段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内层围板、用于使所述内层围板的顶部与所述溜管上段的底部相对固定的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以及用于使所述内层围板的底部与所述溜管下段的顶部相对固定的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和
外层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内层围板外的外层软套、用于使所述外层软套的顶部与所述溜管上段的底部相对固定的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以及用于使所述外层软套的底部与所述溜管下段的顶部相对固定的软套底部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围板底部固定结构与所述软套底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
可选地,所述围板顶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环绕所述溜管上段的底部周壁设置的上环绕固定件,所述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环绕所述溜管下段的顶部周壁设置的下环绕固定件,所述内层围板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所述上环绕固定件的内周缘和所述下环绕固定件的内周缘形成齿形卡接。
可选地,所述内层围板形成为拼接式围板且包括沿溜管的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围板拼接单元。
可选地,所述上环绕固定件和所述下环绕固定件均形成为一体成型的套环结构。
可选地,所述内层围板形成为弹性围板。
可选地,所述软套顶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溜管上段的底部周壁外的上套接环板以及与所述上套接环板的外周缘形成卡接的上卡接环条,所述外层软套的顶部压紧在所述上套接环板和所述上卡接环条的卡接位置处;
所述软套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溜管下段的顶部周壁外的下套接环板以及与所述下套接环板的外周缘形成卡接的下卡接环条,所述外层软套的底部压紧在所述下套接环板和所述下卡接环条的卡接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上套接环板的外周缘和所述下套接环板的外周缘均形成有环形卡接凸起,所述上卡接环条和所述下卡接环条均形成与对应的所述环形卡接凸起配合的环形卡接凹槽。
可选地,所述上卡接环条和所述下卡接环条均形成为拼接式环条且均包括沿溜管的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环条拼接单元。
可选地,所述上套接环板和所述下套接环板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上卡接环条和所述下卡接环条均形成为弹性环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溜管上段与溜管下段之间的间隔区域进行密封围闭时,先通过内层围板围闭溜管上段与溜管下段之间的间隔区域,再将外层软套围绕套设在内层围板的外围,内层围板和外层软套通过不同的固定结构相对固定在溜管上段与溜管下段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外围。从而可以减少内层围板和外层软套拆装过程的相互影响,在需要更换外层软套时,只需将外层软套拆除进行更换即可,不影响内层围板的固定连接。而在需要更换内层围板时,可以只拆除部分外层软套,不需要将外层软套整体拆除。如此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拆装时间,从而提高拆装效率。同时,内层密封组件和外层密封组件的设置形成双重密封保护,使得溜管上段与溜管下段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密封性更强,使得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对溜管上段和溜管下段之间的区域进行密封连接时,可以实现在保证溜管软连接总成对溜管上段和溜管下段之间的区域的密封效果的同时,提高溜管软连接总成的拆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层围板与上环绕固定件和下环绕固定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溜管软连接总成的内层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溜管软连接总成的上环绕固定件(下环绕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溜管软连接总成的上套接环板(下套接环板)的剖面图;
图6为图1中的溜管软连接总成的上卡接环条(下卡接环条)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层密封组件 2 外层密封组件
3 溜管上段 4 溜管下段
11 内层围板 12 上环绕固定件
13 下环绕固定件 21 外层软套
22 上套接环板 23 上卡接环条
24 下套接环板 25 下卡接环条
26 环形卡接凸起 27 环形卡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其包括:内层密封组件1和外层密封组件2。
具体地,内层密封组件1包括内层围板11、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以及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内层围板11用于围闭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围板顶部固定结构用于使内层围板11的顶部与溜管上段3的底部相对固定,围板底部固定结构用于使内层围板11的底部与溜管下段4的顶部相对固定。
外层密封组件2包括外层软套21、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以及软套底部固定结构,外层软套21用于套设在内层围板11外,软套顶部固定结构用于使外层软套21的顶部与溜管上段3的底部相对固定,软套底部固定结构用于使外层软套21的底部与溜管下段4的顶部相对固定。
其中,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与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围板底部固定结构与软套底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如此设置,当外层软套21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外层软套21拆出,再更换新的外层软套21,外层软套21的拆装过程中不会对内层围板11产生影响。当内层围板11需要更换时,可以只解除部分外层软套21与软套固定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不需要将整个外层软套21拆除也能完成对内层围板11的更换。如此一来,在对外层软套21或内层围板11进行拆装的过程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从而提高拆装效率。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需要对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进行密封围闭时,将内层围板11与围板顶部固定结构和围板底部固定结构配合固定,使内层围板11对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进行围闭,接着再将外层软套21通过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以及软套底部固定结构相对固定在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以及内层围板11的外围,内层围板11和外层软套21通过不同的固定结构相对固定在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外围,减少内层围板11和外层软套21拆装过程的相互影响,同时也能实现对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双重密封保护,从而实现在保证溜管软连接总成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区域的密封效果的同时,提高溜管软连接总成的拆装效率。此外,内层围板11对外层软套21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避免物料直接冲击外层软套21。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溜管软连接总成的内层密封组件1和外层密封组件2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在需要更换外层软套21时,只需将外层软套21拆除进行更换即可,不影响内层围板11的固定连接,而在需要更换内层围板11时,可以只拆除部分外层软套21,不需要将外层软套21整体拆除,可以使更换外层软套21或者内层围板11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拆装时间,从而提高拆装效率。同时,内层密封组件1和外层密封组件2形成双重密封保护,使得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密封性更强,提高溜管软连接总成的整体密封性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外溢。而且,外层软套21设置在内层围板11的外围,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物料直接冲击外层软套21,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溜管软连接总成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4,围板顶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环绕溜管上段3的底部周壁设置的上环绕固定件12,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环绕溜管下段4的顶部周壁设置的下环绕固定件13,内层围板11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上环绕固定件12的内周缘和下环绕固定件13的内周缘形成齿形卡接。
具体地,上环绕固定件12的内周缘和下环绕固定件13的内周缘形成为齿状结构,内层围板11的顶缘和底缘形成有能与上环绕固定件12的内周缘和下环绕固定件13的内周缘形成齿形卡接的齿状结构,内层围板11通过与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啮合固定,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实现围闭,以此形成稳定的密封结构,从而实现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间距缝隙的密封,实现溜管无缝密封,密封性好,减少生产过程中溜料产生的灰尘外溢。同时,内层围板11的顶缘和底缘形成的齿状结构与上环绕固定件12的内周缘和下环绕固定件13的内周缘形成的齿状结构匹配设置,可以使内层围板11与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能更顺利地形成齿形卡接,相互之间的拆装也能更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拆装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层围板11形成为拼接式围板且包括沿溜管的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围板拼接单元。内层围板11形成为拼接式围板可以使拆装过程更加简便,当其中一个围板拼接单元出现磨损需要更换时,可以单独将该围板拼接单元拆除并更换一个完好的围板拼接单元,过程中不会对其他围板拼接单元产生影响。在内层围板11的外围设置有外层软套21的情况下,可以只将所需更换的围板拼接单元所对应的外层软套21的部分的固定连接解除,不需要将整个外层软套21拆除也能完成围板拼接单元的更换。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拆装内层围板11的操作更加方便,也可以节省一定的拆装时间,还可以节省一定的制作成本。
例如,针对具有矩形截面的溜管,内层围板11可以形成为四个围板拼接单元,在需要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实现围闭时,将四个围板拼接单元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进行围闭密封,以实现溜管无缝密封。若其中一个围板拼接单元需要进行更换时,将需要更换的围板拼接单元从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上取出,再更换安装上一个完好的围板拼接单元,拆装该围板拼接单元的过程中不会对其他的围板拼接单元产生影响。当然,对于圆形截面或者截面为其它形状的溜管,所设置的内层围板11也可以采用此拼接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所形成的围板拼接单元的形状和数量根据所需围闭的溜管形状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均形成为一体成型的套环结构。如此设置,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分别形成为一个整体,在进行拆装时,可以一次性将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分别套装或拆出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使得整体拆装过程得以简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内层围板11形成为弹性围板,如此一来,内层围板11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对内层围板11进行拆装时,通过内层围板11与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的自然啮合完成拼装固定,同时,无需借助工具和无需施加过多的力就能将内层围板11从上环绕固定件12和下环绕固定件13上拆卸下来,使得内层围板11的拆装过程更省力、更方便。此外,内层围板11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不容易被溜管中溜动的砂石骨料冲击磨穿,同时可以避免砂石骨料直接冲击外层软套21,使得软连接结构整体使用寿命延长。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软套顶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套接在溜管上段3的底部周壁外的上套接环板22以及与上套接环板22的外周缘形成卡接的上卡接环条23,外层软套21的顶部压紧在上套接环板22和上卡接环条23的卡接位置处;
软套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套接在溜管下段4的顶部周壁外的下套接环板24以及与下套接环板24的外周缘形成卡接的下卡接环条25,外层软套21的底部压紧在下套接环板24和下卡接环条25的卡接位置处。
具体地,在进行外层密封时,需要通过上套接环板22和上卡接环条23以及下套接环板24和下卡接环条25的配合,将外层软套21的顶部以及外层软套21的底部固定在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的外围,使得外层软套21能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进行围闭密封,同时外层软套21设置在内层围板11的外围,与内层围板11共同对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形成双重密封保护。外层软套21设置在内层围板11的外围,可以避免砂石骨料直接冲击外层软套21,减少对外层软套21的磨损,同时,所设置的外层软套21可以选用防尘、防水、防油的软连接材料,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外层软套21的耐磨性,延长外层软套21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溜管软连接总成使用寿命更长,也能使溜管软连接总成的密封性更好,环保性更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套接环板22的外周缘和下套接环板24的外周缘均形成有环形卡接凸起26(参照图5),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与对应的环形卡接凸起26配合的环形卡接凹槽27(参照图6)。
所形成的环形卡接凹槽27能刚好与环形卡接凸起26配合,通过环形卡接凹槽27和环形卡接凸起26配合将外层软套21的顶部以及外层软套21的底部卡接在上套接环板22和上卡接环条23以及下套接环板24和下卡接环条25之间,可以使卡接的稳定性加强,避免外层软套21因卡接不稳定而掉落,从而使外层软套21能更稳定地固定在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外围。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为拼接式环条且均包括沿溜管的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环条拼接单元。
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为拼接式环条可以使拆装过程更加简便,当其中一个环条拼接单元出现磨损需要更换时,可以单独将该环条拼接单元拆除并更换一个完好的环条拼接单元,过程中不会对其他环条拼接单元产生影响,也可以使拆装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的操作更加方便。此外,若需要对外层软套21和内层围板11之间的区域进行清理,或者需要检查其中一段内层围板11是否有磨损时,可以只需将其中一个环条拼接单元拆出就能完成以上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所形成的多个环条拼接单元的形状以及数量根据所需密封保护的溜管的形状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套接环板22和下套接环板2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在进行拆装时,可以一次性将上套接环板22和下套接环板24分别套装或拆出溜管上段3和溜管下段4,从而简化上套接环板22和下套接环的拆装过程。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为弹性环条。如此设置,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相对应地卡接在上套接环板22和下套接环板24时,以及将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拆除时,可以无需借助工具,也可以较省力地就完成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的拆装,提高上卡接环条23和下卡接环条25的拆装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管软连接总成包括:
内层密封组件(1),包括用于围闭溜管上段(3)与溜管下段(4)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内层围板(11)、用于使所述内层围板(11)的顶部与所述溜管上段(3)的底部相对固定的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以及用于使所述内层围板(11)的底部与所述溜管下段(4)的顶部相对固定的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和
外层密封组件(2),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内层围板(11)外的外层软套(21)、用于使所述外层软套(21)的顶部与所述溜管上段(3)的底部相对固定的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以及用于使所述外层软套(21)的底部与所述溜管下段(4)的顶部相对固定的软套底部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软套顶部固定结构与所述围板顶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围板底部固定结构与所述软套底部固定结构上下间隔且相互独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顶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环绕所述溜管上段(3)的底部周壁设置的上环绕固定件(12),所述围板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环绕所述溜管下段(4)的顶部周壁设置的下环绕固定件(13),所述内层围板(11)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所述上环绕固定件(12)的内周缘和所述下环绕固定件(13)的内周缘形成齿形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围板(11)形成为拼接式围板且包括沿溜管的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围板拼接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绕固定件(12)和所述下环绕固定件(13)均形成为一体成型的套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围板(11)形成为弹性围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套顶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溜管上段(3)的底部周壁外的上套接环板(22)以及与所述上套接环板(22)的外周缘形成卡接的上卡接环条(23),所述外层软套(21)的顶部压紧在所述上套接环板(22)和所述上卡接环条(23)的卡接位置处;
所述软套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套接在所述溜管下段(4)的顶部周壁外的下套接环板(24)以及与所述下套接环板(24)的外周缘形成卡接的下卡接环条(25),所述外层软套(21)的底部压紧在所述下套接环板(24)和所述下卡接环条(25)的卡接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接环板(22)的外周缘和所述下套接环板(24)的外周缘均形成有环形卡接凸起(26),所述上卡接环条(23)和所述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与对应的所述环形卡接凸起(26)配合的环形卡接凹槽(2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接环条(23)和所述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为拼接式环条且均包括沿溜管的周向依次拼接的多个环条拼接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接环板(22)和所述下套接环板(2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管软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接环条(23)和所述下卡接环条(25)均形成为弹性环条。
CN202321213849.8U 2023-05-18 2023-05-18 溜管软连接总成 Active CN219545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3849.8U CN219545776U (zh) 2023-05-18 2023-05-18 溜管软连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3849.8U CN219545776U (zh) 2023-05-18 2023-05-18 溜管软连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5776U true CN219545776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3849.8U Active CN219545776U (zh) 2023-05-18 2023-05-18 溜管软连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5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57A (zh) 改进型软管夹持器
ITPD20070194A1 (it) Smorzatore di vibrazioni, particolarmente per il supporto di compressori, pompe, motori elettrici e simili
EP1225383A3 (en) Coupling ring for ventilation ducts,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ventilation ducts
CN219545776U (zh) 溜管软连接总成
US11813559B2 (en) Interlocked stable filter assembly
CN208714035U (zh) 一种机器人外壳的连接结构
CN212376667U (zh) 一种可挠盾构隧道内衬环
CN211259911U (zh) 一种石油管道密封装置
CN105313140A (zh) 机器人三维拖链
CN109681638B (zh) 中小直径铁塑组合超耐磨高强度浮动油封环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132092A (ko) 방진 및 방독 마스크
CN205889162U (zh) 新拉紧支架
CN216308181U (zh) 用于空调的排水口的连接组件及空调
CN206000582U (zh) 一种可拆式蜂窝环结构
CN201038694Y (zh) 电线电缆保护拖链
CN216045389U (zh) 一种换挡手柄防尘套固定结构
CN217874152U (zh) 磨煤机密封圈
CN203771315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吸顶灯密封外壳
CN215136349U (zh) 一种新型的消防栓
CN202432700U (zh) 端盖和热水器
CN215059844U (zh) 一种无隙闸阀的封边防水结构
CN213901438U (zh) 一种组合式空调框架边框结构
KR200405924Y1 (ko) 분할형 신축커버
SU1460493A1 (ru) Уплотнение фланцев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
CN219606295U (zh) 一种风管道拼接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