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2136U -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42136U CN219542136U CN202320014185.6U CN202320014185U CN219542136U CN 219542136 U CN219542136 U CN 219542136U CN 202320014185 U CN202320014185 U CN 202320014185U CN 219542136 U CN219542136 U CN 2195421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er foot
- hole
- compression device
- housing
- wel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压紧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两个压脚以及至少两个复位件,壳体开设有贯穿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贯通孔;压脚设置于壳体上,压脚具有用于抵接待焊接件的抵接端,抵接端位于第一端且位于贯通孔的旁侧;复位件连接于壳体和压脚,复位件与压脚一一对应设置,使抵接端能够在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伸缩。本申请提供的压紧装置,可有效降低因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的厚度或所在高度不同而导致未被压紧的可能性,提高对待焊接件的压紧效果,进而降低发生虚焊等焊接缺陷的可能性,提高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背景技术
焊接设备是用于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的设备,在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时,一般需采用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以防止待焊接件松动,然后再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例如,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先使焊接设备的压紧装置将待焊接件(例如巴片、连接片等)压紧于另一待焊接件上,然后再进行焊接。
但是,一些情形下,压紧装置压紧待焊接件进行焊接后,容易出现虚焊(虚焊是指两个待焊接件未被焊接连接,或未完全焊接连接而易发生松动)等焊接缺陷,影响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可以改善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进行焊接后容易发生虚焊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贯通孔;
至少两个压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脚具有用于抵接待焊接件的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位于所述第一端且位于所述贯通孔的旁侧;以及
至少两个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压脚一一对应设置,使所述抵接端能够在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伸缩。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在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时,可通过多个压脚的抵接端分别抵接于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壳体的贯通孔则可供激光等焊接源穿过以作用于待焊接件;由于复位件与压脚一一对应设置,且复位件可使抵接端能够在贯通孔的轴向伸缩,各压脚即能够通过复位件各自独立地发生伸缩移动,以分别适应于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的厚度或所在高度,因此各压脚的抵接端均能够抵接于待焊接件,可有效降低因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的厚度或所在高度不同而导致未被压紧的可能性,提高对待焊接件的压紧效果,进而降低发生虚焊等焊接缺陷的可能性,提高焊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另一者上设有第一凹进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可实现压脚与壳体滑动配合,利于提高压脚相对于壳体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为滑杆结构,所述第一凹进结构为滑槽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大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的接触面,进而可提高压脚与壳体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且滑杆结构与滑槽结构的配合,可以起到对压脚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部,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壁和所述第一凸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进结构还可以为复位件提供安置空间,不仅利于提高复位件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紧凑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一凹进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出结构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紫铜而言,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一凹进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使得两者在滑动配合时更不易产生碎屑等杂质,可有效降低因摩擦产生碎屑而导致卡滞的可能性,以利于提高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的顺畅性,进而提高压脚相对于壳体移动的顺畅性,从而可提高压紧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上开设有第二凹进结构,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时,第二凸出结构与第二凹进结构也滑动配合,即能够通过两对滑动配合组对压脚的滑动进行限制和导向,可有效提高压脚相对于壳体滑动的稳定性;且因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二凹进结构位于第一凹进结构的内部,可提高结构紧凑性,并可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以利于压紧装置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为滑杆结构,所述第二凹进结构为滑槽结构,所述第二凸出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大第二凸出结构与第二凹进结构滑动配合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提高压脚与壳体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且滑杆结构与滑槽结构的配合,可以起到对压脚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的内部,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进结构还可以为复位件提供安置空间,不仅利于提高复位件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紧凑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凹进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出结构相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第二凸出结构51和第二凹进结构52的耐磨性能,使得两者在滑动配合时更不易产生碎屑等杂质,可有效降低因摩擦产生碎屑而导致卡滞的可能性,以利于提高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二凹进结构滑动配合的顺畅性,进而提高压脚相对于壳体移动的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结构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上,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进结构内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滑动配合,可对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时进行限位,以限制第一凸出结构相对于第一凹进结构转动,利于提高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压脚相对于壳体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段和连接于所述螺纹段的光滑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螺纹连接,所述光滑段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通过螺纹段与壳体或压脚螺纹连接,不仅方便限位件的装配,而且通过旋拧限位件以调节光滑段伸入限位槽的长度,即可调节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之间的导向间隙的大小。而限位件通过光滑段与限位槽滑动配合,可有效降低滑动配合时因摩擦产生碎屑的可能性,进而利于提高压脚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上,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上开设有装配通孔,所述装配通孔位于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之间且连通于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一凹进结构;
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光滑段穿设于所述装配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进结构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段的安装即不受限于壳体和压脚的结构,且支撑件的形状和材料可以需要进行选择,可以不同于壳体和/或压脚的材料,灵活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设有第一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部用于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压脚脱离所述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相对滑动至第一止位部与限位件相抵接时,即达到极限位置,可限制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一凹进结构继续发生滑动,以限制压脚脱离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有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二止位部用于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压脚朝向所述第二端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端朝向壳体移动,直至第二止位部与限位件相抵接时,即可达到极限位置,可限制压脚的抵接端继续朝向壳体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的容纳槽,所述压脚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壳体对压脚进行容纳和防护,可降低压脚受损的可能性,利于提高压紧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即可提供使抵接端背向壳体移动至壳体的外部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脚的所述抵接端分别位于所述贯通孔的相对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时,两个抵接端即直接抵压待焊接件的被焊接部位的两侧,能够更为可靠地压紧待焊接件,降低待焊接件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端不遮挡所述贯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端允许贯通孔完全暴露,不易干扰穿过贯通孔的激光等焊接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端为直线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时,多个为直线形结构的抵接端即直接抵接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相比于弧形结构或其他曲线形结构而言,利于减小两个抵接端之间的距离,更适合于对尺寸较小的待焊接件进行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和/或,所述压脚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壳体和压脚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至少表面的材料的硬度可大于紫铜的硬度,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可降低压脚相对于壳体移动时因摩擦产生碎屑而发生卡滞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压脚包括:
连接段,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压脚段,所述压脚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弯折连接,所述压脚段的另一端具有所述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旁侧;以及
加强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压脚段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等焊接源由第二开口进入并穿过贯通孔,最后由第一开口射出时,即由较大开口进入而由较小开口射出,使激光等焊接源能够更集中地作用于待焊接件,不易被遮挡。由于压脚段与连接段弯折连接,使得压脚可呈弯折状,以能够更好地适应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且抵接端位于第一开口的旁侧的情况;抵接端位于第一开口的旁侧,则便于抵接端直接压设于待焊接件的被焊接部位的一侧,可降低待焊接件的被焊接部位发生松动或隆起的可能性;加强部则能够对连接段和压脚段的弯折连接起到加强的作用,降低压脚抵压待焊接件时受力而导致连接段与压脚段的弯折连接部位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脚段不遮挡所述第一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脚段允许第一开口完全暴露,不易干扰穿过第一开口的激光等焊接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压紧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线,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焊接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压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压紧装置;10、壳体;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01、贯通孔;20、压脚;211、抵接端;30、复位件;41、第一凸出结构;42、第一凹进结构;51、第二凸出结构;52、第二凹进结构;411、限位槽;60、限位件;61、螺纹段;62、光滑段;4111、第一止位部;4112、第二止位部;1011、第一开口;1012、第二开口;102、容纳槽;22、连接段;21、压脚段;23、加强部;70、支撑件;701、螺纹通孔;702、装配通孔;103、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长度”、“宽度”、“厚度”、“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凸出结构,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第一凸出结构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二凸出结构,第二凸出结构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凸出结构,而不背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并且“第一”、“第二”等术语也并不限定所指示的特征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也即两个及两个以上;“多条”的含义是至少两条,也即两条及两条以上。
在本申请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上述词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焊接设备是用于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的设备,在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时,一般需采用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以防止待焊接件松动,然后再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例如,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先使焊接设备的压紧装置将待焊接件(例如巴片、连接片等,但不限于此)压紧于另一待焊接件(例如电池的电极端子等,但不限于此)上,然后再进行焊接。
在一些情形下,压紧装置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压脚,在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时,先使压紧装置通过环形压脚抵压于待焊接件上,然后对待焊接件位于环形压脚内侧的部分进行焊接。但是,由于环形压脚用于抵压待焊接件的端面为平面结构,而其所抵压的待焊接件的表面有时候并非为平面(例如,有的待焊接件并非为各处厚度均等的结构,即有的部位厚度较厚,有的部位厚度较薄;又例如,待焊接件为能够发生形变的薄片结构,在抵压于另一待焊接件上时,薄片结构会适应于该另一待焊接件的形状而发生形变,导致有的部位高度较高,有的部位高度较低),导致环形压脚有的部位能够抵压于待焊接件上,而有的部位与待焊接件之间存在间隙,以致待焊接件未被抵压牢靠而易发生松动,或者未被环形压脚所抵压的部位可能发生隆起或翘起,进而导致焊接时,两个待焊接件之间因未紧密接触而难以被焊接牢靠,易出现虚焊(虚焊是指两个待焊接件未被焊接连接,或未完全焊接连接而易发生松动)等焊接缺陷,影响焊接质量。
基于此,为改善压紧装置抵压待焊接件进行焊接后容易发生虚焊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焊接质量,发明人经过研究,设计了一种压紧装置,通过将至少两个压脚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上,并设置与压脚一一对应的复位件,复位件能够提供使压脚的抵接端背向壳体移动至壳体的外部的力;因此,在压紧装置压紧待焊接件时,各压脚即能够分别通过复位件各自独立地发生移动,以分别适应于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的厚度或所在高度,使得各压脚的抵接端均能够抵接于待焊接件,可提高对待焊接件的压紧效果,进而降低发生虚焊等焊接缺陷的可能性,提高焊接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压紧装置,可以应用于焊接设备中,以用于焊接设备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时压紧待焊接件,待焊接件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具有焊接需求的结构件。焊接设备可以应用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以对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种具有焊接需求的待焊接件(例如可以是巴片、连接片、极耳等,但不限于此)进行焊接。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00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压紧装置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00的截面示意图。压紧装置100包括壳体10、至少两个压脚20以及至少两个复位件30,其中:
壳体10开设有贯穿壳体10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的贯通孔101。
压脚20设置于壳体10上。压脚20具有用于抵接待焊接件的抵接端211,抵接端211位于第一端111且位于贯通孔101的旁侧。
复位件30连接于壳体10和压脚20,复位件30与压脚20一一对应设置,使抵接端211能够在贯通孔101的轴向伸缩。
可以理解,壳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的壳结构,其内部能够开设贯通孔101。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均为壳体10的一部分,分别指壳体10的两个端部的部位,可以包括端面(端部的表面),但非特指端面。贯通孔101由于贯通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贯通孔101即具有两个分别贯穿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的开口,可供焊接源(例如可以是激光、超声波、火源等,但不限于此)穿过。贯通孔101可以呈多种形状,例如口径由第一端111朝第二端112逐渐增大的扩口状,又例如口径由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大致相同的直线状,但不限于此,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唯一限定。
压脚20是指能够抵压物体的结构件,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例如块状结构、杆状结构、条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唯一限定。压脚2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各压脚20可以沿贯通孔101的外部周向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抵接端211是压脚20用于抵压待焊接件的具体部位,属于压脚20的一部分,是指压脚20的一个端部的部分,可以包括端面,但非特指端面,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凸条结构、端面结构、边沿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各压脚20的抵接端211即位于壳体10的同一端(也即第一端111)。由于抵接端211位于贯通孔101的旁侧(即旁边、一旁或一侧),也即允许贯通孔101暴露而不被抵接端211封堵,进而不影响激光等焊接源穿过贯通孔101。各压脚20的抵接端211可以沿贯通孔101的外部周向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
复位件30是指能够提供复位力以允许抵接端211进行伸缩移动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弹性件(例如弹簧、弹片、弹性塑胶件等,但不限于此)、油缸等,但不限于此。示例性地,在抵接端211与外部物体不相接触时,也即处于初始位置时,抵接端211可以部分或全部位于壳体10的外部,在抵接端211抵接于待焊接件而受力并朝向壳体10移动时,复位件30即能够提供使抵接端211复位的反向力(也即提供使抵接端211背向壳体10移动至壳体10的外部的力),以使得抵接端211能够对待焊接件施加反向力以抵紧待焊接件,在抵接端211与待焊接件分离时,抵接端211即可在复位件30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复位件30与压脚20一一对应设置,是指复位件30与压脚20的数量相同,且一个压脚20连接一个复位件30。复位件30与壳体10和/或压脚20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应包括复位件30与壳体10和/或压脚20相抵接的情况。
抵接端211在贯通孔101的轴向伸缩是指,抵接端211可大致沿贯通孔101的轴向进行伸缩移动,也即沿贯通孔101的轴向朝向或背向壳体10移动(抵接端211背向壳体10移动可视为伸出移动,抵接端211朝向壳体10移动可视为缩回移动)。其中,贯通孔101的轴向即贯通孔101的轴线所在方向,也即中心线m所在方向,即大致平行于第一端111指向第二端112的方向或第二端112指向第一端111的方向。需要指出的是,抵接端211沿贯通孔101的轴向进行伸缩移动,并非限定抵接端211的伸缩方向与贯通孔101的轴向绝对平行,应允许存在一定公差(即允许抵接端211的伸缩方向与贯通孔101的中心线m之间存在夹角,例如夹角范围可以是0至10°,具体可以是0°、1°、2°、3°、8°、10°等,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由于抵接端211能够在贯通孔101的轴向伸缩,因此压脚20即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上。压脚2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上,例如两者可以滑动连接、转动连接或者滑动连接的同时转动连接,但不限于此,只要使压脚20的抵接端211能够在贯通孔101的轴向伸缩即可。
由以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00,由于多个压脚20设置于壳体10上,且压脚20的抵接端211位于壳体10的第一端111且位于贯通孔101的旁侧,因此在压紧装置100抵压待焊接件时,即可通过位于壳体10的第一端111的多个抵接端211分别抵接于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同时,由于复位件30与压脚20一一对应设置,且复位件30使抵接端211能够在贯通孔101的轴向伸缩,各压脚20即能够通过复位件30各自独立地发生伸缩移动,以分别适应于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的厚度或所在高度,也即各压脚20的抵接端211可无需处于同一平面而能够分别处于不同平面,因此各压脚20的抵接端211均能够抵接于待焊接件,可适应于待焊接件的厚度不一致或者待焊接件压设于另一待焊接件上时发生形变而导致不同部位的高度不同的情况,可有效降低因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的厚度或所在高度不同而导致未被压紧的可能性,提高对待焊接件的压紧效果,进而降低发生虚焊等焊接缺陷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壳体10和压脚20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41,另一者上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第一凸出结构41即凸出设置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杆状结构、柱状结构、块状结构、板状结构、条状结构、凸起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一凹进结构42即凹进设置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槽结构(可以是通槽或盲槽)、孔结构(可以是通孔或盲孔)等,但不限于此。第一凸出结构41的形状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形状应相适配,以使得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能够滑动配合。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可实现压脚20与壳体10滑动配合,利于提高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和图3,可以是壳体10上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压脚20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41。这样,便于通过壳体10对压脚20上的第一凸出结构41进行防护,利于减少压脚20露出壳体10外部的部分,降低压脚20受损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00的截面示意图,也可以是壳体10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41,压脚20上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即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的位置调换,同样能够实现压脚20与壳体10滑动配合。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凸出结构41为滑杆结构,第一凹进结构42为滑槽结构,第一凸出结构41的外侧壁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滑杆结构即大致呈杆状或柱状的结构,滑杆结构的横截面(垂直于滑杆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但不限于此)等,但不限于此。滑槽结构的横截面(垂直于滑槽结构的深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则与滑杆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同样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以使得滑杆的外侧壁能够与滑槽结构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如此设置,在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时,为滑杆结构的第一凸出结构41即在为滑槽结构的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部沿滑槽结构的深度方向滑动,由于第一凸出结构41的外侧壁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侧壁滑动配合,可增大滑动配合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提高压脚20与壳体10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且滑杆结构与滑槽结构的配合,可以起到对压脚20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利于压脚20按导向方向平稳滑动。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凸出结构4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凹进结构42的横截面也为圆形,利于提高两者滑动配合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复位件30位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部,且复位件3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壁和第一凸出结构41。
如此设置,第一凹进结构42还可以为复位件30提供安置空间,不仅利于提高复位件30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紧凑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凸出结构41上开设有凹槽结构,复位件30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抵接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底壁和第一凸出结构41上的凹槽结构的内底壁。当然,在第一凸出结构41上不开设凹槽结构时,复位件30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抵接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底壁和第一凸出结构41的端面。
如此设置,可无需另外采用其他结构将复位件30与第一凹进结构42和第一凸出结构41相连接,便于复位件30的装配。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30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壁之间可以固定连接,复位件30与第一凸出结构41之间也可以固定连接。
由于压紧装置100可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作业,因此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会不停地发生摩擦,可能会产生碎屑而导致卡滞,影响压紧装置100的正常作业及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出结构41至少用于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紫铜又名红铜,是铜单质或工业纯铜)的硬度;即,可以是第一凸出结构41的全部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也可以是第一凸出结构41用于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而其他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可无需大于紫铜的硬度,即第一凸出结构41仅部分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类似地,第一凹进结构42至少用于与第一凸出结构4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即,可以是第一凹进结构42的全部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也可以是第一凹进结构42用于与第一凸出结构4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而其他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可无需大于紫铜的硬度,即第一凹进结构42仅部分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可以理解,第一凸出结构41用于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可以是多种材料,例如各种铜合金或其他种类的合金,只要硬度大于紫铜即可。第一凹进结构42用于与第一凸出结构4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可以是多种材料,例如各种铜合金或其他种类的合金,只要硬度大于紫铜即可。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凸出结构41至少用于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第一凹进结构42至少用于与第一凸出结构4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相比于紫铜而言,可使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使得两者在滑动配合时更不易产生碎屑等杂质,可有效降低因摩擦产生碎屑而导致卡滞的可能性,以利于提高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的顺畅性,进而提高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的顺畅性,从而可提高压紧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以及压脚20抵压待焊接件时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中,可以仅第一凸出结构41至少用于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或者仅第一凹进结构42至少用于与第一凸出结构4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在压脚20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41时,压脚20可以与第一凸出结构4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以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及可靠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脚20与设置于其上的第一凸出结构41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不仅可减小加工难度,且便于将材料不同的压脚20与第一凸出结构41相组装。
类似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壳体10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41时,壳体10可以与第一凸出结构4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以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及可靠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与设置于其上的第一凸出结构41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不仅可减小加工难度,且便于将材料不同的壳体10与第一凸出结构41相组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100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出结构51,第一凸出结构41上开设有第二凹进结构52,第二凸出结构51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第二凸出结构51即凸出设置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杆状结构、柱状结构、块状结构、板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二凹进结构52即凹进设置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槽结构(可以是通槽或盲槽)、孔结构(可以是通孔或盲孔)等,但不限于此。第二凸出结构51的形状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形状应相适配,以使得第二凸出结构51与第二凹进结构52能够滑动配合。第二凸出结构51可以设置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底壁上,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侧壁上。
应理解,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形成一对滑动配合组,第二凸出结构51与第二凹进结构52形成另一对滑动配合组,两滑动配合组由于同时滑动配合,因此第二凸出结构51相对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的方向即平行于第一凸出结构41相对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的方向。
如此设置,在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时,第二凸出结构51与第二凹进结构52也滑动配合,即能够通过两对滑动配合组对压脚20的滑动进行限制和导向,可有效提高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滑动的稳定性;且因第二凸出结构51和第二凹进结构52位于第一凹进结构42的内部,可提高结构紧凑性,并可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以利于压紧装置100的小型化,可适合于对尺寸较小的待焊接件进行压紧。
可选地,请参阅图5,第二凸出结构51为滑杆结构,第二凹进结构52为滑槽结构,第二凸出结构51的外侧壁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如此设置,在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时,为滑杆结构的第二凸出结构51即在为滑槽结构的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部沿滑槽结构的深度方向滑动,由于第二凸出结构51的外侧壁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侧壁滑动配合,可增大滑动配合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提高压脚20与壳体10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且滑杆结构与滑槽结构的配合,可以起到对压脚20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在第一凸出结构41为滑杆结构、第一凹进结构42为滑槽结构时,可以对压脚20的移动起到双重导向作用,可有效降低压脚20发生偏斜的可能性,提高压脚20移动的稳定性,进而利于提高对待焊接件的压紧效果。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第二凸出结构5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凹进结构52的横截面也为圆形,利于提高两者滑动配合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可选地,第二凹进结构52与第一凹进结构42可以同轴设置,便于装配。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进结构52的轴线与第一凹进结构42的轴线也可以相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复位件30位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部,且复位件3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壁和第二凸出结构51。
如此设置,第二凹进结构52还可以为复位件30提供安置空间,不仅利于提高复位件30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紧凑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第二凸出结构51上开设有凹槽结构,复位件30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抵接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底壁和第二凸出结构51上开设的凹槽结构的内底壁。当然,在第二凸出结构51上不开设凹槽结构时,复位件30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抵接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底壁和第二凸出结构51的端面。
如此设置,可无需另外采用其他结构将复位件30与第二凹进结构52和第二凸出结构51相连接,便于复位件30的装配。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30与第二凹进结构52的内壁之间可以固定连接,复位件30与第二凸出结构51之间也可以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出结构51至少用于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即,可以是第二凸出结构51的全部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也可以是第二凸出结构51用于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而其他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可无需大于紫铜的硬度,即第二凸出结构51仅部分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类似地,第二凹进结构52至少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51相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即,可以是第二凹进结构52的全部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也可以是第二凹进结构52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51相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而其他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可无需大于紫铜的硬度,即第二凹进结构52仅部分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可以理解,第二凸出结构51用于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可以是多种材料,例如各种铜合金或其他种类的合金,只要硬度大于紫铜即可。第二凹进结构52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5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可以是多种材料,例如各种铜合金或其他种类的合金,只要硬度大于紫铜即可。
如此设置,由于第二凸出结构51至少用于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第二凹进结构52至少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51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相比于紫铜而言,第二凸出结构51和第二凹进结构52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使得两者在滑动配合时更不易产生碎屑等杂质,可有效降低因摩擦产生碎屑而导致卡滞的可能性,以利于提高第二凸出结构51和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配合的顺畅性,进而提高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的顺畅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出结构51和第二凹进结构52中,可以仅第二凸出结构51至少用于与第二凹进结构52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或者仅第二凹进结构52至少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51相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与第二凸出结构51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不仅可减小加工难度,且便于将材料不同的第二凸出结构51与壳体10或压脚20相组装。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与第二凸出结构5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第一凸出结构4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11。压紧装置100还包括限位件60,限位件60设置于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上,限位件6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进结构42内并与限位槽411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限位件60是指能够与限位槽411滑动配合以限制第一凸出结构41转动的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螺钉、螺栓、销钉等,还可以是其他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杆状件、柱状件、凸起结构等,但不限于此。限位槽411的长度可以根据压脚20所需的滑动行程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唯一限定。由于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时,限位件60与限位槽411也滑动配合,因此限位件60相对于限位槽411滑动的方向即平行于第一凸出结构41相对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的方向。
如此设置,通过限位件60与限位槽411滑动配合,可对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时进行限位,以限制第一凸出结构41相对于第一凹进结构42转动,利于提高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3至图5,限位件60包括螺纹段61和连接于螺纹段61的光滑段62,螺纹段61与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螺纹连接,光滑段62与限位槽411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螺纹段61和光滑段62均为限位件60的一部分,两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螺纹段61即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结构段,光滑段62即外表面大致光滑而未设置有外螺纹的结构段。
如此设置,由于限位件60通过螺纹段61与壳体10或压脚20螺纹连接,不仅方便限位件60的装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而且通过旋拧限位件60以调节光滑段62伸入限位槽411的长度,以使限位件60推抵第一凸出结构41,即可调节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之间的导向间隙的大小(例如在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长时间滑动配合后发生磨损而导致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之间的导向间隙变大时,即可旋拧限位件60以增加限位件60进入第一凹进结构42的长度,进而减小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之间的导向间隙)。而限位件60通过光滑段62与限位槽411滑动配合,可有效降低滑动配合时因摩擦产生碎屑的可能性(若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的结构段直接与限位槽411滑动配合,则可能产生碎屑),降低因碎屑导致卡滞的可能性,进而利于提高压脚20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3至图5,压紧装置100可以包括支撑件70,支撑件70固定于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上,支撑件70上开设有螺纹通孔701;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上开设有装配通孔702,装配通孔702位于螺纹通孔701与第一凹进结构42之间且连通于螺纹通孔701和第一凹进结构42;螺纹段61与螺纹通孔701螺纹连接,光滑段62穿设于装配通孔702并延伸至第一凹进结构42内。也即,螺纹段61通过支撑件70间接与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支撑件70可以是各种形状的能够开设螺纹通孔701的结构件,例如板状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支撑件70与壳体10或压脚20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例如可以是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铆接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螺纹段61的安装即不受限于壳体10和压脚20的结构,避免因壳体10和压脚20的壁较薄而不适于开设螺纹通孔,或者材料硬度较低而不适合螺纹连接时,可另外通过支撑件70供限位件60安装并提供支撑,且支撑件70的形状和材料可以需要进行选择,可以不同于壳体10和/或压脚20的材料,灵活度更高。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和压脚20中设有第一凹进结构42的一者上可以直接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段61可以直接与该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60不限于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壳体10或压脚20相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60也可以通过插接、卡接、铆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于壳体10或压脚20上。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限位槽411靠近第二端112的一端设有第一止位部4111,第一止位部4111用于与限位件60相抵接以限制压脚20脱离壳体10。
可以理解,第一止位部4111是指能够与限位件60相抵接而阻止压脚20继续移动的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限位槽411的内壁的端部的一部分,可以是设置于限位槽411的内壁的凸起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在抵接端211背向壳体10移动,直至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相对滑动至第一止位部4111与限位件60相抵接时,即达到极限位置,可限制第一凸出结构41与第一凹进结构42继续发生滑动,以限制压脚20脱离壳体10,利于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限位槽411靠近第一端111的一端设有第二止位部4112,第二止位部4112用于与限位件60相抵接以限制压脚20朝向第二端112移动。
可以理解,第二止位部4112是指能够与限位件60相抵接而阻止压脚20继续移动的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限位槽411的内壁的端部的一部分,可以是设置于限位槽411的内壁的凸起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二止位部4112和第一止位部4111即分别位于限位槽411的相对两端。
如此设置,在抵接端211朝向壳体10移动,直至第二止位部4112与限位件60相抵接时,即可达到极限位置,可限制压脚20的抵接端211继续朝向壳体10移动,利于提高可靠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止位部4111和第二止位部4112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可以使复位件30固定连接于压脚20和壳体10,即可通过复位件30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压脚20可沿贯通孔101的中心线m所在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上。压脚20即可沿贯通孔101的中心线m所在方向做直线运动。
如此设置,便于在压紧装置100沿贯通孔101的中心线m所在方向垂直抵5接于待焊接件时,压脚20可直接沿贯通孔101的中心线m移动,即可使压脚20的移动方向与压紧装置100抵压待焊接件的整体移动方向大致一致,可提高压脚20移动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应理解,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滑动配合即在于为压脚20
的移动进行导向,因此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的相对滑动方向即0平行于贯通孔101的中心线所在方向。同理,第二凸出结构51和第二凹进结构52的相对滑动方向也平行于贯通孔101的中心线所在方向。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脚20的移动方向也可以与贯通孔101的中心线呈夹角,也即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壳体10上开设有贯穿第一端5 111的容纳槽102,压脚20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纳槽102内。抵接端211能够延伸至容纳槽102的外部。
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壳体10对压脚20进行容纳和防护,可降低压脚20受损的可能性,利于提高压紧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抵接端211能够延伸至容纳槽102的外部,以方便抵接待焊接件。
0可选地,第一凸出结构41和第一凹进结构42可以位于壳体10的内部,例如可以位于容纳槽102的内部,便于进行防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30可以为弹性件。可以理解,弹性件即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弹簧、弹片、弹性塑胶件等,但不限于此。图3至图5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复位件30为弹簧的情况。
5如此设置,复位件30即可提供使抵接端211背向壳体10移动至壳体10的外部的弹性力;在抵接端211未抵接件时,通过复位件30的作用可使抵接端211位于壳体10的外部;在抵接端211抵接待焊接件受力并朝向壳体10移动时,压脚20即对复位件30施加力,以使复位件30发生弹性形变,复位件30即通过压脚20对待焊接件施加反作用力,以利于抵接端211稳定抵压待焊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压脚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脚20的抵接端211分别位于贯通孔101的相对两侧。
如此设置,在压紧装置100抵压待焊接件时,即通过两个压脚20的抵接端211分别抵接待焊接件,因两个抵接端211分别位于贯通孔101的相对两侧,激光等焊接源可穿过贯通孔101而作用于待焊接件位于两个抵接端211之间的部位,两个抵接端211即直接抵压待焊接件的被焊接部位的两侧,能够更为可靠地压紧待焊接件,降低待焊接件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压脚20的抵接端211也可以分别位于贯通孔101的相邻两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端211不遮挡贯通孔101,即抵接端211不延伸至贯通孔101的内部或内侧,以允许贯通孔101完全暴露,不易干扰穿过贯通孔101的激光等焊接源。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抵接端211也可以部分延伸至贯通孔101的内部或内侧,即会部分遮挡贯通孔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抵接端211为直线形结构,即抵接端211的形状大致呈直线状。例如,抵接端211可以为直线形凸条结构、直线形边沿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图1至图3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抵接端211为直线形凸条结构的情况。
如此设置,在压紧装置100抵压待焊接件时,多个为直线形结构的抵接端211即直接抵接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相比于弧形结构或其他曲线形结构而言,利于减小两个抵接端211之间的距离,更适合于对尺寸较小的待焊接件进行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抵接端211的形状结构不限于为直线形结构,还可以为弧形结构、弯折形结构或者其他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压脚20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
可以理解,壳体10的表面包括壳体10和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是壳体10全部的材料均为铜合金,也可以仅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而其余部分的材料可以是其他材料。同样地,可以是压脚20全部的材料均为铜合金,也可以是仅压脚20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
铜合金即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多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可以是多种类型的铜合金,例如可以是黄铜、铬锆铜、白铜等,但不限于此。壳体10的铜合金和压脚20的铜合金可以相同或不同。
如此设置,由于壳体10和压脚20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因此至少表面的材料的硬度可大于紫铜的硬度,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可降低压脚20相对于壳体10移动时因摩擦产生碎屑而发生卡滞的可能性,可提高压脚20移动的顺畅性,利于提高压紧装置100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而且铜合金包括铜而能够减少焊渣粘附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壳体10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而压脚20可以不采用铜合金;或者可以仅压脚20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壳体10可以不采用铜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贯通孔101贯穿第一端111的第一开口1011的开口面积,小于贯通孔101贯穿第二端112的第二开口1012的开口面积。压脚20包括连接段22、压脚段21和加强部23;连接段22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上;压脚段21的一端与连接段22弯折连接,压脚段21的另一端具有抵接端211;抵接端211位于第一开口1011的旁侧;加强部23连接于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的内侧。
可以理解,因贯通孔101贯穿壳体10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贯通孔101即具有分别贯穿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的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开口,例如可以是圆形开口、椭圆形开口、多边形开口等,但不限于此。图1至图3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开口1011为方形开口,第二开口1012为圆形开口的情况。第一开口1011的开口面积也即界定第一开口1011的边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第二开口1012的开口面积也即界定第二开口1012的边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第一开口101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开口1012的开口面积,也可以理解为在单位时间内,流速相同的流体穿过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时,第一开口1011能够通过的流体的量小于第二开口1012能够通过的流体的量。
连接段22、压脚段21和加强部23均为压脚20的一部分,三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结构、板状结构、杆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弯折连接即可使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组合形成的结构大致呈弯折状,弯折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唯一限定。加强部23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只要能够与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相连接即可,在于提高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相连接的强度,也可以理解为肋结构。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的内侧即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弯折连接后形成有弯折空间的一侧,也即面向壳体10的一侧。
如此设置,激光等焊接源由第二开口1012进入并穿过贯通孔101,最后由第一开口1011射出时,即由较大开口进入而由较小开口射出,使激光等焊接源能够更集中地作用于待焊接件,不易被遮挡。由于压脚段21的一端与连接段22弯折连接,另一端具有抵接端211,且抵接端211位于第一开口1011的旁侧,使得压脚20可呈弯折状,以能够更好地适应第一开口101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开口1012的开口面积且抵接端211位于第一开口1011的旁侧的情况;抵接端211位于第一开口1011的旁侧,则利于减小抵接端211与第一开口1011之间的距离,便于抵接端211直接压设于待焊接件的被焊接部位的一侧,可降低待焊接件的被焊接部位发生松动或隆起的可能性;加强部23则能够对连接段22和压脚段21的弯折连接起到加强的作用,降低压脚20抵压待焊接件时受力而导致连接段22与压脚段21的弯折连接部位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可选地,压脚段21不遮挡第一开口1011,即压脚段21不延伸至第一开口1011的内部或内侧,以允许第一开口1011完全暴露,不易干扰穿过第一开口1011的激光等焊接源。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脚段21也可以部分延伸至第一开口1011的内部或内侧,即会部分遮挡贯第一开口1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壳体10上开设有通道103,通道103的一端连通于贯通孔101,通道103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0并连通于壳体10的外部。
可以理解,通道103即能够供流体通过,可以是多种形状的通道,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通过通道103向贯通孔101的内部输入保护气体,以利于焊接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通道103对贯通孔101的内部进行吸尘,以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压紧装置100。焊接设备是需要采用压紧装置100压紧待焊接件后再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的装置。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焊接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压紧装置1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压紧装置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设备还包括固定板,压紧装置100的数量为多个,各压紧装置100固定于固定板的同一侧。这样,便于通过固定板同时连接多个压紧装置100,以便同时压紧多个待焊接件,例如可以同时压紧多个用于与电池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的连接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设备还可以包括能够发射焊接源的焊接机构,例如焊接机构可以是激光焊枪、超声波焊枪或火焰焊枪等,但不限于此。焊接机构的焊接头可以与压紧装置100的贯通孔101相连,以便于对压紧装置100压紧的待焊接件进行焊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电池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焊接设备。
可以理解,电池生产线是电池生产或加工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通常包括对电池进行加工的多个加工设备,还可以包括对电池进行输送的输送设备。例如,除了焊接设备,电池生产线还可以包括极片涂布设备、检测设备、输送线、机械手、包膜设备等中的至少一者,但不限于此;各加工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输送线或机械手进行连通或连接。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生产线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焊接设备,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焊接设备和压紧装置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贯通孔;
至少两个压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脚具有用于抵接待焊接件的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位于所述第一端且位于所述贯通孔的旁侧;以及
至少两个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压脚一一对应设置,使所述抵接端能够在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出结构,另一者上设有第一凹进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为滑杆结构,所述第一凹进结构为滑槽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部,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壁和所述第一凸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一凹进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出结构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上开设有第二凹进结构,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为滑杆结构,所述第二凹进结构为滑槽结构,所述第二凸出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的内部,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二凹进结构滑动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凹进结构至少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出结构相接触的部位的材料的硬度大于紫铜的硬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3、7至9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结构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上,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进结构内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段和连接于所述螺纹段的光滑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螺纹连接,所述光滑段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上,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所述壳体和所述压脚中设有所述第一凹进结构的一者上开设有装配通孔,所述装配通孔位于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一凹进结构之间且连通于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一凹进结构;
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光滑段穿设于所述装配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进结构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设有第一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部用于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压脚脱离所述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设有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二止位部用于与所述限位件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压脚朝向所述第二端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的容纳槽,所述压脚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脚的所述抵接端分别位于所述贯通孔的相对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不遮挡所述贯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为直线形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和/或,所述压脚至少表面的材料为铜合金。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3、7至9、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压脚包括:
连接段,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压脚段,所述压脚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弯折连接,所述压脚段的另一端具有所述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旁侧;以及
加强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压脚段的内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段不遮挡所述第一开口。
23.一种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
24.一种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焊接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14185.6U CN219542136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14185.6U CN219542136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42136U true CN219542136U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70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14185.6U Active CN219542136U (zh) | 2023-01-03 | 2023-01-03 |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42136U (zh) |
-
2023
- 2023-01-03 CN CN202320014185.6U patent/CN2195421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708C (zh) | 带平面安装式触点的电气接插件 | |
CN101094567A (zh) | 电池盖卡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219542136U (zh) | 压紧装置、焊接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 |
US20240329314A1 (en) | Mode scrambler | |
CN111266830A (zh) | 自适应压合机构 | |
CN108555153B (zh) | 一种具有换芯结构的冲压模具 | |
CN216095890U (zh) | 倒拉侧冲斜楔模具 | |
CN214602498U (zh) | 一种超声波焊机的三联组安装座固定装置 | |
CN216751458U (zh) | 一种易拆换定子压槽用末端执行装置 | |
CN213017115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钣金件 | |
JP5165480B2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ナット | |
CN213521198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的线缆固定装置 | |
CN110608218B (zh) | 定位装置的组装方法 | |
CN111589917A (zh) | 一种散热片结构及其冲压加工设备 | |
CN221222280U (zh) | 一种用于工控一体机的快装结构及工控一体机 | |
CN215011061U (zh) | 一种固定机构 | |
CN213439316U (zh) | 一种金属支架夹具 | |
CN218361514U (zh) | 一种彩钢板端面的钣金折边机构 | |
CN220805920U (zh) |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 |
CN219303979U (zh) | 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组件 | |
CN113000689B (zh) | 铆接治具和铆接装置 | |
CN114433735B (zh) | 定位板 | |
CN214007720U (zh) | 一种紧固型不锈钢螺钉 | |
CN221448720U (zh) | 一种pcb板快速固定装置 | |
CN218927605U (zh) | 弹片安装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