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5883U -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5883U
CN219535883U CN202320814645.3U CN202320814645U CN219535883U CN 219535883 U CN219535883 U CN 219535883U CN 202320814645 U CN202320814645 U CN 202320814645U CN 219535883 U CN219535883 U CN 219535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pin
resisto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46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武登
石兰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k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k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k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k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46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5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5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5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交流输入电路,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包括火线L和零线N,用于输入交流电;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用于对所述交流输入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BUCK‑BOOST恒压电路,连接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是一个单级高PFC非隔离型开关电源,工作模式为BUCK‑BOOST模式非隔离恒压;DC‑DC恒流电路,连接于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用于去除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输出的工频纹波。通过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实现高PFC无频闪,解决了现有功率因数校正因数电路无法实现大电流去频闪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源开关技术的发展,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被广泛应用在灯具领域中。
传统的灯具一般采用单级高PFC模式或堤谷线路高PFC模式。由于灯具对于光照度等有一定要求,因此,灯具中的固灯珠只能采取大功率大电流低压单芯片灯珠,进而需要一个低压大电流电源对其进行供电。
采用单级高PFC+去频闪芯片虽然可以解决频闪,但由于灯具对照度有要求,其电流很大,又因为去频闪芯片的电流做不上去,固解决大电流去频闪芯片是个难题。而堤谷线路高PFC全电压时功率很难做大,且其总谐波失真较大,容易对其他电子设备形成干扰。因此,现有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难以实现高PFC无频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以解决现有功率因数校正因数电路无法实现高PFC无频闪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
交流输入电路,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包括火线L和零线N,用于输入交流电;
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用于对所述交流输入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
BUCK-BOOST恒压电路,连接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是一个单级高PFC非隔离型开关电源,工作模式为BUCK-BOOST模式非隔离恒压;
DC-DC恒流电路,连接于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用于去除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输出的工频纹波。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输入电路还包括:保险丝、压敏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感为共模电感,所述第二电感为差模电感;
所述保险丝连接于所述火线L,所述压敏电阻和所述电阻并联连接于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之间,所述第一电感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DB1子单元和第四电容,所述DB1子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电连接,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电连接,所述DB1子单元的第四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包括:变压器、恒压模式芯片、供电电路、FB反馈采样电路、补偿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PWM电路;
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恒压模式芯片包括:VDD引脚、FB引脚、NC引脚、HV引脚、COMP引脚、CS引脚、GND引脚和GATE引脚;
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HV引脚电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VDD引脚电连接;
所述FB反馈采样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FB引脚电连接;
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OMP引脚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S引脚电连接;
所述PWM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GATE引脚电连接;
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二电解电容;
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VDD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FB反馈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
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FB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OMP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所述PWM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一开关;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S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GATE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DC-DC恒流电路包括:恒流模式芯片、第三电解电容、第八电容、第三电感、第三二极管和第七电阻;
所述恒流模式芯片包括:LX引脚、GND引脚、ADJ引脚、SENSE引脚和VIN引脚;
所述第七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VIN引脚和SENSE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LX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VIN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VIN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LX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SENSE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GND引脚电连接,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电路、整流滤波电路、BUCK-BOOST恒压电路和DC-DC恒流电路,其中,交流输入电路用于输入交流电,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BUCK-BOOST恒压电路用于输出恒压电源,BUCK-BOOST恒压电路除了输出恒压电源外还会输出引起灯具频闪的工频纹波,DC-DC恒流电路则用于实现恒流输出并去除BUCK-BOOST恒压电路输出的工频纹波,从而实现宽电压输入高PFC无频闪,解决了现有功率因数校正因数(PFC)电路无法实现大电流去频闪的问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流输入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UCK-BOOST恒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恒流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交流输入电路10、整流滤波电路20、BUCK-BOOST恒压电路30和DC-DC恒流电路40。
其中,交流输入电路10包括火线L和零线N,用于输入交流电。整流滤波电路20连接于交流输入电路10,用于对交流输入电路10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BUCK-BOOST恒压电路30连接于整流滤波电路20,用于输出恒压电源。该BUCK-BOOST恒压电路30是一个单级高PFC非隔离型开关电源,其工作模式为BUCK-BOOST模式非隔离恒压。DC-DC恒流电路40连接于BUCK-BOOST恒压电路30,用于去除BUCK-BOOST恒压电路30输出的除恒压电源外的工频纹波。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流输入电路的电路图,参考图2,交流输入电路10还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TV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其中,第一电感L1为共模电感,第二电感L2为差模电感。
其中,保险丝F1连接于火线L,压敏电阻TVR1和第一电容C1并联连接于火线L和零线N之间,第一电感L1的前端连接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第一电感L1的后端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两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电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图,参考图3,整流滤波电路20包括:DB1子单元和第四电容C4,其中,DB1子单元包括第一端1、第二端2、第三端3和第四端4。
参考图1、图2和图3,整流滤波电路20中的DB1子单元的第一端1和第二端2与交流输入电路10中的第三电容C3的两端电连接,从而将整流滤波电路20连接于交流输入电路10,以使交流输入电路10输入的交流电能够传输到整流滤波电路20。DB1子单元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与第四电容的两端电连接,所述DB1子单元的第四端接地。其中,DB1子单元用于对交流输入电路10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使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第三电容C3则对DB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UCK-BOOST恒压电路的电路图,参考图4,BUCK-BOOST恒压电路30包括:变压器T1、恒压模式芯片IC1、供电电路301、FB反馈采样电路302、补偿电路303、电流检测电路304和PWM电路305。
参考图1、图3和图4,整流滤波电路20中的DB1子单元的第三端3与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A的第一端电连接,BUCK-BOOST恒压电路3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解电容EC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A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一端与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A的第一端电连接。恒压模式芯片IC1包括:VDD引脚、FB引脚、NC引脚、HV引脚、COMP引脚、CS引脚、GND引脚和GATE引脚。整流滤波电路20中的DB1子单元的第三端3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HV引脚电连接。供电电路301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VDD引脚电连接。FB反馈采样电路302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FB引脚电连接。补偿电路303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COMP引脚电连接。电流检测电路304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CS引脚电连接。PWM电路305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GATE引脚电连接。恒压模式芯片IC1的GND引脚接地。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供电电路301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解电容EC2。
其中,变压器T1的反馈绕组B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电解电容EC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C2的第二端接地,变压器T1的反馈绕组B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恒压模式芯片的VDD引脚电连接。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FB反馈采样电路30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五电容C5。
其中,变压器T1的反馈绕组B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容C5与第二电阻R2并联。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FB引脚电连接。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补偿电路303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
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COMP引脚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电流检测电路304包括:第六电阻R6,PWM电路305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一开关Q1。
其中,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A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Q1的漏极电连接,第一开关Q1的源极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CS引脚电连接,第一开关Q1的栅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GATE引脚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的BUCK-BOOST恒压电路30实现恒压,输出恒压电源的原理如下:输入交流输入电路10的交流电经整流滤波电路20处理后转换为较为平直的直流电,该直流电进入到BUCK-BOOST恒压电路30后,会先通过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A以及续流二极管D1输出电压,然后该输出电压会通过EC1和C8进行滤波,经过滤波后的输出电压用于给DC-DC恒流电路40供电。T1的反馈绕组B通过与原边绕组A的电磁感应获得能量,然后通过整流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电容EC2给恒压模式电源芯片IC1供电。变压器T1的反馈绕组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五电容C5和恒压模式芯片IC1的FB引脚组成一个FB反馈采样电路,当反馈绕组B的能量达到最高值时,恒压模式芯片IC1的FB引脚采样到最高值信号后,恒压模式芯片IC1的GATE脚就会输出一个关断PWM的信号,其中,与第一开关Q1和恒压模式芯片IC1的GATE脚电连接的第四电阻R4用于限流,在第一开关Q1关断后,电源的输出电压就会下降。当BUCK-BOOST恒压电路30的输出电压下降,反馈绕组B的能量下降到最低值时,恒压模式芯片IC1的FB引脚采样到最低值信号后,恒压模式电源芯片IC1的GATE脚就会输出一个导通PWM信号,用来导通第一开关Q1,然后BUCK-BOOST恒压电路30的输出电压就会上升。周而复始,达到恒压的目的。
具体的,参考图1,DC-DC恒流电路40包括:恒流模式芯片IC2、第三电解电容EC3、第八电容C8、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七电阻R7。
其中,恒流模式芯片IC2包括:LX引脚、GND引脚、ADJ引脚、SENSE引脚和VIN引脚。第七电阻R7的两端分别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VIN引脚和SENSE引脚电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LX引脚电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VIN引脚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VIN引脚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LX引脚电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C3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IC2的SENSE引脚电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C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电连接,BUCK-BOOST恒压电路30中的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解电容EC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解电容EC1的第一端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GND引脚电连接,恒流模式芯片IC2的GND引脚与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的DC-DC恒流电路40实现恒流输出并去除BUCK-BOOST恒压电路30输出的除恒压电源外的工频纹波的原理如下:BUCK-BOOST恒压电路30输出的恒压电源用于给恒流模式芯片IC2供电,DC-DC恒流电路40中的第七电阻R7为电流检测电阻,恒流模式芯片IC2的SENSE引脚为电流采样脚,第三电感L3为储能电感,第三二极管D3为续流二极管,第三电解电容EC3为滤波电容。当恒流模式芯片IC2的LX引脚的内部MOS管导通时,第三二极管D3截止,BUCK-BOOST恒压电路30输出的恒压电源对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解电容EC3进行充电,并同时为LED灯提供能量。当能量达到最高值,电流检测电阻R7检测到最高值能量信号时,恒流模式芯片IC2的SENSE引脚也会接收到此信号,然后恒流模式芯片IC2的LX引脚的内部MOS管就会截止。当恒流模式芯片IC2的LX引脚的内部MOS管截止后,第三二极管D3导通,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解电容EC3将同时为连接到DC-DC恒流电路40的LED灯提供能量。周而复始,达到恒流的目的。由于BUCK-BOOST恒压电路30在输出频率为30KHZ-150KHZ的恒压电源的同时也会输出50-100HZ工频纹波,就算并入很大的电解电容也难完全清除此纹波,在本实施例中,BUCK-BOOST恒压电路30的输出端接入了DC-DC恒流电路40,由于DC-DC恒流电路40是在有电解的情况下进行的高频DC转换恒流,因此,该DC-DC恒流电路40可以有效去除BUCK-BOOST恒压电路30输出的50-100HZ工频纹波,实现高PFC无频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电路、整流滤波电路、BUCK-BOOST恒压电路和DC-DC恒流电路,其中,交流输入电路用于输入交流电,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BUCK-BOOST恒压电路用于输出恒压电源,BUCK-BOOST恒压电路除了输出恒压电源外还会输出引起频闪的工频纹波,DC-DC恒流电路则用于实现恒流输出并去除BUCK-BOOST恒压电路输出的工频纹波,从而实现宽电压输入高PFC无频闪,解决了现有功率因数校正因数(PFC)电路无法实现大电流去频闪的问题。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因而该灯具具有上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相同或相应的技术效果,实现了灯具的宽电压输入高PFC无频闪。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数,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流输入电路,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包括火线L和零线N,用于输入交流电;
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用于对所述交流输入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
BUCK-BOOST恒压电路,连接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是一个单级高PFC非隔离型开关电源,工作模式为BUCK-BOOST模式非隔离恒压;
DC-DC恒流电路,连接于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用于去除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输出的工频纹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还包括:保险丝、压敏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感为共模电感,所述第二电感为差模电感;
所述保险丝连接于所述火线L,所述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于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之间,所述第一电感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DB1子单元和第四电容,所述DB1子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电连接,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电连接,所述DB1子单元的第四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包括:变压器、恒压模式芯片、供电电路、FB反馈采样电路、补偿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PWM电路;
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BUCK-BOOST恒压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恒压模式芯片包括:VDD引脚、FB引脚、NC引脚、HV引脚、COMP引脚、CS引脚、GND引脚和GATE引脚;
所述DB1子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HV引脚电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VDD引脚电连接;
所述FB反馈采样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FB引脚电连接;
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OMP引脚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S引脚电连接;
所述PWM电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GATE引脚电连接;
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二电解电容;
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VDD引脚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B反馈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
所述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FB引脚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OMP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所述PWM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一开关;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CS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模式芯片的GATE引脚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恒流电路包括:恒流模式芯片、第三电解电容、第八电容、第三电感、第三二极管和第七电阻;
所述恒流模式芯片包括:LX引脚、GND引脚、ADJ引脚、SENSE引脚和VIN引脚;
所述第七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VIN引脚和SENSE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LX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VIN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VIN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LX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SENSE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GND引脚电连接,所述恒流模式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2320814645.3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Active CN219535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4645.3U CN21953588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4645.3U CN21953588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5883U true CN21953588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4645.3U Active CN21953588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58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8274A (zh) * 2023-10-18 2023-11-21 深圳市尚为照明有限公司 非隔离型led驱动电路、led照明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8274A (zh) * 2023-10-18 2023-11-21 深圳市尚为照明有限公司 非隔离型led驱动电路、led照明设备及系统
CN117098274B (zh) * 2023-10-18 2024-01-16 深圳市尚为照明有限公司 非隔离型led驱动电路、led照明设备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0483A1 (zh) 基于pfc交错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
CN101742784A (zh) 一种led灯具及其驱动电路
CN219535883U (zh)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灯具
CN105939107B (zh)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8601146A (zh) 一种单级高功率因数和低输出纹波Flyback/Sepic LED驱动电路
CN202335026U (zh) Led驱动电路和led驱动芯片
WO2018129832A1 (zh) 一种基于维也纳pfc的智能型半桥修正波电压转换电路
CN202524616U (zh) 一种离线式恒流大功率led节能灯驱动器
CN205453496U (zh) 一种贴片机设备的电源电路
WO2020062247A1 (zh) 同步整流电路和整流装置
CN206452314U (zh) 一种开关电源
RU103991U1 (ru)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для светодиодной матрицы
CN210807727U (zh) 一种用于灯带的供电电路
CN105099162A (zh) 一种复合型高效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10601566B (zh) 一种适配器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210780540U (zh) 一种并联交错pfc电源用功率电路
CN204967611U (zh) 一种复合型高效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11267157U (zh) 一种高效率led驱动电路
CN203872421U (zh) 一种直流12v-48v宽电压大功率无极灯镇流器
CN112689363A (zh) 电源转换器
US20160285383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conversion method thereof
CN205179420U (zh) 一种液晶电视led驱动电路
CN104993721A (zh) 三相三倍压整流电路
CN220382954U (zh) 一种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
CN104466978A (zh) 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