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923U -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923U
CN219533923U CN202320796664.8U CN202320796664U CN219533923U CN 219533923 U CN219533923 U CN 219533923U CN 202320796664 U CN202320796664 U CN 202320796664U CN 219533923 U CN219533923 U CN 219533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ion
control
pilot
training system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66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文利
刘波
钱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Guhe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Guhe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Guhe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Guhe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66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防护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训练系统还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座椅组件,底座和所述座椅组件之间安装有弹射机构和旋转机构;弹射机构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旋转机构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VR操作控制单元安装在座椅组件上,VR头盔佩戴于飞行员头部;本实用新型中,在模拟训练过程中,飞行员手握VR操作控制单元操控弹射机构和旋转机构,分别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和飞行姿态,使得飞行员结合真实场景下飞机的飞行姿态,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并使目标飞机的飞行员在模拟飞行事故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置飞机紧急情况,学会如何根据飞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弹射决断。

Description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防护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飞行员在不同飞行模式下可以掌控弹射姿态,保证弹射生还的可能性,需要对飞行员进行多次弹射模拟训练;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9912190U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弹射救生训练系统,包括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安装的弹射座椅,以及用于飞行员头部佩戴的可显示飞行事故过程的VR交互设备,通过对各种战斗机的典型飞行事故的分析,借助VR技术,对飞行事故过程进行推演模拟,使得飞行员进行反复训练,提高处置飞机紧急情况的能力,从而在具体的飞机紧急情况下能做出快速准确的选择。
但上述训练系统不能很好的模拟飞机的飞行姿态,使得飞行员无法结合真实场景下飞机的飞行姿态做出精准的弹射决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所述训练系统包括用于飞行员头部佩戴的显示飞行事故过程的VR交互设备,所述VR交互设备无线连接于计算机,所述VR交互设备包括VR头盔、VR操作控制单元和VR定位器,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和所述VR定位器均无线连接于VR头盔,所述VR头盔无线连接于计算机,所述训练系统还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座椅组件,所述底座和所述座椅组件之间安装有弹射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弹射机构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
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座椅组件上,所述VR头盔佩戴于飞行员头部,使得飞行员手握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操控弹射机构和旋转机构;
所述VR定位器至少有2个且相对设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旋转轨道,所述旋转轨道为环形凹槽,所述弹射机构通过滑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旋转轨道的顶端,所述旋转轨道用于对滑动组件进行导向安装,使得旋转机构带动座椅组件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端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安全带。
优选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电动推杆沿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板的下方;
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安装在所述基板的底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旋转轨道内;
所述滑块的外表面相背侧、以及底端分别至少嵌入安装有一个钢球;
所述旋转轨道的内壁相对两侧、以及内壁底端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环形结构,所述滑槽用于对钢球进行导向安装;
三个所述钢球裸露在所述滑块外部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嵌入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一对球形齿轮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从动轴的一端环形均匀设置有三组侧撑杆,三组所述侧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倾斜安装在所述基板的底端;
一对所述球形齿轮包括一级球形齿轮和二级球形齿轮,所述一级球形齿轮安装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二级球形齿轮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一级球形齿轮的外表面与所述二级球形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安装有连接件,用于对主动轴和从动轴进行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从动轴的外表面上,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主动轴的外表面上,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相对面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万向节,两个所述万向节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支座安装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相对面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外表面相背侧分别设置有拉板,两组所述拉板的另一端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倾斜设置,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包括旋转控制模块和弹射控制模块,所述旋转控制模块和所述弹射控制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外表面相背两侧,所述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座椅组件进行水平旋转,所述弹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座椅组件沿水平方向进行不同方位的倾斜调节;
所述旋转控制模块和所述弹射控制模块均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外表面上,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中空且顶端设有开口,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底端通过复位组件安装有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控制按钮的启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控制模块上控制按钮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控制按钮对称安装在所述控制箱的内壁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控制按钮分别用于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进一步优先的,所述弹射控制模块上控制按钮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控制按钮分别安装在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四周,四个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位于相应位置上的电动推杆的伸出,并控制与其相对一侧的电动推杆缩回,使得座椅沿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位进行倾斜,用于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球铰接在所述操纵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底端;
所述操纵杆为阶梯轴状,所述操纵杆的底部轴径小于所述操纵杆的顶部轴径,所述操纵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操纵杆和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模拟训练过程中,飞行员首先坐在座椅组件上,然后将VR头盔佩戴于飞行员头部,使得飞行员手握VR操作控制单元操控弹射机构和旋转机构,分别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和飞行姿态,使得飞行员结合真实场景下飞机的飞行姿态,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并使目标飞机的飞行员在模拟飞行事故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置飞机紧急情况,学会如何根据飞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弹射决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射模拟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旋转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VR操作控制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为旋转控制模块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为弹射控制模块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射模拟训练系统中VR交互设备与弹射机构和旋转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旋转轨道,2、座椅组件,21、基板,22、座椅,23、安全带,3、弹射机构,31、电动推杆,32、铰接座,4、旋转机构,41、电机,42、主动轴,43、从动轴,44、一级球形齿轮,45、二级球形齿轮,46、支撑板,47、侧撑杆,5、VR交互设备,51、VR头盔,52、VR操作控制单元,521、控制箱,522、控制按钮,523、操纵杆,524、支撑杆,525、复位弹簧,53、VR定位器,6、固定架,7、滑动组件,71、滑块,72、钢球,73、滑槽,8、连接件,81、顶板,82、底板,83、万向节,84、球形铰支座,85、拉板,9、旋转控制模块,10、弹射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训练系统包括用于飞行员头部佩戴的显示飞行事故过程的VR交互设备5,VR交互设备5无线连接于计算机,VR交互设备5包括VR头盔51、VR操作控制单元52和VR定位器53,VR操作控制单元52和VR定位器53均无线连接于VR头盔51,VR头盔51无线连接于计算机;
训练系统还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座椅组件2,底座1和座椅组件2之间安装有弹射机构3和旋转机构4;弹射机构3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旋转机构4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VR操作控制单元52安装在座椅组件2上,VR头盔51佩戴于飞行员头部,使得飞行员手握VR操作控制单元52操控弹射机构3和旋转机构4;VR定位器53至少有2个且相对设在固定架6上,固定架6安装于底座1上。
本实施例中,在模拟训练过程中,飞行员首先坐在座椅组件2上,然后将VR头盔51佩戴于飞行员头部,使得飞行员手握VR操作控制单元52操控弹射机构3和旋转机构4,分别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和飞行姿态,使得飞行员结合真实场景下飞机的飞行姿态,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并使目标飞机的飞行员在模拟飞行事故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置飞机紧急情况,学会如何根据飞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弹射决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飞行员所佩戴的VR交互设备,具体的使用方法是:飞行员头戴VR头盔51,手握VR操作控制单元52并通过操作VR操作控制单元52来选择相应的功能,例如控制座椅组件2进行倾斜或旋转,可以根据选择的VR交互设备5具体操作,也就是说VR操作控制单元52用于实现飞行员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而VR头盔51和VR操作控制单元52在操作过程中,为了精准的获取飞行员在现实中的位置,并快速地反馈到VR内容中,VR定位器53安装在固定架6上,通过VR定位器53获得飞行员的动作信息。
进一步的,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旋转轨道11,旋转轨道11为环形凹槽,弹射机构3通过滑动组件7安装在旋转轨道11的顶端,旋转轨道11用于对滑动组件7进行导向安装,使得旋转机构4带动座椅组件2进行旋转;其中,座椅组件2包括基板21,基板21的顶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安装有座椅22,座椅22上设置有安全带23,便于飞行员坐在座椅22上进行模拟训练时,通过安全带23将飞行员绑定在座椅22上,防止飞行员在训练过程中从座椅22上甩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施例中,弹射机构3包括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设置有四个,四个电动推杆31沿环形均匀分布在基板21的下方,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32安装在基板21的底端,可以通过四个电动推杆3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座椅22实现不同方位的倾斜调整,用于飞行员模拟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
进一步的,滑动组件7包括滑块71,滑块71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安装在电动推杆31的底端,便于后续更换维护;滑块71位于旋转轨道11内,滑块71的外表面相背侧、以及底端分别嵌入安装有一个钢球72;旋转轨道11的内壁相对两侧、以及内壁底端分别开设有滑槽73,滑槽73为环形结构,滑槽73用于对钢球72进行导向安装;三个钢球72裸露在滑块71外部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在滑槽73内;使得三个钢球72能够在滑槽73内滚动,便于滑块71沿着旋转轨道11的内壁进行旋转。
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4包括电机41,电机41的底端嵌入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使得电机41安装牢固可靠;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主动轴42,主动轴42的另一端通过一对球形齿轮连接有从动轴43,从动轴43的另一端焊接有支撑板46,支撑板46远离从动轴43的一端环形均匀焊接有三组侧撑杆47,三组侧撑杆47的另一端分别倾斜安装在基板21的底端;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一对球形齿轮包括一级球形齿轮44和二级球形齿轮45,一级球形齿轮44安装在主动轴42上,二级球形齿轮45安装在从动轴43上,一级球形齿轮44的外表面与二级球形齿轮45的外表面啮合;当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时,启动电机41,使得电机41驱动主动轴42转动,进而使得主动轴42通过一对球形齿轮带动从动轴43进行转动,然后从动轴43通过支撑板46和侧撑杆47带动基板21进行转动,从而通过基板21带动座椅22旋转,模拟调节飞机的飞行方向;并配合飞机的弹射姿态,更好的模拟飞机的飞行模式,然后根据飞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弹射决断。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一级球形齿轮44的外表面与二级球形齿轮45的外表面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在主动轴42与从动轴43之间安装有连接件8,用于对主动轴42和从动轴43进行活动连接;其中,连接件8包括顶板81和底板82,顶板81安装在从动轴43的外表面上,且从动轴43的外表面通过轴承与顶板81的内壁转动连接;底板82安装在主动轴42的外表面上,且主动轴42的外表面通过轴承与底板82的内壁转动连接;顶板81和底板82的相对面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万向节83,且两个万向节83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支座84安装在顶板81和底板82的相对面上,使得飞行员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时,主动轴42与从动轴43之间可以进行倾斜调节,同时使得二级球形齿轮45沿着一级球形齿轮44的外表面进行倾斜转动,调节啮合面。
进一步的,为了消除主动轴42的径向力,在底板82的外表面相背侧分别焊接有拉板85,两组拉板85的另一端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倾斜设置,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
进一步的,VR操作控制单元52包括旋转控制模块9和弹射控制模块10,旋转控制模块9和弹射控制模块10分别安装在座椅22的外表面相背两侧,旋转控制模块9用于控制座椅组件2进行水平旋转,弹射控制模块10用于控制座椅组件2沿水平方向进行不同方位的倾斜调节;其中,旋转控制模块9和弹射控制模块10均包括控制箱521,控制箱521安装在座椅22的外表面上,控制箱521的内部中空且顶端设有开口,控制箱521的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522,控制箱521的内壁底端通过复位组件安装有操纵杆523,操纵杆523用于控制多个控制按钮522的启停。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旋转控制模块9上控制按钮52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控制按钮522对称安装在控制箱521的内壁相对两侧,使得操纵杆523分别按压两个控制按钮522后,用于控制电机41的正转和反转;参考图6所示,弹射控制模块10上控制按钮522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控制按钮522分别安装在控制箱521的内壁四周,使得操纵杆523分别按压弹射控制模块10上的四个控制按钮522后,控制位于相应位置上的电动推杆31伸出,并控制与其相对一侧的电动推杆31缩回,使得座椅22分别沿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位进行倾斜,用于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当操纵杆523松开控制按钮522后,使得电机41停止转动,电动推杆31复位。
进一步的,复位组件包括支撑杆524,支撑杆524球铰接在操纵杆523的底端,支撑杆52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控制箱521的内壁底端;操纵杆523为阶梯轴状,操纵杆523的底部轴径小于操纵杆523的顶部轴径,操纵杆523的下表面安装有复位弹簧525,复位弹簧525套设在操纵杆523和支撑杆524的外表面上,且复位弹簧525的底端抵持在控制箱521的内壁底端,操纵杆523按压控制按钮522时,复位弹簧525进行蓄力,便于操纵杆523松开控制按钮522后,在复位弹簧525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带动操纵杆523进行复位,保证操纵杆523在初始状态下不与任何控制按钮522接触,避免出现误启动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飞行员在操控操纵杆523时的舒适度,在操纵杆523的顶端焊接有球形握把。
本实用新型中,该训练系统能够对飞行员处置飞机紧急情况,迫不得已选择弹射的决断过程进行训练;通过对各种战斗机的典型飞行事故的分析,借助VR技术,对飞行事故过程进行推演模拟,并结合目标飞机的重量重心、惯性矩、气动特性和发动机推力等物理特征,使目标飞机的飞行员在模拟飞行事故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置飞机紧急情况,学会如何根据飞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弹射决断;飞行员借助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飞行员个体弹射救生训练,可以对典型飞行事故,结合自己驾驶飞机,进行反复训练,提高处置飞机紧急情况的能力,从而在具体的飞机紧急情况下能做出快速准确的选择,挽救飞机,挽救飞行员生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所述训练系统包括用于飞行员头部佩戴的显示飞行事故过程的VR交互设备(5),所述VR交互设备(5)无线连接于计算机,所述VR交互设备(5)包括VR头盔(51)、VR操作控制单元(52)和VR定位器(53),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52)和所述VR定位器(53)均无线连接于所述VR头盔(51),所述VR头盔(51)无线连接于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系统还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座椅组件(2),所述底座(1)和所述座椅组件(2)之间安装有弹射机构(3)和旋转机构(4);所述弹射机构(3)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弹射姿态,所述旋转机构(4)用于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
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52)安装在所述座椅组件(2)上,所述VR头盔(51)佩戴于飞行员头部,使得飞行员手握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52)操控弹射机构(3)和旋转机构(4);
所述VR定位器(53)至少有2个且相对设在固定架(6)上,所述固定架(6)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轨道(11),所述旋转轨道(11)为环形凹槽,所述弹射机构(3)通过滑动组件(7)安装在所述旋转轨道(11)的顶端,所述旋转轨道(11)用于对滑动组件(7)进行导向安装,使得旋转机构(4)带动座椅组件(2)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2)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的顶端安装有座椅(22),所述座椅(22)上设置有安全带(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3)包括电动推杆(31),所述电动推杆(3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电动推杆(31)沿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板(21)的下方;
所述电动推杆(31)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7)上,所述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32)安装在所述基板(21)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7)包括滑块(71),所述滑块(71)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31)的底端,所述滑块(71)位于所述旋转轨道(11)内;
所述滑块(71)的外表面相背侧、以及底端分别至少嵌入安装有一个钢球(72);
所述旋转轨道(11)的内壁相对两侧、以及内壁底端分别设置有滑槽(73),所述滑槽(73)为环形结构,所述滑槽(73)用于对钢球(72)进行导向安装;
三个所述钢球(72)裸露在所述滑块(71)外部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滑槽(7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底端嵌入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轴(42),所述主动轴(42)的另一端通过一对球形齿轮连接有从动轴(43),所述从动轴(43)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板(46),所述支撑板(46)远离所述从动轴(43)的一端环形均匀设置有三组侧撑杆(47),三组所述侧撑杆(47)的另一端分别倾斜安装在所述基板(21)的底端;
一对所述球形齿轮包括一级球形齿轮(44)和二级球形齿轮(45),所述一级球形齿轮(44)安装在所述主动轴(42)上,所述二级球形齿轮(45)安装在所述从动轴(43)上,所述一级球形齿轮(44)的外表面与所述二级球形齿轮(45)的外表面啮合;
所述主动轴(42)与所述从动轴(43)之间安装有连接件(8),用于对主动轴(42)和从动轴(43)进行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包括顶板(81)和底板(82),所述顶板(81)安装在所述从动轴(43)的外表面上,所述底板(82)安装在所述主动轴(42)的外表面上,所述顶板(81)和所述底板(82)的相对面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万向节(83),两个所述万向节(83)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支座(84)安装在所述顶板(81)和所述底板(82)的相对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2)的外表面相背侧分别设置有拉板(85),两组所述拉板(85)的另一端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倾斜设置,并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R操作控制单元(52)包括旋转控制模块(9)和弹射控制模块(10),所述旋转控制模块(9)和所述弹射控制模块(10)分别安装在所述座椅(22)的外表面相背两侧,所述旋转控制模块(9)用于控制座椅组件(2)进行水平旋转,所述弹射控制模块(10)用于控制座椅组件(2)沿水平方向进行不同方位的倾斜调节;
所述旋转控制模块(9)和所述弹射控制模块(10)均包括控制箱(521),所述控制箱(521)安装在所述座椅(22)的外表面上,所述控制箱(521)的内部中空且顶端设有开口,所述控制箱(521)的内部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522),所述控制箱(521)的内壁底端通过复位组件安装有操纵杆(523),所述操纵杆(523)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控制按钮(522)的启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支撑杆(524),所述支撑杆(524)球铰接在所述操纵杆(523)的底端,所述支撑杆(524)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控制箱(521)的内壁底端;
所述操纵杆(523)为阶梯轴状,所述操纵杆(523)的底部轴径小于所述操纵杆(523)的顶部轴径,所述操纵杆(523)的下表面安装有复位弹簧(525),所述复位弹簧(525)套设在所述操纵杆(523)和所述支撑杆(524)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复位弹簧(525)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控制箱(521)的内壁底端。
CN202320796664.8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Active CN219533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664.8U CN21953392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664.8U CN21953392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923U true CN21953392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6664.8U Active CN21953392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5718A (en) Motion simulator
US20190318646A1 (en) Freefall training apparatus and training method using same
KR101230192B1 (ko) 낙하산 강하 훈련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473291B1 (ko) 인체감응 효과를 구비한 낙하 훈련 시뮬레이터
CN206097572U (zh) 三轴全向飞行模拟器
CN112598960B (zh) 用于飞行模拟器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及操作方法
CN112562446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实感伞降模拟训练器
CN219533923U (zh) 一种弹射模拟训练系统
CN215932896U (zh) 一种用于伞降训练的伞降模拟训练装置
CN116935710A (zh) Vr跳伞模拟训练方法
CN208580518U (zh) 基于vr的弹射训练模拟器
RU2610318C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подготовки пилота
CN213458544U (zh) 用于飞行模拟器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US3373505A (en) Electro-mechanical flight simulator
CA2956111C (en) Device for spatial movement of at least one person
Remington et al. Multi-purpose aerial drone for bridge inspection and fire extinguishing
CN205269036U (zh) 双轴360度全方位高速动感模拟仿真设备
US20030219701A1 (en) Simulator for aircraft flight training
RU2712355C1 (ru) Тренажер парашютиста
CN220491463U (zh) 一种一体式飞行体验模拟器
CN114241853B (zh) 一种重构多种机型真实飞行状态的教学训练方法
CN220357700U (zh)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模拟器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CN214312191U (zh) 一种飞行员训练模拟装置
CN115223420B (zh) 一种飞行训练用智能模拟驾驶舱
CN114999267B (zh) 一种过载可调控的弹射跳伞模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