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467U -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467U
CN219533467U CN202320234390.3U CN202320234390U CN219533467U CN 219533467 U CN219533467 U CN 219533467U CN 202320234390 U CN202320234390 U CN 202320234390U CN 219533467 U CN219533467 U CN 219533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late
sliding
distribution box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43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43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其中,所述光纤配线盒包括盒体,内部形成安装腔;配线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显露于所述盒体,所述配线模块设置至少6组,6组所述配线模块并排设置,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具有一个4芯的端口;以及MTP适配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至少设有3个,用于与所述配线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光通信设备配线连接适配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背景技术
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盒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也适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采用。
在现有的配线方案中,配线盒广泛使用以8芯,12芯的最小单元布线方案,而两种方案往往使用不同的配线盒,不同的配线盒之间往往难以兼容,这导致在进行布线调整切换时需要将配线盒乃至放置配线盒的配线箱整体更换后重新布线,存在着切换成本高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配线盒,旨在解决现有光通信设备配线连接适配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纤配线盒,包括:
盒体,内部形成安装腔;
配线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显露于所述盒体,所述配线模块设置至少6组,6组所述配线模块并排设置,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具有一个4芯的端口;以及
MTP适配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至少设有3个,用于与所述配线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双工LC适配器,每一个所述双工LC适配器具有一个2芯的端口。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配线模块的数量适配,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嵌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配线箱,包括:
支撑框,内部具有容腔,且一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
安装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开口处以封闭所述容腔,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安装口;以及
光纤配线盒,所述光纤配线盒为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盒,所述光纤配线盒自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且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纤配线盒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口设有一个,多个所述光纤配线盒均由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或,
每一个所述光纤配线盒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安装口;或
所述安装口设有至少两个,每一个所述安装口内至少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光纤配线盒。
可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
抽板,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抽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以滑入或滑出所述容腔;
第一连接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沿第一方向分设于所述抽板的相对两侧;
第二连接板,设于两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抽板合围形成两个所述安装口。
可选地,所述配线箱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抽板及所述支撑框,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第一滑板,固设于所述容腔内壁,且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板,且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滑板滑动;
第三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板,且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滑板滑动,所述第三滑板连接所述抽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板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背离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一滑槽间隙配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第一挡止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滑板一侧延伸;
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滑板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一滑槽内延伸,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板从所述第一挡止部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滑槽;以及
第二挡止部,凸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滑板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板自所述第二挡止部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滑槽;和/或,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三挡止部,所述第三挡止部设于所述第三滑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滑槽一侧延伸,以在所述第三滑板滑入所述第二滑槽时进行定位;和/或,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卡内部,所述卡内部设于所述第二滑板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滑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三滑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三滑板滑出所述第二滑槽时,所述卡内部卡入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三滑板脱离所述第二滑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扣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框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设置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该光纤配线盒包括有盒体,该盒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用以容置其他部件。该光纤配线盒还包括有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设于盒体的安装腔内,配线模块部分显露于盒体的外侧以方便接线;其中,该配线模块设置有至少6组,且相邻配线模块之间呈并排设置,每一配线模块设置有4芯的端口。另外,该光纤配线盒还包括有MTP适配器,该MTP适配器同样设置于盒体内,且至少设有3个。在本技术方案中,该配线模块提供了至少24芯的端口,当进行8芯方案的配线连接时,只需要将配线模块两两一组,通过跳线连接于1个MTP上,此时每一光纤配线盒可至少连接3个通道;当进行12芯方案的配线连接时,则需将配线模块每3个一组,通过跳线连接于1个MTP上,此时每一光纤配线盒可至少连接2个通道。通过配线模块端口数量与MTP适配器数量的合理组合,进而实现了该光纤配线盒对8芯方案及12芯方案的同时适配,提高了该光纤配线盒的通用性,也有利于提高配线连接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配线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线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线箱一实施例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线箱一实施例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线箱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光纤配线盒 200 支撑框
300 安装件 400 滑动组件
310 抽板 320 第一连接板
330 第二连接板 340 安装板
350 螺接体 410 第一滑板
420 第二滑板 430 第三滑板
440 第一挡止部 450 第一抵接部
460 第二挡止部 470 第三挡止部
480 卡内部 490 卡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光纤配线盒100,包括:
盒体,内部形成安装腔;
配线模块,设于安装腔内且显露于盒体,配线模块设置至少6组,6组配线模块并排设置,每一组配线模块具有一个4芯的端口;以及
MTP适配器,设于安装腔内且至少设有3个,用于与配线模块电连接。
其中,每一组配线模块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双工LC适配器,每一个双工LC适配器具有一个2芯的端口;盒体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数量与配线模块的数量适配,每一组配线模块嵌设在对应的安装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该光纤配线盒100包括有盒体,该盒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用以容置其他部件。该光纤配线盒100还包括有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设于盒体的安装腔内,配线模块部分显露于盒体的外侧以方便接线;其中,该配线模块设置有至少6组,且相邻配线模块之间呈并排设置,每一配线模块设置有4芯的端口。另外,该光纤配线盒100还包括有MTP适配器,该MTP适配器同样设置于盒体内,且至少设有3个。在本技术方案中,该配线模块提供了至少24芯的端口,当进行8芯方案的配线连接时,只需要将配线模块两两一组,通过跳线连接于1个MTP上,此时每一光纤配线盒100可至少连接3个通道;当进行12芯方案的配线连接时,则需将配线模块每3个一组,通过跳线连接于1个MTP上,此时每一光纤配线盒100可至少连接2个通道。通过配线模块端口数量与MTP适配器数量的合理组合,进而实现了该光纤配线盒100对8芯方案及12芯方案的同时适配,提高了该光纤配线盒100的通用性,也有利于提高配线连接工作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1,该光纤配线盒100包括有盒体,该盒体为一箱形结构件,该盒体内部具有安装腔,用以容置其他部件,盒体的前端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孔为方形孔,安装孔设有6个,6个安装孔在盒体的前端呈单排间隔设置。另外该光纤配线盒100还包括有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设有6组,每组配线模块设有4芯的光纤端口,4个光纤端口呈单排布置,每一配线模块与每一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该配线模块可以是一个四联适配器,也可以是两个双联适配器,也就是说通过这样分组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两类适配器的通配,有利于提高该光纤配线盒100的通用性。另外,该光纤配线盒100还包括有MTP适配器,该MTP适配器设于盒体的后端,该MTP适配器设有至少三个。在实际应用中,该光纤配线盒100可通过使用8芯跳线或者12芯跳线实现两种方案的适配;8芯方案中,可将两个配线模块通过跳线连接于一个MTP适配器上,这样一个光纤配线盒100可实现3个8芯通道的搭建;12芯方案中,可将三个配线模块通过跳线连接于一个MTP适配器上,这样一个光纤配线盒100可实现2个12芯通道的搭建。也就是说,通过配线模块中每个4芯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光纤配线盒100对8芯及12芯的兼容,从而提高了光纤配线盒100的通用性和维护的便捷性。另外,为了进一步方便配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配线模块包括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双工LC适配器,这样既满足了对现有绝大部分应用场景的适配,同时也满足了光通信设备对高密度布线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配线箱,包括:
支撑框200,内部具有容腔,且一侧开设有连通容腔的开口;
安装件300,可拆卸地设于开口处,安装件300上开设有连通容腔的安装口;以及
光纤配线盒100,光纤配线盒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光纤配线盒100自安装口安装于容腔内,且与安装件30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2~图5,为了方案配线箱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配线箱包括有支撑框200,为了实现电磁屏蔽及防止异物对配线箱设备的影响,该支撑框200可以是一侧面开口的箱形结构件,支撑框200的内部形成有容腔,用以放置配线盒及光纤等部件;另外,该配线箱还包括有安装件300,该安装件300设于支撑框200的开口处,安装件300可以设置于支撑框200的开口处且容置于支撑框200的容腔内,该安装件300可通过卡接或螺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于支撑框200上。另外,该配线箱还包括有光纤配线盒100,该光纤配线盒10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该光纤配线盒100可从安装口处容置于容腔内,且可通过螺栓拉钉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安装件300可拆卸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安装件300与支撑框200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地实现了配线箱内光纤配线盒100的整体拆装,又有利于提高配线连接的效率;另外,通过光纤配线盒100与安装件300的可拆卸连接,也方便了光纤配线盒100在该配线箱上的拆装,方便了光纤配线盒100的更换。
进一步地,光纤配线盒100设有多个;
安装口设有一个,多个光纤配线盒100均由安装口安装于安装腔内;或,
每一个光纤配线盒100对应设有一个安装口;或
安装口设有至少两个,每一个安装口内至少对应设置两个光纤配线盒100。
为了满足不同高密度配线方案的适配,如图2~图5,安装件300可设置多种规格,如图5,安装件300上可设置4个安装口,每一安装口可对应设置一个光纤配线盒100,将此安装件300安装于支撑框200上,可实现96芯方案的搭建;另外,如图2及图3,该安装件300也可设置2个安装口,每一安装口对应设置2个光纤配线盒100,可同样实现对96芯方案的适配,另外,每一安装口内也可对应设置3个光纤配线盒100,进而实现对144芯的适配。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需求安装不同种类的安装件300可实现对不同方案的适配,有利于提高该配线箱的通用性和安装便捷性。
进一步地,安装件300包括:
抽板310,设于容腔内,抽板310滑动连接于支撑框200以滑入或滑出容腔;
第一连接板320,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320沿第一方向分设于抽板310的相对两侧;
第二连接板330,设于两第一连接板320之间,第一连接板320、第二连接板330及抽板310合围形成两个安装口。
具体地,如图2~图4,为了进一步方便配线箱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件300包括有一抽板310,该抽板310为板状结构件,该设于支撑框200的容腔内,抽板3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20及第二连接板330,第一连接板320设有两个,且分设于抽板310的相对两侧,第二连接板330设于两个第一连接板320之间,以与第二连接板330及抽板310共同合围形成两个安装口;第一连接板320及第二连接板330上可开设多个通孔,光纤配线盒100可通过螺栓或拉钉等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20及第二连接板330的通孔,进而实现光纤配线盒100的安装。另外,该抽板310还可通过滑轨等机构滑动连接于支撑框200上,并可从支撑框200的开口处滑入或滑出容腔,这样通过抽板310的可滑动设置,抽板310可方便地从支撑框200的容腔内抽出,方便了光纤配线盒100的安装及布线。
进一步地,配线箱还包括滑动组件400,滑动组件400设于容腔内且滑动连接抽板310及支撑框200,滑动组件400包括:
第一滑板410,固设于容腔内壁,且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滑板42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板410,且可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板410滑动;
第三滑板430,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板420,且可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二滑板420滑动,第三滑板430连接抽板310。
具体地,如图4,该配线箱还设置有滑动组件400,在本实例中,该滑动组件400设于容腔的两相对侧壁上,且分别连接于抽板310的两相对两侧,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抽板310滑动时的稳定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动组件400还包括有第一滑板410、第二滑板420及第三滑板430,第一滑板410固设于容腔的内壁上,且沿朝向容腔的开口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滑板420与第一滑板410滑动连接,且可朝向开口方向滑动,第三滑板430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板420,且也可朝向开口方向滑动,抽板310可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接方式连接于第三滑板430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三个滑板,可增加抽板310的滑动行程,可使得第三滑板430及抽板310同时滑出容腔内,方便了第三滑板430与抽板310的连接拆分和连接,提高了该配线箱的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第一滑板410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板420滑动设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板420背离第一滑板410的一侧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三滑板430滑动设于第二滑槽。具体地,如图4,该第一滑板410上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板420可嵌设于第一滑槽内并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另外,第二滑板420背离第一滑板410的一端可开设第二滑槽,第三滑板430可嵌设于第二滑槽内并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滑板410、第二滑板420及第三滑板430的重叠嵌套,可降低该滑动组件400的整体厚度,从而为抽板310增加尺寸和安装空间提供了余量,也保证了该滑动组件400滑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滑板410与第一滑槽间隙配合,滑动组件400包括:
第一挡止部440,设于第一滑槽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且朝向第二滑板420一侧延伸;
第一抵接部450,设于第二滑板420的一端,且朝向第一滑槽内延伸,第一挡止部440与第一抵接部450配合以限制第二滑板420从第一挡止部440一端脱离第一滑槽;以及
第二挡止部460,凸设于第一滑槽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第二挡止部460与第二滑板420配合以限制第二滑板420自第二挡止部460一端脱离第一滑槽;和/或,
滑动组件400包括第三挡止部470,第三挡止部470设于第三滑板430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且朝向第二滑槽一侧延伸,以在第三滑板430滑入第二滑槽时进行定位;和/或,
滑动组件400包括卡内部480,卡内部480设于第二滑板420上的另一端,第三滑板430上设有卡槽490,卡槽490设于第三滑板430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其中,第三滑板430滑出第二滑槽时,卡内部480卡入卡槽490内以限制第三滑板430脱离第二滑槽。
具体地,为了保证滑动组件400的滑动过程的可靠性。如图4,该滑动组件400包括有第一挡止部440,该第一挡止部440可以是设于第一滑槽内的凸起,该凸起可设于第一滑槽的一端的槽底,该第一滑槽的另一端可设置第二挡止部460,该第二挡止部460也可以是设于滑槽内的凸起;相应的,第二滑板420上设有第一抵接部450,该第一抵接部450可设于第二滑板420朝向第一滑槽的端面上,第一抵接部450可对应于第一滑槽的另一端;在实际使用中,当第二滑板420滑入第一滑槽内时,第二滑板420的一侧端部将抵接于第二挡止部460上,限制了第二滑板420从第二挡止部460一侧滑出第一滑槽,当第二滑板420沿远离第二挡止部460的方向滑出第一滑槽时,第二滑板420上的第一抵接部450与第一滑槽的第一挡止部440的间距将逐渐减小,直至第一抵接部450与第一挡止部440抵接,此时第二滑板420将无法继续滑动,限制了第二滑板420从另一侧滑出第一滑槽。相似的,第三滑板430上可设置第三挡止部470,该第三挡止部470可以是第三滑板430的一端的端部朝向第二滑板420一侧折弯形成的挡边,当第三滑板430滑入到第二滑槽内时,该第三挡止部470将抵接于第二滑板420一端,从而实现了对第三滑板430的限位。另外,该第二滑板420上可设置卡内部480,该卡内部480可与第一抵接部450分设于第二滑板420的两端,该卡内部480可设于第二滑槽的边缘,并朝向第二滑槽内延伸,相应的,在第三滑板430上可设置卡槽490,该卡槽490与第三挡止部470可分设于第三滑板430的相对两端,在实际使用中,该卡内部480可设于第一滑板410靠近底面的一侧,当第三滑板430从卡内部480一侧滑出第二滑槽时,第三滑板430受重力作用下,卡槽490将套设于卡内部480上,进而限制第三滑板430继续滑出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安装件300包括:
安装板340,安装板340扣设于开口,安装板340上开设有连接孔,支撑框200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对设置的螺纹孔;
螺接体350,穿设于连接孔及螺纹孔,以连接安装板340及支撑框200。
具体地,如图5,本实施例给出了安装件300的另一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件300包括有安装板340,该安装板340为一板状结构件,安装板340上开设有供光纤配线盒100穿过的安装口,安装板340的相对两端均设有连接孔,相应的,在支撑框200的开口处的相对两侧边可设置背离开口延伸的凸耳,凸耳的端面上可设置与连接孔相对设置的螺纹孔;另外,该安装件300还包括有螺接体350,该螺接体350可以是螺栓等连接件。安装时,该安装板340可扣设于开口处并与开口两侧的凸耳贴合,此时连接孔与螺纹孔相对应,螺接体350可穿过连接孔后与螺纹孔配合,进而实现安装板340与支撑框200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配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内部形成安装腔;
配线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显露于所述盒体,所述配线模块设置至少6组,6组所述配线模块并排设置,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具有一个4芯的端口;以及
MTP适配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至少设有3个,用于与所述配线模块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盒,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双工LC适配器,每一个所述双工LC适配器具有一个2芯的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配线模块的数量适配,每一组所述配线模块嵌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4.一种配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内部具有容腔,且一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
安装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安装口;以及
光纤配线盒,所述光纤配线盒为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盒,所述光纤配线盒自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且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盒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口设有一个,多个所述光纤配线盒均由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或,
每一个所述光纤配线盒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安装口;或
所述安装口设有至少两个,每一个所述安装口内至少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光纤配线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
抽板,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抽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以滑入或滑出所述容腔;
第一连接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沿第一方向分设于所述抽板的相对两侧;
第二连接板,设于两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抽板合围形成两个所述安装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箱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抽板及所述支撑框,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第一滑板,固设于所述容腔内壁,且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板,且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滑板滑动;
第三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板,且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滑板滑动,所述第三滑板连接所述抽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板背离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一滑槽间隙配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第一挡止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滑板一侧延伸;
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滑板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一滑槽内延伸,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板从所述第一挡止部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滑槽;以及
第二挡止部,凸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滑板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滑板自所述第二挡止部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滑槽;和/或,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三挡止部,所述第三挡止部设于所述第三滑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滑槽一侧延伸,以在所述第三滑板滑入所述第二滑槽时进行定位;和/或,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卡内部,所述卡内部设于所述第二滑板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滑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三滑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三滑板滑出所述第二滑槽时,所述卡内部卡入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三滑板脱离所述第二滑槽。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扣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框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设置的螺纹孔。
CN202320234390.3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Active CN219533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4390.3U CN219533467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4390.3U CN219533467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467U true CN219533467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4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4390.3U Active CN219533467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7933B2 (en) Field terminated fiber patch panel for rack and wall mounting
US6195493B1 (en) Universal chassis for CATV headends or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 central office for optical electronic equipment
US6435727B1 (en) Connector for fiber optic cable
JP417425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ケーブルラック用のケーブル支持体を備える角度付きパッチパネル
US9500833B1 (en) Optical fiber module rack system
AU2018203980B2 (en) High-density multi-fiber adapter housings
US20120051708A1 (en) Fiber Optic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US10795105B1 (en) High-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tray
US6359789B1 (en) Heterogeneous functions-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2404844A1 (en) Rf circuit modules and integrated chassis with power interface for rf circuit modules
GB2464186A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 with vertically-oriented patching modules
CN107831575B (zh) 分层式抽拉结构及高密度光纤配线箱
CN219533467U (zh)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EP3361845A1 (en)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CN212586608U (zh) 一种光纤配线装置
US20180164513A1 (en) High density fiber-optic connector
CN219145528U (zh)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
CN105158865A (zh) 一种盒式光分路器安装装置
CN220419625U (zh) 一种光纤面板及光纤配线架
CN219676330U (zh) 光纤适配器连接结构、光纤配线装置、配线盒及配线架
US20150309279A1 (en) Assemblies with fiber optic adapter panels having air flow provisions
CN111999829A (zh) 一种内嵌式光模块及其装配方法
CN217932192U (zh) 光纤配线箱
CN212846077U (zh) 光纤配线箱模块及光纤配线箱
CN215415999U (zh) 一种用于多模光纤跳线产品烤胶定位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