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1064U -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1064U
CN219531064U CN202223373008.1U CN202223373008U CN219531064U CN 219531064 U CN219531064 U CN 219531064U CN 202223373008 U CN202223373008 U CN 202223373008U CN 219531064 U CN219531064 U CN 219531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catalyst
module
ai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30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国
王康
李自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inc Core Friendly Environment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inc Core Friendly Environment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inc Core Friendly Environment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inc Core Friendly Environment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30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1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1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1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属于通风管道消杀领域,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消杀效率低、消杀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其包括臭氧发生模块:用于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用于将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所述催化剂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所述催化剂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第一风扇:用于将空气排入所述催化剂模块中,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上,实现了提高空气消杀效率、减小装置体积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管道消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背景技术
臭氧消毒技术是1840年德国C.F.舍拜恩实用新型的消毒技术,于1856年被用于水处理消毒行业,臭氧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够通过臭氧和催化剂进行空气消杀的装置,在专利《一种基于臭氧催化-紫外协同-臭氧快速分解的空气净化除菌装置》(CN20212147219.3)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臭氧消灭细菌,并通过催化剂将臭氧转化为氧气的装置,但其主要方法是将空气抽入该装置中,并通过装置内的三个消杀箱进行空气的消杀,再将消杀的空气排出装置,该种方案能够防止臭氧外泄导致对人体造成损伤,但由于其在装置内进行消杀的原理,导致处理时间较长、消杀效率低,由于该种消杀方式,导致了该种装置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安装在空调的通风管道内进行消杀工作,使用的场景范围有限,现阶段需要一种能够高效消杀,且体积小能够安装在通风管道内的消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消杀效率低、消杀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目的在于:实现高效的臭氧杀菌,同时减小消杀装置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包括:
臭氧发生模块:用于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
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用于将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所述催化剂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所述催化剂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
第一风扇:用于将空气排入所述催化剂模块中,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上;
还包括箱体,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催化剂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卡接在管道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通过臭氧发生模块产生臭氧,臭氧通过第一出风口进入通风管道内并进行消杀,当管道内的臭氧浓度达到灭菌指标后,可停止臭氧发生模块,使其不再产生臭氧,同时启动催化剂模块中的第一风扇,使带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通过第一风扇进入催化剂模块,催化剂模块能够将空气中的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其中氧自由基将在空气中迅速转化为氧气,从而避免臭氧对人体造成损伤;通过该种方案,催化剂模块能够快速的将空气中的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且在消杀过程中,臭氧无需先转化为氧气再排出,能够通过高浓度的臭氧完成快速杀菌,再由第一风扇统一排入催化剂模块中进行处理,该种方法大大加快了对于通风管道的消杀效率,且无需在装置内部设置用于处理空气和排出空气的处理室,大大减少了装置的体积,使装置能够更好地适应通风管道中较为狭小的空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消杀效率低、体积大无法对通风管道消杀的问题。
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空气排入臭氧发生模块并将所述臭氧发生模块产生的臭氧排出所述箱体。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臭氧发生模块需要电离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且形成的臭氧需要排出臭氧发生模块进行消杀,故在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第二风扇,增大排入臭氧发生模块的空气量和排出臭氧发生模块的臭氧量,进一步提高臭氧发生模块的空气处理量和臭氧产量。
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有高压包,所述高压包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输送高压电流。
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控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包、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采用上述方案,当空气中的臭氧达到消杀浓度后,使用人员可通过控制器控制高压包的电流,停止向臭氧发生模块输送电流,停止产生臭氧,同时开启第二风扇,使空气大量流入催化剂模块,进行臭氧的转化,当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降低到安全浓度后,即可停止第二风扇,通过该种结构,能够实现本装置的远程控制。
所述催化剂模块由过度金属氧化物构成。
采用上述方案,由过度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催化剂模块能够在15微秒内将臭氧转化为氧气。
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通杆,所述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杆,所述固定片和调整杆均与所述通杆垂直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其中与通杆垂直连接的固定片能够借助通风滚到形成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从而使箱体悬挂在通风管道内。
所述固定片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垂直连接有第二固定板;
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端部卡接有卡箍,所述卡箍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卡箍,并使所述卡箍和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催化剂设置有数个,数个所述催化剂之间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用于将数个所述催化剂隔离。
采用上述方案,其中挡片能够隔离两组催化剂,由于催化剂为蜂窝状固体,若互相碰撞可能会发生催化剂结构损坏,增加本装置的使用成本,通过挡片结构,能够将两组催化剂隔离开,将低本装置的催化剂更换次数。
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两个。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催化剂模块能够快速的将空气中的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且在消杀过程中,臭氧无需先转化为氧气再排出,能够通过高浓度的臭氧完成快速杀菌,再由第一风扇统一排入催化剂模块中进行处理,该种方法大大加快了对于通风管道的消杀效率,且无需在装置内部设置用于处理空气和排出空气的处理室,减少了装置的体积,使装置能够更好地适应通风管道中较为狭小的空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消杀效率低、体积大无法对通风管道消杀的问题。
2.与通杆垂直连接的固定片能够借助通风滚到形成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从而使箱体悬挂在通风管道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臭氧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臭氧发生器;2-催化剂;3-第二风扇;4-第一风扇;5-电控箱;6-高压包;7-导线;8-调整杆;9-固定片;10-箱体;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固定螺栓;14-卡箍;15-第一进风口;16-第二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一种能适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具备体积小、消杀效率高的特点,主要通过催化剂模块对释放在空气中的臭氧进行集中处理,以实现降低装置体积和提高臭氧消杀效率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包括:
臭氧发生模块:用于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模块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所述臭氧发生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15;在使用时,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5进入臭氧发生模块,臭氧发生模块电离空气中的氧气并形成臭氧,臭氧通过第一出风口通出臭氧发生模块,并随着空气流动进行消杀,在本方案中,没有风扇对臭氧发生模块进行气体流动导向,但不影响臭氧发生模块的最基本功能,臭氧可能从第一进风口15排出,其中空气和臭氧的流向对臭氧的产生不构成影响。
在能够产生臭氧的基础上,需要催化剂模块对完成消杀的臭氧进行后续处理,其具体为,在箱体10内设置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催化剂2,所述催化剂2用于将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所述催化剂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6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所述催化剂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
第一风扇4:用于将空气排入所述催化剂模块中,所述第一风扇4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上;
在上述方案中,完成消杀的空气通过第一风扇4排入催化剂模块中,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在经过催化剂模块后,臭氧被分解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在空气中会快速转为氧气,通过该种反应,去除空气中的臭氧;在本方案中,可能有少部分臭氧在进行消杀过程中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催化剂模块,但该被转化的臭氧不影响整体臭氧浓度上升的形势和速度;在完成臭氧消杀过程之前,需保证第一风扇4不转动,在完成臭氧消杀后,再开启第一风扇4,使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大量排入催化剂模块中,完成对臭氧的处理。
在上述结构中,催化剂模块和臭氧发生模块之间设置隔板,隔板用于防止臭氧在箱体内部散逸至催化剂模块中造成臭氧的浪费。
本装置还包括箱体10,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催化剂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内部,所述箱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10卡接在管道的内壁上。由于箱体10的各个投影面为矩形结构,且通风管道内部对箱体10的支撑面为水平面,故可通过悬挂装置将箱体10悬挂在通风管道的内壁上。
在箱体10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风扇3,所述第二风扇3用于将空气排入臭氧发生模块并将所述臭氧发生模块产生的臭氧排出所述箱体10。其中第二风扇3能够使臭氧发生模块内部的气体流通,使箱体10外部的空气排入臭氧发生模块,同时将臭氧发生模块产生的臭氧排出箱体10,进一步来说,第二风扇3设置在第一出风口上,其中第一出风口为箱体10侧壁上开设的镂空结构窗,第二风扇3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的内立面上。
在箱体10中,设置有高压包6和电控箱5,电控箱5通过导线7连接外部电源,并将电流输送给高压包6,电流经高压包6变压后输送至臭氧产生器1中,臭氧产生器1通过高压电流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产生臭氧,臭氧通过第二风扇3排出箱体10并进行空气消杀。
在空气消杀后,需要进行臭氧消除处理,具体通过催化剂2将空气中的臭氧转为氧气,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催化剂2为过度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体为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催化剂2的外轮廓为矩形结构,催化剂2的内部为蜂窝结构,该种氧化剂能够实现在15微秒内完成对臭氧的转化反应,通过该种氧化剂即可实现本装置中臭氧经过催化剂2即转化为氧气的技术效果。
其中催化剂2设置有数个,数个所述催化剂2之间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用于将数个所述催化剂2隔离。其中隔片能够避免催化剂2之间碰撞摩擦,降低催化剂2的使用寿命。
上述臭氧产生的过程和分解臭氧的过程均是箱体10悬挂在通风管道内进行的,其中悬挂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通杆,所述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杆8,所述固定片9和调整杆8均与所述通杆垂直连接。其中固定片9用于为箱体10提供支撑力,在安装时,固定片9设置在通风管道的水平面上,箱体10的侧壁与通风管道的垂直面接触,由于通风管道内较为狭窄,可对箱体10形成位置限定。
其中通杆转动设置在箱体10中,且通杆的两端通出箱体10, 在本实施例中,通杆设置有两个,且每个通杆上各设置一个固定片9和一个调整杆8,如图4、图5所示,在转动调整杆8时,调整杆可带动固定片9转动,其中固定片9和通杆垂直连接,在转动过程中,固定片9以通杆为轴心进行圆周运动;其中固定片9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外轮廓为矩形,该矩形包括两个位置对应的长边和两个位置对应的短边,通杆安装在两个短边中点的连接线上,且在该连接线上,通杆需要安装在该连接线中点的一侧,避免通杆安装在矩形的中心点上,上述关于通杆安装位置的描述仅为本实施例给出的实例之一;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固定片8的偏心转动,在安装箱体10时,可转动固定片9,并使固定片9面积较大的一面暴露在箱体10的轮廓外,并为箱体10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来说,固定片8靠近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即固定片8与通风管道的接触面设置橡胶垫,该橡胶垫可增强固定片的缓冲性能和摩擦力,使箱体10在通风管道内更加稳定。
上述臭氧发生器1固定设置在箱体10的内部,其具体方式为通过卡箍和固定板进行可拆卸固定,该种固定方式能够方便技术人员对臭氧发生器1进行维护检修,其具体为:箱体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侧壁上垂直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
所述臭氧发生器1的端部卡接有卡箍14,所述卡箍14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
所述固定螺栓1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12和卡箍14,并使所述卡箍14和第二固定板12可拆卸连接。该固定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固定板11固定连接在箱体10的内壁上,第二固定板12垂直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1上,在本实施例中,臭氧发生器1设置有两个,所以第二固定板12相应地设置有两个;臭氧发生器1上卡接的卡箍14与第二固定板12通过固定螺栓13连接,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该种方式实现臭氧发生器1在箱体10中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氧发生模块:用于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模块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所述臭氧发生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5)和第一出风口;
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催化剂(2),所述催化剂(2)用于将臭氧转化为氧自由基,所述催化剂模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6)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所述催化剂模块之间设置有隔板;
第一风扇(4):用于将空气排入所述催化剂模块中,所述第一风扇(4)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上;
还包括箱体(10),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和催化剂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内部,所述箱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10)卡接在管道的内壁上;
所述箱体(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侧壁上垂直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
所述臭氧发生器(1)的端部卡接有卡箍(14),所述卡箍(14)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
所述固定螺栓(1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12)和卡箍(14),并使所述卡箍(14)和第二固定板(12)可拆卸连接;
所述催化剂(2)设置有数个,数个所述催化剂(2)之间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用于将数个所述催化剂(2)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风扇(3),所述第二风扇(3)用于将空气排入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并将所述臭氧发生模块产生的臭氧排出所述箱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模块电性连接有高压包(6),所述高压包(6)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模块输送高压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控箱(5),所述电控箱(5)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控箱(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包(6)、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2)由过度金属氧化物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通杆,所述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杆(8),所述固定片(9)和调整杆(8)均与所述通杆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9)靠近所述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1)设置有两个。
CN202223373008.1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Active CN219531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3008.1U CN21953106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3008.1U CN21953106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1064U true CN219531064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5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3008.1U Active CN21953106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1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2363U (zh) 内置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9531064U (zh)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CN212756613U (zh) 一种光电催化立式杀毒灭菌器
CN116085897A (zh)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消杀箱
CN111365791A (zh) 一种二氧化氯生成装置及新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2158616U (zh) 新型自循环空气净化消毒器
CN201235100Y (zh) 空气净化机
CN212274134U (zh) 一种二氧化氯生成装置及新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5570052U (zh) 等离子静电场净化装置
CN211096281U (zh) 一种等离子低温灭菌装置
CN212962009U (zh) 一种手术室新风净化系统
CN211503081U (zh) 一种离子净化器
CN210457469U (zh) 臭氧机
CN112856686A (zh) 一种光电催化杀菌灭毒空气净化箱
CN216798278U (zh) 一种通风管道插入式紫外消毒装置
CN215571069U (zh) 一种离子水雾发生装置
CN112023644A (zh) 一种羟基自由基多模复合杀菌消毒系统
CN214181241U (zh) 高压带水分子净化消毒盒
CN209347704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6244763U (zh) 一种壁挂式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CN212737690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且方便维护的吸顶式空气杀菌消毒装置
CN218469184U (zh) 一种用于立柜式空调进风口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CN214105345U (zh) 高压带水分子净化壁挂式消毒机
CN212204880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的臭氧消毒器
CN215765635U (zh)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