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7897U -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7897U
CN219527897U CN202222135257.0U CN202222135257U CN219527897U CN 219527897 U CN219527897 U CN 219527897U CN 202222135257 U CN202222135257 U CN 202222135257U CN 219527897 U CN219527897 U CN 219527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rain leakage
well
shunt
guillot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52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命
张永傅
郑启福
万应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engding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engding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engding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engding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52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7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7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7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所述的分流器应用于已经混流的截留井中,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分流器包括引水件和分流件,通过分流件中配重组件与漏雨筒的结构设计配合,设置合理的漏雨筒内的溢流间隙和外筒底部开孔孔径、配重件重量可以形成作为截污管启闭判断的开关装置,并且通过在雨水箅子下方设置接雨斗,雨水的流入时可以通过多层过滤件进行初次过滤,保证流入分流件的雨水清洁,防止泥沙在分流件中堆积,降低设备后期管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背景技术
雨污合流是导致城市河道污染的主要污染因素,由于雨污合流通常在老城区,将雨污合流改造成雨污分流的工程投资高、施工困难。所以,通常采用雨污截流制,就是在合流管道上加一个截流井和支管,支管连接污水处理厂。晴天时把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把雨污混合水也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但当雨量过大时,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处理不了大量雨污混合水,就会通过截流井溢流至自然水体,从而造成溢流污染。
目前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截留井有两种,传统截流井和浮筒式截流井。我国发明专利防倒灌截流井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610242466.1一文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流量控制闸门起落控制截污管启闭的方法。但是在井中设置电控闸门的方式,存在有设备投入成本高、后期维护麻烦等问题,并且由于井下水体环境复杂,泥沙雨水容易导致闸门卡死,如何在解决雨污混排截留的同时,减少设备投入成本,降低后期管理维护成本,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市政工程的需求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所述的分流器应用于已经混流的截留井中,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分流器包括引水件和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包括了刀闸阀、漏雨筒和配重组件,所述引水件为接雨斗;
所述刀闸阀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漏雨筒的底部连接设置于刀闸阀的上方,所述配重组件吊装于截留井内,并与所述漏雨筒的顶部相连;
所述接雨斗设置于雨水箅子的下方,所述接雨斗的下方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漏雨筒内,所述漏雨筒底部开设有若干漏雨孔。
其中,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了配重件和牵拉件,所述配重件通过牵拉件绕过吊装于截留井下方的滑轮与漏雨筒相连接。
其中,所述配重件为配重块,所述牵拉件为钢绳。
其中,所述刀闸阀包括了阀体和闸板,所述的闸板垂直活动设置于阀体内,闸板的顶部设置有阀杆,所述的阀体套装在截污管上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漏雨筒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阀杆顶部设置有与漏雨筒底部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漏雨筒与所述阀杆通过凹凸配合后旋紧锁止。
其中,所述接雨斗上部截面面积大于雨水箅子面积,所述接雨斗内设置有多层过滤件。
优选的,所述多层过滤件从上至下分别为304不锈钢滤网、聚氨酯滤垫、涤纶单丝滤网。
优选的,所述漏雨孔面积之和为漏雨筒底部面积的1/100-1/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通过配重组件与漏雨筒的结构设计配合,设置合理的漏雨筒底部开孔孔径、配重件重量可以形成作为截污管启闭判断的开关装置,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截流式合流制污水管网的截留井中,仅当强降雨时才会下落漏雨筒闸断截污管流通。
2、为了实现对截污管流通闸断,本申请中刀闸阀与漏雨筒采用凹凸配合锁止,利用漏雨筒盛水之后的重量辅助刀闸阀承受阻水时带来的压强差,保证结构稳定性。
3、本申请实用新型通过在雨水箅子下方设置接雨斗,雨水的流入时可以通过接雨斗进行过滤,保证流入的雨水清洁,防止泥沙在刀闸阀中堆积,降低设备后期管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截留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组件与漏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组件与漏雨筒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件启闭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件与截污管分离状态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层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接雨斗,11、多层过滤件,12、304不锈钢滤网,13、聚氨酯滤垫,14、涤纶单丝滤网;
2、刀闸阀,21、阀体,22、闸板,23、阀杆;
3、配重组件,31、配重块,32、钢绳,33、滑轮;
4、漏雨筒,41、漏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7所示,本申请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应用于截流式合流制污水管网的截留井中,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分流器包括引水件和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包括了刀闸阀2、漏雨筒4和配重组件3,所述引水件为接雨斗1;
所述刀闸阀2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漏雨筒4的底部连接设置于刀闸阀2的上方,所述配重组件3吊装于截留井内,并与所述漏雨筒4的顶部相连;
所述接雨斗1设置于雨水箅子的下方,所述接雨斗1的下方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漏雨筒4内,所述漏雨筒4底部开设有若干漏雨孔41。
其中,所述配重组件3包括了配重块31和钢绳32,所述配重块31通过钢绳32绕过吊装于截留井下方的滑轮33与漏雨筒4相连接。
其中,所述刀闸阀2包括了阀体21和闸板22,所述闸板22垂直活动设置于阀体21内,闸板22的顶部设置有阀杆23,所述阀体21套装在截污管上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其中漏雨筒4与刀闸阀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仅以如下结构为示例:
所述漏雨筒4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阀杆23的顶部设置有与漏雨筒4底部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漏雨筒4与所述阀杆23通过凹凸配合后旋紧锁止;
上述示例并不表示,漏雨筒4与刀闸阀2的连接仅采用此唯一设计方式,同样可以采用卡扣、螺栓固定、限位等其他配合方式予以连接固定。
图1为传统截流式合流制污水管网的截留井结构样式,现状合流管和截污管采用互相垂直设置,且合流管高于截污管,截污管在截留井内并非联通,截污管一端设置有防倒灌的阀门,一端预留有一段用于后期检修维护的管体结构,该种设计方式为我国第二代市政污水管网设计的普遍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种方式中雨污混排入江河的方法产生了很多的弊端。目前老旧城区和部分偏远地区仍采为第二代污水管网设计,将原有的管网改造成为雨污分离管网存在着改造成本高、改造时间长、需要整体协调的方方面面问题。
为此,本申请依托于传统截流式合流制污水管网的截留井,通过设计合理的分流器结构,形成以雨量为判断的“开关”,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截留井存在的设计缺陷。
通过本申请的分流器,在晴天时,漏雨筒内为空,配重块31可以将漏雨筒4提升拉起,刀闸阀2开启截污管,生活污水通过现状合流管排入截留井中,通过截污管进行排入、汇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如污水处理厂);当小雨时,由于漏雨筒4设置有漏雨孔41,从路面井盖处流下的雨水进入漏雨筒4后从漏雨孔41排出进入截留井中,并不会带动漏雨筒4下落闸断截污管,少量的雨水和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当大雨、暴雨时,雨水在漏雨筒4中进行缓冲,但因为漏雨孔41排水能力的限制,致使漏雨筒4处于进水大于排水的状态,漏雨筒4重量超过配重块31重量下落,带动刀闸阀2闸断截污管,并且依靠分流器自重保证截留效果,大量雨水涌入截留井带动生活污水漫出溢流管,此时因为生活污水流量较少,仅为满载管道流量的1/5至1/4,通过多次检验,在大量清洁雨水的稀释下通过溢流管排入江河水系的水体质量合格,可以直接排入江河水系。
通过分流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雨、暴雨时大量清洁雨水带着生活污水涌入污水处理系统,导致污水系统瘫痪的问题。
通过调整本申请中漏雨筒4的漏雨孔孔径,可以进一步为调整漏雨筒4的排水能力,改变漏雨筒4的缓冲能力,其中漏雨孔面积之和一般为漏雨筒底部面积的1/100-1/60。
并且进一步的,由于雨水汇聚带动的泥沙和污物,容易导致分流器污损,为了进一步避免该问题,提高后期保养维修效率,本申请在通过在雨水箅子下方设置接雨斗1,雨水的流入时可以通过多层过滤件11进行过滤,保证流入的雨水清洁,防止泥沙在刀闸阀2中堆积,保护刀闸阀2不受杂质侵染,降低设备后期管理维护成本。
其中,所述多层过滤件从上至下分别为304不锈钢滤网12、聚氨酯滤垫13、涤纶单丝滤网14。在后期维护中,通过更换清洗接雨斗1内的多层过滤件11保证雨水过滤效率,在进入截留井后,通过将漏雨筒4的配重卸下,开启漏雨筒4与刀闸阀2的锁止连接,即可对漏雨筒4和刀闸阀2进行日常的保养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器应用于已经混流的截留井中,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分流器包括引水件和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包括了刀闸阀、漏雨筒和配重组件,所述引水件为接雨斗;
所述刀闸阀安装于截污管上,所述漏雨筒的底部连接设置于刀闸阀的上方,所述配重组件吊装于截留井内,并与所述漏雨筒的顶部相连;
所述接雨斗设置于雨水箅子的下方,所述接雨斗的下方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漏雨筒内,所述漏雨筒底部开设有若干漏雨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了配重件和牵拉件,所述配重件通过牵拉件绕过吊装于截留井下方的滑轮与漏雨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为配重块,所述牵拉件为钢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闸阀包括了阀体和闸板,所述闸板垂直活动设置于阀体内,闸板的顶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体套装在截污管上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雨筒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阀杆顶部设置有与漏雨筒底部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漏雨筒与所述阀杆通过凹凸配合后旋紧锁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雨斗上部截面面积大于雨水箅子面积,所述接雨斗内设置有多层过滤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过滤件从上至下分别为304不锈钢滤网、聚氨酯滤垫、涤纶单丝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雨孔面积之和为漏雨筒底部面积的1/100-1/60。
CN202222135257.0U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Active CN219527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5257.0U CN219527897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5257.0U CN219527897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7897U true CN219527897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5257.0U Active CN219527897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7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44975U (zh) 一种预制一体化泵站用自动消除污泥沉积装置
CN106836439A (zh) 一种应急自开启装置
CN206655296U (zh) 一种应急自开启装置
CN208563545U (zh)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
CN219527897U (zh) 一种闸刀式井内分流器
CN211817483U (zh)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CN205557770U (zh) 一种带沉泥室的检查井
CN210066969U (zh) 预制式智慧雨污分离井
CN207739316U (zh) 一种平顶式移动厕所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06888165U (zh) 一种防堵塞的市政排水管道
CN215715841U (zh) 一种带有截污管和调蓄设施的排水装置
CN220686270U (zh) 一种双柱式井内分流器
CN213572336U (zh) 一种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新型雨污合流截流泵站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211646545U (zh) 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
CN210522003U (zh) 施工现场简易复合式沉淀池
CN202689163U (zh) 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
CN218508638U (zh) 一种壁挂式井内分流器
CN206319401U (zh) 截污井
CN220847904U (zh) 一种分流排水管
CN218466690U (zh) 一种双模式截流井
CN206737108U (zh)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自动冲洗系统
CN218564751U (zh) 一种水利管道
CN218148754U (zh) 一种智能雨、污分流装置
CN215802133U (zh) 一种防止检查井溢冒的倒虹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