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6399U -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6399U
CN219526399U CN202320936194.0U CN202320936194U CN219526399U CN 219526399 U CN219526399 U CN 219526399U CN 202320936194 U CN202320936194 U CN 202320936194U CN 219526399 U CN219526399 U CN 219526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61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井杰
刘婷婷
苏仲民
苏战华
王晓强
殷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an Laite Laid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an Laite Laid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an Laite Laid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an Laite Laid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61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6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6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6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通过将A/O生化反应池与二沉池联建,二沉池为圆形沉淀池居中,外侧为两个好氧池和污泥池,最外侧为缺氧池和好氧池,使整个系统不仅外形美观,实用性非常强,而且非常节约走水走泥管道,水在系统内多数采用过墙洞自流的形式进入下一单元,避免了污泥浓度过高导致管道拥堵的风险,并且各池体可共用池体外墙,整个单元可一体浇筑成型,大大节约了土建施工成本,节约了占地

Description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废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污水处理成为企业运行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常用的废水的处理工艺有:预处理工艺、A/O工艺、A2/O工艺、高级氧化工艺和膜处理工艺。A/O工艺是一种前置反硝化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是目前在国内各种废水处理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稳妥成熟工艺,从运行效果看,其运行情况基本良好,且有广泛的适用性。A/O工艺通过好氧池硝态混合液向缺氧池的大量回流而使其硝态氮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这个过程中水中COD和氨氮会同时大幅度去除,经过A/O工艺处理后的废水需要进入二沉池沉淀,水中大量悬浮的活性污泥沉淀进入二沉池泥斗,通过回流这部分污泥,保证了A/O生化系统内部的活性污泥浓度。A/O的运行机理符合工业企业污水水量大,水质差等特点,选择A/O工艺具有运行成本低、好维护的优点,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由于工业企业污水水量大污水生化性差,使用A/O工艺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等也很难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能够节约土建施工成本,节约占地。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圆柱状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且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和内侧圆环状装置之间以及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之间均共用一面墙,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共用同一池底;
所述中心柱状装置为二沉池1-3,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包括好氧池1-2和污泥池1-4;所述外侧圆环状装置包括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
所述缺氧池1-1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述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设置有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
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所述好氧池1-2的末端设置有集水槽24,所述好氧池1-2通过好氧池出水管9与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连通;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
所述二沉池1-3与污泥池1-4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缺氧池1-1的废水进水口处还设置有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且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位于所述缺氧池1-1的池底;
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由不锈钢支座、不锈钢导杆导链、电机和桨叶组成;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通过恒速发动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缺氧池1-1的废水进水口处连接有缺氧池进水管14。
优选的,所述好氧池1-2的墙体设置有预留孔,在所述预留孔上安装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与缺氧池1-1连通。
优选的,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为过墙式潜水回流泵,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由止水环、桨叶和电极组成,所述过墙式潜水回流泵12通过恒速发动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好氧池1-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4、曝气支管和曝气头16。
优选的,所述曝气主管4位于所述好氧池1-2池顶的顶制梁上;所述曝气头16高于所述好氧池1-2池底高度150~200mm处;所述曝气支管连接所述曝气主管4和曝气头16。
优选的,所述二沉池1-3为竖流沉淀池。
优选的,所述污泥池1-4的泥斗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5;所述污泥回流泵15依次连接污泥回流泵出口止回阀6、污泥回流泵出口阀7、污泥回流管2和污泥回流阀3,所述污泥回流阀3回连至所述缺氧池1-1。
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泵15还依次连接有剩余污泥外排阀1和剩余污泥排放管8;
所述二沉池1-3还设置有二沉池出水管11和二沉池溢流堰板25;
所述二沉池出水管11和二沉池溢流堰板25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圆柱状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且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和内侧圆环状装置之间以及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之间均共用一面墙,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共用同一池底;所述中心柱状装置为二沉池1-3,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包括好氧池1-2和污泥池1-4;所述外侧圆环状装置包括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所述缺氧池1-1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述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设置有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所述好氧池1-2的末端设置有集水槽24,所述好氧池1-2通过好氧池出水管9与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连通;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所述二沉池1-3与污泥池1-4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A/O生化反应池与二沉池联建,二沉池为圆形沉淀池居中,外侧为两个好氧池和污泥池,最外侧为缺氧池和好氧池,使整个系统不仅外形美观,实用性非常强,而且非常节约走水走泥管道,水在系统内多数采用过墙洞自流的形式进入下一单元,避免了污泥浓度过高导致管道拥堵的风险,并且各池体可共用池体外墙,整个单元可一体浇筑成型,大大节约了土建施工成本,节约了占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的池底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的池顶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的剖面图;
图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1为缺氧池,1-2为好氧池,1-3为二沉池,1-4为污泥池,1为剩余污泥外排阀,2为污泥回流管,3为污泥回流阀,4为曝气主管,5为缺氧池好氧池间过墙洞,6为污泥回流泵出口止回阀,7为污泥回流泵出口阀,8为剩余污泥排放管,9为好氧池出水管,10为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1为二沉池出水管,12为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3为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4为缺氧池进水管,15为污泥回流泵,16为曝气头,17为待处理废水,18为硝化液回流,19为曝气,20为污泥回流,21为剩余污泥,22为污泥排放,24为集水槽,25为二沉池溢流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圆柱状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且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和内侧圆环状装置之间以及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之间均共用一面墙,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共用同一池底;
所述中心柱状装置为二沉池1-3,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包括好氧池1-2和污泥池1-4;所述外侧圆环状装置包括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
所述缺氧池1-1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述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设置有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
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如图3所示),所述好氧池1-2的末端设置有集水槽24,所述好氧池1-2通过好氧池出水管9与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连通(如图4所示);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如图2所示);
所述二沉池1-3与污泥池1-4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侧圆环状装置包括1个缺氧池1-1和4个好氧池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包括2个好氧池1-2和1个污泥池1-4;在所述圆柱状结构的底面直径方向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缺氧池1-1、好氧池1-2、二沉池1-3、污泥池1-4和好氧池1-2(如图3所示);或包括依次设置的缺氧池1-1、好氧池1-2、二沉池1-3、好氧池1-2和好氧池1-2(如图4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氧池1-1的废水进水口处还设置有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且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位于所述缺氧池1-1的池底(如图4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由不锈钢支座、不锈钢导杆导链、电机和桨叶组成;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通过恒速发动机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氧池1-1的废水进水口处连接有缺氧池进水管14(如图4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好氧池1-2的墙体设置有预留孔,在所述预留孔上安装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与缺氧池1-1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为过墙式潜水回流泵,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由止水环、桨叶和电极组成,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通过恒速发动机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好氧池1-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4(如图2所示)、曝气支管和曝气头16(如图1或3所示);所述曝气主管4位于所述好氧池1-2池顶的顶制梁上;所述曝气头16高于所述好氧池1-2池底高度150~200mm处(如图3所示);所述曝气支管连接所述曝气主管4和曝气头16;所述曝气主管的材质为碳钢;所述曝气支管水上部分的材质为碳钢,水下部分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二沉池1-3为竖流沉淀池;所述二沉池1-3通过在底部污泥斗预留一根排泥管道与所述污泥池1-4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污泥池1-4的泥斗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5;所述污泥回流泵15依次连接污泥回流泵出口止回阀6、污泥回流泵出口阀7、污泥回流管2和污泥回流阀3,所述污泥回流阀3回连至所述缺氧池1-1(如图1和2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污泥回流泵15还依次连接有剩余污泥外排阀1和剩余污泥排放管8(如图2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二沉池1-3还设置有二沉池出水管11(如图1所示)和二沉池溢流堰板25(如图4所示);
所述二沉池出水管11和二沉池溢流堰板25相连,且所述二沉池溢流堰板25的出水进入集水槽24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为:待处理的废水通过缺氧池进水管14进入缺氧池1-1,通过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推动为所述待处理的废水提供向前的动力,与此同时与缺氧池1-1内活性污泥充分接触,所述待处理的废水中的氨氮与硝态氮在所述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从而去除水中的氨氮。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将好氧池内部含有大量硝态氮的泥水混合物泵送至缺氧池1-1,为缺氧池1-1内反硝化反应提供硝态氮,曝气装置中的曝气头16均匀分布在好氧池1-2池底,通过通入空气为好氧池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氧源,并通过曝气的搅拌作用,使好氧池1-2内污泥与水充分混合,增大污水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好氧池1-2出水通过好氧池出水管9自流进入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内。二沉池1-3出水通过二沉池溢流堰板25进入集水槽24,通过二沉池1-3出水管道自流进入下一单元。二沉池1-3底部污泥斗预留一根排泥管道与污泥池1-4底部连通,污泥通过静压流入污泥池1-4,污泥池1-4内部设有污泥回流泵15,将污泥泵送至缺氧池1-1,以实现污泥回流作用,保证A/O系统内活性污泥浓度,通过切换污泥回流阀3和剩余污泥排放阀1,实现剩余污泥外排的目的(如图5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圆柱状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且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和内侧圆环状装置之间以及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之间均共用一面墙,所述中心柱状装置、内侧圆环状装置和外侧圆环状装置共用同一池底;
所述中心柱状装置为二沉池(1-3),所述内侧圆环状装置包括好氧池(1-2)和污泥池(1-4);所述外侧圆环状装置包括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
所述缺氧池(1-1)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述缺氧池(1-1)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和好氧池(1-2)之间通过过墙洞连通;所述好氧池(1-2)设置有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
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所述好氧池(1-2)的末端设置有集水槽(24),所述好氧池(1-2)通过好氧池出水管(9)与二沉池中心导流筒(10)连通;所述二沉池(1-3)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与缺氧池(1-1)连通;
所述二沉池(1-3)与污泥池(1-4)管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1-1)的废水进水口处还设置有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且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位于所述缺氧池(1-1)的池底;
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由不锈钢支座、不锈钢导杆导链、电机和桨叶组成;所述缺氧池低速推流机(13)通过恒速发动机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1-1)的废水进水口处连接有缺氧池进水管(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2)的墙体设置有预留孔,在所述预留孔上安装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与缺氧池(1-1)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为过墙式潜水回流泵,所述过墙式潜水回流泵由止水环、桨叶和电极组成,所述好氧池潜水回流泵(12)通过恒速发动机驱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4)、曝气支管和曝气头(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4)位于所述好氧池(1-2)池顶的顶制梁上;所述曝气头(16)高于所述好氧池(1-2)池底高度150~200mm处;所述曝气支管连接所述曝气主管(4)和曝气头(1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1-3)为竖流沉淀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1-4)的泥斗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5);所述污泥回流泵(15)依次连接污泥回流泵出口止回阀(6)、污泥回流泵出口阀(7)、污泥回流管(2)和污泥回流阀(3),所述污泥回流阀(3)回连至所述缺氧池(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泵(15)还依次连接有剩余污泥外排阀(1)和剩余污泥排放管(8);
所述二沉池(1-3)还设置有二沉池出水管(11)和二沉池溢流堰板(25);
所述二沉池出水管(11)和二沉池溢流堰板(25)相连。
CN202320936194.0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Active CN219526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6194.0U CN219526399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6194.0U CN219526399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6399U true CN219526399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6194.0U Active CN219526399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6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9244B (zh) 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0357194C (zh) 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
CN106315853B (zh) 一种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和应用
CN102126811B (zh) 用于污水强化脱氮的双缺氧脱氮方法及设备
CN103613195B (zh) 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
CN204162577U (zh) 一体化搪瓷拼装罐体污水处理装置
CN104310718A (zh)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3728642U (zh) 一体化废水脱氮装置
CN111646652A (zh) 一种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CN205328793U (zh) Mabr和mbr联用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1325907Y (zh) 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
CN201614333U (zh) 一种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CN111056707B (zh) 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和方法
CN202322548U (zh) 厌氧、缺氧、好氧与生物模反应器浮艇曝气的组合装置
CN210340465U (zh) 一种新型的sbr反应池
CN112299653A (zh) 餐厨废水的高效脱氮处理方法
CN219526399U (zh) 一种a/o+二沉池组合生化系统
CN210438487U (zh) 一种a2oa-mbr污水处理装置
CN115465953B (zh) 一种处理污水的aod生化反应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3788583B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202007177U (zh) 用于污水强化脱氮的双缺氧脱氮设备
CN107963782B (zh)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系统
CN220788309U (zh) 一种微电解-srusb-多级厌氧mbr-缺氧-好氧系统
CN213506468U (zh) 可直排的集中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17868288U (zh) 一种内外叠加好氧沉淀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