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4283U -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4283U
CN219524283U CN202320309904.7U CN202320309904U CN219524283U CN 219524283 U CN219524283 U CN 219524283U CN 202320309904 U CN202320309904 U CN 202320309904U CN 219524283 U CN219524283 U CN 219524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ross
lifting
frame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99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纪士
李双喜
周建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w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w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w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w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99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4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4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4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包括与无人机相组装的机翼壳体,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接管,所述螺接管的顶部可分离式连接有升降接管,所述升降接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十字接管,所述机翼壳体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环架,且所述十字接管与所述环架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十字接管与所述螺旋桨轴活动连接,所述机翼壳体的顶端内部升降式活动安装有转接架,且所述螺旋桨轴底端转动安装有所述转接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螺旋桨被意外停止时,及时使无刷电机处于空转状态,进而避免无刷电机因过载而报废,且阻力消失后又可及时恢复螺旋桨的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的无人机通常会采用无刷电机带动螺旋桨旋转,而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螺旋桨因为外界阻力意外被限制旋转时,由于传统的无刷电机大多都与螺旋桨固定连接,因此无刷电机将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此时无刷电机内部因过载而温度骤升,进而导致电机内部的部件因过载而损坏,从而导致无刷电机被直接报废,并产生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无人机螺旋桨停止旋转后,由于无人机飞行动力的缺失,进而导致无人机具有坠地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传动结构,能够在螺旋桨被意外停止时,及时使无刷电机处于空转状态,进而避免无刷电机因过载而报废,且阻力消失后又可及时恢复螺旋桨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包括与无人机相组装的机翼壳体,所述机翼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无刷电机,而所述机翼壳体的顶端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旋桨轴,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接管,所述螺接管的顶部可分离式连接有升降接管,所述升降接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十字接管,所述机翼壳体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环架,且所述十字接管与所述环架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十字接管与所述螺旋桨轴活动连接,所述机翼壳体的顶端内部升降式活动安装有转接架,且所述螺旋桨轴底端转动安装有所述转接架的内部;
所述螺接管的顶部边缘环形阵列式固定设置有弧齿一,所述升降接管的底端边缘环形阵列式固定设置有弧齿二,且所述弧齿一与所述弧齿二活动啮合;
所述升降接管的外表面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延伸卡板,而所述升降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插杆,所述十字插杆活动插接在所述十字接管的内部,且所述十字插杆外表面并位于延伸卡板与内转接板之间套设有弹簧;
所述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同时限制升降接管运动的自解锁限制组件。
所述十字接管的底端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内转接板,且所述内转接板转动安装在所述环架的内部。
所述螺旋桨轴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十字接槽,且所述十字接管活动插接至所述十字接槽的内部。
所述自解锁限制组件包括卡块,所述环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端架,所述卡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端架的末端,所述卡块的一侧一体式固定设置有用于抵住延伸卡板上表面的挡杆。
所述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杆管,且所述杆管内部贯穿式活动插接有活杆,所述活杆的顶端均贯穿式开设有顶开口。
所述环架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跷杆,且所述跷杆带弯折的一端贯穿所述顶开口。
所述转接架的两侧外壁一体式固定连接有用于按压跷杆另一端的抵架。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受到意外阻挡致使螺旋桨轴停止旋转时,螺接管将与升降接管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且卡块刚好又可以固定升降接管,此时的无刷电机便可带动螺接管处于空转状态,此过程,可以在螺旋桨轴意外被限制旋转时,通过螺接管与升降接管的及时分离,使无刷电机立即处于空转状态,进而避免无刷电机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进而能够有效避免无刷电机的内部部件因过载而损坏,大大降低无刷电机被直接报废的可能,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本实用新型,待螺旋桨的阻力消失后,由于没有了上升力,螺旋桨轴将带动转接架下移,此时活杆便不再挡住卡块,而螺接管将与升降接管恢复连接,最终重新带动螺旋桨旋转,此结构,又可在阻力消失后,及时恢复螺旋桨的旋转,进而能够断连保护电机功能触发之后,又可自动恢复电机的正常使用,使该无人机得到螺旋桨可发生意外之后快速重新投入工作,间接降低无人机意外坠地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结构的剖视安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结构的组装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环架与转接架的剖视组装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翼壳体;2、无刷电机;3、螺接管;301、弧齿一;4、升降接管;401、弧齿二;402、延伸卡板;403、十字插杆;404、弹簧;5、十字接管;501、内转接板;6、环架;601、端架;602、卡块;603、挡杆;604、杆管;605、活杆;606、顶开口;607、跷杆;7、螺旋桨轴;701、十字接槽;8、转接架;801、抵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图1-4所示,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包括与无人机相组装的机翼壳体1,机翼壳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无刷电机2,而机翼壳体1的顶端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旋桨轴7。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无刷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接管3,螺接管3的顶部可分离式连接有升降接管4,螺接管3的顶部边缘环形阵列式固定设置有弧齿一301,升降接管4的底端边缘环形阵列式固定设置有弧齿二401,且弧齿一301与弧齿二401活动啮合。
参照附图3和图4,升降接管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十字接管5,升降接管4的外表面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延伸卡板402,而升降接管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插杆403,十字插杆403活动插接在十字接管5的内部,且十字插杆403外表面并位于延伸卡板402与内转接板501之间套设有弹簧404。
参照附图3和图4,机翼壳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环架6,且十字接管5与环架6构成转动连接,十字接管5的底端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内转接板501,且内转接板501转动安装在环架6的内部,十字接管5与螺旋桨轴7活动连接,螺旋桨轴7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十字接槽701,且十字接管5活动插接至十字接槽701的内部,机翼壳体1的顶端内部升降式活动安装有转接架8,且螺旋桨轴7底端转动安装有转接架8的内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无刷电机2正常的工作时,其工作将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螺接管3转动,在压缩状态弹簧404的作用下,弧齿一301与弧齿二401为啮合状态,此时的螺接管3与升降接管4为连接状态,因此螺接管3将带动升降接管4一同旋转,又由于十字插杆403插接至十字接管5的内部,而十字接管5又插接至十字接槽701的内部,因此最终安装有螺旋桨的螺旋桨轴7便会旋转
参照附图2和图4,环架6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同时限制升降接管4运动的自解锁限制组件,自解锁限制组件包括卡块602,环架6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端架601,卡块602转动安装在端架601的末端,卡块602的一侧一体式固定设置有用于抵住延伸卡板402上表面的挡杆603,端架60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杆管604,且杆管604内部贯穿式活动插接有活杆605,活杆605的顶端均贯穿式开设有顶开口606,环架6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跷杆607,且跷杆607带弯折的一端贯穿顶开口606。
根据上述结构,当螺旋桨受到意外阻挡致使螺旋桨轴7停止旋转时,由于此时的无刷电机2仍继续旋转,因此在弧齿一301与弧齿二401边缘处弧边的挤压接触下,螺接管3将与升降接管4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升降接管4连同延伸卡板402将向上移动并同时挤压弹簧404,由于挡杆603抵住延伸卡板402的上表面,因此延伸卡板402在移动时卡块602将同时发生旋转,紧接着卡块602便立即抵住延伸卡板402的下表面,而卡块602旋转后,原先被卡块602挡住的活杆605便不再被阻挡并直线下移,下移后的活杆605与挡杆603贴合从而限制卡块602的旋转,最终实现固定升降接管4的效果,此时的无刷电机2便可带动螺接管3处于空转状态,此过程,可以在螺旋桨轴7意外被限制旋转时,通过螺接管3与升降接管4的及时分离,使无刷电机2立即处于空转状态,进而避免无刷电机2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进而能够有效避免无刷电机2的内部部件因过载而损坏,大大降低无刷电机2被直接报废的可能,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照附图2和图3,转接架8的两侧外壁一体式固定连接有用于按压跷杆607另一端的抵架801。
根据上述结构,待螺旋桨的阻力消失后,由于没有了上升力,螺旋桨轴7将带动转接架8下移,此时抵架801便刚好下压跷杆607,此时跷杆607的另一端翘起,并同时带动活杆605上移,上移后的活杆605便不再挡住卡块602,最后又是在弹簧404的作用下,螺接管3将与升降接管4恢复连接,最终重新带动螺旋桨旋转,此结构,又可在阻力消失后,及时恢复螺旋桨的旋转,进而能够断连保护电机功能触发之后,又可自动恢复电机的正常使用,使该无人机得到螺旋桨可发生意外之后快速重新投入工作,间接降低无人机意外坠地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无刷电机2正常的工作时,其工作将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螺接管3转动,在压缩状态弹簧404的作用下,弧齿一301与弧齿二401为啮合状态,此时的螺接管3与升降接管4为连接状态,因此螺接管3将带动升降接管4一同旋转,又由于十字插杆403插接至十字接管5的内部,而十字接管5又插接至十字接槽701的内部,因此最终安装有螺旋桨的螺旋桨轴7便会旋转;
在螺旋桨旋转的过程中,螺旋桨轴7在上升力的作用下,将带动转接架8直线移动至机翼壳体1的内部最顶端,且螺旋桨轴7将同时与转接架8之间发生相对旋转,而此时,抵架801将同时远离跷杆607;
当螺旋桨受到意外阻挡致使螺旋桨轴7停止旋转时,由于此时的无刷电机2仍继续旋转,因此在弧齿一301与弧齿二401边缘处弧边的挤压接触下,螺接管3将与升降接管4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升降接管4连同延伸卡板402将向上移动并同时挤压弹簧404,由于挡杆603抵住延伸卡板402的上表面,因此延伸卡板402在移动时卡块602将同时发生旋转,紧接着卡块602便立即抵住延伸卡板402的下表面,而卡块602旋转后,原先被卡块602挡住的活杆605便不再被阻挡并直线下移,下移后的活杆605与挡杆603贴合从而限制卡块602的旋转,最终实现固定升降接管4的效果,此时的无刷电机2便可带动螺接管3处于空转状态;
待螺旋桨的阻力消失后,由于没有了上升力,螺旋桨轴7将带动转接架8下移,此时抵架801便刚好下压跷杆607,此时跷杆607的另一端翘起,并同时带动活杆605上移,上移后的活杆605便不再挡住卡块602,最后又是在弹簧404的作用下,螺接管3将与升降接管4恢复连接,最终重新带动螺旋桨旋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包括与无人机相组装的机翼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壳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无刷电机(2),而所述机翼壳体(1)的顶端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旋桨轴(7),所述无刷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有螺接管(3),所述螺接管(3)的顶部可分离式连接有升降接管(4),所述升降接管(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十字接管(5),所述机翼壳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环架(6),且所述十字接管(5)与所述环架(6)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十字接管(5)与所述螺旋桨轴(7)活动连接,所述机翼壳体(1)的顶端内部升降式活动安装有转接架(8),且所述螺旋桨轴(7)底端转动安装有所述转接架(8)的内部;
所述螺接管(3)的顶部边缘环形阵列式固定设置有弧齿一(301),所述升降接管(4)的底端边缘环形阵列式固定设置有弧齿二(401),且所述弧齿一(301)与所述弧齿二(401)活动啮合;
所述升降接管(4)的外表面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延伸卡板(402),而所述升降接管(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插杆(403),所述十字插杆(403)活动插接在所述十字接管(5)的内部,且所述十字插杆(403)外表面并位于延伸卡板(402)与内转接板(501)之间套设有弹簧(404);
所述环架(6)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同时限制升降接管(4)运动的自解锁限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接管(5)的底端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内转接板(501),且所述内转接板(501)转动安装在所述环架(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轴(7)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十字接槽(701),且所述十字接管(5)活动插接至所述十字接槽(70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解锁限制组件包括卡块(602),所述环架(6)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端架(601),所述卡块(602)转动安装在所述端架(601)的末端,所述卡块(602)的一侧一体式固定设置有用于抵住延伸卡板(402)上表面的挡杆(6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架(60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杆管(604),且所述杆管(604)内部贯穿式活动插接有活杆(605),所述活杆(605)的顶端均贯穿式开设有顶开口(6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架(6)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跷杆(607),且所述跷杆(607)带弯折的一端贯穿所述顶开口(6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8)的两侧外壁一体式固定连接有用于按压跷杆(607)另一端的抵架(801)。
CN202320309904.7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Active CN219524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9904.7U CN219524283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9904.7U CN219524283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4283U true CN21952428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9904.7U Active CN219524283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4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24283U (zh) 一种电机传动结构
CN202334219U (zh) 直驱式的螺杆泵永磁同步电机
CN104554718B (zh) 直升机及其直驱旋翼动力装置
CN104506013A (zh) 一种一体式低速大转矩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
CN201170200Y (zh) 工业风扇的摇摆机构
CN214659592U (zh) 一种电动门窗的切换机构
CN115045966A (zh) 一种带有换向结构的永磁电动机
CN201314134Y (zh) 电动车位锁
CN212004015U (zh) 一种直达式高效低损传输总成
CN219647974U (zh) 一种叶片腹板挤胶工装
CN201435700Y (zh) 柔性启动电机
CN209358365U (zh) 无刷直流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组件
CN217282564U (zh) 一种带防堵机构微型马达
CN216332268U (zh) 一种方向机的方向自动控制装置
CN210370923U (zh) 电子调速器与柴油机的连接机构
CN2200534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电子执行器
CN218992946U (zh) 俯仰机构
CN220210160U (zh) 一种跑步机用扬升马达
CN109488536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自适应混合助力启动装置
CN216636467U (zh) 一种司机控制器
CN220792768U (zh) 一种用于电机生产的润滑油添加装置
CN211283345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拽引机安装固定装置
CN213145269U (zh) 滚珠丝杠传动装置
CN2554398Y (zh) 具有匀加速开机与匀减速关机功能的水泵离合器
CN216216269U (zh) 无刷电机及无刷电机变频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