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6653U -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 Google Patents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6653U
CN219516653U CN202320379950.4U CN202320379950U CN219516653U CN 219516653 U CN219516653 U CN 219516653U CN 202320379950 U CN202320379950 U CN 202320379950U CN 219516653 U CN219516653 U CN 219516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covering
bone
positioning
scr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99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亦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799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6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6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6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包含防刮骨钉及伤口愈合组件,其中,防刮骨钉包括钻掘部、外螺纹、光滑的颈部及防刮部,防刮部构造有上、下半球体,下半球体具有止挡端来连接颈部,且止挡端的直径小于防刮部的直径。伤口愈合组件包括遮盖挡板及骨钉,遮盖挡板具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及配合口腔形状的不规则表面;骨钉能压抵遮盖挡板,使第一定位部及骨钉共同将遮盖挡板定位在一口腔伤口上。本实用新型防刮骨钉能快速支撑黏膜及减少缝线车缝作业,借以缩短移植手术时间,同时伤口被遮盖挡板压迫止血并能防止异物摩擦,加强止血效果来提升手术完成的医疗质量。

Description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游离牙龈移植(Free Gingival Graft)手术的辅助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能降低移植手术难度同时提升术后医疗质量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背景技术
一般在牙齿进行治疗前都会进行牙龈状态的检测,如果被治疗者有牙龈萎缩的问题,就会要对牙龈进行修补手术来改善状态,而牙龈修补手术针对不同情况包含有「结缔组织移植手术」以及「游离组织移植手术」两种治疗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游离组织移植手术是直接从被治疗者口腔的内侧上方将含有牙龈的整块牙肉90(参图2)取下来,随后将止血纱布或是生长因子材料等治疗物品91放置在伤口位置,并在伤口位置周围用缝线92将治疗物品定位在伤口内部;请参阅图2所示,后续将牙龈萎缩的病变地方切开,再把被切开的黏膜拉开并用第一缝线93车缝在骨膜定位,整块牙肉90将被放置在所述黏膜张开位置的一牙龈伤口,使得整块牙肉90能够接触牙龈部分,最后再将多个第二缝线94依序车缝在牙龈、骨膜、牙龈,使多个第二缝线94能够束缚在整块牙肉90外侧面,使得整块牙肉90能够被压抵在所述牙龈伤口。
然而,传统游离组织移植手术都是通过缝线来定位黏膜以及整块牙肉,由于缝线必须被车缝在极薄的骨膜上,因此,医师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来细心车缝,并且经验不足的医师往往容易造成骨膜被缝线拉扯破坏,并且还可能造成黏膜无法被缝线车缝定位,导致游离组织移植手术失败。
此外,整块牙肉取下的伤口位置仅通过多个缝线来支撑治疗物品,由于多个缝线无法完全覆盖在整个伤口上,故手术后被治疗者仍有异物碰触疼痛及伤口容易出血的问题。由于传统手术方式仍有诸多实施上的难度及缺失,实有必要创新出一种移植辅助套件来降低手术难度及缩减手术时间,本实用新型乃针对由游离牙龈移植手术来改进手术效果及施作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游离牙龈移植手术中使用的移植套件,使被切开的黏膜能被拉开至一较远距离来受防刮骨钉支撑,防止黏膜回弹至伤口位置,改善传统手术方式必须由医师将黏膜车缝在极薄的骨膜上固定,大幅缩短移植手术的所需时间,同时提升手术完成后的医疗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使被切下牙肉的伤口位置将被遮盖挡板压迫止血,并能防止医疗材料从伤口内部掉落,同时避免手术之后舌头或食物接触到所述伤口,借以改变在牙肉切下后将医疗材料车缝在伤口位置的复杂程序,加快止血所需花费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使防刮骨钉采用无尖锐形状来避免刮伤患者口腔,且防刮骨钉亦可被缝线绕过来避免骨膜受到缝线穿过及拉扯,可大幅降低手术车缝的难度以及所需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使遮盖挡板可依据实际的医疗情况或是患者的自行选择,而采用3D打印的硬质材料或是由医疗级硅胶构成的可形变材料来进行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使防刮骨钉的外周缘能套设一弹性套膜,使得新长牙肉不会将整个防刮骨钉包覆,避免伤口愈合之后不易发现防刮骨钉。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使移植套件具有配合医疗级硅胶使用的特制探针,使探针能够对硅胶片进行多点定位,避免硅胶片在伤口上滑动,以利将骨钉锁合在上颚的取皮伤口处。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包含:一防刮骨钉以及一伤口愈合组件,所述防刮骨钉包括;
一钻掘部,具有一尖端以及一扩张端,且一环锥面被形成在所述尖端及所述扩张端之间;
一外螺纹,设置在所述钻掘部的环锥面;
一颈部,具有一连接在所述扩张端的杆体,且所述杆体具有一光滑表面;以及
一防刮部,构造有一上半球体以及一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具有一能被手工具组接的嵌合端,所述嵌合端设有一无任何尖端的开孔,所述下半球体具有一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止挡端,所述止挡端的一中央区域连接于所述颈部,又所述止挡端的一外侧区域形成一环圈止挡面,又所述防刮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止挡端的直径;以及
所述伤口愈合组件包括;
一遮盖挡板,设有一能覆盖在伤口位置的遮挡部,并在所述遮挡部外围的相反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以及一第二定位部,且所述遮挡部的一底端能配合一口腔的形状而被形成一不规则表面;以及
一骨钉,设有一头部以及一具外螺纹的杆部,所述杆部贯穿于所述固定孔,使得所述头部的一接触端能压抵所述遮盖挡板,使所述遮盖挡板能被所述锯齿边缘及所述骨钉两者共同定位来遮盖所述口腔中的一伤口。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开孔具有一圆角区以及一截面积小于所述圆角区的凹孔区;所述颈部具有一位于所述杆体与所述止挡端之间的扩张体,所述扩张体设为一直径逐渐扩张的漏斗形状;所述防刮部设有一位于所述上半球体以及所述下半球体之间的圆盘体。
所述遮盖挡板可由一医疗级的硅胶材料构成,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是被另一骨钉贯穿,使得所述遮盖挡板能被两骨钉共同定位在所述口腔中的所述伤口,当所述硅胶材料被所述两骨钉的头部压迫时,所述两骨钉的一周围区域都会凹陷,使所述头部不会超过所述遮盖挡板的一上表面。
所述游离牙龈移植套件还包含一定位探针,所述定位探针具有一握柄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握柄部的叉刺部,所述叉刺部具有一连接件以及多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刺针,所述多个刺针通过刺穿所述硅胶材料而能在所述遮盖挡板上形成多个定位点。
此外,所述遮盖挡板亦可由一3D打印的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第一定位部构造成一匹配多个牙齿轮廓的锯齿边缘,使得所述锯齿边缘能插入所述多个牙齿之间的至少一缝隙。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为一阶梯状槽孔,所述阶梯状槽孔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且所述骨钉的一头部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凹陷高度,当所述骨钉穿入所述阶梯状槽孔时,所述头部将会全部容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
所述遮盖挡板还设有一固定部来覆盖在所述多个牙齿的外表面,所述固定部是由所述锯齿边缘一体向上延伸来构成一锯齿状板面。所述遮挡部具有一能接触所述口腔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一由所述第一部分区域翘起的第二部分区域,使得一间隙被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区域与所述口腔之间,又所述第二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部分区域之间。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包含所述防刮骨钉、所述伤口愈合组件、一绕线组件以及一弹性套膜,其中,所述绕线组件包括一愈合帽以及一套盖,所述愈合帽依序设有一顶部、一渐缩颈部以及一螺接部,所述顶部具有一外露顶面以及一环绕侧面,且所述外露顶面具有一组接槽;所述套盖由一弹性材料构成,具有一能接触所述外露顶面的覆盖部以及一能包围所述环绕侧面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一环圈尺寸小于所述愈合帽的一外围轮廓;当所述套盖套设于所述愈合帽时,所述夹持部及所述覆盖部将会被弹性撑张,使得所述环圈尺寸变大来夹紧所述愈合帽,并使夹持部与所述愈合帽的环绕侧面之间形成有一止挡台阶。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套盖还具有一由所述遮盖部一体延伸的卡抵部,所述卡抵部匹配所述组接槽形状,使得所述卡抵部在被插入所述组接槽时,能够防止愈合帽与所述套盖之间产生一相对位移。
所述弹性套膜具有一直径小于所述防刮部的弹性孔,当所述弹性套膜从所述防刮部移动至所述颈部时,所述弹性孔会先被所述防刮部从一原始尺寸扩张成一扩大尺寸,再从所述扩大尺寸恢复成所述原始尺寸来移动至所述颈部。
本实用新型亦教示一种游离牙龈移植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一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一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一移植牙龈取得步骤、一伤口覆压步骤、一游离牙龈移植步骤以及一缝线定位步骤;其中,所述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是对一牙龈与一黏膜交界的一目标位置切割形成一线段伤口,并将所述黏膜沿着一牙根方向拉移,使得所述线段伤口被形变成一受移植伤口;所述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是将一防刮骨钉设置在所述受移植伤口,所述黏膜将被所述防刮骨钉支撑而与所述牙龈保持一间隔距离。
所述移植牙龈取得步骤是切割一上颚的一内侧上皮来取出一含有牙龈的移植牙肉,使得所述内侧上皮形成一区块伤口;所述伤口覆压步骤是将一遮盖挡板覆盖于所述区块伤口,使所述遮盖挡板的一锯齿边缘能插入多个牙齿之间的至少一缝隙,再由一骨钉穿过所述遮盖挡板来固定在所述上颚,使得所述遮盖挡板能完全覆盖所述区块伤口;所述游离牙龈移植步骤是将所述移植牙肉放置于所述受移植伤口中。
所述缝线定位步骤将一缝线的一尾端固定在所述牙龈,再把所述缝线绕过所述防刮骨钉后,将所述缝线的一头端固定所述牙龈,使得所述缝线呈现一U形状来压抵在所述移植牙肉的一外侧面,使所述移植牙肉被贴合在所述受移植伤口来得到良好血液供应,以利伤口愈合。除此之外,所述缝线在绕过所述防刮骨钉之后亦能依序再绕过一具有套盖的愈合帽以及一辅助防刮骨钉,最后再将所述头端固定在所述牙龈,使得所述缝线呈现一W形状。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游离牙龈移植方法还包含一套膜覆盖步骤、一挡板移除步骤、一套膜移除步骤以及一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其中,所述套膜覆盖步骤是将一弹性套膜套接在所述防刮骨钉,使得所述弹性套膜的一弹性孔会被所述防刮骨钉扩张,随后所述防刮骨钉再弹性恢复成原始尺寸,使弹性套膜被保持在牙龈与所述防刮骨钉之间。
所述挡板移除步骤是当所述区块伤口愈合成一新上颚牙肉后,将所述骨钉从所述上颚卸除,再把所述遮盖挡板分离于所述新上颚牙肉。所述套膜移除步骤是当所述移植牙肉与所述受移植伤口愈合成一新牙龈牙肉,将所述弹性套膜向外拉移,使得所述弹性套膜与所述防刮骨钉分离。所述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是将所述缝线和所述防刮骨钉分别从所述新牙龈牙肉的一外侧及一内部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将被切开黏膜向下拉开时,通过多个防刮骨钉来阻挡黏膜回弹,使受移植伤口能够外露出更大的区域来放置移植牙肉,改善传统缝线车缝在骨膜方式的手术时间较长,或是容易破坏骨膜导致捆绑失败;同时,防刮骨钉也是一个缝线缠绕转折的重要定位点,使移植牙肉在被缝线压抵于受移植伤口时,医师仅需将缝线车缝在牙龈而无须再绕过骨膜。此外,取出移植牙肉的伤口位置能由遮盖挡板来压迫止血,同时避免术后舌头或食物碰触伤口,造成伤口不易愈合及疼痛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游离牙龈移植手术在取得牙肉后来治疗伤口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游离牙龈移植手术将牙肉移植至牙龈伤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游离牙龈移植套件所需基本器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游离牙龈移植套件追加其他辅助器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游离牙龈移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防刮骨钉的断面图;
图7为伤口愈合组件第一实施例组合的上视图;
图8为图7伤口愈合组件安装在口腔的断面示意图;
图9为绕线组件的套盖被扩张结合在愈合帽的示意图;
图10为绕线组件另一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1为伤口愈合组件第二实施例组合的示意图;
图12A及图12B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用不同定位探针的示意图;
图13为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的示意图;
图14为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的示意图;
图15为移植牙龈取得步骤的示意图;
图16为伤口覆压步骤采用树脂材料的示意图;
图17为游离牙龈移植步骤的示意图;
图18为缝线定位步骤的示意图;
图19为另一缝线定位方式的示意图;
图20为套膜覆盖步骤的示意图;
图21为挡板移除步骤的示意图;
图22为套膜移除步骤的示意图;
图23为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的示意图;
图24A~D为伤口覆压步骤采用硅胶片的动作示意图;
图25为硅胶制遮盖挡板被设置在伤口上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刮骨钉;11-钻掘部;111-尖端;112-扩张端;12-外螺纹;13-颈部;131-杆体;132-扩张体;14-防刮部;141-上半球体;142-下半球体;143-圆盘体;144-嵌合端;145-开孔;145a-圆角区;145b-凹孔区;146-止挡端;2-伤口愈合组件;21-遮盖挡板;211-遮挡部;211a-第一部分区域;211b-第二部分区域;212-固定部;213-第一定位部;214-第二定位部;214a-第一开口;214b-第二开口;215-不规则表面;216-周围区域;22-骨钉;221-头部;222-杆部;3-绕线组件;31-愈合帽;311-顶部;312-渐缩颈部;313-螺接部;314-组接槽;32-套盖;321-覆盖部;322-夹持部;323-卡抵部;33-止挡台阶;4-弹性套膜;40-膜体;41-弹性孔;50-牙齿;51-区块伤口;52-间隙;53-受移植伤口;6-定位探针;61-握柄部;62-叉刺部;621-连接件;622-刺针;71-牙龈;72-黏膜;73-移植牙肉;74-治疗药品;80-第一缝线;81-尾端;82-头端;83-第二缝线;90-牙肉;91-治疗物品;92-缝线;93-第一缝线;94-第二缝线;D-牙根方向;S1-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S2-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S3-移植牙龈取得步骤;S4-伤口覆压步骤;S5-游离牙龈移植步骤;S6-缝线定位步骤;S7-套膜覆盖步骤;S8-挡板移除步骤;S9-套膜移除步骤;S10-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以及一配合使用所述游离牙龈移植套件的游离牙龈移植方法,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包含一防刮骨钉1、一伤口愈合组件2、一绕线组件3以及一弹性套膜4,所述防刮骨钉1及所述伤口愈合组件2为基本器具,而所述绕线组件3以及所述弹性套膜4则是追加器具。
请再参阅图5所示,所述游离牙龈移植方法则是包含一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S1、一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S2、一移植牙龈取得步骤S3、一伤口覆压步骤S4、一游离牙龈移植步骤S5、一缝线定位步骤S6、一套膜覆盖步骤S7、一挡板移除步骤S8、一套膜移除步骤S9以及一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S10。
其中,所述防刮骨钉1是应用在所述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S2以及所述缝线定位步骤S6中,所述伤口愈合组件2是应用在所述伤口覆压步骤S4,所述绕线组件3是选择性地应用在所述缝线定位步骤S8、而所述弹性套膜4则是应用在所述套膜覆盖步骤S7;然而图标所呈所述方法顺序仅为方便举例说明之用,亦即所述移植牙龈取得步骤S3及所述伤口覆压步骤S4可更换至所述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S1以及所述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S2之前来进行,此外,所述挡板移除步骤S7亦可向所述套膜移除步骤S9以及所述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S10互相更换顺序。
请参阅图3及图6所示,所述防刮骨钉1包含一钻掘部11、一外螺纹12、一颈部13以及一防刮部14,其中,所述钻掘部11具有一尖端111以及一扩张端112,且一环锥面被形成在所述尖端111及所述扩张端112之间,所述环锥面的长度可以是3mm~5mm;所述外螺纹12设置在所述钻掘部11的环锥面上,使得钻掘部11能够稳固地被固定在齿槽骨中;所述颈部13的长度可以是2mm~4mm,且所述颈部13具有一连接在所述扩张端112的杆体131以及一连接在所述杆体131的扩张体132,所述杆体131具有一光滑表面,所述扩张体132设为一直径逐渐扩张的漏斗形状。
所述防刮部14具有一上半球体141、一下半球体142以及一位于所述上半球体141与所述下半球体142之间的圆盘体143,所述上半球体141具有一能被手工具组接的嵌合端144,所述嵌合端144设有一无任何尖端的开孔145,如图所示,所述开孔145具有一位于上方的圆角区145a以及一截面积小于所述圆角区145a的凹孔区145b,且所述凹孔区145b的截面为一可供牙钻手机连接的多边形。所述下半球体142具有一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止挡端146,所述止挡端146的一中央区域连接于所述颈部13,又所述止挡端146的一外侧区域形成一环圈止挡面来阻挡缝线跨越所述下半球体142,又所述防刮部14的直径大于所述止挡端146的直径。
请参阅图3、图7、图8所示所述伤口愈合组件2的第一实施例,所述伤口愈合组件2包含一遮盖挡板21以及一骨钉22,其中,所述遮盖挡板21可通过3D扫描一被治疗者的口腔形状后来进行一树脂材料的3D打印,使所述遮盖挡板21能完全贴合在所述被治疗者的一口腔的上颚口腔牙肉以及多个牙齿50。所述遮盖挡板21设有一大于伤口面积的遮挡部211、一覆盖在所述多个牙齿50外表面的固定部212、一第一定位部213以及一第二定位部214,所述第一定位部213以及一第二定位部214分别位于所述遮挡部的相反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213设为一位于所述遮挡部211一侧的锯齿边缘来匹配多个牙齿50的轮廓,使得所述锯齿边缘能插入所述多个牙齿50之间的至少一缝隙,所述第二定位部214设有两个分散排列在所述遮挡部211的阶梯状槽孔,然而,阶梯状槽孔的数量仅用为举例说明,并非加以限制。又所述遮挡部211的一底端具有一不规则表面215来配合所述口腔的形状。又所述固定部212是由所述锯齿边缘一体向上延伸来构成一锯齿状板面。
所述骨钉22设有一扁平状的头部221以及一具螺纹的杆部222,当所述遮盖挡板21配合多个牙齿50及一区块伤口51来放置完成后,将所述杆部222贯穿于所述固定孔214,使得所述头部221的一接触端能压抵所述遮盖挡板21,使所述遮盖挡板21的两侧能分别被所述锯齿边缘213及所述骨钉22定位,使得所述遮盖挡板21形成一压迫力量F来持续作用所述伤口5,加速所述伤口5止血的效果。
如图8所示,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阶梯状槽孔具有一第一开口214a以及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214a的第二开口214b,且所述骨钉22的一头部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214b的一凹陷高度,当所述骨钉22穿入所述阶梯状槽孔时,所述头部221将会全部容置在所述第二开口214b内,并与所述第二开口214b的端面对齐,使得所述遮盖挡板21与所述骨钉22共同形成一连续表面。
此外,所述遮挡部211具有一能接触所述口腔的第一部分区域211a以及一由所述第一部分区域211a翘起的第二部分区域211b,使得一间隙52被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区域211b与所述口腔之间,又所述第二部分区域211b相邻于所述固定部212以及所述第一部分区域之间211a。
请参阅图4及图9所示,所述绕线组件3包括一愈合帽31以及一套盖32,所述愈合帽31依序设有一顶部311、一渐缩颈部312以及一螺接部313,所述顶部311具有一外露顶面以及一环绕侧面,且所述外露顶面具有一组接槽314;所述套盖32是由一弹性材料构成,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硅胶或橡胶,所述套盖32具有一能接触所述外露顶面的覆盖部321以及一能包围所述环绕侧面的夹持部322,所述夹持部322的一环圈尺寸小于所述愈合帽31的一外围轮廓,当所述套盖32套设于所述愈合帽31时,所述夹持部322及所述覆盖部321将会被弹性撑张,使得所述环圈尺寸变大来夹紧所述愈合帽31,并使夹持部322与所述愈合帽31的环绕侧面之间形成有一止挡台阶33。
请参阅图10所示,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套盖32还具有一由所述遮盖部321一体延伸的卡抵部323,所述卡抵部323匹配所述组接槽314形状,使得所述卡抵部323在被插入所述组接槽314时,能够防止所述愈合帽31与所述套盖32之间产生一相对位移。
请再参阅图4所示,所述弹性套膜4具有一大范围面积的膜体40以及一贯穿所述膜体40的弹性孔41,所述弹性孔41的一直径小于所述防刮骨钉1的防刮部14,当所述弹性套膜4从所述防刮部14移动至所述颈部13时,所述弹性孔41会先被所述防刮部14从一原始尺寸扩张成一扩大尺寸,再从所述扩大尺寸恢复成所述原始尺寸来移动至所述颈13部,使弹性套膜4能够位于所述止挡端146以及牙肉之间。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套膜4具有两形成设定距离的弹性孔41(未图示),可使单一弹性套膜4的相反两侧受到两个防刮骨钉1分别定位,使新长牙肉不会将整个防刮骨钉1包覆,避免伤口愈合之后不易发现防刮骨钉1。
请参阅图11所示所述伤口愈合组件2的第二实施例,所述遮盖挡板21是由一医疗级的可形变材料构成,所述可形变材料可以是一易于穿刺的硅胶片,使所述遮盖挡板21能够自动形变成一不规则表面215来贴附在伤口周围;所述遮盖挡板21同样具有一略大于所述伤口的遮挡部211,并且超出所述伤口区域的多个个延伸长度将会成为可供两骨钉22穿刺的所述第一定位部213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14。
使医师能在所述第一定位部213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14上选定一穿刺位置(如图虚线圈),通过一牙科手机将所述两骨钉22分别锁固在所述穿刺位置上;然而,由于硅胶片放置在伤口上容易产生滑动,因此,必须要先用一组两支的定位探针6来进行定位,始能防止硅胶片在锁合所述骨钉22时会产生的移动以及自转问题。
请参阅图12A及图12B所示,所述定位探针6具有一握柄部61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握柄部61的叉刺部62,所述叉刺部62具有一连接件621以及多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621的刺针622,使所述多个刺针622通过刺穿所述硅胶片而能在所述遮盖挡板21上形成多个定位点。如图12A所示,所述连接件621设为一T形连杆,所述刺针622设为一针体,其中针体式的定位探针6为惯用右手右上方及惯用手左手左上方使用;如图12B所示,所述连接件621设为一T形连杆,所述刺针622设为一勾针,其中勾针式的定位探针6为惯用手右手左上方及惯用手左手右上方使用。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受移植区黏膜切割步骤S1是对一牙龈71与一黏膜72交界的一目标位置切割形成一线段伤口(如图虚线处),并将所述黏膜71沿着一牙根方向D拉移,使得所述线段伤口被形变成一大范围的受移植伤口53。
请参阅图14所示,所述受移植区黏膜固定步骤S2是将两防刮骨钉1分别通过牙钻手机来设置在所述受移植伤口53的下方两相对侧,使所述黏膜72被两个防刮骨钉1的颈部13支撑而与所述牙龈71保持一间隔距离,并且由于所述防刮部14的直径大于所述颈部13,所述黏膜72会接触在所述止挡端146而无法翻越过所述防刮部14,使所述黏膜72无法回弹形变。
请参阅图15所示,所述移植牙龈取得步骤S3是切割一上颚的一内侧上皮来取出一含有牙龈的移植牙肉73,使得所述内侧上皮形成所述区块伤口51,后续将止血纱布或是生长因子材料等一治疗药品74放置进入所述区块伤口51。
请参阅图16所示,所述伤口覆压步骤S4是将所述遮盖挡板21覆盖于所述区块伤口51,使所述遮盖挡板21的一锯齿边缘213能插入多个牙齿50之间的至少一缝隙,再由所述骨钉22穿过所述遮盖挡板21来固定在所述上颚,使得所述遮盖挡板21能完全覆盖所述区块伤口51,并对所述区块伤口51周围进行压迫止血。
请参阅图17所示,所述游离牙龈移植步骤S5是将所述移植牙肉73放置于所述受移植伤口53中。请参阅图18所示,所述缝线定位步骤S6将一第一缝线80的一尾端81固定在所述牙龈71,再把所述第一缝线80绕过所述防刮骨钉1后,将所述第一缝线80的一头端82固定所述牙龈71,使得所述第一缝线80呈现一U形状来压抵在所述移植牙肉73的一左边区域,后续,再用一第二缝线83来压抵在所述移植牙肉73的一右侧区域,使所述移植牙肉73能被两缝线支撑而持续接触所述受移植伤口53。
请参阅图19所示,除此之外,所述第一缝线80在绕过所述防刮骨钉1之后亦能依序再绕过所述绕线组件3以及另一防刮骨钉1,最后再将所述头端82固定在所述牙龈71,使得所述第一缝线80呈现一W形状,其中,所述第一缝线80是受到位于所述愈合帽31以及套盖32之间的止挡台阶33支持。
请参阅图20所示,所述套膜覆盖步骤S7是将两弹性套膜4分别套接在所述两防刮骨钉1,使得所述弹性套膜4的一弹性孔42会被所述防刮部14扩张,随后在进入所述颈部13时弹性恢复成原始尺寸,使所述两弹性套膜4的其中一者被保持在所述第一缝线80与所述防刮部14之间,而所述两弹性套膜4的另一者被保持在所述第二缝线83与所述防刮部14之间。
请参阅图21所示,所述挡板移除步骤S8是当所述区块伤口51愈合成一新上颚牙肉后,将所述骨钉22从所述上颚及所述固定孔214中卸除,再把所述遮盖挡板21分离于所述新上颚牙肉,使两骨钉22所造成的小伤口慢慢愈合。
请参阅图22所示,所述套膜移除步骤S9是当所述移植牙肉73与所述受移植伤口53愈合成一新牙龈牙肉,将所述弹性套膜4从所述防刮骨钉1的颈部13位置向外拉移,使得所述弹性套膜4越过所述防刮部14来与所述防刮骨钉1分离。由于所述弹性套膜4阻挡在所述移植牙肉73与所述受移植伤口53的外侧,因此,所述新牙龈牙肉将会愈合在所述弹性套膜4的内侧面,而不会再向外生长将所述防刮部14包覆。
请参阅图23所示,所述缝线及骨钉移除步骤S10是将所述第一缝线80、所述第二缝线83和所述防刮骨钉1分别从所述新牙龈牙肉的一外侧及一内部拆除,之后再使两防刮骨钉1所造成的小开口慢慢愈合。
在所述伤口覆压步骤S4中,若是所述遮盖挡板21是采用硅胶片来覆盖在所述区块伤口51,医师将可以依据实际患者口腔的伤口情况,先行选定面积大于所述伤口的所述硅胶片。请参阅图24A所示,医师会先将所述遮盖挡板21覆盖在伤口位置,使得伤口外侧余留一部分长度来作为定位部使用,再来将勾针状的定位探针6刺入所述遮盖挡板21以及靠近牙齿的牙肉上,后续把骨钉22对准所述第二定位部214的穿刺位置。
请参阅图24B所示,当所述骨钉22穿刺所述第二定位部214及上颚槽骨,所述第二定位部214将会形成有一开孔,且所述第二定位部214会被所述骨钉22的头部221压迫,使得所述开孔的一周围区域216将会凹陷,同时所述头部221不会超出所述遮盖挡板21的一上表面,造成病患舌头有异物感。
请参阅图24C所示,随后将勾针状的定位探针6取下,再把另一针状的定位探针6穿刺在所述第一定位部213附近的牙肉,由另一骨钉22来对准所述第一定位部214的穿刺位置。
请参阅图24D所示,当另一骨钉22穿刺所述第一定位部213及上颚骨,所述第一定位部213将会形成有一开孔,并且在另一骨钉22被固定在上颚槽骨后,再将针状的定位探针6从牙肉中取出。
请参阅图25所示,最后,所述遮盖挡板21通过硅胶片易于穿透的特性,利用两骨钉22定位在伤口上,且所述遮盖挡板21下方与所述伤口之间因置放有治疗物品90(未图示),可帮助病患止血及固定血块,促进伤口愈合同时提升愈合期间的舒适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防刮骨钉,包括一钻掘部、一外螺纹、一颈部、以及一防刮部,该钻掘部具有一尖端以及一扩张端,且一环锥面被形成在所述尖端及所述扩张端之间;该外螺纹设置在所述钻掘部的环锥面;该颈部具有一连接在所述扩张端的杆体,且所述杆体具有一光滑表面;该防刮部构造有一上半球体以及一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具有一能被手工具组接的嵌合端,所述嵌合端设有一无任何尖端的开孔,所述下半球体具有一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止挡端,所述止挡端的一中央区域连接于所述颈部,所述止挡端的一外侧区域形成一环圈止挡面,所述防刮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止挡端的直径;以及
一伤口愈合组件,包括一遮盖挡板以及一骨钉,该遮盖挡板设有一能覆盖在伤口位置的遮挡部,并在所述遮挡部外围的相反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以及一第二定位部,且所述遮挡部的一底端能配合一口腔的形状而被形成一不规则表面;该骨钉设有一头部以及一具有外螺纹的杆部,所述杆部贯穿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使得所述头部的一接触端能压抵所述遮盖挡板,使所述遮盖挡板能被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骨钉两者共同定位来遮盖所述口腔中的一伤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具有一圆角区以及一截面积小于所述圆角区的凹孔区;且所述颈部具有一位于所述杆体与所述止挡端之间的扩张体,所述扩张体设为一直径逐渐扩张的漏斗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挡板是由一医疗级的硅胶材料构成,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是被另一骨钉贯穿,使得所述遮盖挡板能被两骨钉共同定位在所述口腔中的所述伤口,当所述硅胶材料被所述两骨钉的头部压迫时,所述两骨钉的一周围区域都会凹陷,使所述头部不会超出所述遮盖挡板的一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牙龈移植套件还包含一定位探针,所述定位探针具有一握柄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握柄部的叉刺部,所述叉刺部具有一连接件以及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多个刺针,所述多个刺针通过刺穿所述硅胶材料而能在所述遮盖挡板上形成多个定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挡板是由3D打印的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第一定位部构造成匹配多个牙齿轮廓的锯齿边缘,使得所述锯齿边缘能插入所述多个牙齿之间的至少一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为一阶梯状槽孔,所述阶梯状槽孔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且所述骨钉的一头部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凹陷高度,当所述骨钉穿入所述阶梯状槽孔时,所述头部将会全部容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挡板还设有一固定部来覆盖在所述多个牙齿的外表面,所述固定部是由所述锯齿边缘一体向上延伸来构成一锯齿状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具有一能接触所述口腔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一由所述第一部分区域翘起的第二部分区域,使得一间隙被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区域与所述口腔之间,又所述第二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部分区域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牙龈移植套件还包含一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包括:
一愈合帽,依序设有一顶部、一渐缩颈部以及一螺接部,所述顶部具有一外露顶面以及一环绕侧面,且所述外露顶面具有一组接槽;以及
一套盖,由弹性材料构成,具有一能接触所述外露顶面的覆盖部以及一能包围所述环绕侧面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一环圈尺寸小于所述愈合帽的一外围轮廓;
其中,当所述套盖套设于所述愈合帽时,所述夹持部及所述覆盖部将会被弹性撑张,使得所述环圈尺寸变大来夹紧所述愈合帽,并使夹持部与所述愈合帽的环绕侧面之间形成有一止挡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离牙龈移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牙龈移植套件还包含一弹性套膜,所述弹性套膜具有一直径小于所述防刮部的弹性孔,当所述弹性套膜从所述防刮部移动至所述颈部时,所述弹性孔会先被所述防刮部从一原始尺寸扩张成一扩大尺寸,再从所述扩大尺寸恢复成所述原始尺寸来移动至所述颈部。
CN202320379950.4U 2023-03-03 2023-03-03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Active CN219516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9950.4U CN219516653U (zh) 2023-03-03 2023-03-03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9950.4U CN219516653U (zh) 2023-03-03 2023-03-03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6653U true CN21951665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9950.4U Active CN219516653U (zh) 2023-03-03 2023-03-03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6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1149A (en) Method for suturing with a bioabsorbable needle
ES2523985T3 (es) Dispositivo de fijación de tejido anclado de forma remota
JP3165067B2 (ja) 口内外科手術用器具
US5950633A (en)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for cosmetic surgery
US20180303477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elasticity of tissue of living body
JP2001526929A (ja) 生体吸収性の縫合糸固定具
US9398903B2 (en) Knotless locking tissue faste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81343A1 (en) Flexible tooling for use in maxillary sinus elevation procedure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101668663B1 (ko) 봉합사를 이용한 키트 및 봉합 방법
US5611814A (en) Resorbable surgical appliances and endoscopic soft tissue suspension procedure
US88214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
CN219516653U (zh) 游离牙龈移植套件
Moore et al. Suturing techniques for periodontal plastic surgery
JP3868410B2 (ja) 針付縫合糸
TWM645250U (zh) 游離牙齦移植套件
WO2022000612A1 (zh) 一种止血扣
KR20190059673A (ko) 피부 리프팅용 수술 도구
US200301203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rgical enhancement of the lips
WO2015080505A1 (ko) 임플란트용 치은 절제 플라이어
KR101713478B1 (ko) 봉합사
RU2380051C1 (ru) Способ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верхней челюсти
CN213249386U (zh)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US20230285153A1 (en) Dental mesh for covering bone graft material
KR102402338B1 (ko) 코 성형 보형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코 성형방법
RU2813523C1 (ru)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объема мягких тканей во время установки зубных импланта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