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4409U -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4409U
CN219514409U CN202320748376.5U CN202320748376U CN219514409U CN 219514409 U CN219514409 U CN 219514409U CN 202320748376 U CN202320748376 U CN 202320748376U CN 219514409 U CN219514409 U CN 219514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plate
shell
casing
transver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83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ingo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ngo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ngo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ngo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83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4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4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4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属于充电适配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支撑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平行,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横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横板一端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平行,第四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一端和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相对背离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一端贯穿第一横板或第二横板伸至连接板处和连接板螺纹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外壳拆卸便利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适配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国内车载充电适配器行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引进国内先进的电源电气技术,对自身产品进行升级以适应新的行业业态。
现有的充电适配器的外壳大多由ABS塑料制成,其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将元器件固定连接在下壳内后,通过胶粘的方式将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使外壳内的元器件不易和外界物体接触,从而外壳起到了保护元器件的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胶粘的方式将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当外壳内的元器件损害需维修时,用于固定上壳和下壳的胶水不易清理,从而存在有外壳拆卸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外壳拆卸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外壳,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支撑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平行,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横板一端和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平行,第四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一端和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第一支横板和第二横板相对背离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一端贯穿第一横板或第二横板伸至连接板处和连接板螺纹连接,第一螺杆和连接板一一对应 。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固定后,形成一个封闭的外壳,当内部零件损坏后,拧动第一螺杆,解除第一螺杆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得到脱离,再对固定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的零件进行维修更换,无需使用胶粘的方式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避免了清理胶水,从而提高了外壳拆卸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第四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通,第三壳体背离第四支撑板一侧开设有安置槽,第三壳体在安置槽处设置有用于输出直流电的插头,插头和第三壳体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使用直流电时,能够直接和插头连接,适配器输出直流电,从而插头的设置为适配器输出直流电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所述插头包括连接块和插杆,插杆设置有多跟,插杆之间相互平行,插杆的一端和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处于第三壳体内和第三壳体连接固定,插杆远离固定块一端从安置槽处伸至第三壳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处于第三壳体内,与内部零件连接,同时通过插杆向外输出直流电,从而插头实现了直流电的输出。
可选的,所述滑槽内沿滑槽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三壳体背离第四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一端贯穿第三壳体侧壁伸至第三壳体内和连接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块损坏后,能够拧动第二螺杆,使连接块和第三壳体脱离,再进行维修,从而为连接块维修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板朝向第二横板一侧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和第一横板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适配器在工作状态下,内部零件会产生热能,通过散热片加快了内部热能向外界传导的速度,从而使外壳内的温度不易升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板背离第二横板一侧设置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一端贯穿第一横板和散热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导热片损坏,通过解除第三螺杆和第一横板的连接,使得散热板和第一横板脱离,对散热板进行维修或更换,从而为维修或更换散热板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所述第四支撑板靠近第三壳体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出交流电或连接外部电源的两组接线端子,两组接线端子分别处于第三壳体的相对两侧,接线端子和第四支撑板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组接线端子与外界电源线连接,使得适配器接通电源,同时使用者使用交流电时,能够通过电源线与另一组接线端子固定连接,适配器通过接线端子,向外输出交流电,从而两组接线端子的设置为适配器通电或向外输出交流电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背离第四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四螺杆,第四螺杆一端贯穿接线端子和第四支撑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线端子损坏后,能够通过解除第四螺杆和第四支撑版的连接,使得接线端子和第四支撑板脱离,从而为接线端子的维修或更换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螺杆和连接板的连接固定,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固定,且形成一个封闭的外壳,因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未使用胶粘的方式连接固定,当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拆卸分离时,无需清理胶水,从而提高了外壳拆卸的便利性;
2.通过在第三壳体处设置插头,实现了适配器输出直流电的功能;
3.通过在第四支撑板处设置两组接线端子,实现了适配器连接电源和向外输出交流电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体现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体现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体现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11、第一横板;12、第二横板;13、第一支撑板;2、第二壳体;21、第二支撑板;22、第三支撑板;23、第四支撑板;3、连接板;31、第一螺杆;4、第三壳体;41、安置槽;42、第二螺杆;5、插头;51、连接块;52、插杆;6、散热板;61、第三螺杆;7、接线端子;71、第四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参考图1和图2,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横板11、第二横板12和第一支撑板13,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平行,第一支撑板13固设在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之间,且第一支撑板13与二者均垂直,第一支撑板13处于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的一端,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支撑板21、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相互平行,第四支撑板23固设在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之间,第四支撑板23和两者均垂直。
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相对一侧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和第二支撑板21或第三支撑板22均垂直,且连接板3处于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之间,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相对背离一侧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一螺杆31,第一螺杆31一端贯穿第一横板11或第二横板12伸至连接板3处和连接板3螺纹连接,第一螺杆31和连接板3一一对应,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固定时,第二支撑板21、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3均处于第二横板12和第一横板11之间,且三者的相对两端分别和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抵接,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靠近第一支撑板13一侧均和第一支撑板13抵接。
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形成一个封闭的外壳,当对内部零件进行检修时,通过松动第一螺杆31,使第一螺杆31和连接板3脱离,使得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脱离,再对零件进行检修,未使用胶粘的方式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进行连接固定,减少了拆卸时对胶水的清理,从而提高了拆卸外壳的便利性。
参考图1和图2,第四支撑板2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4,第三壳体4处于第二壳体2外,第三壳体4为封闭状态,且第三壳体4和第二壳体2相连通,第三壳体4远离第四支撑板23一侧开设有安置槽41,第三壳体4在安置槽41处设置有用于输出直流电的插头5,插头5包括连接块51和插杆52,连接块51设置在第三壳体4内,第三壳体4背离第四支撑板23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杆42,第二螺杆42一端贯穿第三壳体4侧壁伸至连接块51处和连接块51螺纹连接,插杆52设置有两个,插杆52和第三壳体4垂直,且两个插杆52相互平行,插杆52的一端和连接块51固定连接,插杆52远离连接块51一端从安置槽41处沿背离第四支撑板23方向设置第三壳体4外。
使用者需用直流电时,通过和插杆52连接固定,同时适配器通过插杆52向外输出直流电,若需更换插头5,通过松动第二螺杆42,使得连接块51和第三壳体4脱离,再更换良好插头5,从而第二螺杆42的设置为更换插头5提供了便利。
参考图1和图2,第四支撑板23一侧设置有两组接线端子7,两组接线端子7均处于第二壳体2外,两组接线端子7分别处于第三壳体4相对两侧,连接端子背离第四支撑板23一侧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第三螺杆61,第三螺杆61一端贯穿接线端子7和第四支撑板23螺纹连接。
一组接线端子7为接通外部电源,即连接火线和零线,另一组接线端子7为向外输出交流电,通过第三螺杆61使得接线端子7和第四支撑板23连接固定,当连接端子损坏需更换时,松动第三螺杆61,使接线端子7和第四支撑板23脱离,再更换接线端子7,从而第三螺杆61的设置为更换接线端子7提供了便利。
参考图3和图4,第一横板11朝向第二横板12一侧设置有散热板6,散热板6和第一横板11平行,第一横板11背离第二横板12一侧设置有四个第四螺杆71,第四螺杆71一端贯穿第一横板11和散热板6螺纹连接,且四个螺杆分别处于散热板6的四角处。
在适配器使用的过程中,零件产生热量,散热板6加快了热量的扩散速度,使壳体内温度不易升高,零部件不易受高温而损坏,从而对外壳内的零部件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的实施原理为:对适配器外壳进行拆卸时,松动第一螺杆31,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脱离,完成外壳的拆卸,同时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固定的零件裸露在外,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通过在第三壳体4处设置能够向外输出直流的插头5,为使用者提供直流电提供了便利,通过在第四支撑板23处设置有两组接线端子7,为适配器连接外部电源以及向外部输出交流电提供了便利,同时无需使用胶水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进行固定,减少了拆卸时对胶水的清理,从而提高了外壳拆卸的便利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外壳,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横板(11)、第二横板(12)和第一支撑板(13),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平行,第一支撑板(13)和第一横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3)远离第一横板(11)一端和第二横板(12)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支撑板(21)、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平行,第四支撑板(23)和第二支撑板(21)一端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23)远离第二支撑板(21)一端和第三支撑板(2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1)和第三支撑板(22)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3),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相对背离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杆(31),第一螺杆(31)一端贯穿第一横板(11)或第二横板(12)伸至连接板(3)处和连接板(3)螺纹连接,第一螺杆(31)和连接板(3)一一对应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板(2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4),第三壳体(4)和第二壳体(2)相连通,第三壳体(4)背离第四支撑板(23)一侧开设有安置槽(41),第三壳体(4)在安置槽(41)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5),插头(5)和第三壳体(4)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5)包括连接块(51)和插杆(52),插杆(52)设置有多根,插杆(52)之间相互平行,插杆(52)的一端和连接块(51)固定连接,连接块(51)处于第三壳体(4)内和第三壳体(4)连接固定,插杆(52)远离固定块一端从安置槽(41)处伸至第三壳体(4)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4)背离第四支撑板(23)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杆(42),第二螺杆(42)一端贯穿第三壳体(4)侧壁伸至第三壳体(4)内和连接块(5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1)朝向第二横板(12)一侧设置有散热板(6),散热板(6)和第一横板(11)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1)背离第二横板(12)一侧设置有第三螺杆(61),第三螺杆(61)一端贯穿第一横板(11)和散热板(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板(23)靠近第三壳体(4)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出交流电或连接外部电源的两组接线端子(7),两组接线端子(7)分别处于第三壳体(4)的相对两侧,接线端子(7)和第四支撑板(23)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7)背离第四支撑板(23)一侧设置有第四螺杆(71),第四螺杆(71)一端贯穿接线端子(7)和第四支撑板(23)螺纹连接。
CN202320748376.5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Active CN219514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8376.5U CN21951440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8376.5U CN21951440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4409U true CN219514409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8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8376.5U Active CN21951440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4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5346U (zh) 通用电流转换模块
CN201789431U (zh) 通用逆变模块
CN103916026A (zh) 四象限整流功率模块及电力机车
CN219514409U (zh) 一种主车车载充电适配器外壳
CN204290677U (zh) 一种变流器模块
CN201115211Y (zh) 散热外壳
CN205090292U (zh) 一种高效散热汽车车灯
CN208063072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
CN219911289U (zh) 散热风扇连接结构
CN112309679A (zh) 一种变电站电力输送用变压器
CN220544860U (zh) 一种逆变电源壳体结构
CN208141329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台式电脑主机电源
CN204681259U (zh) 单相功率单元及变流器
CN211456011U (zh) 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线鼻与铜排连接装置
CN216670083U (zh) 一种配电培训用便携式功率源
CN218568754U (zh) 插入式塑壳转接器
CN216268954U (zh) 便于安装拆卸的大灯固定结构
CN208766571U (zh) 计算机主机及计算机
CN110504652B (zh) 一种组合电器封闭母线金属导体柔性固定装置
CN220123201U (zh) 一种矿用电源箱的电源输出模块
CN216959533U (zh) 一种适用中高压电缆快速安装的发电机定转子接线盒
CN213520712U (zh) 一种配电单元
CN216146266U (zh) 一种新型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20526765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表前刀闸接线结构
CN219145338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