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3402U - 一种usb防尘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防尘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3402U
CN219513402U CN202122748577.9U CN202122748577U CN219513402U CN 219513402 U CN219513402 U CN 219513402U CN 202122748577 U CN202122748577 U CN 202122748577U CN 219513402 U CN219513402 U CN 219513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usb
dust
usb socket
plu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85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zhik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zhi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zhik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zhi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85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3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3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3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USB防尘塞,涉及防尘塞的领域。其包括用于封闭USB插口的塞体,塞体为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塞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卡舌的空腔;其中,所述塞体具有用于与压片挤压卡合的侧壁。本申请具有在使用者不使用USB插口时,尽可能减少灰尘与水滴进入USB插口内后,造成金属弹片受损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USB防尘塞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尘塞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SB防尘塞。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英文名:Universal Serial Bus,缩写:USB)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上,并已经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游戏机等其它相关的数据传输领域。
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设备上常见的一种USB插口1,插口1为水平设置的方形孔状结构,插口1的内壁上水平安装有长方体卡舌11,卡舌11的一端安装于插口1内腔的上方位置处,卡舌11的两侧壁和上下表面与插口1内壁之间均留有拔插缝隙。
卡舌1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与USB插头搭配使用的金属弹片12,当USB插头插入USB插口1内后,USB插头与带有USB插口1的设备通过多个金属弹片12接通,从而实现数据的传递。
卡舌11周围的USB插口1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构造孔13,构造孔13内设置有压片14。压片14的一端伸入到USB插口1内腔中。
当USB插头插入到USB插口1内时,压片14会对USB插头的外侧壁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了USB插头与USB插口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带有USB插口1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灰尘或者水滴在不经意间进入到USB插口1内,导致金属弹片12表面出现积灰或是锈蚀的情况,从而造成USB插口1内的金属弹片12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带有USB插口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灰尘或者水滴在不经意间进入到USB插口内腔中,导致金属弹片表面出现积灰或是锈蚀的情况,从而造成金属弹片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USB防尘塞。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USB防尘塞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USB防尘塞,包括用于封闭USB插口的塞体,塞体为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塞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卡舌的空腔;其中,所述塞体具有用于与压片挤压卡合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塞会将USB插口填充封闭,从而阻止灰尘或水滴进入USB插口内腔。
可选的,所述塞体远离所述空腔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挡尘板;在所述塞体插入到USB插口内时,所述挡尘板位于USB插口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防尘塞对USB插口的遮蔽程度,从而提高了防尘塞的防尘效果。
可选的,所述塞体伸出USB插口的一侧固接有便于使用者将塞体拔出的拔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USB插口时更容易将防尘塞拔出。
可选的,所述拔插块位于塞体伸出USB插口位置处的上表面,且拔插块朝向USB插口的一侧为圆弧面。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拔插块与带有USB插口的设备之间会存在便于工作中人员拨动拔插块的拨动间隙,从而更便于使用者将防尘塞取出。
可选的,所述塞体的表面与若干压片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卡合孔,压片的端部伸入到卡合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的端部伸入到卡合孔内后,能够对防尘塞的位置进行定位,且压片与卡合孔的孔壁抵接,使得防尘塞与USB插口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减少了防尘塞从USB插口内脱落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塞体内腔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卡舌的下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塞的自身结构更加稳定,塞体受力后的变形量更小,所以压片会对防尘板施加充分的压力,从而使防尘塞与USB插口之间的插接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让位槽,金属弹片位于让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减少了防尘塞插入过程中对金属弹片的长时间挤压后,导致金属弹片的回弹性能降低,进而出现USB插口在后续使用时后,金属弹片与USB插头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让位槽为单独的槽体,所有金属弹片均位于让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节省了防尘塞所使用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让位槽有多个,多个让位槽与多个金属弹片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在对金属弹片进行让位保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了防尘塞支撑时的受力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USB插口内安装将USB插口遮蔽的防尘塞,尽可能减少了灰尘与水滴从USB插口进入到USB插口内造成金属弹片损坏的情况;
2.通过在防尘塞的内腔中设置支撑板,提高了防尘塞的整体强度;
3.通过在支撑板上开设让位槽,尽可能减少了防尘塞在使用时对金属弹片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USB插口结构示意图。
图2时本申请实施例1中防尘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防尘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防尘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插口;11、卡舌;12、金属弹片;13、构造孔;14、压片;2、塞体;21、卡合孔;3、挡尘板;4、拔插块;5、支撑板;51、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USB防尘塞。参照图2,防尘塞包括塞体2,塞体2为单侧开口的方形薄壁结构。当塞体2插入到USB插口1内腔中时,卡舌11伸入到塞体2的空腔中;塞体2的外侧壁与USB插口1的内侧壁紧紧抵接,USB插口1上的压片14均搭接在塞体2的外侧壁上将塞体2挤压固定。
防尘塞插入USB插口1内后,塞体2会将USB插口1遮蔽,从而减少了灰尘或水滴进入USB插口1的可能性,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带有USB插口1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灰尘或者水滴进入到USB插口1内,导致金属弹片12表面出现积灰或锈蚀的情况,进而造成USB插口1内的金属弹片12在数据传输时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防尘塞还包括与塞体2一体设置的方形挡尘板3,挡尘板3同轴固接在塞体2背离USB插口1的一侧,挡尘板3的面积大于USB插口1的孔口面积,且挡尘板3朝向USB插口1的一侧与USB插口1的孔口边缘抵接。
挡尘板3进一步扩大了塞体2对USB插口1的遮挡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防尘塞对USB插口1的遮挡效果。
参照图2,防尘塞伸出USB插口1的一侧固接有便于使用者将防尘塞拔出的拔插块4,拔插块4可以垂直固接在挡尘板3背离USB插口1的侧壁上,也可以一体设置在挡尘板3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的拔插块4一体设置在挡尘板3的上表面。
拔插块4为上表面为弧形面的板状结构。拔插块4朝向USB插口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使得防尘塞在插入USB插口时,拔插块4与带有USB插口1的设备表面之间出现方便拔插块4的拨动间隙,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拔插块4进行拨动。
参照图2,塞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卡合孔21。若干卡合孔21与多干压片14的位置一一对应。当塞体2插入到USB插口1内时,与卡合孔21对应的压片14端部伸入到卡合孔21内。
卡合孔21内的压片14与卡合孔21的内壁向抵接,可以使得防尘塞与USB插口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减少了防尘塞从USB插口1内脱落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USB防尘塞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将防尘塞插入到USB插口1内后,USB插口1被防尘塞的塞体2和挡尘板3完全遮挡,从而起到对USB插口1的遮挡防尘效果。
USB插口1上的压片14会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伸入到卡合孔21内,在防尘塞脱出USB插口1时向防尘塞施加阻碍防尘塞脱出的力,减少了防尘塞从USB插口1内掉出的情况。
当使用者需要使用USB插口1时,可以通过拉拨拔插块4带动防尘塞脱出USB插口1,拔插块4与USB插口1之间的缝隙能够更有利于拔插块4的受力,使得使用者拨动拔插块4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2:
参照图3,与实施例1中防尘塞区别之处在于:塞体2内腔的底壁上一体设置有支撑板5。当防尘塞插入到USB插口1内时,支撑板5的上表面与卡舌11的下表面相抵接。
为了尽可能减少防尘塞插入到USB插口1内时,支撑板5对金属弹片12持续挤压导致金属弹片12的弹性降低,使得USB插头插入USB插口1后,金属弹片12与USB插头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支撑板5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金属弹片12的让位槽51。
让位槽51只有单独的一个,所有的金属弹片12均位于让位槽51内。支撑板5上的让位槽51的开设尽可能减少了防尘塞的使用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USB防尘塞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将防尘塞插入到USB插口1内后,USB插口1被防尘塞的塞体2和挡尘板3完全遮挡,从而起到对USB插口1的防尘效果。
此时USB插口1上的金属弹片12位于让位槽51内,防尘塞既对金属弹片12进行了遮挡保护,同时也减少了对金属弹片12的挤压,减少了金属弹片12长时间受到挤压而出现回弹性能降低,最终影响到USB插口1与USB插头之间接触的情况。
USB插口1上的压片14会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伸入到卡合孔21内,在防尘塞脱出USB插口1时向防尘塞施加阻碍防尘塞脱出的力,减少了防尘塞从USB插口1内掉出的情况。
当使用者需要使用USB插口1时,可以通过拉拨拔插块4带动防尘塞滑出USB插口1,拔插块4与USB插口1之间的缝隙能够更有利于拔插块4的受力,使得使用者拨动拔插块4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参照图4,与实施例2中防尘塞的区别之处在于:让位槽51与金属弹片12适配,且让位槽51平行开设有多个,多个金属弹片12一一对应嵌入到多个让位槽51内。
支撑板5在对金属弹片12进行保护的同时,也保留了支撑板5对卡舌11的支撑性能,使得支撑板5能够受到来自压片14更强的挤压力,使得防尘塞在USB插口1内时更加稳固。
本申请实施例3中一种USB防尘塞的实施原理为:
与实施例2中的防尘塞有所不同的是,实施例3中的支撑板5可以承受的挤压力更强,使得防尘塞在USB插口1内时更加稳固。其余各部分均与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闭USB插口(1)的塞体(2),塞体(2)为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塞体(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卡舌(11)的空腔;其中,所述塞体(2)具有用于与压片(14)挤压卡合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远离所述空腔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挡尘板(3);在所述塞体(2)插入到USB插口(1)内时,所述挡尘板(3)位于USB插口(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伸出USB插口(1)的一侧固接有便于使用者将塞体(2)拔出的拔插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插块(4)位于塞体(2)伸出USB插口(1)位置处的上表面,且拔插块(4)朝向USB插口(1)的一侧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的表面与若干压片(14)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卡合孔(21),压片(14)的端部伸入到卡合孔(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2)内腔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与卡舌(11)的下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让位槽(51),金属弹片(12)位于让位槽(5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51)为单独的槽体,所有金属弹片(12)均位于让位槽(5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SB防尘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51)有多个,多个让位槽(51)与多个金属弹片(12)一一对应。
CN202122748577.9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usb防尘塞 Active CN219513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8577.9U CN219513402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usb防尘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8577.9U CN219513402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usb防尘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3402U true CN219513402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7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8577.9U Active CN219513402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usb防尘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3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29336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19513402U (zh) 一种usb防尘塞
CN106229594A (zh) 微波隔离器腔体组件
CN110783776A (zh)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13399540U (zh) 一种具有中控功能的触摸屏
CN212062850U (zh) 一种有限电视接头防脱落装置
CN210779277U (zh) 一种跳线组件
CN209169515U (zh) 连接器公头及其连接器
CN219164278U (zh) 一种充电器壳体
CN209963286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11740276A (zh) 夹板式耐插拔连接器
CN214254808U (zh) 一种一体式usb插座连接器
CN221080456U (zh) 一种附加接地功能的dp电连接器结构
CN215497240U (zh) 一款转接测试专用Type-C连接器
CN215579191U (zh) 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CN212725797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电子卡连接器
CN213878535U (zh) 一种工业用翻盖插座
CN202940360U (zh) 超小型rj45接口
CN217522288U (zh) 一种简易插接器
CN216818709U (zh) 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typeC连接器
CN214378966U (zh) 一种高清投影传输连接器
CN217427168U (zh) 一种大电流快速盲插连接卡板式家用电器连接器
CN219535108U (zh) 一种用于保护电子器件的转换器及其形成的电子器件
CN216488856U (zh) 一种多级自锁防脱连接器
CN215070576U (zh) 一种防退针的Type-C公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