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2532U - 报警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警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2532U
CN219512532U CN202320228897.8U CN202320228897U CN219512532U CN 219512532 U CN219512532 U CN 219512532U CN 202320228897 U CN202320228897 U CN 202320228897U CN 219512532 U CN219512532 U CN 219512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resistor
module
interfa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8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怀清
戴训超
周程
韩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xin Moder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xin Moder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xin Moder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xin Modern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8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2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2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2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报警电路及装置,该电路包括报警接口、第一复位接口、驱动模块以及警示模块;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报警接口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五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报警接口控制驱动模块导通供电电源与警示模块之间的供电回路,使得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并可通过第一复位接口断开供电回路,使得警示模块停止触发警示信号,避免了常规的报警装置只能实现简单的报警功能的问题,满足了运辅设备的需求。

Description

报警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光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报警装置是一种在受到方法侵害时的一种报警提示装置,在正常无触发的情况下,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报警不工作,在接收到外部触发源时,该装置响应该外部触发源,实现报警功能。
目前,在轨道交通运辅设备中,常规的报警装置采用电压报警器芯片,如LM339来实现报警功能,但是,该电压比较器芯片内部装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只能实现简单的报警功能,用途单一,无法满足运辅设备的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报警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报警装置只能实现简单的报警功能,用途单一,无法满足运辅设备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接口、第一复位接口、驱动模块以及警示模块;
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警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五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报警接口,还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报警触发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的驱动回路,以使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驱动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警示模块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所述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
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复位触发信号时,断开所述供电回路,以使所述警示模块停止触发所述警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第二复位接口、第一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一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极性电容;
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警示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端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警示单元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时钟输入引脚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置位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的复位引脚分别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警示模块包括:报警扬声器、报警灯、第二二极管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报警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报警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报警电路还包括:测试模块;
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的测试回路;
所述供电电源,用于通过所述测试回路输出所述报警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以使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
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测试回路导通时触发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测试回路导通。
可选地,测试模块包括:测试开关、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三二极管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测试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试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复位接口、第一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九电阻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警示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警示模块包括:报警扬声器、报警灯、第二二极管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报警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报警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电路及装置,该电路包括报警接口、第一复位接口、驱动模块以及警示模块;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报警接口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警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五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报警接口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报警触发信号时,导通供电电源与驱动模块之间的驱动回路,以使供电电源通过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在接收到报警驱动信号时,导通供电电源与警示模块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第一复位接口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复位触发信号时,断开驱动回路,以使警示模块停止触发警示信号,避免了常规的报警装置只能实现简单的报警功能,用途单一的问题,满足了运辅设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的第一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中测试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的第二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U1 驱动芯片 221 第一复位接口
222 第二复位接口 210 报警接口
Q1 第一MOS管 C1 第一电容
R1~R10 第一至第十电阻 C01 第一极性电容
D1 第一二极管 D2 第二二极管
D3 第三二极管 S1 测试开关
LED1 第一发光二极管 R 复位引脚
VCC 电源引脚 D 输入引脚
Q 第一输出引脚 CLK 时钟输入引脚
S 置位引脚 GND 接地引脚
J3 报警扬声器 J4 报警灯
1 第一端 2 第二端
100 供电电源 200 驱动模块
300 警示模块 400 测试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接口210、第一复位接口221、驱动模块200以及警示模块300。
所述报警接口21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接口210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接口221的第一端1与所述驱动模块20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接口221的第二端2与所述驱动模块200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00的输出端与所述警示单元3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00的第五输入端与供电电源100连接。
所述报警接口210,还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报警触发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100与所述驱动模块200之间的驱动回路,以使所述供电电源100通过所述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2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报警接口210可在外部接入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可为在检测到当前环境处于危险状态时所触发的装置,例如,若触发装置为开关按钮,则在当前处于非法侵害时便会闭合。
可理解的是,上述报警触发信号可为与上述触发装置在检测到当前环境处于危险状态时所触发的信号,如开关按钮被按下时所对应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报警驱动信号可为使上述驱动模块200正常运行的驱动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上述供电电源100、上述报警接口210以及上述驱动模块200之间构成驱动回路,报警接口210可作为驱动回路中的开关。在外部触发装置检测到当前存在危险时,如非法侵害,便可触发报警触发信号,并输入该报警触发信号至上述报警接口210,报警接口210在接收到该报警触发信号时便可闭合,从而导通上述驱动回路,供电电源100便可通过该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上述驱动模块200,以使驱动模块200运行。
所述驱动模块20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驱动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100与所述警示模块300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所述警示模块300触发警示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供电回路可为供电电源100为警示模块300供电的回路,可由供电电源100与警示模块300构成,驱动模块200可作为供电回路的开关,控制该供电回路的导通与闭合。
可理解的是,上述警示信号可为警示当前环境存在危险的信号,如声、光二种报警信号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结合,即声光报警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上述驱动模块200在接收到上述报警驱动信号时闭合,从而导通上述供电电源100与上述警示模块300之间的供电回路,供电电源100便可通过该供电回路为警示模块300供电,使得警示模块300正常运行,触发警示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参考图2进行说明,但并不对本方案进行限定。图2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的第一电路原理图,图2中,所述驱动模块200包括:驱动芯片U1、第二复位接口222、第一MOS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一至第七电阻R1~R7、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极性电容C01。
所述驱动芯片U1的电源引脚VCC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二端2以及所述警示单元300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一端1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极性电容C01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100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C01的负端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输入引脚D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二端2以及所述警示单元300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第一输出引脚Q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警示模块3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时钟输入引脚CLK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报警接口3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报警接口210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二端2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置位引脚S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复位引脚R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复位接口221的第二端2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复位接口221的第一端1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二端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芯片U1可为双D触发器,由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数据型触发器构成,每个触发器有独立的数据、置位(SD)、复位(RD)、时钟输入(CP)和Q以及非Q输出,如CD4013。该驱动芯片U1在时钟上升沿触发时,加在输入引脚D的逻辑电平传送到第一输出引脚Q,其中,置位和复位与时钟无关,分别由置为引脚Q或复位引脚R上的高电平完成,故而可以根据该驱动芯片U1的特点,引出额外的上述第一复位接口221以及报警接口210。
可理解的是,上述驱动回路可由上述供电电源100、第一电阻R1、第二复位接口222、第五电阻R5、报警接口210以及驱动芯片U1构成,上述供电回路可由上述供电电源100、第一电阻R1、第二复位接口222以及警示模块300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复位接口222为常闭接口,在工作情况下为常闭状态,以使整个电路工作,上述报警接口210可为外部触发接口,在上述触发装置被触发时,也即接收到上述报警触发信号时,便会导通上述供电电源100与驱动芯片U1之间的驱动回路,使得供电电源100通过该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驱动芯片U1的时钟输入引脚CLK,此时驱动芯片U1的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从而在第一输出引脚Q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一MOS管Q1,其中,该第一MOS管Q1为NMOS管,该高电平信号可使能驱动第一MOS管Q1,此时第一MOS管Q1闭合,将低电平信号接入了警示模块300,从而导通了上述供电回路,供电电源100便可通过该供电回路为上述警示模块300供电,使得警示模块300报警,也即触发了上述警示信号。
如图2所示,所述警示模块300包括:报警扬声器J3、报警灯J4、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八电阻R8。
所述报警扬声器J3的第一端1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报警灯J4的第一端1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二端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报警扬声器J3的第二端2以及所述报警灯J4的第二端2均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
可理解的是,上述报警扬声器J3可为触发声音报警信号的装置,上述报警灯J4可为触发光报警信号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供电回路可由供电电源100、第二复位接口222、第八电阻R8、第二二极管D2、报警扬声器J3以及报警灯J4构成,在上述第一MOS管Q1闭合时,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便会接入低电平信号,从而导通了上述供电回路,供电电源100便可通过该供电回路为上述报警扬声器J3和报警灯J4供电,报警扬声器J3和报警灯J4工作时即可触发声光报警信号。
所述第一复位接口221,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复位触发信号时,断开所述供电回路,以使所述警示模块300停止触发所述警示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位触发信号可为与上述第一复位接口221连接的外部设备所输入的触发信号,例如开关按钮,在按钮按下时便可触发上述第一复位接口。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复位接口221与上述驱动芯片U1的复位引脚R连接,该第一复位接口221在电路工作时处于常开状态,以使电路的报警功能正常运行,当需要停止当前的报警时,便可触发该第一复位接口221闭合,从而将供电电源100输出的高电平信号输入至上述驱动芯片U1的复位引脚R,驱动芯片U1的复位引脚R接收到该高电平信号时,驱动芯片U1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一MOS管Q1断开,从而断开了上述供电回路,报警扬声器J3和报警灯J4便会停止触发警示信号。
可理解的是,通过采用多接口的方式,也即采用上述第一复位接口221、第二复位接口222以及报警接口的方式可充分利用驱动芯片U1的特定,最大化利用,并且不需要设置电压比较器,通过接口便可实现报警功能,有效简化了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同时,增加了复位功能,可对报警进行控制,提高了设备的可试用性,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电路,该电路包括报警接口、第一复位接口、驱动模块以及警示模块;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报警接口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警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五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报警接口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报警触发信号时,导通供电电源与驱动模块之间的驱动回路,以使供电电源通过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在接收到报警驱动信号时,导通供电电源与警示模块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第一复位接口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复位触发信号时,断开驱动回路,以使警示模块停止触发警示信号,避免了常规的报警装置只能实现简单的报警功能,用途单一的问题,满足了运辅设备的需求。
进一步地,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电路还包括:测试模块400。
所述测试模块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试模块4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所述测试模块400,用于在接收到测试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100与所述驱动模块200之间的测试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报警电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故障导致无法实现报警功能,故而本实施例提出测试模块400以测试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可理解的是,上述测试信号可为触发测试回路导通的触发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参考图3进行说明,但并不对本方案进行限定。图3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中测试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中,测试模块400包括:测试开关S1、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
所述测试开关S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试开关S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试回路可由供电电源100、测试开关S1、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驱动模块200以及警示模块300构成,上述测试信号可为测试开关S1闭合时触发的信号,在上述测试开关S1闭合时便导通了上述测试回路,开始进行后续的测试。
所述供电电源100,用于通过所述测试回路输出所述报警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200,以使所述驱动模块200驱动所述警示模块300触发警示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上述供电电源100可通过该测试回路输出电源电压至上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使得第一MOS管Q1闭合,导通上述供电回路,使警示模块300触发警示信号,其中,该电源电压即可为上述报警驱动信号。
所述测试模块400,还用于在所述测试回路导通时触发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测试回路导通。
在具体实现中,在上述测试回路导通时,供电电源100可输出电源电压至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一端,使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正向偏置而导通,从而点亮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以指示测试回路导通,此时处于此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模块200的电路图并不对本方案进行限定,具体实现中也可使用其他电路图实现上述报警功能,为了便于理解,参考图4进行说明,但并不对本方案进行限定。图4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实施例的第二电路原理图,图4中,所述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二复位接口222、第一MOS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九电阻R9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
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一端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警示单元300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100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二端2与所述报警接口210的第一端1连接,所述报警接口210的第二端2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警示模块300的输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4中,驱动模块200无需驱动芯片U1参与,上述驱动回路可由供电电源100、第一电阻R1、第二复位接口222、报警接口210、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MOS管Q1构成,第二复位接口222为常闭接口,报警接口210在接收到报警触发信号时闭合,从而导通上述驱动回路,供电电源100通过该驱动回路直接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第一MOS管Q1,使第一MOS管Q1闭合,导通由上述供电电源100、第一电阻R1以及警示模块300所构成的供电回路,进而使警示模块300接收供电电源100的供电而工作,触发警示信号。
进一步地,在上述第二电路原理图中,参照图4,图中,所述警示模块300包括:报警扬声器J3、报警灯J4、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八电阻R8。
所述报警扬声器J3的第一端1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报警灯J4的第一端1、所述第二复位接口222的第一端1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报警扬声器J3的第二端2以及所述报警灯J4的第二端2均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
如图4所示,上述供电电源100与上述警示模块300之间的供电回路可由上述供电电源100、第一电阻R1、报警扬声器J3、报警灯J4、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八电阻R8构成,其中,上述驱动模块200中的第一MOS管Q1可作为控制上述供电回路导通或断开的开关,在上述第一MOS管Q1接收到上述高电平的报警驱动信号时闭合,将低电平信号接入上述第二二极管D2,从而导通上述供电回路,使警示模块300接收供电电源100的供电而工作,触发警示信号,从而实现报警功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上文所示的报警电路。
本实用报警装置的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报警电路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接口、第一复位接口、驱动模块以及警示模块;
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五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报警接口,还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报警触发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的驱动回路,以使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驱动回路输出报警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驱动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警示模块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所述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
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复位触发信号时,断开所述供电回路,以使所述警示模块停止触发所述警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第二复位接口、第一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一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极性电容;
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警示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端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与分别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警示模块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时钟输入引脚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置位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的复位引脚分别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包括:报警扬声器、报警灯、第二二极管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报警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报警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还包括:测试模块;
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信号时,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的测试回路;
所述供电电源,用于通过所述测试回路输出所述报警驱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以使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警示模块触发警示信号;
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测试回路导通时触发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测试回路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测试模块包括:测试开关、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三二极管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测试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试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复位接口、第一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九电阻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警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报警接口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警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包括:报警扬声器、报警灯、第二二极管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报警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复位接口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报警扬声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报警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
8.一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报警电路。
CN202320228897.8U 2023-02-07 2023-02-07 报警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219512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8897.8U CN219512532U (zh) 2023-02-07 2023-02-07 报警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8897.8U CN219512532U (zh) 2023-02-07 2023-02-07 报警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2532U true CN219512532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8897.8U Active CN219512532U (zh) 2023-02-07 2023-02-07 报警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2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2674B2 (en) Switch state assurance system
CN109103842B (zh) 过流保护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8207862B2 (en) Under-voltage warning circuit
US7616421B2 (en) Electrical interface system
US8953291B2 (en) Reversal connection protecting circuit
CN103780071B (zh) 一种过压保护装置以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19512532U (zh) 报警电路及装置
CN203675080U (zh) 一种触发信号锁定电路
CN113759807B (zh) 一种急停控制电路、方法及工业机器人
CN211653795U (zh) Tamper引脚扩展电路和POS机
CN110648487A (zh) 烟雾监测电路及显示屏
CN210781058U (zh) 提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079945B1 (ko) 과전압보호회로
CN110412341B (zh) Ipm过流检测电路
CN111739458A (zh) 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芯片
CN105116200B (zh) 一种兼容开关量和电平量的检测电路
CN204238680U (zh) 一种感应型保安预警防盗器
JP2010139308A (ja) 断線検出回路
CN102347601A (zh) 电源保护电路
CN211630156U (zh) 开关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379471B (zh) 一种智能锁
CN215180558U (zh) 压力传感器接入检测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848191U (zh) 红外光探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4426145A (zh) 防接反电路及灯具
CN220085462U (zh) 一种灭弧用报警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