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0998U - 新风净化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净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0998U
CN219510998U CN202223451578.8U CN202223451578U CN219510998U CN 219510998 U CN219510998 U CN 219510998U CN 202223451578 U CN202223451578 U CN 202223451578U CN 219510998 U CN219510998 U CN 219510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exhaust
air
cavity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15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力
刘莹
詹朝永
张天顺
陈佑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4515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0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0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0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净化机,涉及空气净化及通风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以及主过滤组件;壳体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气腔以及换气腔,排气腔与换气腔相隔离,新风进风口与换气腔相连通,新风出风口与排气腔相连通;风机组件设置于排气腔内,风机组件可使新风在新风进风口与新风出风口之间流动;主过滤组件设置于排气腔内;其中,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垂直于风机组件的轴线,以使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新风进入风机组件的方向相垂直。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新风净化机中的过滤网受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过滤网的更换周期短以及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新风净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及通风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风净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风净化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风净化设备处理具有换气、除臭、排湿以及调节室温的功能。
吊顶式新风净化机是常用的新风净化设备之一,通过吊顶式新风净化机可将室外空气经过除尘、调温、调湿之后送入室内,置换室内浑浊气体,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
现有的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通过在新风侧设置过滤网,过滤网的过滤面面积受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导致过滤网的尺寸都一般较小,造成过滤网更换周期短、过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机,能够解决了现有新风净化机中的过滤网受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过滤网的更换周期短以及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机,包括:
壳体,其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气腔以及换气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隔离,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换气腔相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排气腔相连通;
风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所述风机组件可使新风在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流动;以及
主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
其中,所述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垂直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轴线,以使所述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新风进入所述风机组件的方向相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新风风机组,在平行于所述新风风机组的轴线的方向上,所述主过滤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新风机机组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风机组包括:
蜗壳,其具有输出口与输入口,所述输出口位于所述蜗壳的侧壁上,在平行于所述蜗壳的轴线的方向上,所述输入口分别位于所述蜗壳的两侧上;
离心风叶,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蜗壳内;
支撑件,其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一侧上,所述支撑件覆盖部分所述输入口;以及
电机,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离心风叶转动;
其中,两个所述主过滤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输入口相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件,所述主过滤组件的边缘插设于所述放置件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过滤组件是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由熔融PP和PET构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其垂直于所述蜗壳的轴线方向,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输入口,且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蜗壳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以及
拱桥部,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拱桥部具有进风段以及倾斜段,所述进风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倾斜段相连,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进风段的一端与所述蜗壳相连;
其中,所述进风段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输入口,所述进风段与所述蜗壳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净化机包括:
分隔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以将所述排气腔分隔为彼此隔离的排风排气腔和新风排气腔;以及
全热交换芯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排气腔与所述换气腔共同围设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且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将所述换气腔分隔为彼此隔离的排风换气腔和新风换气腔;
其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使所述排风换气腔与所述排风排气腔相连通、所述新风换气腔与所述新风排气腔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净化机包括:
副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新风换气腔内,且所述副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新风流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方向相垂直;
排风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排风换气腔内,且所述排风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排风流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方向相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具有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换气腔相连通,所述排风出风口与所述排风排气腔相连通;
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换气腔相连通,所述新风排风口与所述新风排气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呈对角线设置,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呈对角线设置,且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上,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排风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排风风机组,所述排风风机组设置于所述排风排气腔内,所述排风风机组可使排风在所述排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之间流动;
所述新风风机组设置于所述新风排气腔内;
其中,所述新风风机组和所述排风风机组并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主过滤组件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利用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风机组件的轴线相垂直,使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积不受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从而增加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积,提高容尘量,解决了现有新风净化机中的过滤网受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过滤网的更换周期短以及过滤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申请的风道阻力也有效减少,风量损耗更小。示例性地,主过滤组件分别位于新风机机组的两侧,且主过滤组件与主风机机组的输入口相对设置,通过主过滤组件与输入口相对,使室外新风与主过滤组件充分接触,以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可利用新风风机组在输入口处形成的负压,为室外新风通过过滤组件提供动力,减少室外新风的风量损耗。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机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实施例提供的新风风机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0、新风进风口;120、新风出风口;130、排气腔;140、换气腔;150、排风进风口;160、排风出风口;170、新风换气腔;180、新风排气腔;190、排风换气腔;191、排风排气腔;20、风机组件;210、新风风机组;2101、蜗壳;2102、离心风叶;2103、支撑件;2104、电机;2105、主体部;2106、拱桥部;2107、倾斜段;2108、进风段;2109、输入口;2110、输出口;220、排风风机组;30、主过滤组件;40、分隔件;50、全热交换芯体;60、副过滤组件;70、放置件;80-排风过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吊顶式新风净化机是常用的新风净化设备之一,其原理是室内空气通过回风口进入机内,经过全热交换芯由排风风机排出室外,室外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机内,经过全热交换芯由送风风机送入室内,两股气流在全热交换芯交汇时完成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如此循环,以达到置换室内空气降低能耗的目的。
现有的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通过在新风侧设置过滤网来过滤进入室内的新风,且过滤网的过滤面与吊顶式新风净化机的高度方向相平行,导致过滤网的过滤面积受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过滤网的尺寸都一般较小,造成过滤网更换周期短、过滤效果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以及主过滤组件30;壳体10具有新风进风口110、新风出风口120、排气腔130以及换气腔140,排气腔130与换气腔140相隔离,新风进风口110与换气腔140相连通,新风出风口120与排气腔130相连通;风机组件20设置于排气腔130内,风机组件20可使新风在新风进风口110与新风出风口120之间流动;主过滤组件30设置于排气腔130内;其中,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垂直于风机组件20的轴线,以使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与新风进入风机组件20的方向相垂直。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主过滤组件30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利用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与风机组件20的轴线相垂直,使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积不受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从而增加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积,提高容尘量,解决了现有新风净化机中的过滤网受吊顶式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过滤网的更换周期短以及过滤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申请的风道阻力也有效减少,风量损耗更小。
如图1、图4所示,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以及主过滤组件30;
壳体10具有新风进风口110、新风出风口120、排气腔130以及换气腔140,排气腔130与换气腔140相隔离,新风进风口110与换气腔140相连通,新风出风口120与排气腔130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壳体10可将新风净化机安装在楼板之下吊顶之上的墙体上。还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面板以及位于两个面板之间的侧板,面板垂直于风机组件20的轴线方向,侧板与面板相连,且新风进风口110与新风出风口120均位于侧板上。还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上具有检修口,检修口上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检修门,以方便对新风净化机进行检修。
风机组件20设置于排气腔130内,风机组件20可使新风在新风进风口110与新风出风口120之间流动。需要说明的是,新风来源于室外空气。通过风机组件20可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以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避免室内的空气污浊。
主过滤组件30设置于排气腔130内;其中,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垂直于风机组件20的轴线,以使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与新风进入风机组件20的方向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风机组件20的轴线方向与Z方向相平行,且风机组件20的轴向方向与新风净化机的高度方向相平行。还需要说明的是,新风进入风机组件20的方向如图2所示。通过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与风机组件20的轴线相垂直,使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积不受新风净化机高度的限制,以增加主过滤组件30的过滤面积、提高容尘量,从而延长新风净化机的维护周期,主过滤组件30的更换周期延长。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20包括新风风机组210,在平行于新风风机组210的轴线的方向上,主过滤组件30分别位于新风机机组的两侧。通过将主过滤组件30设置于新风机机组的两侧上,增加过滤面积,以提高过滤效果。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机组210包括蜗壳2101、离心风叶2102、支撑件2103以及电机2104;
蜗壳2101具有输出口2110与输入口2109,输出口2110位于蜗壳2101的侧壁上,在平行于蜗壳2101的轴线的方向上,输入口2109分别位于蜗壳2101的两侧上。需要说明的是,蜗壳2101包括上蜗壳2101与下蜗壳2101,上蜗壳2101与下蜗壳2101相连以形成放置离心风叶2102的腔体。还需要说明的是,蜗壳210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面板。
离心风叶2102转动地设置于蜗壳2101内,通过离心风叶2102的转动形成负压,使室外新风从新风进风口110流入,新风出风口120流出。
支撑件2103设置于蜗壳2101的一侧上,支撑件2103覆盖部分输入口2109。通过支撑件2103安装电机2104。
电机2104设置于支撑件2103上,电机2104可驱动离心风叶2102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104的转动轴与离心风叶2102的驱动轴相连,从而实现离心风叶2102的转动。
其中,两个主过滤组件30分别与两个输入口2109相对设置。通过主过滤组件30与输入口2109相对,使室外新风与主过滤组件30充分接触,以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可利用新风风机组210在输入口2109处形成的负压,为室外新风通过过滤组件提供动力,减少室外新风的风量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件70,主过滤组件30的边缘插设于放置件70内。需要说明的是,放置件70与新风排气腔180的侧板相连,放置件70朝向主过滤组件30的一侧上设置有供主过滤组件30插设的放置槽。通过放置件70为主过滤组件30提供安装支撑结构,且利用插设方式方便主过滤组件30的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过滤组件30是过滤网,过滤网由熔融PP和PET构成。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网的厚度可为25-40mm。还需要说明的是,PP是聚丙烯的简称,PET是涤纶树脂的简称。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103包括主体部2105以及拱桥部2106;主体部2105垂直于蜗壳2101的轴线方向,主体部2105覆盖输入口2109,且主体部2105与蜗壳210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需要说明的是,主体部2105与面板相平行。通过主体部2105为电机2104提供安装支撑作用,且通过第一间距将新风导入新风风机组210内。
拱桥部2106分别位于主体部2105的两侧,拱桥部2106具有进风段2108以及倾斜段2107,进风段2108的一端与主体部2105相连,且另一端与倾斜段2107相连,倾斜段2107远离进风段2108的一端与蜗壳2101相连;其中,进风段2108至少部分覆盖输入口2109,进风段2108与蜗壳2101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需要说明的是,倾斜段2107和进风段2108相连的一端与主体部2105的距离为L1,倾斜段2107未和进风段2108相连的一端与主体部2105的距离为L2,L1<L2。相较于现有的平面结构的支撑件2103,拱桥部2106可以有效减少对输入口2109的遮挡,有效减少风量的损失;通过进风段2108增大拱桥部2106与蜗壳2101之间的间隙,方便将新风引入新风风机组210内,且通过倾斜段2107增加拱桥部2106的容积,扩大进风面积,以进一步减少风量的损失。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净化机包括分隔件40以及全热交换芯体50;分隔件40设置于排气腔130内,以将排气腔130分隔为彼此隔离的排风排气腔191和新风排气腔180。需要说明的是,分隔件40上也设置有用于插设主过滤组件30的放置件70,以提高对主过滤组件30的支撑作用。
全热交换芯体50设置于壳体10内,排气腔130与换气腔140共同围设全热交换芯体50,且全热交换芯体50将换气腔140分隔为彼此隔离的排风换气腔190和新风换气腔170;其中,全热交换芯体50使排风换气腔190与排风排气腔191相连通、新风换气腔170与新风排气腔180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于风机组件20的轴线方向的平面,全热交换芯体50的投影是正四边形。还需要说明的是,全热交换芯体50具有与面板相平行的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与面板相接触,另一个表面与新风净化机安装的墙体相接触,以保证排风和新风与全热交换芯体50的接触面积,减少能耗,从而提高排风与新风温度、湿度的交换效率。还需要说明的是,全热交换芯体50包括新风输入端、新风输出端、排风输入端以及排风输出端,新风输入端、新风输出端、排风输入端、排风输出端分别与新风换气腔170、新风排气腔180、排风换气腔190、排风排气腔191相连通。
通过全热交换芯体50使室内的排风与室外的新风进行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在冬季提高新风的温度与湿度,在夏季降低新风的温度与湿度;同时利用全热交换芯体50的良好换能特性,在双向置换通风时,产生能量交换,使新风有效获取排风中的热量、湿度,以达到节能换气的目的。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净化机包括副过滤组件60以及排风过滤组件80;副过滤组件60设置于新风换气腔170内,且副过滤组件60的过滤面与新风流入全热交换芯体50的方向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副过滤组件60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无纺布、玻璃纤维、熔融PP与PET构成。还需要说明的是,副过滤组件60的厚度可以是15-25mm。通过副过滤组件60对进入新风换气腔170内的室外新风进行一次过滤,主过滤组件30对室外新风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可减少主过滤组件30的维护周期与更换频率,并提高室外新风的过滤效果。
排风过滤组件80设置于排风换气腔190内,且排风过滤组件80的过滤面与排风流入全热交换芯体50的方向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排风过滤组件80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无纺布、玻璃纤维、熔融PP与PET构成。还需要说明的是,排风过滤组件80的厚度可以是15-25mm。通过排风过滤组件80对进入排风换气腔190内的室内排风进行过滤。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0具有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160,排风进风口与排风换气腔190相连通,排风出风口与排风排气腔191相连通;
新风进风口110与新风换气腔170相连通,新风排风口与新风排气腔180相连通;
其中,新风进风口110与新风出风口120呈对角线设置,排风进风口与排风出风口160呈对角线设置,且新风进风口110与排风出风口160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上,新风出风口120与排风进风口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上。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20包括排风风机组220,排风风机组220设置于排风排气腔191内,排风风机组220可使排风在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160之间流动;新风风机组210设置于新风排气腔180内;其中,新风风机组210和排风风机组220并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排风来源于室内空气。还需要说明的是,因新风换气腔170与新风排气腔180内分别设置有副过滤组件60、主过滤组件30,所以新风风机组210的阻力大于排风风机组220的阻力,可使新风风机组210的风量大于排风风机组220的风量。
通过排风风机组220可将室内空气引入室外,以方便新风置换室内浑浊气体,通过新风风机组210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以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避免室内的空气污浊。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机的工作原理是:新风风机组210与排风风机组220工作,室外新风由新风进风口110进入新风换气腔170中,经副过滤组件60过滤后通过全热交换芯体50进行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后进入排风排气腔191中,经主过滤组件30过滤后通过新风风机组210由新风出风口120送入室内;室内排风由排风进风口进入排风换气腔190中,经排风过滤组件80过滤后通过全热交换芯体50进行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后进入排风排气腔191中,由排风风机组220通过排风出风口160出室外。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排气腔以及换气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隔离,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换气腔相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排气腔相连通;
风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所述风机组件可使新风在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流动;以及
主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
其中,所述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垂直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轴线,以使所述主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新风进入所述风机组件的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新风风机组,在平行于所述新风风机组的轴线的方向上,所述主过滤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新风机机组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组包括:
蜗壳,其具有输出口与输入口,所述输出口位于所述蜗壳的侧壁上,在平行于所述蜗壳的轴线的方向上,所述输入口分别位于所述蜗壳的两侧上;
离心风叶,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蜗壳内;
支撑件,其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一侧上,所述支撑件覆盖部分所述输入口;以及
电机,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离心风叶转动;
其中,两个所述主过滤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输入口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件,所述主过滤组件的边缘插设于所述放置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组件是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由熔融PP和PET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其垂直于所述蜗壳的轴线方向,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输入口,且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蜗壳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以及
拱桥部,其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拱桥部具有进风段以及倾斜段,所述进风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倾斜段相连,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进风段的一端与所述蜗壳相连;
其中,所述进风段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输入口,所述进风段与所述蜗壳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机包括:
分隔件,其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以将所述排气腔分隔为彼此隔离的排风排气腔和新风排气腔;以及
全热交换芯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排气腔与所述换气腔共同围设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且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将所述换气腔分隔为彼此隔离的排风换气腔和新风换气腔;
其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使所述排风换气腔与所述排风排气腔相连通、所述新风换气腔与所述新风排气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机包括:
副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新风换气腔内,且所述副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新风流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方向相垂直;
排风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排风换气腔内,且所述排风过滤组件的过滤面与排风流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方向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排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换气腔相连通,所述排风出风口与所述排风排气腔相连通;
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换气腔相连通,所述新风排风口与所述新风排气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呈对角线设置,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呈对角线设置,且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上,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排风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排风风机组,所述排风风机组设置于所述排风排气腔内,所述排风风机组可使排风在所述排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之间流动;
所述新风风机组设置于所述新风排气腔内;
其中,所述新风风机组和所述排风风机组并排设置。
CN202223451578.8U 2022-12-21 2022-12-21 新风净化机 Active CN219510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578.8U CN219510998U (zh) 2022-12-21 2022-12-21 新风净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578.8U CN219510998U (zh) 2022-12-21 2022-12-21 新风净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0998U true CN219510998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1578.8U Active CN219510998U (zh) 2022-12-21 2022-12-21 新风净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0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8058B1 (ko) 전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기시스템
KR100617079B1 (ko)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CN21371328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510998U (zh) 新风净化机
CN116105360A (zh) 新风净化机
CN107327909A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13066339U (zh) 一种新风及室内空气净化一体机
CN211011668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机箱
KR100628059B1 (ko) 전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기시스템
CN20904254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495261U (zh) 一种新型通风新风机
CN208075230U (zh) 一种改良的新风机组
CN207990902U (zh) 全热交换器
CN207162842U (zh) 一种节能型新风交流空气净化装置
CN111076322A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13630809U (zh) 一种超薄多动力空气净化器
CN220417606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15490178U (zh) 新风机的模块化柜体结构
CN218721896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过滤换气装置
CN214536514U (zh) 一种空调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0197516U (zh) 一种吊顶式除湿空气净化器
CN220669675U (zh) 一种带除湿系统的单向流吊顶新风结构
CN22010331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新风过滤结构
CN210197515U (zh) 一种吊顶式空气净化器
CN221036129U (zh) 全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