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0477U -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0477U
CN219510477U CN202320574620.0U CN202320574620U CN219510477U CN 219510477 U CN219510477 U CN 219510477U CN 202320574620 U CN202320574620 U CN 202320574620U CN 219510477 U CN219510477 U CN 219510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leeve
circuit board
support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746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建华
林钻泽
李晓龙
蒋勋
江运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bb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Orbb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bbec Inc filed Critical Orbbec Inc
Priority to CN2023205746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0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0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0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视觉开发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包括开发板组件及安装在开发板组件上的支架组件;开发板组件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开发板;支架组件包括支座、转轴结构、罩壳、插头组件及相机支架;支座安装在外壳的顶部,沿外壳的高度方向延伸;转轴结构安装在支座的长度方向上,并与罩壳的第一侧连接,且能相对支座绕长度方向转动;罩壳的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插头组件包括电路板及插头,电路板安装在罩壳内并与开发板电连接,插头安装在电路板上并经第一通孔伸出罩壳,以与深度相机的接口连接;相机支架安装在罩壳内并经第二通孔伸出罩壳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深度相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视觉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背景技术
利用深度相机进行视觉相关功能开发时,一般需要深度相机和开发板,深度相机与开发板经数据线连接,实现数据及指令传输,进而实现视觉开发。这种方式的便捷性较差,为此,在开发板上设置一支架来支撑深度相机,但在进行视觉相关功能开发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不同成像角度的图像数据,需要不断地调节深度相机的成像角度,目前开发套件无法实现,亟需一种可调节深度相机角度的开发套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发套件中无法调节深度相机的视场角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组件,包括开发板组件及安装在开发板组件上的支架组件;开发板组件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开发板;支架组件包括支座、转轴结构、罩壳、插头组件及相机支架;支座安装在外壳的顶部,沿外壳的高度方向延伸;转轴结构安装在支座的长度方向上,并与罩壳的第一侧连接,且能相对支座绕长度方向转动;罩壳上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插头组件包括电路板及插头,电路板安装在罩壳内并与开发板电连接,插头安装在电路板上并经第一通孔伸出罩壳,以与深度相机的接口连接;相机支架安装在罩壳内并经第二通孔伸出罩壳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深度相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机安装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支座与罩壳之间设置转轴结构,使得罩壳可绕外壳的长度方向旋转,从而相机支架可绕长度方向旋转,使得安装于相机支架上的深度相机能够一起绕长度方向转动,进而调整深度相机的成像角度,有利于进行视觉相关功能的开发,并且由于支座沿外壳的高度方向延伸,使得相机支架与外壳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深度相机旋转时不易与外壳发生干涉,可旋转的角度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还包括硅胶套,至少部分硅胶套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并套设插头。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硅胶套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第一套体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并套设插头,第二套体套设至少部分电路板,至少部分第二套体设于电路板与罩壳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还包括压紧件,压紧件固定在罩壳内并压紧第二套体,以固定硅胶套与插头组件于罩壳内,其中,压紧件与相机支架一体成型或相互独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体包括第一套设部、第二套设部及连接第一套设部和第二套设部的连接部,第一套设部位于电路板的背离插头的一侧,第二套设部位于电路板与罩壳之间,连接部位于电路板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设部背离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肋,第一套设部与电路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条第二凸肋,多条第二凸肋之间形成散热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支架包括安装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并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杆,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支撑杆穿过第二通孔伸出罩壳,支撑杆设有用于与装配深度相机的装配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设有第一定位部,罩壳的内壁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定位固定板体与罩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结构包括有固定部和转动部,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转轴,固定板固定于支座的长度方向上,转动部包括固定连接的轴套和转接板,转接板与罩壳固定连接,轴套套设转轴并能相对转轴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支座包括座体及盖设座体一侧的盖体,座体固定安装在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转轴结构及罩壳安装在座体内,罩壳穿过开口伸出座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深度相机安装在开发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发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支架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支架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插头组件、硅胶套、压紧件和相机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插头组件、硅胶套、压紧件、相机支架和罩壳的分解结构图;
图8为图5所示的硅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硅胶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支架组件;
10、支座;11、外壳;12、盖体;
20、罩壳;201、安装腔;2011、第二定位部;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
30、插头组件;31、电路板;32、插头;
40、硅胶套;41、第一套体;42、第二套体;421、第一套设部;4211、第一凸肋;4212、第二凸肋;422、第二套设部;423、连接部;
50、压紧件;
60、相机支架;61、安装板;62、支撑杆;621、装配孔;
80、转轴结构;81、固定部;811、固定板;812、转轴;82、转动部;821、轴套821;822、转板;
200、开发板组件;210、外壳;
X、长度方向;Y、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发套件进行说明,深度相机300固定安装开发套件上并与开发套件电连接,开发套件可基于深度相机进行视觉相关功能的开发。开发套件包括支架组件100及开发板组件200。
开发板组件200包括外壳210和安装在外壳210内的开发板(图未示)。外壳210设有收容腔,开发板安装在收容腔内。开发板可与深度相机300电连接,用于控制深度相机300,以及接收深度相机300采集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处理,以便于开发视觉相关功能,例如姿态检测、行为分析、体感交互等、三维重建等视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10的端部开设有散热孔,便于对开发板进行散热,提升开发板组件200工作时的稳定性。开发板上还可设有一些接口,例如USB接口、网口、Type-C接口、HDMI接口、电源接口、通用接口等,以能够连接多种不同的终端设备,外壳210对应这些接口开设有显露窗口,以使这些接口可显露出来,便于插接。开发板组件200还可包括电源按钮,电源按钮与开发板电连接,用于开启和关闭开发板组件200。
支架组件100包括支座10、转轴结构80、罩壳20、插头组件30及相机支架60。支座10安装在外壳210的顶部,沿外壳210的高度方向Y延伸。转轴结构80安装在支座10的长度方向X上的内侧或外侧,并与罩壳20的第一侧连接,并能相对支座10绕长度方向X转动。罩壳20的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插头组件30包括电路板31及插头32,电路板31安装在罩壳20内并与开发板电连接,插头32安装在电路板31上,并经第一通孔21伸出罩壳20,以与深度相机300上的接口连接。相机支架60安装在罩壳20内,经第二通孔22伸出罩壳20沿长度方向X延伸,相机支架60用于支撑深度相机3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支座10包括有座体11和盖体12,座体11通过螺钉、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外壳210的顶部并沿高度方向Y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座体11固定安装在外壳210内,经安装口伸出外壳210。座体11设有两侧开口的容纳腔,盖体12可通过粘接、紧固件等方式盖设在座体11的第一侧并封闭容纳腔该侧的开口。
转轴结构80包括固定部81和转动安装在固定部81上的转动部82。固定部81包括固定板811和固定连接在固定板811上并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转轴812,固定板811可通过螺钉、螺栓等方式固定在座体11内,固定板811和转轴812可一体成型。转动部82包括轴套821及与轴套821连接的转板822,转板822和轴套821可一体成型。轴套821套设转轴812并能相对转轴812转动,转板822与罩壳20连接。转动部8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绕转轴812转动,例如通过给罩壳20施加扭力则扭力传递至转动部82,而使转动部82相对固定部81绕长度方向X转动。轴套821与转轴812之间还可设有轴承,轴套821与转轴812之间也可配合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转动部82的转动角度。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811也可以固定在座体11的外侧,例如座体11背离盖体12的一侧,在此不做限制。
例如,转板822和罩壳20对应开设有连接孔,螺钉等紧固件依次穿设转板822和罩壳20第一侧上的连接孔将转板822与罩壳20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板822和罩壳20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以实现转板822和罩壳20的定位,例如转板822上设有定位孔,罩壳20上的第一侧设有定位柱;或者转板822上设有定位柱,罩壳20的第一侧上设有定位孔。罩壳20通过座体11的第二侧的开口伸出座体11且与开口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罩壳20可相对座体11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体11第二侧的开口为圆形开口,罩壳20位于开口内的部分呈圆形,进而罩壳20转动时更加顺畅。在一个实施例中,罩壳20伸出支座10的部分设有便于旋转罩壳20的让位空间,让位空间具有一平面,便于使用者操作罩壳20。
罩壳20的第一侧形成有安装腔201,安装腔201具有开口,转轴结构80连接罩壳20上时可密封该开口。电路板31安装在安装腔201内,经导线与开发板电连接。例如,转轴结构80设有过线孔,导线经过线孔然后经支座10伸入外壳210内与开发板电连接。插头32焊接在电路板31上并沿长度方向X延伸经第一通孔21伸出罩壳20。当深度相机300安装到相机支架60上,插头32可插入深度相机300上的接口,使得深度相机300与开发板之间实现了电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插头32为Type-C插头,在其它实施例中,插头32还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插头,例如micro-USB插头、mini-USB插头等,具体可根据深度相机300上的接口类型确定。其中,电路板31可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在罩壳20内,电路板31也可被一些器件夹持而固定在罩壳20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支架组件100还包括硅胶套40,至少部分硅胶套40安装在第一通孔21内并套设插头32,硅胶套40可起到缓冲减振作用,使得插拔深度相机300时,插头32不易与电路板31断开连接,并且硅胶套40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使得水汽、灰尘等不易从第一通孔21进入到开发套件内。在本实施例中,硅胶套40为硅胶材质制成,还可以采用其他软质且具有缓振性能的材料来制作。
如图4、图8及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硅胶套4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体41和第二套体42,第一套体41安装在第一通孔21内并套设插头32,第二套体42套设至少部分电路板31,部分第二套体42安装在电路板31与罩壳20之间,第二套体42使得电路板31与罩壳20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避免转动和插拔深度相机300时影响电路板31与插头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体41呈环形结构,第一套体41设置在第一通孔21内,第一套体41中部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在开发套件组装完成时,插头32穿设在安装孔中,从而第一套体41包围在插头32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21内侧面之间,从而在带动深度相机300转动的时候,能够缓冲插头32与罩壳20之间相对移动的部分动能,从而减小插头32与罩壳20之间相对移动的幅度,插头32和电路板31之间出现引脚断裂或焊点断开概率降低,提高插头32与电路板31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第二套体42包括第一套设部421、第二套设部422及连接第一套设部421和第二套设部422的连接部423。第一套设部421位于电路板31背离插头32的一侧,第二套设部422设于电路板31与安装腔201的腔壁之间,连接部423位于电路板31的底部。第一套设部421、第二套设部422和连接部42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套设部421、第二套设部422和连接部423形成有卡槽,连接部423位于卡槽的底部,电路板31卡设在卡槽中,连接部423能够为电路板31的底面提供支撑,以避免插头组件30在长时间使用后,电路板31在重力作用下与硅胶套40发生脱离。
支架组件100还包括压紧件50,压紧件50固定在罩壳20内,并位于第二套体42远离第一套体41的一侧,压紧第二套体42,使得压紧件50将硅胶套40与插头组件30固定在罩壳20内。压紧件50朝着长度方向X压紧硅胶套40,从而将硅胶套40紧密地贴靠在电路板31上,而将电路板31压紧,实现对电路板31的限位。
通过将硅胶套40设置在安装腔201中,并且第一套设部421和第二套设部422分别设置在电路板31的两侧,压紧件50固定安装在第一套设部421背离电路板31的一侧,在压紧件50和罩壳20内壁面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将第一套设部421和第二套设部422压紧在电路板31的两侧,从而将电路板31限位在安装腔201中,在插拔和旋转深度相机300时,由于第一套设部421和第二套设部422的缓冲作用,使得插头32和电路板31之间不容易出现引脚断裂或焊点断开,提高插头32与电路板31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图8和图9,第一套设部421与压紧件50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肋4211,第一套设部421与电路板31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凸肋4212,多个第二凸肋4212之间形成有散热槽,散热槽能够辅助电路板31散热,也能够避让电路板31上的元器件等。第一凸肋4211呈条状结构,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肋4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凸肋4211并排设置,通过在第一套设部421上设有第一凸肋4211,压紧件50压紧在第一套设部421的时候,压紧件50与第一套设部421之间能够过盈配合,从而避免压紧件50与硅胶套4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使得硅胶套40与插头组件30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安装腔201内。
第二凸肋4212的数量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多个第二凸肋4212可以并排、并列或纵横交错形成散热槽。当第一套设部421压紧在电路板31上的时候,只有第二凸肋4212与电路板31接触,多个第二凸肋4212间的散热槽等同于电路板31外侧面上的散热通道,电路板31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通道排出到周围环境中,提高散热板的散热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4、图6和图7,相机支架60包括有安装板61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61上并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支撑杆62,安装板61固定安装在安装腔201内,支撑杆62穿过第二通孔22伸至罩壳20外,支撑杆62用于承载深度相机300。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62与插头32平行且间隔,以使深度相机300安装在支撑杆62上时插头32刚好插入深度相机300的接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件50与相机支架60为相互独立的两个元件,压紧件50可以固定在相机支架60上进而固定在罩壳20内,也可以直接固定在罩壳2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压紧件50与相机支架60一体成型,等同于压紧件50与相机支架60固定连接,压紧件50与相机支架60之间形成L型结构的形状,当相机支架60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罩壳20内后,压紧件50自动压紧在第一套设部421上。通过将压紧件50与相机支架60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在将相机支架60安装在罩壳20上的同时,压紧件50即压紧在第一套设部421上,提高支架组件100的安装效率。
安装板61和支撑杆62一体成型,安装板61和安装腔201的腔壁上对应设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将安装板61固定安装在安装腔201内。由于相机支架60与罩壳20之间固定连接,深度相机300固定安装在相机支架60上,则罩壳20转动时能够带动深度相机300转动,进而改变深度相机300的成像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安装板61与安装腔201的腔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部611,安装腔201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2011,第一定位部611与第二定位部2011配合定位安装板61与罩壳20。第一定位部611可包括定位孔和定位柱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2011也可包括定位孔和定位柱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安装板61和罩壳20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孔,安装板61和罩壳20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相对应。在图6中,安装腔201的腔壁凸设有定位柱,安装板61上贯穿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在安装的时候,先将定位柱与定位孔对应,进而安装板61上的连接孔与罩壳20上的连接孔对准,接着采用紧固件穿过二者的连接孔,将安装板61与罩壳20安锁紧,即可完成组装。
深度相机300的背部设有螺纹孔,请一并参阅图3、图6和图7,支撑杆62上设有装配深度相机300的装配孔621。需要将深度相机300安装到支撑杆62上时,将深度相机300上的孔位对准装配孔621,接着采用紧固件穿过装配孔621锁紧在深度相机300的螺纹孔内,进而将深度相机300固定在支撑杆62上。装配孔62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在图3、图6及图7中,装配孔621的数量为4个呈长条状,进而可以兼容不同间距的螺纹孔的深度相机300,同时还能够适配安装不同尺寸的深度相机300。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孔621内形成有凹槽,当螺钉穿过装配孔621后,螺帽抵接凹槽底,进而深度相机300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开发套件的组装过程:首先将硅胶套40套设安装在插头组件30上,然后一起安装在罩壳20内,再然后将压紧件50和相机支架60固定安装在罩壳20内,再将转轴结构80中的转动部82固定安装在罩壳20上,再将转动部82安装在转轴结构80中的固定部81上,然后将转轴结构80的固定部81固定在座体11上,然后盖体12盖设座体11,再将座体11固定安装在外壳210上,或者也可以先将座体11固定在外壳210上,再将转轴结构80的固定部81固定在座体11上,然后再安装开发板,最后密封外壳210,即可完成组装。
本申请中的开发套件,通过在支座10与罩壳20之间设置转轴结构80,使得罩壳20能够相对支座10绕长度方向X旋转,从而相机支架60可绕长度方向X旋转,使得相机支架60上的深度相机300能够一起绕长度方向X转动,进而调整深度相机300的成像角度,有利于进行视觉相关功能的开发,并且由于支座10沿高度方向Y延伸,使得相机支架60与外壳210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深度相机300旋转时不易与外壳210的顶部发生干涉,深度相机300可旋转的角度范围更广。
其中,仅以深度相机为例对开发套件进行说明,实际上开发套件所支持的相机并不限于深度相机,也可以是彩色相机、红外相机等,在此不做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发板组件及安装在所述开发板组件上的支架组件;
所述开发板组件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开发板;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座、转轴结构、罩壳、插头组件及相机支架;
所述支座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转轴结构安装在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上,并与所述罩壳的第一侧连接,且能相对所述支座绕所述长度方向转动;
所述罩壳上和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插头组件包括电路板及插头,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罩壳内并与所述开发板电连接,所述插头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并经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罩壳,以与所述深度相机的接口连接;
所述相机支架安装在所述罩壳内并经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罩壳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所述深度相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硅胶套,至少部分所述硅胶套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并套设所述插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并套设所述插头,所述第二套体套设至少部分所述电路板,部分所述第二套体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罩壳的内壁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包括第一套设部、第二套设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套设部和所述第二套设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套设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背离所述插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套设部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罩壳的内壁面之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设部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套设部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条第二凸肋,多条所述第二凸肋之间形成散热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压紧件,固定在所述罩壳内并压紧所述第二套体,以固定所述硅胶套与所述插头组件,其中,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相机支架一体成型或相互独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支架包括安装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并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罩壳内;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罩壳,并设有装配所述深度相机的装配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罩壳的内壁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罩壳。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转轴,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支座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转动部包括固定连接的轴套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罩壳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套设所述转轴并能相对所述转轴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开发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座体及盖设所述座体一侧的盖体,所述座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转轴结构及所述罩壳安装在所述座体内,所述罩壳穿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座体。
CN202320574620.0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Active CN219510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4620.0U CN21951047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4620.0U CN21951047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0477U true CN219510477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74620.0U Active CN21951047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0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6144B2 (en) Offset compensation system
CN219510477U (zh)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开发套件
CN110312066B (zh) 一种相机稳定性结构
CN215956485U (zh) 一种立式摄像装置
CN212305511U (zh) 新型婴儿监视器
CN209746459U (zh) 一种电脑一体机触摸面板的吸附装置
WO2021134905A1 (zh) 电动工具及其电控组件
JP3072676U (ja) グリッドアレイ型コネクタ
CN220107102U (zh) 一种插座开关的接地结构
CN215645334U (zh) 一种便于快速插拔的电连接器
CN22001844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采集扫描设备
CN217656788U (zh) 一种转接结构及插接设备
CN218976769U (zh) 双目成像装置及电子终端
CN21764202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集成式连接器
KR100290179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의 카메라 장착장치
CN215681504U (zh) 一种集成一体机
CN218732297U (zh) 一种二极带可旋转插头
CN216817323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维护的智能一体化防火墙装置
CN217983988U (zh) 一种模块与电子设备的装配结构
CN112713441B (zh) 一种便于快速使用的端子连接线及其使用方法
CN218448796U (zh) 一种电脑一体机
CN221042981U (zh) 一种虚拟演播室一体机
CN216086792U (zh) 一种旋转摄像头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17738612U (zh) 一种多视觉摄像头研究实验平台
CN215818374U (zh) 一种可调节的一体式视频会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