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1806U - 血管通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血管通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1806U
CN219501806U CN202320014725.0U CN202320014725U CN219501806U CN 219501806 U CN219501806 U CN 219501806U CN 202320014725 U CN202320014725 U CN 202320014725U CN 219501806 U CN219501806 U CN 21950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en
midline
access system
vascular access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147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K·伯克霍兹
M·S·谢里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filed Critical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1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39/105Multi-channel connectors or couplings, e.g. for connecting multi-lumen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025/0004Catheters; Hollow probes having two or more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tubes for forming a concentric cathete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025/0008Catheters; Hollow probes having visible markings on its surface, i.e.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for any purpose, e.g. insertion depth markers, rotational markers or identification of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6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 A61M2039/062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used with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2039/1072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with a septum present in the conne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2039/1077Adapters, e.g. couplings adapting a connector to one or several other conn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9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血管通路系统,所述血管通路系统包括:导管适配器,导管适配器具有本体和被配置为插入患者脉管系统的主导管,其中,本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定位的第二端;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主内腔;与主内腔流体连通的主内腔端口;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副内腔;与副内腔流体连通的副内腔端口;和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副内腔内的中线内腔。中线内腔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位于主导管和副内腔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述伸展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超过主导管的远端。

Description

血管通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副导管的血管通路系统。
背景技术
导管经常用于将流体注入体内和从体内排出。在各种场合中(包括在医院和家庭护理中)的患者通过插入患者的血管系统的血管通路装置接收流体、药物和血液制品。各种类型和尺寸的导管已广泛用于各种手术中,包括但不限于治疗感染、提供麻醉或镇痛、提供营养支持、治疗癌症生长、维持血压和心律、以及许多其他临床用途。常见的血管通路装置是插入患者的静脉中的塑料导管。导管长度可以从外围通路的几厘米变化到中心通路的许多厘米。导管通常结合到导管适配器中,以有助于导管的易用性、可接近性和实用性。导管适配器可适于容纳导管的一端,使得导管的一端由导管适配器支撑并且导管的本体和末端延伸超过导管适配器的第一端。导管适配器通常还包括适于接收与导管一起使用的附加输注部件的第二端。例如,导管适配器的第二端可包括一组螺纹,用于附接静脉内管线或用于将注射器联接到导管适配器,从而通过附接的导管提供到患者脉管系统的通路。
导管可以经皮插入。在经皮插入时,导管的插入通常由引导针辅助。引导针通常容纳在导管的内腔内,使得针的尺寸接近导管的内径。针定位在导管内,使得针尖延伸超过导管的末端,由此针用于穿透患者的静脉并提供用于插入导管的开口。
为了验证引导针和/或导管在血管中的正确放置,临床医生通常会确认在导管组件的闪回腔中存在血液的“闪回”。一旦针的放置已被确认,临床医生可暂时阻断脉管系统中的流动并移除针,从而将导管留在原位以供将来抽血、输液、或探针进入。
使用导管抽血或输注可能出于几个原因而是困难的,特别是当导管在患者体内的停留时间超过一天时。例如,当导管被长时间插入患者体内时,静脉和导管可能更易于遭受变窄、塌陷、扭结、被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或血栓)堵塞、以及导管的末端粘附到脉管系统。因此,导管通常可用于在导管放置时收集血液样本,但在导管停留期间用于收集血液样本的频率要低得多。因此,当需要血液样本时,使用额外的针刺来提供用于血液收集的静脉通路,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痛苦的并导致更高的材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包括:导管适配器,该导管适配器具有本体和被配置为插入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的主导管,本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地定位的第二端;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主内腔;与主内腔流体连通的主内腔端口;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副内腔;与副内腔流体连通的副内腔端口;和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副内腔内的中线内腔,其中,中线内腔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位于主导管和副内腔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述伸展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超过主导管的远端。
血管通路系统可以包括推进构件,推进构件被配置为由医疗技术人员抓握,其中,推进构件的移动使中线内腔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推进构件可以被配置为沿着副内腔的外表面移动,其中,推进构件完全位于副内腔的外部。
导管适配器的本体可包括位于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端口,其中,主内腔和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连结连接器可以经由中间管与侧端口流体连通。连结连接器可以与导管适配器的本体一体地形成。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永久地连结到连结连接器。主内腔可以永久地连结到连结连接器,其中,副内腔和中线内腔通过连接器连结到连结连接器。连结连接器可以是无针连接器。副内腔的纵向轴线可以被配置为与中间管的纵向轴线和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侧端口的纵向轴线对齐。
主内腔端口可以是位于主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一无针连接器,而副内腔端口可以位于副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二无针连接器。血管通路系统可以包括血液收集装置,血液收集装置被配置为连接到副内腔并且与副内腔流体连通。
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通过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连结连接器通过连接器附接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第二端。副内腔的纵向轴线可以被配置为与主导管的纵向轴线对齐。
通过副内腔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可以在中线内腔处于缩回位置时打开、而在中线内腔位于伸展位置时关闭。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连结连接器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被配置为在中线内腔处于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副内腔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中线内腔可以包括从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至中线内腔的远端和中线内腔的近端之间的位置的第一部分和从中线内腔的近端延伸到中线内腔的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材料,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材料,并且其中,第二材料比第一材料更刚硬。
中线内腔可包括锥形部分,其中,当中线内腔处于伸展位置时,中线内腔的锥形部分与密封件接合。
主内腔和副内腔可通过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中线内腔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被配置为接合连结连接器的一部分,以在中线内腔处于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副内腔至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通过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密封致动器被至少部分地接收在连结连接器内,并且其中,密封致动器的移动被配置为关闭通过副内腔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中线内腔的远端可以包括狭缝,该狭缝具有允许流体流出或流入中线内腔的开放位置、以及关闭位置。主导管的远端可以包括由主导管的侧壁限定的开口。
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使用血管通路系统的方法包括:将血液收集装置附接到副内腔端口;将中线内腔移动到伸展位置;以及从副内腔端口移除血液收集装置。
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使用血管通路系统的方法包括:将流体源附接到副内腔端口;将中线内腔移动到伸展位置;以及通过中线内腔从流体源输送流体。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这些特征和优点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本公开本身将被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缩回位置;
图3是图2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伸展位置;
图4是图2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连接到血液收集装置的副内腔;
图5是图2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连接到血液收集装置的副内腔;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伸展位置;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主导管和中线内腔的透视图,其显示了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的主导管与中线内腔;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缩回位置;
图9B是图9A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伸展位置;
图10A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缩回位置;
图10B是图10A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缩回位置;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缩回位置;
图12是图11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伸展位置;
图13是图11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伸展位置,其中,血液收集装置连接到副内腔;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透视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伸展位置,其中,血液收集装置连接到副内腔;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副内腔和推进构件的局部截面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主导管和中线内腔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主导管和中线内腔的示意图,其显示了中线内腔的偏转位置;
图2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中线内腔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中线内腔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中线内腔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中线内腔的示意图;和
图2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中线内腔的示意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这里列出的示例说明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月4日提交的、题为“Vascular Access System withSecondary Catheter(带副导管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第63/296302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空间或方向术语,如“左”、“右”、“内”、“外”、“上”、“下”等,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因为本公开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向。
出于下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竖直”、“水平”、“顶部”、“底部”、“横向”、“纵向”及其派生词应与本公开在附图中的定向相关。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可以采用各种替代变型,除非明确规定相反。还应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和以下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装置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此处公开的所有范围或比率应理解为包括起始值和结束值以及其中包含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或子比率。例如,“1到/比10”的所述范围或比率应被视为包括最小值1和最大值10之间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或子比率;即:以最小值1或更大开始并以最大值10或更小结束的所有子范围或子比率。
术语“第一”、“第二”等并非指任何特定的顺序或时序,而是指不同的条件、性质或元件。
如本文所用,“至少一个”与“一个或多个”同义。例如,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是指A、B或C中的任意一个,或A、B、C中任意两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仅包括A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仅包括B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仅包括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A中的一个或多个和B中的一种或多个;或A中的一个或多个和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B中的一个或多个和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或所有A、B和C中的一个或多个。
参考图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或实施例的血管通路系统10包括:导管适配器12,导管适配器12具有本体14和配置成插入患者脉管系统的主导管16;与主导管16流体连通的主内腔18;与主内腔18流体连通的主内腔端口20;与主导管16流体连通的副内腔22;与副内腔22流体连通的副内腔端口24;以及至少部分容纳在副内腔22内的中线内腔26。中线内腔26具有缩回位置(图2)和伸展位置(图3),在缩回位置中,中线内腔26的远端28位于主导管16和副内腔22中的至少一个内,在伸展位置中,中线内腔26的远端28延伸超过主导管16的远端30。血管通路系统10被配置为将主导管16的伸出部延伸到患者的血管系统中,以满足短期需要(例如收集血液样本)以及长期需要(例如提供多内腔中线导管能力)。血管通路系统10被配置为利用中线内腔26来抽血和给药,同时还提供通过主内腔18同时输注流体的选择。
参考图2、图3和图16,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10包括推进构件32,推进构件被配置为由医疗技术人员抓握。推进构件32的移动使中线内腔26在缩回位置(图2)和伸展位置(图3)之间移动。推进构件32被配置为沿着副内腔22的外表面移动,其中推进构件32完全位于副内腔22的外部。如图16所示,推进构件32包括本体34,本体34具有夹持表面36和球轴承38,球轴承38接合副内腔22的外表面。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推进构件32的本体34可包括接合副内腔22的外表面的凸块,例如圆柱形或球形的凸块,而不是提供球轴承38。联接器40位于副内腔22内,其中,中线内腔22附接到联接器40。联接器40位于球轴承38之间。推进构件32向远侧或近侧的移动导致球轴承38接合联接器,使副内腔被压下并定位在球轴承和联接器40之间,从而使联接器40和中线内腔26与推进构件32一起移动。推进构件32可以与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1/0290126号中所示和描述的平移手柄相同或类似,其整体上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再次参考图1-5,导管适配器12的本体14具有第一端56和与第一端56相对地定位的第二端58。本体14包括位于本体14的第一端56和第二端58之间的侧端口60,其中,主内腔18和副内腔22经由连结连接器62流体连通。连结连接器62经由中间管64与侧端口60流体连通。主内腔18和副内腔22例如通过结合、粘合剂或其他合适的布置永久地连结到连结连接器62。副内腔22的纵向轴线被配置为与中间管64的纵向轴线和导管适配器12的本体14的侧端口60的纵向轴线对齐。可选地,中间管端口可以在偏离主导管适配器本体接入口的位置处连结导管适配器本体。该偏移位置可以位于主导管适配器本体接入口的下方或上方,以在输送流体时产生涡流作用,和/或改善导管适配器的冲洗以清除任何残余血液或药物。因此,副内腔22、连结连接器62、中间管64、侧端口60和主导管16限定了非曲折的路径,以有助于中线内腔26通过主导管16并进入患者的血管系统。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主内腔端口20是位于主内腔18的近端处的第一无针连接器,而副内腔端口24是位于副内腔22的近端处的第二无针连接器。如图4和图5所示,在某些方面或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10包括血液收集装置70,血液收集装置被配置为连接到副内腔22并与副内腔22流体连通。血液收集装置70(如BDLuer-LokTM通路装置)可以连接到副内腔端口24。
图1-5的血管通路系统10被配置为类似于标准集成外围静脉导管其作用,其具有通过主内腔端口20和副内腔端口24输注的能力。当通过副内腔端口24冲洗时,流体流过副内腔22并流过中线内腔26,以确保各个内腔保持冲洗。当中线内腔26处于伸展位置时,中线内腔26可用于输送腐蚀性药物。在患者的静脉中远离主导管16的远端30进一步向下游输送药物允许更快的血液稀释,并降低在主导管16的位置处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的风险。
参考图6,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副内腔22通过连接器72(例如鲁尔连接器或无针连接器)连结到连结连接器。
参考图8,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连结连接器62与导管适配器12的本体14一体形成。连结连接器62可以与导管适配器12一起模制,或者可以单独形成并连结或结合到导管适配器12。
参考图9A和图9B,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中线内腔26包括可折叠部分74,可折叠部分被配置为当中线内腔26处于缩回位置时被折叠而当中线内腔26处于伸展位置时成笔直或被伸直。
参考图10A至图13,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主内腔18永久地连结到连结连接器62,并且副内腔22和中线内腔26通过连接器76连结到连结连接器62。连结连接器62可以是无针连接器,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连接器。中线内腔26显示为处于缩回位置(图11)、用于输送药物的伸展位置(图12)、和用于抽取血液的伸展位置(图13)。
参考图14和图15,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主内腔18和副内腔22通过连结连接器62流体连通,其中,连结连接器62通过连接器80(例如鲁尔连接器)附接到导管适配器12的本体14的第二端58,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连接布置。副内腔22的纵向轴线被配置为与主导管16的纵向轴线对齐,这为中线内腔26提供了非曲折的路径。
参考图17至图20,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通过副内腔22到主导管16的流动路径在中线内腔26处于缩回位置时是打开的并且在中线内腔26处于伸展位置时是关闭的。连结连接器62可以包括密封件82,该密封件82被配置为当中线内腔26处于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副内腔22到主导管16的流动路径。
参考图17,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中线内腔26包括从中线内腔26的远端28延伸到中线内腔26的远端28和中线内腔26的近端86之间的位置的第一部分84,以及从中线内腔26的近端86延伸到中线内腔26的第一部分84的第二部分88。第一部分84由第一材料形成,第二部分88由第二材料形成,其中,第二材料比第一材料更刚硬。更刚硬的第二材料可以推动穿过连结连接器62内的密封件82。中线内腔26的第一部分84可以结合到中线内腔26中的第二部分88,或者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彼此连接。
参考图18,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中线内腔26包括锥形部分90,其中,中线内腔26的锥形部分90在中线内腔26处于伸展位置时接合连结连接器62内的密封件82。
参考图19,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中线内腔26包括密封件92,该密封件92构造成接合连结连接器62的一部分,以在中线内腔26处于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副内腔22到主导管16的流动路径。更具体地,密封件92固定到中线内腔26的外表面并定位在副内腔22内。当中线内腔26前进到伸展位置时,密封件92接合连结连接器62的一部分以关闭副内腔22。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密封件92是锥形的并接合连结连接器62的锥形部分。
参考图20,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10包括至少部分地接收在连结连接器62内的密封致动器94。密封致动器94的运动被配置为关闭通过副内腔22到主导管16的流动路径。医疗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密封致动器94,以打开或关闭通过副内腔22的流动路径。密封致动器94可以是中空的,以允许中线内腔26穿过密封致动器94。
参考图7、图21和图22,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中线内腔26的远端28是封闭的并限定了狭缝96,狭缝96具有打开位置,从而允许流体流出或流入中线内腔26并进入关闭位置。主导管16的远端30可包括由主导管16的侧壁限定的开口98,以允许流体在主导管16和中线内腔26之间通过。
参考图23-27,中线内腔26的远端28可以包括各种形状和构造,包括标准的开放式末端(图23)、呈一定形状的末端(图24)、扩散器末端(图25)、瓣膜末端(图26)和带开口的钝末端(图27),尽管其他合适的构造也可以用于血管通路系统10。中线内腔26可以由柔性材料形成,柔性材料在静脉上更柔软并且在冲洗前进期间能够移动并利用流体弯曲。中线内腔26的材料可以是刚性、半刚性或柔性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氨酯、聚酰亚胺、硅、TPE、TPU、或其他聚合物和/或弹性材料。中线内腔26的外径可以沿中线内腔26的长度变化,以最大化流速、提供密封特征、和/或优化滞留时间。润滑剂可以被添加到中线内腔26,以有助于中线内腔26的前进。润滑剂也可以添加到主内腔18、副内腔22、球轴承28、和/或血管通路系统10的其他部件。副内腔22可以具有标记,以指示中线内腔26相对于血管通路系统10的其他部分前进了多远。
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使用血管通路系统10的方法包括:将血液收集装置70附接到副内腔端口24;将中线内腔26移动到伸展位置;以及从副内腔端口24移除血液收集装置70。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中线内腔递送药物。
尽管基于当前被认为是最实用和最佳实施例出于说明目的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应理解,此类细节仅用于该目的,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其旨在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和等效布置。例如,应当理解,本公开构思的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任何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的另一个或更多个特征相结合。

Claims (22)

1.一种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包括:
导管适配器,所述导管适配器包括本体和被配置为插入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的主导管,所述本体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定位的第二端;
与所述主导管流体连通的主内腔;
与所述主内腔流体连通的主内腔端口;
与所述主导管流体连通的副内腔;
与所述副内腔流体连通的副内腔端口;和
中线内腔,所述中线内腔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副内腔内,所述中线内腔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中,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位于所述主导管、所述导管适配器和所述副内腔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述伸展位置中,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超过所述主导管的远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推进构件,所述推进构件被配置为由医疗技术人员抓握,其中,所述推进构件的移动使所述中线内腔在所述缩回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构件被配置为沿着所述副内腔的外表面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推进构件被完全定位在所述副内腔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端口,并且其中,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连接器经由中间管与所述侧端口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连接器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一体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永久地连结到所述连结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永久地连结到所述连结连接器,并且其中,所述副内腔和所述中线内腔经由一连接器连接到所述连结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连接器包括无针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内腔的纵向轴线被配置为与所述中间管的纵向轴线和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侧端口的纵向轴线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端口包括位于所述主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一无针连接器,并且所述副内腔端口包括位于所述副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二无针连接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血液收集装置,所述血液收集装置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副内腔并与所述副内腔流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连结连接器经由一连接器附接到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第二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内腔的纵向轴线被配置为与所述主导管的纵向轴线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在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缩回位置中时是打开的、并且在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中时是关闭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连结连接器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中时关闭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内腔包括从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到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和所述中线内腔的近端之间的位置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中线内腔的近端延伸到所述中线内腔的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比所述第一材料更刚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内腔包括锥形部分,并且其中,当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中线内腔的锥形部分接合所述密封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中线内腔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成接合所述连结连接器的一部分,以在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一密封致动器被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连结连接器内,并且其中,所述密封致动器的移动被配置成关闭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和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包括狭缝,所述狭缝具有关闭位置和允许流体流出或流入所述中线内腔的打开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和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的远端包括由所述主导管的侧壁限定的开口。
CN202320014725.0U 2022-01-04 2023-01-04 血管通路系统 Active CN2195018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296302P 2022-01-04 2022-01-04
US63/296,302 2022-0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1806U true CN219501806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0092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7049.9A Pending CN116392706A (zh) 2022-01-04 2023-01-04 带副导管的血管通路系统
CN202320014725.0U Active CN219501806U (zh) 2022-01-04 2023-01-04 血管通路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7049.9A Pending CN116392706A (zh) 2022-01-04 2023-01-04 带副导管的血管通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6313A1 (zh)
CN (2) CN116392706A (zh)
WO (1) WO20231330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9448A1 (en) * 2016-02-18 2017-08-2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nchoring guidewire
US11504503B2 (en) * 2019-04-05 2022-11-2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Vascular access instrument having a fluid permeable structure,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210290926A1 (en) * 2020-03-23 2021-09-2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pring-bas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to faciliate vascular access
US20210299426A1 (en) * 2020-03-27 2021-09-3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Extension set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3091A1 (en) 2023-07-13
CN116392706A (zh) 2023-07-07
US20230226313A1 (en) 2023-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4665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instrument guidance within an intravenous catheter assembly
CN211835625U (zh) 导管输送装置和导管系统
CA3109405A1 (en) Catheter stabilization platform,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40024634A1 (en) Integrated Catheter with Needle-Free Connector
CN219501806U (zh) 血管通路系统
CN212090511U (zh) 无针通路连接器
CN219836014U (zh) 血管接入装置
US20230256208A1 (en) Vascular Access System with Flow Restriction Device
US20230001145A1 (en) Non-Integrated Catheter System Having an Extension Set
CN219836013U (zh) 血管通路系统和延伸套件
CN219836012U (zh) 构造成插入通过血管通路装置的器械和血管通路系统
US20240066278A1 (en) Instrument Advancement Device
CN215741220U (zh) 器械递送装置
US20230001157A1 (en) Vascular Access Device to Reduce Buckling of a Probe
US20230166086A1 (en) Integrated Catheter with Stabilized Near-Patient Port Extension Set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