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1719U -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1719U
CN219501719U CN202320225871.8U CN202320225871U CN219501719U CN 219501719 U CN219501719 U CN 219501719U CN 202320225871 U CN202320225871 U CN 202320225871U CN 219501719 U CN219501719 U CN 219501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needle
vein
fre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58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庄楠
张壮秋
陈梅燕
辛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58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1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1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1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可滑动地套设于静脉针延长管上的套管,且所述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静脉针管的长度,以在滑动到位时容纳所述静脉针管;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用于供连接在所述静脉针延长管上的静脉针柄滑动,且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卡槽,用于固定所述静脉针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利用静脉针柄与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将静脉针管固定在套管内,由套管对静脉针管形成防护效果,避免静脉针管裸露伤人,医护人员在使用完静脉针后,只需手持套管,再用另一只手往后拉动静脉针座,即可使套管在静脉针延长管上滑动,直至静脉针柄顺着滑道卡入卡槽为止即可,操作方便且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时,输液器通常带有静脉针,用来对患者静脉进行穿刺。如图1所示,静脉针的主要结构包括静脉针延长管a、静脉针管b、静脉针柄c和静脉针座d。
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静脉针要回收销毁。输液器在使用及销毁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存在很大被静脉针刺伤的风险。患者使用过的针管,由于接触了患者血液,可能携带病菌,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由针刺伤所导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之一。
目前,静脉针在出厂时自带有保护套,传统的静脉针保护套通常为一个呈圆柱状的护套,在使用时需要摘掉保护套,随消毒棉签等医疗垃圾丢弃处理或者单独存放。输液完成后,静脉针则连同输液器一同收集至处置室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若不对静脉针的针头(即静脉针管b)进行包裹处理,极易刺伤相关人员。为此,现有技术中,在静脉针使用完成后,医护人员不得不再将保护套重新装回,以避免周围人员被静脉针刺伤。
然而,医护人员在重新装回保护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静脉针将保护套挑起后,用另外一只手手持保护套,将其重新装好,过程中稍有不慎即被针刺伤,且医护人员双手通常佩戴手套,导致不方便进行静脉针与保护套之间的精确对位操作。并且,保护套从盘能够静脉针上拆除后,也很容易遗失,一旦遗失,则医护人员需手持带裸露针头的输液器回收至处置室,在此过程中,静脉针极易刺伤医护人员或周围人员。
因此,如何方便易行地实现对使用后的静脉针的防护,防止静脉针裸露伤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能够方便易行地实现对使用后的静脉针的防护,防止静脉针裸露伤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包括可滑动地套设于静脉针延长管上的套管,且所述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静脉针管的长度,以在滑动到位时容纳所述静脉针管;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用于供连接在所述静脉针延长管上的静脉针柄滑动,且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卡槽,用于固定所述静脉针柄。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横截面呈矩形或圆形。
优选地,所述滑道的首端开设有导向口,用于引导所述静脉针柄滑入。
优选地,所述导向口呈梯形缩口状。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首端开设有斜面,用于防呆提示安装方向。
优选地,所述滑道与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止挡凸起,用于与所述静脉针柄抵接以防止其脱出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止挡凸起设置于所述滑道的两侧正对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止挡凸起呈锯齿状。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内底面设置有垫块,用于垫高所述静脉针延长管的前端并使所述静脉针管倾斜朝下。
优选地,所述垫块呈楔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免拆防刺伤装置,主要包括套管、滑道和卡槽。其中,套管为本装置的主体部件,具体呈管状,主要用于安装本装置的其余零部件,并套设在静脉针延长管上,可在静脉针延长管上进行滑动,以调节具体的套设位置。同时,套管的长度大于静脉针管的长度,以在套管滑动到静脉针延长管上的预设位置处时,将整根静脉针管完整地容纳,从而对静脉针管形成防护效果。滑道开设在套管的侧壁上,主要用于在套管相对静脉针延长管滑动时,供连接在静脉针延长管上的静脉针柄进行滑动,以避免造成运动干涉。卡槽开设在滑道的末端位置,当静脉针柄在滑道内一直滑动到末端位置处,即卡入卡槽内,并被卡槽固定,无法脱离,即通过静脉针柄将整个静脉针延长管及静脉针管固定在当前位置处——此时套管滑动到位,静脉针管被容纳在套管内。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利用静脉针柄与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将静脉针管固定在套管内,由套管对静脉针管形成防护效果,避免静脉针管裸露伤人,并且,静脉针柄与卡槽形成卡接配合后,整个静脉针与套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也被固定,确保静脉针管不会轻易脱出套管。相比于现有技术,医护人员在使用完静脉针后,只需手持套管,再用另一只手往后拉动静脉针座,即可使套管在静脉针延长管上滑动,直至静脉针柄顺着滑道卡入卡槽为止即可,操作方便且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静脉针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免拆防刺伤装置与静脉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静脉针在使用后与免拆防刺伤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免拆防刺伤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纵剖视图。
其中,图1—图6中:
静脉针延长管—a,静脉针管—b,静脉针柄—c,静脉针座—d;
套管—1,滑道—2,卡槽—3,导向口—4,斜面—5,止挡凸起—6,垫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免拆防刺伤装置与静脉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静脉针在使用后与免拆防刺伤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免拆防刺伤装置主要包括套管1、滑道2和卡槽3。
其中,套管1为本装置的主体部件,具体呈管状,主要用于安装本装置的其余零部件,并套设在静脉针延长管a上,可在静脉针延长管a上进行滑动,以调节具体的套设位置。同时,套管1的长度大于静脉针管b的长度,以在套管1滑动到静脉针延长管a上的预设位置处时(比如滑动到静脉针延长管a与静脉针管b相连的前端位置等),将整根静脉针管b完整地容纳,从而对静脉针管b形成防护效果。
滑道2开设在套管1的侧壁上,主要用于在套管1相对静脉针延长管a滑动时,供连接在静脉针延长管a上的静脉针柄c进行滑动,以避免造成运动干涉。
卡槽3开设在滑道2的末端位置,当静脉针柄c在滑道2内一直滑动到末端位置处,即卡入卡槽3内,并被卡槽3固定,无法脱离,即通过静脉针柄c将整个静脉针延长管a及静脉针管b固定在当前位置处——此时套管1滑动到位,静脉针管b被容纳在套管1内。
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利用静脉针柄c与卡槽3之间的卡接配合将静脉针管b固定在套管1内,由套管1对静脉针管b形成防护效果,避免静脉针管b裸露伤人,并且,静脉针柄c与卡槽3形成卡接配合后,整个静脉针与套管1的相对位置关系也被固定,确保静脉针管b不会轻易脱出套管1。
相比于现有技术,医护人员在使用完静脉针后,只需手持套管1,再用另一只手往后拉动静脉针座d,即可使套管1在静脉针延长管a上滑动,直至静脉针柄c顺着滑道2卡入卡槽3为止即可,操作方便且简单易行。
如图4、图5、图6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免拆防刺伤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纵剖视图。
在关于套管1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该套管1整体呈管状,且横截面形状具体呈矩形或圆形,即为圆管或方管状。当然,套管1的具体形状并不固定,比如横截面形状还可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考虑到在静脉针使用前的状态下,静脉针柄c一般位于套管1前端一定距离处,在往后拉动静脉针延长管a时,静脉针柄c将逐渐后退并进入到滑道2中,为保证静脉针柄c能够稳定、平顺地进入到滑道2中,避免出现运动卡滞现象,本实施例中,在滑道2的首端处开设有导向口4,以通过该导向口4对静脉针柄c的导向作用,引导静脉针柄c顺利滑入到滑道2中。
一般的,导向口4的具体形状呈梯形缩口状,或者呈“Y”型结构,相当于在滑道2的两侧侧壁的首端位置开设有倒角,以利用该倒角结构与静脉针柄c抵接,并利用两侧朝内的抵接作用力促使静脉针柄c自动滑入到滑道2的中间区域。当然,导向口4还可弧形缩口状等。
此外,本实施例还在套管1的首端位置开设有斜面5,或者楔形面,该斜面5具有一定倾角,相当于在套管1的首端削去一部分形成的缺面,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强化导向口4的导向作用,避免对静脉针柄c造成干涉,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套管1的首端与末端的形状不同,以便防呆提示安装方向,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导致静脉针在套管1内装反。
为提高静脉针柄c在卡槽3内的卡紧稳定性,防止静脉针柄c反向(即朝套管1的前端方向)脱离卡槽3,本实施例中增设了止挡凸起6。具体的,该止挡凸起6设置在滑道2与卡槽3之间的位置处,主要用于与静脉针柄c形成抵接,以防止静脉针并从卡槽3中反向脱离。具体的,该止挡凸起6同时设置在滑道2的两侧正对侧壁上,两个止挡凸起6保持互相正对,且具体呈锯齿状或三角形,即具有倾斜朝内延伸的尖端和垂直于滑道2侧壁面的平端。其中,尖端主要用于形成缩口结构,以在静脉针柄c正向通过时,对静脉针柄c形成挤压效果,使其产生弹性形变后,再通过缩口结构进入到卡槽3内。平端主要用于对静脉针柄c形成抵接作用,当静脉针柄c通过缩口结构进入卡槽3后,通过弹力恢复原状,从而无法通过两个平端之间的狭窄缝隙脱出。
另外,为强化套管1对静脉针管b的防护作用,本实施例中增设有垫块7。其中,垫块7设置在套管1的内底面,具有一定高度,主要用于垫高静脉针延长管a,以使静脉针延长管a部分翘起,同时使静脉针延长管a前端的静脉针管b形成倾斜朝下姿态,从而保证静脉针管b的前端不会翘曲伸出滑道2。具体的,该垫块7具体呈楔形状,即具有倾斜延伸的斜边部分,以利用该斜边部分将静脉针延长管a的前端顶起,使其产生倾斜姿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滑动地套设于静脉针延长管(a)上的套管(1),且所述套管(1)的长度大于静脉针管(b)的长度,以在滑动到位时容纳所述静脉针管(b);所述套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2),用于供连接在所述静脉针延长管(a)上的静脉针柄(c)滑动,且所述滑道(2)的末端设置有卡槽(3),用于固定所述静脉针柄(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横截面呈矩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的首端开设有导向口(4),用于引导所述静脉针柄(c)滑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口(4)呈梯形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首端开设有斜面(5),用于防呆提示安装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与所述卡槽(3)之间设置有止挡凸起(6),用于与所述静脉针柄(c)抵接以防止其脱出所述卡槽(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起(6)设置于所述滑道(2)的两侧正对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起(6)呈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底面设置有垫块(7),用于垫高所述静脉针延长管(a)的前端并使所述静脉针管(b)倾斜朝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拆防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7)呈楔形状。
CN202320225871.8U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Active CN219501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871.8U CN219501719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5871.8U CN219501719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1719U true CN219501719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6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5871.8U Active CN219501719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1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2573B2 (en) Forward blunting wingset with leaf spring driven shield
US7060055B2 (en) Forward shielding safety device
JP3805434B2 (ja) 安全カバー
US5007901A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US7258678B2 (en) Retractable safety needle
US3330278A (en) Hypodermic needle for a cannula placement unit
US11564604B2 (en) Passive double drive member activated safety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US7189217B2 (en) Skin puncture device with needle stick protection
US20170143910A1 (en) Passively Shielding Needle Assembly with Skin Sensor
JPH05503658A (ja) 十分に安全な囲撓手段を備えた使い捨て医療用針組立体とカテーテル設置組立体
JP2003180833A (ja) 安全カテーテル
US5817060A (en) Unidirectional blunting apparatus for hypodermic needles
JP2003135602A (ja) 安全シール付き針を有するカテーテル導入装置組立体
JPH0838601A (ja) 針保護鞘
US8298181B2 (en) Vascular catheter installer
US20060079844A1 (en) Needle apparatus
CN219501719U (zh) 一种免拆防刺伤装置
JP3087850B2 (ja) 多用途安全自動輸液静脈カテーテル
CN219231012U (zh) 一种防针刺装置
KR102110729B1 (ko) 이지 카테터 조립체
CN219423453U (zh) 一种防针刺保护套
CN103127580B (zh) 一种单手安全留置针
CN206138502U (zh) 带保护套的静脉输液针
CN216676597U (zh) 一次性安全型静脉输液针
CN213787690U (zh) 一种安全型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