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0113U -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0113U
CN219500113U CN202320950470.9U CN202320950470U CN219500113U CN 219500113 U CN219500113 U CN 219500113U CN 202320950470 U CN202320950470 U CN 202320950470U CN 219500113 U CN219500113 U CN 219500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ventilation
photovoltaic
shed roof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04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国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ang Lvk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g Lvk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g Lvk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g Lvk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04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0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0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0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属于温室技术领域,温室主体包括墙体、第一通风框架、第二通风框架和棚顶,第一通风框架与墙体平行设置,第二通风框架和棚顶设置在第一通风框架与墙体之间,还包括光伏板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框架和隔离层,隔离层覆盖在棚顶外侧,连接框架固定设置在棚顶上,光伏板固定设置在棚顶上;第一通风框架和第二通风框架为钢管焊接的框架,保证温室主体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并且进行通风,保证作物的成长;连接框架用于将光伏板固定设置在温室主体上,避免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温室主体或损坏,为了使温室主体起到微光、防水和保温的效果,隔离层覆盖在棚顶外侧。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提到温室,往往想到的是利用塑料薄膜密封,内部光照充足,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结构。然而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活习性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温室都需要光照充足,根据农作物的喜光程度的区别,部分温室只需要微光,例如菌菇类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并且阻隔外界的光线照射进入温室内,该部分被阻隔的光线相当于浪费掉了。阻隔外界的光线照射进入温室内,反而需要保证温室内有较高的温度,则需要人工对温室内进行加热,人工进行加热必定会利用能源,导致极大的能源浪费。
为了解决温室加热所需能源的问题,公布号:CN105638307A,发明名称:一种带有光伏发电系统的食用菌大棚,公开了一种“框架上扣装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力可供给自身的电加热器、加湿器、排风扇和其它用电设备使用”。然而,温室不但需要将光伏板固定在温室上,温室还需要能够避免透光、防水和保温,上述对比文件并未对光伏板与温室的连接给出任何结合方式,实现温室的微光、防水和保温的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将光伏板固定在微光温室上,遮挡阳光、防水和保温的一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通过连接框架和隔离层既可以将光伏板固定在温室上,又可以保证温室的微光、防水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包括温室主体,所述温室主体包括墙体、第一通风框架、第二通风框架和棚顶,所述第一通风框架与墙体平行设置,第二通风框架和棚顶设置在第一通风框架与墙体之间,还包括光伏板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框架和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覆盖在棚顶外侧,连接框架固定设置在棚顶上,光伏板固定设置在棚顶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隔离层包括薄膜和防水棉,薄膜覆盖在棚顶外侧,所述防水棉覆盖在所述薄膜远离所述棚顶的一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隔离层还包括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网格覆盖在棚顶与薄膜之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隔离层还包括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网格覆盖在防水棉与薄膜之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固定装置还包括防水螺栓,所述防水螺栓一端与连接框架相连接,所述防水螺栓另一端依次穿过防水棉、第二网格、薄膜和第一网格后固定设置在棚顶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棚顶一侧与第一通风框架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通风框架相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棚顶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二通风框架与棚顶之间的夹角为12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温室主体还包括若干立柱,若干立柱沿着温室主体的长度方向排列,立柱一端与第二通风框架和棚顶相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温室主体还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杆和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棚顶和立柱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第二通风框架和立柱之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通风棉和第二通风棉,所述第一通风棉覆盖在第一通风框架上,所述第二通风棉覆盖在第二通风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温室主体具有固定光伏板的棚顶和保证温室主体通风的第一通风框架和第二通风框架,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框架和第二通风框架为钢管焊接的框架,保证温室主体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并且进行通风,保证作物的成长;连接框架用于将光伏板固定设置在温室主体上,避免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温室主体或损坏,为了使温室主体起到微光、防水和保温的效果,隔离层覆盖在棚顶外侧;
(2)为了使隔离层起到保温、防水的效果,隔离层包括了保温的防水棉和防水、保温的薄膜;
(3)第一网格用于支撑隔离层,避免隔离层因为自重或雨水等的重力从棚顶的缝隙中塌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棚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包括温室主体1,所述温室主体1包括墙体11、第一通风框架12、第二通风框架13和棚顶14,所述第一通风框架12与墙体11平行设置,第二通风框架13和棚顶14设置在第一通风框架12与墙体11之间,还包括光伏板2和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连接框架31和隔离层32,所述隔离层32覆盖在棚顶14外侧,连接框架31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光伏板2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该温室主体1具有固定光伏板2的棚顶14,和保证温室主体1通风的第一通风框架12和第二通风框架13,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框架12和第二通风框架13为钢管焊接的框架,保证温室主体1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并且进行通风,保证作物的成长;连接框架31用于将光伏板2固定设置在温室主体1上,避免光伏板2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温室主体1或损坏,为了使温室主体1起到微光、防水和保温的效果,隔离层32覆盖在棚顶14外侧。
隔离层32包括薄膜322和防水棉323,薄膜322覆盖在棚顶14外侧,所述防水棉323覆盖在所述薄膜322远离所述棚顶14的一侧。为了使隔离层32起到保温、防水的效果,隔离层32包括了保温的防水棉323和防水、保温的薄膜322。
如图4所示,棚顶14为金属框架,框架中间无任何支撑,所以覆盖在框架中间的薄膜322和防水棉323容易塌陷,为了对棚顶14上的薄膜322和防水棉323进行支撑,隔离层32还包括第一网格321,所述第一网格321覆盖在棚顶14与薄膜322之间。第一网格321可以是钢丝绳或尼龙绳等强度较大的材料组成,用于支撑隔离层32,避免隔离层32因为自重或雨水等的重力从棚顶14的缝隙中塌陷。
由于隔离层32在自重或外界的雨水等作用下容易发生移动,一旦移动薄膜322的位置发生偏移,对温室主体1内的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固定薄膜322,隔离层32还包括第二网格324,所述第二网格324覆盖在防水棉323与薄膜322之间,第二网格324用于压紧薄膜322,避免薄膜322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失去原有的作用。
固定装置3还包括防水螺栓33,所述防水螺栓33一端与连接框架31相连接,所述防水螺栓33另一端依次穿过防水棉323、第二网格324、薄膜322和第一网格321后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为了更好地固定连接框架31和隔离层32,我们利用了防水螺栓33进行固定,其中防水螺栓33一端与连接框架31相连接,所述防水螺栓33另一端依次穿过防水棉323、第二网格324、薄膜322和第一网格321后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此时既可以固定连接框架31,又可以固定隔离层32,防水螺栓33具有防水的效果,并且在穿过隔离层32的位置涂抹防水胶等防水填充物,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导致温室主体1失去防水的效果。
棚顶14一侧与第一通风框架12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通风框架13相连接。棚顶14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此时棚顶14可以避免积水,同时保证了固定在棚顶14上的光伏板2接收到更多的直射阳光,发电效率更高。
第二通风框架13与棚顶14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二通风框架13通风的同时,进水的角度最小,增加了整个温室主体1的防水效果。
温室主体1还包括若干立柱15,若干立柱15沿着温室主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立柱15一端与第二通风框架13和棚顶14相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温室主体1还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杆16和若干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一支撑杆16设置在棚顶14和立柱15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17设置在第二通风框架13和立柱15之间,立柱15、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对棚顶14和第二通风框架13起到支撑和稳定的效果,增加了温室主体1的稳定性。
还包括第一通风棉4和第二通风棉5,所述第一通风棉4覆盖在第一通风框架12上,所述第二通风棉5覆盖在第二通风框架13上,由于温室主体1需要满足保温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温,第一通风棉4覆盖在第一通风框架12上,所述第二通风棉5覆盖在第二通风框架1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包括温室主体(1),所述温室主体(1)包括墙体(11)、第一通风框架(12)、第二通风框架(13)和棚顶(14),所述第一通风框架(12)与墙体(11)平行设置,第二通风框架(13)和棚顶(14)设置在第一通风框架(12)与墙体(11)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板(2)和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连接框架(31)和隔离层(32),所述隔离层(32)覆盖在棚顶(14)外侧,连接框架(31)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光伏板(2)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32)包括薄膜(322)和防水棉(323),薄膜(322)覆盖在棚顶(14)外侧,所述防水棉(323)覆盖在所述薄膜(322)远离所述棚顶(14)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32)还包括第一网格(321),所述第一网格(321)覆盖在棚顶(14)与薄膜(322)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32)还包括第二网格(324),所述第二网格(324)覆盖在防水棉(323)与薄膜(322)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还包括防水螺栓(33),所述防水螺栓(33)一端与连接框架(31)相连接,所述防水螺栓(33)另一端依次穿过防水棉(323)、第二网格(324)、薄膜(322)和第一网格(321)后固定设置在棚顶(14)上。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14)一侧与第一通风框架(12)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通风框架(13)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14)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框架(13)与棚顶(14)之间的夹角为12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主体(1)还包括若干立柱(15),若干立柱(15)沿着温室主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立柱(15)一端与第二通风框架(13)和棚顶(14)相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温室主体(1)还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杆(16)和若干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一支撑杆(16)设置在棚顶(14)和立柱(15)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17)设置在第二通风框架(13)和立柱(15)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风棉(4)和第二通风棉(5),所述第一通风棉(4)覆盖在第一通风框架(12)上,所述第二通风棉(5)覆盖在第二通风框架(13)上。
CN202320950470.9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Active CN219500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0470.9U CN219500113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0470.9U CN219500113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0113U true CN219500113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0470.9U Active CN219500113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0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545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农业大棚
CN206739762U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式工业干燥装置
CN111802142A (zh) 一种农业大棚的光伏系统
CN206118617U (zh) 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蔬菜大棚
CN219500113U (zh) 一种光伏与微光温室一体装置
CN214593170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的温室大棚
CN109258238A (zh) 一种温室大棚保温被用收卷装置
CN203015538U (zh) 并网型光伏温室大棚
CN205682013U (zh) 一种多功能温室大棚
CN209498062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农业大棚用温控换气装置
CN110637648A (zh) 一种现代农业种植大棚
CN207151344U (zh) 一种半地下式阴阳温室大棚
CN1849874A (zh) 一种日光温室
CN115843578A (zh) 大棚土壤跨季度储供热系统及太阳能光热储能供热温室
CN210928864U (zh) 一种农业大棚用照明除虫装置
CN206389964U (zh) 一种养殖场用大棚
CN10818549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动控制雪茄凉制房
CN215269711U (zh) 高效采光的组装式日光温室
CN205357194U (zh) 甘薯越冬贮藏大棚
CN2901845Y (zh) 日光温室
CN213153144U (zh) 一种光伏大棚
CN108419576A (zh) 一种节能大棚
CN212436676U (zh) 一种光伏无菌化节能出菇房
CN210202660U (zh) 一种恒温智能化农业大棚
CN210157738U (zh) 基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防虫网式连栋农业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