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9375U -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9375U
CN219499375U CN202320077931.6U CN202320077931U CN219499375U CN 219499375 U CN219499375 U CN 219499375U CN 202320077931 U CN202320077931 U CN 202320077931U CN 219499375 U CN219499375 U CN 219499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unit
control uni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79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正航
陈慧
薛星刚
王辉
魏晖
罗涵
詹敏
黄志�
吴广展
罗绵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79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9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9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9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涉及光纤配线技术领域,为解决光纤容易被误操作的问题。其中,光纤接头上设置有电子标签。中枢控制单元分别与后台终端单元、读写单元耦接。中枢控制单元还与指示控制单元耦接;后台终端单元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中枢控制单元向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检测单元设置于目标光纤端口。检测单元与指示控制单元耦接。检测单元用于在光纤插入至所述目标光纤端口时,向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控制单元还与指示单元耦接。指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时,控制指示单元展示指示成功信息。有利于避免光纤被误操作。

Description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配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配线架是专门为光纤通信机房设计的光纤配线设备,具有光缆固定功能、光缆保护功能、光缆终接功能,是光纤通讯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光纤通讯网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运营商通信机房内光纤数量不断增加,整个光纤配线架可能有几千条尾纤,在光纤配线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将带有电子标签的光纤接头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并记录标签与端口的连接关系,之后再次通过人工操作录入管理系统,由于工作繁琐,导致光纤容易被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光纤,改善光纤容易被误操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包括:后台终端单元、中枢控制单元、读写单元、指示控制单元、检测单元和指示单元。光纤接头上设置有电子标签。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后台终端单元、所述读写单元耦接;所述中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单元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终端单元。所述中枢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指示控制单元耦接;所述后台终端单元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向所述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与目标光纤端口相对应。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目标光纤端口;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指示控制单元耦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光纤插入至所述目标光纤端口时,向所述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二确认信息。所述指示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指示单元耦接;所述指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确认信息时,控制所述指示单元展示指示成功信息。
可以理解地,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中枢控制单元控制读写单元读取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并将读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后台终端单元,后台终端单元在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控制单元向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目标标识信息与目标光纤端口相对应,因此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将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即正确的光纤端口)。另一方面,由于读写单元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能够读取到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所以为了确保光纤与目标光纤端口插接成功,设置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在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时,向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只有当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时,指示控制单元控制指示单元展示指示成功信息,如此,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施工的准确率,减少光纤被误操作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光纤配线管理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后台终端单元耦接;所述后台终端单元还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远程移动终端发送指示执行信息,所述指示执行信息用于指示工作人员执行将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的操作;以及,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不一致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远程移动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后台终端单元包括存储模块和指令控制模块。所述指令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耦接;所述指令控制模块用于从多个未使用的端口中分配出目标光纤端口,并确定与所述目标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所述中枢控制单元与所述指令控制模块耦接;所述中枢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写入电子标签中,以及,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进行比较。
可选地,所述读写单元包括射频读写器。
可选地,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
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敏电阻。
可选地,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指示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100、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10、电子标签;120、读写单元;130、中枢控制单元;140、后台终端单元;141、存储模块;142、指令控制模块;150、指示控制单元;160、检测单元;170、指示单元;180、远程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的原理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00,该管理系统包括:后台终端单元140、中枢控制单元130、读写单元120、指示控制单元150、检测单元160和指示单元170。
可以理解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00可以应用于承载光纤资源的设备,例如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架,ODF架是专为光纤通信机房设计的光纤配线设备,具有光缆固定和保护功能、调线功能、光缆纤芯和尾纤保护功能等。ODF架上具有光纤端口,光纤端口是指用于向外部提供连接的接口,即光纤接头与光纤端口连接。
可以理解地,光纤接头是指具有接续部分的光纤末端装置。电子标签110设置在光纤接头上,电子标签110用于标记光纤的身份标识,示例性地,电子标签110可以采用无源电子标签,即被动式电子标签,其内部发射电波及内部器件运行所需的能量均由读写单元120产生的电磁波提供,通过读写单元120的写入功能,实现数据录入,相比较纸质实物标签,使用年限更久,信息不易丢失且能实现自动化更改,例如超高频闪灯电子标签。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中枢控制单元130分别与后台终端单元140、读写单元120耦接。中枢控制单元130用于:控制读写单元120读取电子标签110中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后台终端单元140。
可以理解地,读写单元120为可以将电子标签110中的信息读出,或者可以信息写入到电子标签110中的装置。示例性地,读写单元120可以为读写芯片。示例性地,读写芯片可以采用MFRC522芯片,MFRC522芯片为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度读写芯片,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小尺寸的优点,且能给无源电子标签110提供磁场,主要负责对电子标签110信息的读取与写入。
示例性地,中枢控制单元130可以为微型计算机装置,用于实现读写单元120与后台终端单元140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中枢控制单元130还与指示控制单元150耦接。后台终端单元140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中枢控制单元130向指示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目标标识信息与目标光纤端口相对应。
可以理解地,当增加新业务需要安装光纤时,首先需要在后台终端单元140给待安装的光纤分配目标光纤端口,此时,分配的目标光纤端口的标识信息即为目标标识信息,即目标标识信息与目标光纤端口相对应。之后,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将带有电子标签110的光纤接头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由于光纤数量和光纤端口的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在现场施工时可能存在将错误的光纤(即非待安装的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的情况,还可能存在将待安装的光纤插入至非目标光纤端口的情况,还可能存在电子标签110损坏的情况。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00通过中枢控制单元130控制读写单元120读取电子标签110中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后台终端单元140,当所读取到的识别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后台终端单元140通过中枢控制单元130向指示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一确认信息。如此,有利于避免光纤被误操作的情况,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电子标签110的损坏情况,有利于及时维修。
示例性地,当增加一个新业务,给新业务分配A光纤和A光纤端口,首先,给A光纤的电子标签110上写入“A”。
当工作人员将A光纤靠近A光纤端口时,读写单元120读取到电子标签110中的信息为“A”,与A光纤端口的目标标识信息“A”一致,则后台终端单元140通过中枢控制单元130向指示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当工作人员将A光纤靠近B光纤端口时,读写单元120读取到电子标签110中的信息为“A”,与B光纤端口的目标标识信息“B”不一致,则后台终端单元140不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单元160设置于目标光纤端口。检测单元160与指示控制单元150耦接。检测单元160用于在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时,向指示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可以理解地,由于读写单元120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就可以识别到光纤接头上的电子标签110,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可能存在未将光纤接头完全插入至光纤端口但电子标签110就被读写单元120识别到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光纤被误操作,会影响后续的施工,并且不利于后续的光纤检修工作。
因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00通过在目标光纤端口处设置检测单元160,可以理解地,一个检测单元160对应一个目标光纤端口。通过检测单元160检测光纤接头与目标光纤端口是否完全插接。当检测单元160检测到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时,向指示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如此,有利于避免光纤被误操作情况,提高施工的准确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指示控制单元150还与指示单元170耦接。指示控制单元15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时,控制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
可以理解地,指示控制单元150只有在既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又接收到第二确认信息时,才会控制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当指示控制单元150只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没有收到第二确认信息时,指示控制单元150不会控制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当指示控制单元150只接收到第二确认信息,没有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时,指示控制单元150也不会控制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如此,当光纤被误操作时,指示单元170不展示指示成功信息,能够提醒工作人员修正错误操作,从而避免了光纤被误操作,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准确性。
示例性地,指示单元170可以为指示灯或者语音播报装置等。当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时,指示单元170例如可以通过亮绿灯或者播放提示音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
可以理解地,当指示单元170不展示指示成功信息时,也可以展示警示信息。例如,指示单元170例如可以通过亮红灯或者播放警示音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00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终端单元140耦接。后台终端单元140还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远程移动终端180发送指示执行信息,指示执行信息用于指示工作人员执行将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的操作。以及,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不一致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远程移动终端180发送告警信息,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得知光纤与目标光纤端口不一致,检查光纤是否选择正确,以及检查光纤端口是否选择正确,有利于在安装过程中及时调整,有利于减少光纤被误操作的情况。
示例性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等。
示例性地,远程移动终端180可以为能够查看信息的电子设备,常见的例如手机、平板等。工作人员可以在远程移动终端180收到指示执行信息后,再进行将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另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移动终端180收到告警信息时及时调整,找到目标光纤端口,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避免了光纤被误操作。
可以理解地,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远程移动终端180与后台终端单元140进行信息交互,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移动终端180进行新功能开发(例如远程检查)、修改电子标签110信息、修改台账信息(台账信息即为管理光纤和光纤端口的台账)等。
另外,可以通过远程移动终端180监控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100,如果出现私拉光纤的现象,读写单元120未读取到电子标签110,而检测单元160检测到有光纤接头插入至光纤端口,则为异常情况,后台终端单元140可以将此告警信息传递给远程终端,工作人员收到告警信息时及时调整,有利于预防私拉光纤的现象。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后台终端单元140包括存储模块141和指令控制模块142。
示例性地,存储模块14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示例性地,指令控制模块142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一种或组合。
可以理解地,存储模块141中可以存储有台账信息(管理光纤和光纤端口的台账),后台终端单元140可以在工作人员施工的同时,对存储模块141中的台账信息同步进行记录和更新。因此,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存储模块141实现资源稽核、资源调拨、资源匹配、资源分析等。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指令控制模块142与存储模块141耦接。指令控制模块142用于从多个未使用的端口中分配出目标光纤端口,并确定与目标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存储模块141中存储有目标标识信息。中枢控制单元130与指令控制模块142耦接。中枢控制单元130还用于将标识信息写入电子标签110中,以及,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进行比较。
可以理解地,当增加新业务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移动终端180操作指令控制模块142从多个未使用的端口中分配出目标光纤端口,并确定与目标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目标标识信息存储于存储模块141中。
并且,当增加新业务时,工作人员会分配目标光纤端口和相应的光纤,工作人员可以插入具有空白电子标签110(即电子标签110上不具有任何标识信息)的光纤接头,随后,通过远程移动终端180通过指令控制模块142向中枢控制单元130下发写入的操作指令,中枢控制单元130控制读写单元120将光纤的标识信息写入电子标签110中。
可以理解的是,光纤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由工作人员分配或者系统自动分配的。
另外,中枢控制单元130还用于将读取单元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光纤端口的目标标识信息进行比较,有利于避免工作人员的误操作,提高施工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后台终端单元140分别与中枢控制单元130和远程移动终端180耦接,同时,中枢控制单元130又分别与读写模块和指示控制单元150耦接,把原本独立的台账信息和现场施工结合起来,形成数字化整合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集中管理,为现场施工和后续维修提供高效支撑。
在一些示例中,读写单元120包括射频读写器。
示例性地,射频读写器可以理解为将电子标签110中的信息读出,或者将电子标签110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电子标签110的装置。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射频读写器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射频读写器用于读取光纤的电子标签110的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中枢控制单元130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其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
示例性地,单片机可以选用AT89C52单片机,该单片机应用广泛,能够实现信息转发,指令控制的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检测单元160包括光敏电阻。
可以理解地,将光敏电阻、控制器构成有源电路,该有源电路用于光纤接头的插拔识别。光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
示例性地,可以将光敏电阻设置于光纤端口处,光纤接头插入至光纤端口时能够改变光敏电阻的阻值,控制器识别到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改变时,即可向指示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可以理解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简单的高低电平来传递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
示例性地,当中枢控制单元130控制读写单元120读取电子标签110中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后台终端单元140,当所读取到的识别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后台终端单元140可以通过中枢控制单元130向指示控制单元150输出一个高电平1。此时,检测单元160检测到光线接头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时,检测单元160可以向指示控制单元150输出一个高电平1。只有当指示控制单元150收到两个高电平1时,指示控制单元150才会控制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指示单元170包括指示灯。
可以理解地,指示控制单元150在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和的第二确认信息时,控制指示单元170展示指示成功信息时,可以控制指示灯亮起。另外,在展示指示成功信息时,可以通过控制指示灯亮绿灯,在不展示指示成功信息时,可以通过控制指示灯亮红灯,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告警,有利于避免光纤被误操作,提高施工的准确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终端单元、中枢控制单元、读写单元、指示控制单元、检测单元和指示单元;
光纤接头上设置有电子标签;
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后台终端单元、所述读写单元耦接;所述中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单元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终端单元;
所述中枢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指示控制单元耦接;所述后台终端单元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向所述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与目标光纤端口相对应;
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目标光纤端口;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指示控制单元耦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光纤插入至所述目标光纤端口时,向所述指示控制单元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指示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指示单元耦接;所述指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确认信息时,控制所述指示单元展示指示成功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管理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后台终端单元耦接;所述后台终端单元还用于: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一致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远程移动终端发送指示执行信息,所述指示执行信息用于指示工作人员执行将光纤插入至目标光纤端口的操作;以及,在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不一致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远程移动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终端单元包括存储模块和指令控制模块;
所述指令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耦接;所述指令控制模块用于从多个未使用的端口中分配出目标光纤端口,并确定与所述目标光纤端口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所述中枢控制单元与所述指令控制模块耦接;所述中枢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写入电子标签中,以及,将所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单元包括射频读写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敏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指示灯。
CN202320077931.6U 2023-01-10 2023-01-10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Active CN219499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931.6U CN219499375U (zh) 2023-01-10 2023-01-10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931.6U CN219499375U (zh) 2023-01-10 2023-01-10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9375U true CN219499375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7931.6U Active CN219499375U (zh) 2023-01-10 2023-01-10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9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52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single localized read transaction in which multiple RFID tags are read
CN102932062A (zh) 智能光纤连接分配系统及适配器端口状态信息标识方法
WO2018113387A1 (zh) Odn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884374B (zh) 一种数据中心it设备及机柜u位检测系统
CN111082478B (zh) 电池管理系统
US1174787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port occupancy state change monitoring using low ener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3368643A (zh) 光纤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EP3537723B1 (en) Automated capture of information about fixed cabling
CN101995612A (zh) 跳纤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33885A1 (zh) 载体管理方法、管理终端、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5092107A (ja) メモリ付きコネクタプラグを用いる伝送部品の管理方式
CN108802944B (zh) 一种机房光纤配线架的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口定位器
CN219499375U (zh) 光纤配线管理系统
CN213934941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消防仓库的管理系统
CN115486092A (zh) 用于基础设施配置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209401018U (zh) 安措辅助装置及系统
CN202995107U (zh) 光纤熔配一体化托盘及其智能化盖板
US9307305B2 (en) Smart ODN system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CN206948532U (zh) 光纤配线装置及光纤配线系统
US20170205598A1 (en) Intellig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00470499C (zh) 内存状态自动显示的计算机平台
CN103067072B (zh) 光分路器、识别光分路器及其出线端口的方法与装置
CN111007607A (zh) 一种大容量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及管理方法
CN205320071U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通信光纤设备管理系统
CN220553147U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的运行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