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9258U -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9258U
CN219499258U CN202320529055.6U CN202320529055U CN219499258U CN 219499258 U CN219499258 U CN 219499258U CN 202320529055 U CN202320529055 U CN 202320529055U CN 219499258 U CN219499258 U CN 219499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adjusting
energy storage
rod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90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钰婷
沈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o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o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o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o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90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9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9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9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包括光伏电板、底箱座、调节架,底箱座的底部设置有带锁定结构的万向轮,底箱座内设置有蓄电池,光伏电板和蓄电池电连接;调节架包括固定架体、安置架体和活动架体,固定架体固定设置在底箱座的上部,光伏电板固定设置在安置架体上,活动架体两端分别与固定架体、安置架体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架体和安置架体转动夹角的调节固定;本实用新型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在一天之中可根据太阳光的不同位置调整光伏电板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进行收集太阳光,操作简单,同时便于将多个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的光伏电板进行组合设置,从而可基于实际情况同时满足单体或大规模光伏储能结构的设置。

Description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现在的太阳能储能设备无论是独立运行设置还是并网运行设置,光伏板基本上都是固定设置,并只能一个方向收集太阳光,而不能多角度或方位调节收集,设备不灵活导致不能充分收集太阳光进行储能。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包括光伏电板、底箱座、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箱座的顶部,所述底箱座的底部设置有带锁定结构的万向轮,所述光伏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架上,所述底箱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光伏电板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调节架包括固定架体、安置架体和活动架体,所述固定架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箱座的上部,所述安置架体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架体连接,所述光伏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架体上,所述活动架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体、所述安置架体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固定架体和所述安置架体转动夹角的调节固定。
较佳的,所述固定架体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固定杆,两所述第一转动轴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两所述第一转动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安置架体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轴均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转动孔内;所述安置架体采用方管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安置架体对应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避让槽,所述转动孔设置在所述避让槽的侧壁上。
较佳的,两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两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板均设置有若干调节槽,且两所述调节板的所述调节槽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两所述调节槽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体包括第二转动轴、连接板和调节杆,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置架体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和所述调节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两所述调节槽内。
较佳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安置架体的两端,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所述调节槽由高向低向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方向倾斜延伸。
较佳的,所述调节杆长度大于两所述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所述调节板之间的距离。
较佳的,所述安置架体上设置有用于施力调节所述安置架体的把手。
较佳的,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杆一一对应贴合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锁定杆,所述固定杆对应所述调节槽的槽底均设置有锁定孔。
较佳的,所述固定杆上还设置有归位孔,在所述安置架体水平设置在所述底箱座上时,所述锁定杆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归位孔内。
较佳的,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伸缩槽,所述锁定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伸缩槽内,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定杆的端部、所述伸缩槽的槽底接触连接,所述弹性件提供弹性斥力。
较佳的,所述伸缩槽横截面设置为圆形,所述锁定杆设置为尺寸与所述伸缩槽对应的圆柱杆件,所述伸缩槽的槽壁上贯通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锁定杆上固定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经所述限位槽由所述伸缩槽内伸出,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定杆的延伸方向一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在一天之中可根据太阳光的不同位置调整光伏电板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进行收集太阳光,操作简单,同时便于将多个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的光伏电板进行组合设置,从而可基于实际情况同时满足单体或大规模光伏储能结构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实施例一结构俯视图;
图3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工作状态下的实施例二结构剖视图;
图4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实施例二结构俯视图;
图5为所述锁定杆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光伏电板;2-底箱座;3-调节架;4-万向轮;5-蓄电池;31-固定架体;32-安置架体;33-活动架体;34-第一转动轴;311-固定杆;312-调节板;313-调节槽;314-锁定孔;315-归位孔;321-避让槽;322-把手;331-第二转动轴;332-连接板;333-调节杆;334-锁定杆;335-伸缩槽;336-弹性件;337-限位槽;338-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实施例一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包括光伏电板1、底箱座2、调节架3,所述调节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箱座2的顶部,所述底箱座2的底部设置有带锁定结构的万向轮4,所述光伏电板1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架3上,所述底箱座2内设置有蓄电池5,所述光伏电板1和所述蓄电池5电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架3调节所述光伏电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可基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对应调节所述光伏电板1的角度,以便于实现对太阳光的有效收集,同时通过所述万向轮4可实现对所述底箱座2的位置调节,以便于调节所述光伏电板1的朝向,从而更利于对太阳光进行收集,同样的,如果遇到下雨等异常天气或其他情况,也可通过所述万向轮4整体移动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从而避免雨水对所述光伏电板1、所述蓄电池5或相关电路的损坏,或易于将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移动至指定位置对所述蓄电池5内存储的电能进行使用。
值得指出的是,所述底箱座2底部也可增加现有技术中的锁定结构,如地脚螺栓、支撑脚等,以进一步稳定所述底箱座2在地面上的固定状态。
具体的,所述调节架3包括固定架体31、安置架体32和活动架体33,所述固定架体3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箱座2的上部,所述安置架体32通过第一转动轴34与所述固定架体31连接,所述光伏电板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架体32上,所述活动架体33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体31、所述安置架体32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转动夹角的调节固定,从而可调节所述光伏电板1的倾斜角度。
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安置架体32水平设置在所述底箱座2上,在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活动架体33调节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之间的夹角以保证所述光伏电板1的较佳收集状态。
一般的,所述固定架体3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固定杆311,两所述第一转动轴3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所述固定杆311的端部,两所述第一转动轴34同轴设置,且所述安置架体32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轴34均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34的端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转动孔内,从而实现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的转动连接。
所述安置架体32采用方管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安置架体32对应所述固定杆311的端部设置有避让槽321,所述转动孔设置在所述避让槽321的侧壁上,从而保证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相对转动无干涉,且保证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的整体结构强度。
较佳的,两所述固定杆311之间设置有两调节板312,所述调节板312和所述固定杆311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板312均设置有若干调节槽313,且两所述调节板312的所述调节槽313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两所述调节槽313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体33包括第二转动轴331、连接板332和调节杆333,所述第二转动轴331转动连接在所述安置架体32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31和所述调节杆33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331通过所述连接板332和所述调节杆33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33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两所述调节槽313内,从而实现所述活动架体33对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的夹角设置,通过设置在不同的所述调节槽313内完成对夹角的调节。
较佳的,同一所述调节板312上的各所述调节槽313沿所述调节板312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布。
一般的,所述第一转动轴34和所述第二转动轴331分别设置在所述安置架体32的两端,所述调节板312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4和所述第二转动轴331之间,所述调节槽313由高向低向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轴34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使所述活动架体33在所述安置架体32重力的作用下对所述调节杆333向所述调节槽313的槽底方向施加顶压力,从而保证所述调节杆333在所述调节槽313内位置稳定。
较佳的,所述调节杆333长度大于两所述固定杆311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所述调节板312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调节杆333的两端设置在对应所述调节槽313内的同时,所述调节杆333不与所述固定杆311发生干涉。
较佳的,所述安置架体32上设置把手322,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所述安置架体32施力,以对所述固定架体31和所述安置架体32之间的夹角进行快速调节。
本实用新型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5内,在一天之中可根据太阳光的不同位置调整光伏电板1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进行收集太阳光,操作简单,同时便于将多个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的光伏电板1进行组合设置,从而可基于实际情况同时满足单体或大规模光伏储能结构的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图3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工作状态下的实施例二结构剖视图;图4为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实施例二结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所述调节架3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调节板312和所述固定杆311一一对应贴合固定,所述调节杆333的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锁定杆334,所述固定杆311对应所述调节槽313的槽底均设置有锁定孔314,在所述调节杆333的端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调节槽313内时,所述锁定杆334插设在对应的所述锁定孔314内,从而实现所述调节杆333与所述固定杆311的位置锁定。
对应的,所述固定杆311上还设置有归位孔315,在所述安置架体32水平设置在所述底箱座2上时,所述锁定杆334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归位孔315内,从而在需对所述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进行移动时,保证所述调节架3整体结构在移动时保持稳定。
一般的,所述固定杆311也设置为方管结构,提高所述固定杆311与相对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积,便于焊接或相互施力从而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较佳的,所述调节板312的上边缘超出所述固定杆311的上边缘,从而使所述调节槽313的上端槽口露出,以便于将所述调节杆333的端部和所述调节槽313对位。
如图5所示,图5为所述锁定杆的连接结构视图;所述调节杆333的端部设置有伸缩槽335,所述锁定杆33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伸缩槽335内,所述伸缩槽335内设置有弹性件336,所述弹性件3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定杆334的端部、所述伸缩槽335的槽底接触连接,所述弹性件336提供弹性斥力,从而使所述锁定杆334外伸。
所述伸缩槽335横截面设置为圆形,所述锁定杆334设置为尺寸与所述伸缩槽335对应的圆柱杆件,所述伸缩槽335槽壁上贯通设置有限位槽337,所述锁定杆334上固定设置有拨块338,所述拨块338经所述限位槽337由所述伸缩槽335内伸出,所述限位槽33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定杆334的延伸方向一致。使用者通过拨动所述拨块338实现对所述锁定杆334的伸缩控制,同时,所述限位槽337对所述拨块338限位,从而实现对所述锁定杆334伸缩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板、底箱座、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箱座的顶部,所述底箱座的底部设置有带锁定结构的万向轮,所述光伏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架上,所述底箱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光伏电板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调节架包括固定架体、安置架体和活动架体,所述固定架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箱座的上部,所述安置架体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架体连接,所述光伏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安置架体上,所述活动架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体、所述安置架体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固定架体和所述安置架体转动夹角的调节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体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固定杆,两所述第一转动轴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两所述第一转动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安置架体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轴均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转动孔内;所述安置架体采用方管围设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安置架体对应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避让槽,所述转动孔设置在所述避让槽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两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板均设置有若干调节槽,且两所述调节板的所述调节槽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两所述调节槽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架体包括第二转动轴、连接板和调节杆,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置架体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和所述调节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两所述调节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安置架体的两端,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所述调节槽由高向低向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方向倾斜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长度大于两所述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所述调节板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架体上设置有用于施力调节所述安置架体的把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杆一一对应贴合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锁定杆,所述固定杆对应所述调节槽的槽底均设置有锁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还设置有归位孔,在所述安置架体水平设置在所述底箱座上时,所述锁定杆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归位孔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伸缩槽,所述锁定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伸缩槽内,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定杆的端部、所述伸缩槽的槽底接触连接,所述弹性件提供弹性斥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横截面设置为圆形,所述锁定杆设置为尺寸与所述伸缩槽对应的圆柱杆件,所述伸缩槽的槽壁上贯通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锁定杆上固定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经所述限位槽由所述伸缩槽内伸出,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定杆的延伸方向一致。
CN202320529055.6U 2023-03-17 2023-03-17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Active CN219499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055.6U CN219499258U (zh) 2023-03-17 2023-03-17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055.6U CN219499258U (zh) 2023-03-17 2023-03-17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9258U true CN219499258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9055.6U Active CN219499258U (zh) 2023-03-17 2023-03-17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9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3129B1 (ko) 태양광 추종이 가능한 태양광 발전 장치
KR100760043B1 (ko) 경사각도 조정형 태양광 발전장치
KR100862753B1 (ko) 경사각도 조정형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07026607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9499258U (zh) 合并式光伏储能系统
KR200458801Y1 (ko) 지상 가변형 태양광 모듈
CN206595946U (zh) 一种手动单轴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KR101554483B1 (ko) 높이조절고정장치를 구비한 각도 가변형 태양광발전장치
CN217388614U (zh) 一种千斤顶结构式新型固定可调节支架
CN214959417U (zh) 跟踪调节式光伏发电装置
KR101554481B1 (ko) 각도고정장치가 구비된 각도 가변형 태양광발전장치
CN204928700U (zh) 无线车载终端
CN212343696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地形的太阳能光伏板
CN113482857A (zh)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家用屋顶横置发电装置
CN203896259U (zh) 单立柱光伏支架
CN112178958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设备
CN221081233U (zh) 一种光伏板装配一体化机构
CN217883292U (zh) 一种拱形屋面光伏支架
CN209990040U (zh) 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新型太阳能绿色建筑顶板
CN220732661U (zh) 一种高转化率的多面太阳能光伏板
CN214506969U (zh) 一种整体功率得到提升的光伏组件
CN217216438U (zh) 用于滩涂光伏的电池板调平结构
CN219420675U (zh) 一种屋顶光伏支架
CN215647206U (zh) 一种4g-5g全天候ip网络广播音柱
CN218103013U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