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8721U - 一种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8721U
CN219498721U CN202320508444.0U CN202320508444U CN219498721U CN 219498721 U CN219498721 U CN 219498721U CN 202320508444 U CN202320508444 U CN 202320508444U CN 219498721 U CN219498721 U CN 219498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connecting piece
hole
screw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84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 Guang Shan 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 Guang Shan 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 Guang Shan 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 Guang Shan 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84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8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8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8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罩,包括球面状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的中部设有与电杆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护罩本体由若干形状相同的护板围合而成,所述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所述护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护板的内侧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护罩本体由若干形状相同的护板围合而成,采用一套模具即可完成护板的注塑,而通过若干护板即可围合成护罩本体,实现模块化拼装,该方案制造成本显著降低;护板的内侧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一个防护罩即可同时对电杆和钢索进行防护,安装效率高,材料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杆用防护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10kv配电线路分布广泛,多采用砼杆架空线路为主,一部分高压电杆装设在野外,小动物及藤蔓植物通过电杆及电杆上的接地牵引钢索向上攀附,直至电杆顶端带电导线或者带电体上,极易造成高压线路单相对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故障。
目前市面上有针对电杆的防攀爬防护罩,但电杆上接地牵引钢索则需要另外设置防护罩,这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还不便于安装,整体效益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罩,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罩,包括球面状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的中部设有与电杆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护罩本体由若干形状相同的护板围合而成,所述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所述护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护板的内侧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护罩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若干圆环状的限位环,若干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安装孔同圆心,若干所述限位环从内到外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环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匹配不同直径的电杆时,可通过剪断所述第一连接架卸下所述限位环以改变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上设有若干弧形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从内到外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架连接,匹配不同直径或不同位置的钢索时,可通过剪断所述第二连接架卸下所述限位块以改变所述通孔的直径或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柱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筒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套设并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母扣,所述母扣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螺钉匹配的螺孔,所述螺孔的敞口外周设有一圈限位凸缘,所述螺孔的一侧设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若干围合成圆筒状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从所述螺孔处向一侧延伸设置,若干所述连接耳的末端向其围合的中心一侧延伸设有限位端部,所述螺钉的螺纹端进入螺孔作用到所述限位端部时,若干所述连接耳向外侧弯曲形成膨胀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护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护板围合成所述护罩本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护罩本体由若干形状相同的护板围合而成,采用一套模具即可完成护板的注塑,而通过若干护板即可围合成护罩本体,实现模块化拼装,该方案制造成本显著降低;
2、护板的内侧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一个防护罩即可同时对电杆和钢索进行防护,安装效率高,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①;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②;
图5为紧固件的安装示意图①;
图6为紧固件的安装示意图②;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号说明:1-安装孔;2-护板;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通孔;6-限位环;7-第一连接架;8-限位块,9-第二连接架,10-第一固定孔,11-第二固定孔,12-螺钉,13-螺孔,14-限位凸缘,15-连接耳,16-限位端部,17-电杆,18-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护罩,包括球面状的护罩本体,护罩本体的中部设有与电杆17匹配的安装孔1,护罩本体由三个形状相同的护板2围合而成,安装孔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相邻的安装孔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进行连接固定,安装孔1的内侧设有用于穿设钢索18的通孔5。
安装孔1与护罩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若干圆环状的限位环6,若干限位环6与安装孔1同圆心,若干限位环6从内到外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限位环6通过第一连接架7连接,匹配不同直径的电杆17时,可通过剪断第一连接架7卸下限位环6以改变安装孔1的直径。
通孔5上设有若干弧形的限位块8,若干限位块8从内到外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限位块8通过第二连接架9连接,匹配不同直径或不同位置的钢索18时,可通过剪断第二连接架9卸下限位块8以改变通孔5的直径或位置。
第一连接件3呈柱状,第二连接件4呈筒状,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相互套设并过盈配合连接。第一连接件3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10,第二连接件4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0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1,第一固定孔10与第二固定孔1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紧固件包括螺钉12和母扣,母扣的中部设有与螺钉12匹配的螺孔13,螺孔13的敞口外周设有一圈限位凸缘14,螺孔13的一侧设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膨胀部,膨胀部包括若干围合成圆筒状的连接耳15,连接耳15从螺孔13处向一侧延伸设置,若干连接耳15的末端向其围合的中心一侧延伸设有限位端部16,螺钉12的螺纹端进入螺孔13作用到限位端部16时,若干连接耳15向外侧弯曲形成膨胀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根据电杆17的直径和钢索18的位置,通过剪断部分第一连接架7以卸下一定数量的限位环6,使安装孔1的内径与电杆17的外径匹配,通过剪断部分第二连接架9以卸下一定数量的限位块8,使通孔5的位置及内径与钢索18匹配;利用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的相互套设并过盈配合连接,将三个安装孔1围合成一个完整的护罩本体,同时令电杆17贯穿安装孔1,令钢索18贯穿通孔5,由于电杆17的外径一般成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所以护罩本体自然固定在电杆17的某一高度上,接着通过紧固件对护罩本体进行固定,使安装孔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具体的,将紧固件对准第一固定孔10与第二固定孔11,按压螺钉12使其螺纹端插入螺孔13中,当螺钉12的螺纹端作用到限位端部16时,若干所述连接耳15向外侧弯曲形成膨胀的端部,此时,紧固件被限制在螺孔13中,起到紧固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面状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的中部设有与电杆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护罩本体由若干形状相同的护板围合而成,所述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所述护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护板的内侧设有用于穿设钢索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护罩本体的内侧之间设有若干圆环状的限位环,若干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安装孔同圆心,若干所述限位环从内到外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环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匹配不同直径的电杆时,可通过剪断所述第一连接架卸下所述限位环以改变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设有若干弧形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从内到外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架连接,匹配不同直径或不同位置的钢索时,可通过剪断所述第二连接架卸下所述限位块以改变所述通孔的直径或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柱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筒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套设并过盈配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母扣,所述母扣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螺钉匹配的螺孔,所述螺孔的敞口外周设有一圈限位凸缘,所述螺孔的一侧设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若干围合成圆筒状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从所述螺孔处向一侧延伸设置,若干所述连接耳的末端向其围合的中心一侧延伸设有限位端部,所述螺钉的螺纹端进入螺孔作用到所述限位端部时,若干所述连接耳向外侧弯曲形成膨胀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护板围合成所述护罩本体。
CN202320508444.0U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防护罩 Active CN219498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8444.0U CN219498721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防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8444.0U CN219498721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防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8721U true CN219498721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0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8444.0U Active CN219498721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防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8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3511A (en) Auxiliary wire connections for side post batteries
CN219498721U (zh) 一种防护罩
CN210298321U (zh) 过线胶圈、电控箱及空调机组
CN109727731A (zh) 一种卡扣式绝缘保护套
CN213304943U (zh) 一种高耐寒的线夹
CN212360653U (zh) 一种钢丝绳保护套环
CN209948088U (zh) 一种接线装置及压缩机
KR200169423Y1 (ko) 전신주 완금용 고정밴드
GB1587532A (en) Cable securing device
CN210111342U (zh) 一种配电柜的进出线孔防护结构
CN211405384U (zh) 一种新型防护电缆过线圈
KR20020002757A (ko) 배선용 인장 클램프
KR101264335B1 (ko) 코로나 링이 장착되는 고분자 애자
CN207409799U (zh) 一种带穿刺线夹的外串联固定间隙避雷装置
CN105392317B (zh) 车用可扩充线束密封防护套
KR20100001822U (ko) 송전선로용 폴리머 피뢰기의 설치대
CN213402327U (zh) 一种带辅助折弯定型结构的新型mpvct管
CN220180627U (zh) 腕臂绝缘防护装置
CN219268611U (zh) 高压电机
CN213520874U (zh) 一种配电箱壳体
CN212411693U (zh) 一种防脱装置
CN214543561U (zh) 一种古树防雷专用抱箍
CN218333340U (zh) 一种变压器防护箱及使用该防护箱的变压器
CN217719079U (zh) 一种抗弯折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缆
CN211829954U (zh) 输电线路用固定型防滴灌膜外力破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