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1352U -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1352U
CN219491352U CN202222739696.2U CN202222739696U CN219491352U CN 219491352 U CN219491352 U CN 219491352U CN 202222739696 U CN202222739696 U CN 202222739696U CN 219491352 U CN219491352 U CN 219491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plate body
steel beam
insulation device
thermal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96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素娟
郝雨杭
董苏然
强万明
赵士永
刘启超
张涛
时元元
王萌
魏晓宇
蔡泽浩
杨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96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1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1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1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包括:板体,多个所述板体的两侧面依次拼接并形成第一缝隙,所述板体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拼接形成对钢梁的包覆空间,且所述包覆空间与钢梁之间具有第二缝隙;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入板体内部并与钢梁连接固定;第一密封物,所述第一密封物填充至第一缝隙内;第二密封物,所述第二密封物填充至第二缝隙内;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有效提高与钢梁的连接性,阻断热桥现象的产生,并且通过配置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并进行密封,有效减少冷空气的进入。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发展,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室内环境要求的提高而持续攀升,恰逢我国建筑行业正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型,降低建筑能耗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为了降低室内温度的损耗,通常在外侧铺设隔热板材,降低与室外接触产生热损失,但是现有板材在拼接后,往往存在缝隙,造成冷空气进入,同时板材与钢梁面接触,连接性差,并容易出现热桥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有效提高与钢梁的连接性,阻断热桥现象的产生,并且通过配置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并进行密封,有效减少冷空气的进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板体,多个所述板体的两侧面依次拼接并形成第一缝隙,所述板体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拼接形成对钢梁的包覆空间,且所述包覆空间与钢梁之间具有第二缝隙;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入板体内部并与钢梁连接固定;
第一密封物,所述第一密封物填充至第一缝隙内;
第二密封物,所述第二密封物填充至第二缝隙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物包括粘结剂、嵌缝剂、PE棒、隔汽膜和玻纤网格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缝隙处的板体前、后面均设有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密封胶、玻纤网格布、隔汽膜、防水透气膜和白乳胶。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物包括玻纤网格布、嵌缝剂、隔汽膜和岩棉。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起和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宽度为15-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缺口的设计,在两个板体拼接后形成对钢梁的包覆空间,提高与钢梁配合后的稳定性,同时阻断热桥现象的产生;2、通过在板材安装过程中布置第一缝隙,以及包覆空间与钢梁之间布置第二缝隙,并分别通过第一密封物和第二密封物密封,提高围护结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到室内,减少热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与钢梁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连接处俯视图;
图5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连接处剖面图;
图6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与钢梁剖面示意图;
图7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的板体与钢柱连接示意图。
图中:1、板体;2、缺口;3、定位件;4、第一密封物;5、第二密封物;101、第一缝隙;102、防护层;103、凸起;104、凹槽;201、包覆空间;202、第二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7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多个板体1的两侧面依次拼接并形成第一缝隙101,板体1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缺口2,缺口2拼接形成对钢梁的包覆空间201,且包覆空间201与钢梁之间具有第二缝隙202;定位件3,定位件3穿入板体1内部并与钢梁连接固定;第一密封物4,第一密封物4填充至第一缝隙101内;第二密封物5,第二密封物5填充至第二缝隙202内;通过板体1内加工出缺口2结构,两个板体1上、下组合后,形成对钢梁的包覆空间201,固定后,提升了与钢梁的接触面,实现了包覆并与框架梁形成一体式结构,提高抗震效果,并且有效阻断热桥的发生,避免热桥引起结露,滋生细菌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保温效果,同时安装时,在包覆空间201与钢梁之间布置第二缝隙101,并且两个板体1的侧面依次接触并布置第一缝隙101,通过在第一缝隙101和第二缝隙202内分别填充第一密封物4和第二密封物5,对板体1与板体1之间,板体1与钢梁、钢柱之间的缝隙封堵,减少冷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
其中,板体1采用泡沫混凝度制作成自保温墙板,并在制备中加入氮气,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减震性强、抗压性高、综合造价低的特点,并且板体为工厂预制生产,方便安装;
其中,缺口2可以根据钢梁或钢柱的尺寸,对应的进行尺寸调整。
结合图5-图7所示,第一密封物4包括粘结剂、嵌缝剂、PE棒、隔汽膜和玻纤网格布;在板体1与板体1之间的第一缝隙101处,涂抹粘结剂、嵌缝剂并放入PE棒封堵,而玻纤网格布能有效避免抹灰层整体表面张力收缩以及外力引起的开裂,同时隔汽膜对水汽进行阻隔,避免水汽通过缝隙进入到内,使板体保持干燥,长期处于高效节能状态;
优选的实施例,第一缝隙101处的板体1前、后面均设有防护层102,通过在板体1表面并位于第一缝隙101处设置防护层102,实现二次防护的作用,进一步防止水汽进入,同时提高第一缝隙101处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实施例,防护层102包括密封胶、玻纤网格布、隔汽膜、防水透气膜和白乳胶;通过在板体1的前、后面上涂抹密封胶,分别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涂抹白乳胶密封,实现对第一缝隙101处的二次密封。
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二密封物5包括玻纤网格布、嵌缝剂、隔汽膜和岩棉;通过玻纤网格布、嵌缝剂、隔汽膜与岩棉配合,形成对钢梁或钢柱的包覆层,提高整体结构的气密性,同时减少热量损失。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板体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起103和凹槽104;通过在板体1的两侧面加工处凸起103和对应配合的凹槽104,两个板体1侧面通过凸起103和凹槽104的配合,提高板体1连接后的定位,同时方便对两个板体1进行安装,并提高两个板体1之间的受力;
其中,凸起103的形状为矩形、梯形、半圆形的结构,实现两者的连接,优选的为梯形结构,方便与板体1一体成型,同时凸起103进入凹槽104时,可以实现自找正定位,便于安装。
结合图2-图4所示,第一缝隙101和第二缝隙202的宽度为15-25mm;合理布置的安装缝隙,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同时减少封堵料的使用,过宽易引起板体1连接性降低,封堵材料使用增多,并且封堵后易开裂,过窄则不便于进行封堵操作,无法有效对第一缝隙101和第二缝隙202填充;
其中,优选宽度为20mm,在出现尺寸和安装偏差时,具有预留空间,方便处理。
结合图3所示,定位件3采用保温钉的结构实现钢梁与板体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1),多个所述板体(1)的两侧面依次拼接并形成第一缝隙(101),所述板体(1)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缺口(2),所述缺口(2)拼接形成对钢梁的包覆空间(201),且所述包覆空间(201)与钢梁之间具有第二缝隙(202);
定位件(3),所述定位件(3)穿入板体(1)内部并与钢梁连接固定;
第一密封物(4),所述第一密封物(4)填充至第一缝隙(101)内;
第二密封物(5),所述第二密封物(5)填充至第二缝隙(2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物(4)包括粘结剂、嵌缝剂、PE棒、隔汽膜和玻纤网格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101)处的板体(1)前、后面均设有防护层(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02)包括密封胶、玻纤网格布、隔汽膜、防水透气膜和白乳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物(5)包括玻纤网格布、嵌缝剂、隔汽膜和岩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起(103)和凹槽(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101)和第二缝隙(202)的宽度为15-25mm。
CN202222739696.2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Active CN219491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9696.2U CN219491352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9696.2U CN219491352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1352U true CN21949135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9696.2U Active CN219491352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1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0046B (zh)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挂窗及施工工法
CN106245811A (zh) 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真空保温板与岩棉复合墙体及其工法
CN21949135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置
CN202209015U (zh) 聚氨酯封边金属绝热夹芯屋面板
CN216195742U (zh) 一种装配式隔墙结构
CN206090930U (zh) 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真空保温板与岩棉复合墙体
CN215054508U (zh) 用于建筑外墙面的节能环保型保温墙板
CN207332610U (zh) 一种房屋的外挂式窗的安装结构
CN210798698U (zh) 一种中空玻璃密封胶条
CN210917790U (zh) 一种被动式房屋高性能节能性保温墙体
CN206941977U (zh) 一种柔性防水保温轻质屋面
CN206245997U (zh) 一种隔音玻璃结构
CN206298979U (zh) 一种防火隔离带
CN216516285U (zh) 一种用于垂直装配式外墙连接处的预构造模块
CN218149048U (zh) 一种降低建筑能耗的一体化建筑结构
CN212671471U (zh) 一种窗口节点结构
CN220301584U (zh) 一种建筑外立面幕墙与窗台板连接结构
CN21960460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装置
CN217680165U (zh) 一种低碳节能建筑保温装饰墙面
CN210032232U (zh) 一种用于复合墙板窗侧泛水节点结构
CN217630555U (zh) 一种用于绿色节能建筑楼板变形缝连接结构
CN220814354U (zh) 夹心保温墙板与女儿墙连接节点构造
CN220203248U (zh) 一种双真空复合保温结构及保温型材
CN217500712U (zh) 一种水密性好的石材幕墙
CN213227827U (zh) 一种建筑外墙用耐高温的铝塑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