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9300U - 电梯轿顶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9300U
CN219489300U CN202320303461.0U CN202320303461U CN219489300U CN 219489300 U CN219489300 U CN 219489300U CN 202320303461 U CN202320303461 U CN 202320303461U CN 219489300 U CN219489300 U CN 219489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late
elevator car
car roof
strengthen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34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凡
童海波
汪庭军
胡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34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9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9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9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梯轿顶,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背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顶板包括中片以及设置于所述中片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侧片,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中片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侧片、所述中片及另一所述侧片,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侧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线槽。本申请提供的电梯轿顶,由于设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依次连接侧片、中片及另一侧片,因此,第一加强筋能够加强顶板的结构强度,使得满足同等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顶板的厚度,从而节省成本。而第一加强筋外侧设置线槽,线槽具有开口,方便安装电线。并且,由于线槽设置于第一加强筋一侧,因此,线槽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有利于电线的安装。

Description

电梯轿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电梯轿顶采用镀锌板拼接而成,无需焊接,便于组装,生产效率高。但是,该类型的电梯轿顶需要采用较厚的镀锌板制造,以达到国标GB/T7588.1-2020的轿顶强度要求。然而,较厚的镀锌板会导致电梯轿顶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轿顶,通过增强其结构强度,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材料厚度,从而节省成本。
一种电梯轿顶,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背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顶板包括中片以及设置于所述中片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侧片,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中片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侧片、所述中片及另一所述侧片,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侧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线槽。
本申请提供的电梯轿顶,由于设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依次连接侧片、中片及另一侧片,因此,第一加强筋能够加强顶板的结构强度,使得满足同等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顶板的厚度,从而节省成本。而第一加强筋外侧设置线槽,线槽具有开口,方便安装电线。并且,由于线槽设置于第一加强筋一侧,因此,线槽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有利于电线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主体部、连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呈“匚”形,且开口朝向所述顶板,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两端,并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且所述主体部一侧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限位部围设形成所述线槽,所述线槽的开口背离所述顶板设置。
如此,通过连接部与顶板配合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均被固定,有利于提升电梯轿顶的结构强度。同时限位部对电线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有利于电线排布,使得电线走线整齐。线槽的开口背离顶板设置,方便电线的安装及便于检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片背面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盖板,所述安装框和所述盖板围设出用于安装主灯的灯槽。
如此,设置安装框及盖板既给主灯提供了安装空间,又提高了电梯轿顶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的两侧。
如此,电梯轿顶的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且有利于电线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片背面还设有亚克力板,所述亚克力板设于所述灯槽的开口处。
如此,亚克力板可起到匀光及美观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片的宽度方向的边缘朝向背面延伸形成第一连接片,所述侧片边缘朝向背面延伸形成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截面均呈L形。
如此,通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配合易于连接中片和侧片,且连接牢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的边缘设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依次连接所述侧片、所述中片及另一所述侧片,所述侧片远离所述中片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侧片的一侧设有直梁卡板,所述直梁卡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第二侧板朝向所述侧片的一侧设有卡板加强件,所述卡板加强件对应所述直梁卡板设置。
直梁卡板用于与轿架直梁配合连接,第二侧板朝向侧片的一侧设置卡板加强件,可加强第二侧板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二侧板在轿厢内偏载时受力过大导致发生严重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片背面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侧片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片开设有灯孔,所述侧片背面还设有对应所述灯孔设置的灯罩。
如此,进一步地提升侧片的结构强度,确保安装检修时,电梯轿顶能够承载操作人员的体重。灯孔处可安装辅灯,从而提升轿厢内的照明。设置灯罩可以保护辅灯,防止辅灯被工作人员踩踏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正面贴设有防护贴面。
设置防护贴面可对顶板正面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顶板正面磨损,且有利于保持顶板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梯轿顶的背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梯轿顶与轿架直梁配合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梯轿顶的正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筋的侧面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梯轿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顶板;11、中片;111、第一连接片;12、侧片;121、第二连接片;122、灯孔;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直梁卡板;16、卡板加强件;20、第一加强筋;21、线槽;22、主体部;23、连接部;24、限位部;30、安装框;31、横框;32、纵框;33、灯槽;40、盖板;50、风机罩;60、第二加强筋;70、灯罩;80、亚克力板;90、防护贴面;100、胶水或双面胶;200、电线;300、轿架直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轿顶,包括顶板10以及设置于顶板10背面的第一加强筋20。顶板10包括中片11以及设置于中片11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侧片12,第一加强筋20沿中片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依次连接侧片12、中片11及另一侧片12。第一加强筋20的外侧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线槽21。本申请提供的电梯轿顶,由于设有第一加强筋20,且第一加强筋20依次连接侧片12、中片11及另一侧片12,因此,第一加强筋20能够加强顶板10的结构强度,使得满足同等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顶板10的厚度,从而节省成本。而第一加强筋20外侧设置线槽21,线槽21具有开口,方便安装电线。并且,由于线槽21设置于第一加强筋20一侧,因此,线槽21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有利于电线的安装。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第一加强筋20包括主体部22、连接部23以及限位部24,主体部22呈“匚”形,且开口朝向顶板10,连接部23连接于主体部22两端,并与顶板10固定连接,限位部24连接于连接部23,且主体部22一侧壁、连接部23和限位部24围设形成线槽21,线槽21的开口背离顶板10设置。如此,通过连接部23与顶板10配合连接,第一加强筋20的两端均被固定,有利于提升电梯轿顶的结构强度;同时限位部24对电线200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有利于电线排布,使得电线走线整齐,线槽21的开口背离顶板10设置,方便电线的安装及便于检修。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20的横截面大致呈“几”字形,“几”字的弯钩部分形成线槽21。该第一加强筋20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容易安装。
请参见图1、图3及图4,进一步地,中片11背面设有安装框30,安装框30上设有盖板40,安装框30和盖板40围设出用于安装主灯的灯槽33。如此,设置安装框30及盖板40既给主灯提供了安装空间,又提高了电梯轿顶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安装框30由两根横框31和两根纵框32围合形成,结构简单且稳固。盖板40上可通过拉铆螺母固定灯具安装片,从而利用灯具安装片安装主灯。
请参见图6,进一步地,中片11背面还设有亚克力板80,亚克力板80设于灯槽33的开口处。如此,亚克力板80可起到匀光及美观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亚克力板80通过胶水或双面胶100粘接于中片11上。
请参见图1,第一加强筋2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加强筋20分别设于安装框30的两侧。如此,电梯轿顶的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且有利于电线走线。
进一步地,中片11背面还设置有风机罩50,风机罩50上方可以用于安装风机,从而通过风机给轿厢输送流动空气,从而提高乘客的舒适感。本实施例中,风机罩50设置于第一加强筋20远离安装框30的一侧。
进一步地,侧片12背面设有第二加强筋60,第二加强筋60沿侧片1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进一步地提升侧片12的结构强度,确保安装检修时,电梯轿顶能够承载操作人员的体重。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60位于两根第一加强筋20之间。
进一步地,侧片12开设有灯孔122,侧片12背面还设有对应灯孔122设置的灯罩70。灯孔122处可安装辅灯,从而提升轿厢内的照明。设置灯罩70可以保护辅灯,防止辅灯被工作人员踩踏而损坏。
中片11的宽度方向的边缘朝向背面延伸形成第一连接片111,侧片12边缘朝向背面延伸形成第二连接片121,第一连接片111与第二连接片121贴合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111和第二连接片121的截面均呈L形。如此,通过第一连接片111与第二连接片121的配合易于连接中片11和侧片12,且连接牢固。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111和第二连接片121均穿设于第一加强筋20。
进一步地,顶板10的长度方向的边缘设有第一侧板13,第一侧板13依次连接侧片12、中片11及另一侧片12。侧片12远离中片11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二侧板14,第二侧板14与第一侧板13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14远离侧片12的一侧设有直梁卡板15,直梁卡板15与第二侧板14固定连接,第二侧板14朝向侧片12的一侧设有卡板加强件16,卡板加强件16对应直梁卡板15设置。如图3所示,直梁卡板15用于与轿架直梁300配合连接,第二侧板14朝向侧片12的一侧设置卡板加强件16,可加强第二侧板14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二侧板14在轿厢内偏载时受力过大导致发生严重变形。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穿设于卡板加强件16、第二侧板14以及直梁卡板15而将卡板加强件16和直梁卡板15一起安装于第二侧板14上。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顶板10正面贴设有防护贴面90。设置防护贴面90可对顶板10正面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顶板10正面磨损,且有利于保持顶板10的美观。该防护贴面90为不锈钢材质,通过胶水或双面胶100粘贴于顶板10正面。
本申请中,顶板10、第一加强筋20、第二加强筋60、安装框30、盖板40以及灯罩70,均为镀锌板材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0)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10)背面的第一加强筋(20),所述顶板(10)包括中片(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中片(11)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侧片(12),所述第一加强筋(20)沿所述中片(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侧片(12)、所述中片(11)及另一所述侧片(12),所述第一加强筋(20)的外侧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线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0)包括主体部(22)、连接部(23)以及限位部(24),所述主体部(22)呈“匚”形,且开口朝向所述顶板(10),所述连接部(23)连接于所述主体部(22)两端,并与所述顶板(1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24)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3),且所述主体部(22)一侧壁、所述连接部(23)和所述限位部(24)围设形成所述线槽(21),所述线槽(21)的开口背离所述顶板(1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片(11)背面设有安装框(30),所述安装框(30)上设有盖板(40),所述安装框(30)和所述盖板(40)围设出用于安装主灯的灯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加强筋(20)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3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片(11)背面还设有亚克力板(80),所述亚克力板(80)设于所述灯槽(33)的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片(11)的宽度方向的边缘朝向背面延伸形成第一连接片(111),所述侧片(12)边缘朝向背面延伸形成第二连接片(121),所述第一连接片(111)与所述第二连接片(121)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11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1)的截面均呈L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的长度方向的边缘设有第一侧板(13),所述第一侧板(13)依次连接所述侧片(12)、所述中片(11)及另一所述侧片(12),
所述侧片(12)远离所述中片(11)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二侧板(14),所述第二侧板(14)与所述第一侧板(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4)远离所述侧片(12)的一侧设有直梁卡板(15),所述直梁卡板(15)与所述第二侧板(14)固定连接,第二侧板(14)朝向所述侧片(12)的一侧设有卡板加强件(16),所述卡板加强件(16)对应所述直梁卡板(15)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片(12)背面设有第二加强筋(60),所述第二加强筋(60)沿所述侧片(1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侧片(12)开设有灯孔(122),所述侧片(12)背面还设有对应所述灯孔(122)设置的灯罩(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正面贴设有防护贴面(90)。
CN202320303461.0U 2023-02-20 2023-02-20 电梯轿顶 Active CN219489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3461.0U CN219489300U (zh) 2023-02-20 2023-02-20 电梯轿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3461.0U CN219489300U (zh) 2023-02-20 2023-02-20 电梯轿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9300U true CN219489300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3461.0U Active CN219489300U (zh) 2023-02-20 2023-02-20 电梯轿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9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89300U (zh) 电梯轿顶
CN201087496Y (zh) 一种天花板吊顶灯带龙骨结构
CN206800736U (zh) 一种陶土板安装用挂件
CN115849142A (zh) 一种一体式轿顶结构
CN215563661U (zh) 一种建筑幕墙防水结构
CN210263617U (zh) 一种木屋用外挂墙板及使用其的木屋
CN112777457A (zh) 一种集成式轿底装置
CN210366528U (zh) 电梯组合式轿顶
CN206477749U (zh) 推拉门窗勾企结构
CN210947399U (zh) 一种新型隔断层幕墙铝型材
CN220620647U (zh) 一体式二级梁结构
CN215101374U (zh) 一种带灯带的轿厢
CN217783372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推拉窗两用纱料
CN220580404U (zh) 干挂铝板加强结构
CN220038319U (zh) 一种型材及灯体安装框架
CN215259165U (zh)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铝合金型材
CN211524572U (zh) 一种新型两翼门立柱金属型材
CN210763820U (zh) 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
CN218058062U (zh) 一种新型无封头轿厢壁板连接结构
CN219448953U (zh) 用于外墙电梯的隐藏式安装结构
CN216070202U (zh) 客车及其顶置侧顶挡板结构
CN212565454U (zh) 一种轻薄型面板灯
CN218145239U (zh) 铝合金材质的吊顶边框结构
CN213445716U (zh) 高效生产的电梯轿顶结构
CN220351433U (zh) 一种电梯轿厢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