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3046U -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 Google Patents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3046U
CN219483046U CN202320896165.6U CN202320896165U CN219483046U CN 219483046 U CN219483046 U CN 219483046U CN 202320896165 U CN202320896165 U CN 202320896165U CN 219483046 U CN219483046 U CN 219483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hargeable
ozone
flow channel
show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61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柏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3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3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包含:花洒构件与握把构件所形成的莲蓬头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的电解构件,所述握把构件用以供水管接设,所述电解构件经配置而借由充电电池单元所提供的电力且以水中电解的方式催化出臭氧,从而产生臭氧水,而自所述花洒构件出水。

Description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水产生器,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卫生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除了勤洗手外,清洗和消毒家居用品、衣物、水果蔬菜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臭氧水作为一种能有效清洁和消毒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臭氧水的产生主要仰赖臭氧水产生器,臭氧水产生器一般是利用较为经济的高压的电晕放电法而自空气产生臭氧,再透过文氏管与水道中的水进行混合,继而生成臭氧水。然而,这类的臭氧水产生器容易因运作时的高温而自空气中所含的氮产生氮化合物,有害人体健康,也往往需要连接于外部电源以获得合适供电,同时对于管道中水压也有一定的要求才有较稳定的水中臭氧浓度,装置体积也较大,造成其携带不便,且不适合在出行旅宿或户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没有产生氮化合物的疑虑。内建电解机构,直接水中电解的臭氧水的产出效率佳、浓度稳定,且在使用时无须连接于外部电源,不会占据额外空间而携带方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包含:花洒构件,其内部具有水箱空间,所述花洒构件于前侧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具有与所述水箱空间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水孔;握把构件,所述握把构件的头端接设于所述花洒构件,而与所述花洒构件形成莲蓬头本体,所述握把构件的尾端设置有水管连接部,用以供水管接设,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头端与所述尾端之间贯通形成有水流通道,位于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头端的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空间相连通,位于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尾端的所述水流通道的入水端经设置而在所述水管连接部接设于所述水管时,与所述水管相连通;以及电解构件,包括电极片组、低压电解电路、充电电池单元、及充电埠,所述电极片组设置在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水流通道中,所述低压电解电路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内且耦接于所述电极片组及所述充电电池单元,所述低压电解电路系经配置而在启动时借由所述充电电池单元所提供的低压电流而以所述电极片组于所述水流通道中进行低压放电,以借由水中电解的方式催化出臭氧,所述充电电池单元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内,所述充电埠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上且耦接于所述充电电池单元,以供经由所述充电埠自外部对所述充电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其中,借由将所述握把构件接设于所述水管并且启动所述低压电解电路,使所述水管所供应的水在流经所述水流通道时与低压电解所产生的该臭氧形成为臭氧水,并且经由所述水箱空间而自所述花洒构件的若干个所述出水孔出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所述花洒构件于内部还具有电池容置空间,设置在所述水箱空间的后侧且与所述水箱空间相隔离,所述充电电池单元容置在所述电池容置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所述花洒构件还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自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出水端延伸通过所述电池容置空间,再延伸至所述水箱空间,而使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出水端经由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箱空间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所述电解构件还包含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水流通道且位在所述电极片组的下游位置,用以侦测流经所述水流通道的水流量,所述低压电解电路耦接于所述流量计,且所述低压电解电路经配置而在所述流量计所侦测到的流经所述水流通道的该水流量大于设定水流量时受触发而启动,以执行低压电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所述电极片组包括若干个正极电极片及若干个负极电极片,沿所述水流通道的纵长方向而交替间隔地排列,各个所述正极电极片纵向穿设形成有若干个正极纵向穿孔,各个所述负极电极片纵向穿设形成有若干个负极纵向穿孔,以供所述水流通道中的水经由所述正极纵向穿孔及所述负极纵向穿孔而沿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纵长方向纵向流动通过所述电极片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所述正极电极片为钛金属电极片,所述负极电极片为不锈钢电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若干个所述正极纵向穿孔与若干个所述负极纵向穿孔在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纵长方向上互不对应,以增加所述水流通道中的水流动通过所述电极片组的路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中若干个所述正极纵向穿孔的数量及孔径大小不同于若干个所述负极纵向穿孔的数量及孔径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还包含除氯与杂屑的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中且位在所述电极片组的上游位置,以过滤供应至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水。
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系将整体臭氧水的产生机构整合在莲蓬头内,保持莲蓬头原始的形状、大小、及功能,不会占据任何额外的空间,且连接水管便能立即使用,在携带及使用上皆十分方便。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系直接在水中以低压电解方式生成臭氧,而产生臭氧水,故没有自空气中所含的氮产生氮化合物的疑虑,且在使用时无须依靠外部电源提供高压电力,凭借内部的电池供电即可运作,从而避免在浴室等场所拉线接电的麻烦和困扰。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没有因氮化合物所致的有害健康的疑虑,且能够轻松携带及装卸,让使用者无论在家中或出行旅宿与户外皆能够安心且方便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00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1、花洒构件;
11、水箱空间;
12、出水部;
121、出水孔;
13、电池容置空间;
14、连通管;
2、握把构件;
20、水流通道;
21、水管连接部;
3、电解构件;
31、电极片组;
31a、正极电极片;
31b、负极电极片;
311、正极纵向穿孔;
312、负极纵向穿孔;
32、低压电解电路;
33、充电电池单元;
34、充电埠;
341、防水盖;
35、流量计;
36、外部手动开关;
4、除氯与杂屑的过滤器;
H、水管;
W、水;
Wo、臭氧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第1图至第5图,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
如第1图至第5图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包含:花洒构件1、握把构件2、及电解构件3。
如第1图至第3图所示,所述花洒构件1内部具有水箱空间11,所述花洒构件1于前侧设置有出水部12,所述出水部12具有与所述水箱空间11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水孔121。
如第1图至第3图所示,所述握把构件2的头端接设于所述花洒构件1,而与所述花洒构件1形成莲蓬头本体,所述握把构件2的尾端设置有水管连接部21,用以供水管H(显示于第5图)接设,所述握把构件2的所述头端与所述尾端之间贯通形成有水流通道20,位于所述握把构件2的所述头端的所述水流通道20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空间11相连通,位于所述握把构件2的所述尾端的所述水流通道20的入水端经设置而在所述水管连接部21接设于所述水管H时,与所述水管H相连通。
如第1图至第4图所示,所述电解构件3包括电极片组31、低压电解电路32、充电电池单元33、及充电埠34,所述电极片组31设置在所述握把构件2的所述水流通道20中,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内且耦接于所述电极片组31及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系经配置而在启动时借由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所提供的低压电流而以所述电极片组31于所述水流通道20中进行低压放电,以借由水中电解的方式催化出臭氧,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内,所述充电埠34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上且耦接于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以供经由所述充电埠34自外部对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进行充电。
如第1图至第5图所示,在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借由将所述握把构件2接设于所述水管H并且启动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使所述水管H所供应的水W在流经所述水流通道20时与低压电解所产生的该臭氧形成为臭氧水Wo,并且经由所述水箱空间11而自所述花洒构件1的若干个所述出水孔121出水。
具体而言,借由将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接设于所述水管H,来自所述水管H的水会自所述握把构件2的所述尾端的该入水端流入所述水流通道20中,流经所述电极片组31,然后流向所述水流通道20的所述出水端。在流经所述电极片组31时,所述水流通道20中的水会受到所述电极片组31的低压电解,使其氧原子被剥离,而聚合成臭氧分子,并与水结合形成臭氧水。之后,臭氧水会经由所述水流通道20的所述出水端而流入所述花洒构件1的所述水箱空间11中,并在所述水箱空间11中因受压而从所述出水部12的该出水孔121喷出,从而可被用来淋浴或是做各种清洁用途。
较佳地,如第2图及第3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所述花洒构件1于内部还具有电池容置空间13,设置在所述水箱空间11之后侧且与所述水箱空间11相隔离,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系容置在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中。借由将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规划在所述花洒构件1而非所述握把构件2,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握把构件2为了容置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而造成的在粗细或长度上的尺寸增加,从而保持一般莲蓬头的原始的形状、大小。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为采用技术成熟且稳定的18650规格的锂离子电池(俗称18650电池),配合该18650电池的尺寸规格大小(直径18公厘、长度65公厘的圆柱形电池),所以将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规划在所述花洒构件1。因此,在所述充电电池单元33采用其它尺寸规格大小的充电电池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也可以视情况改变设置位置,以获得更紧凑的空间配置及/或更精简的线路布局。
较佳地,如第3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所述花洒构件1还设有连通管14,所述连通管14系自所述水流通道20的所述出水端延伸通过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再延伸至所述水箱空间11,而使所述水流通道20的所述出水端经由所述连通管14与所述水箱空间11相连通。借由所述连通管14的设置,能够使所述水流通道20与所述水箱空间11即使隔着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也能相连通,以使所述电池容置空间13不会受限而能够规划成较大的尺寸。除此之外,此种结构配置也能够使得所述水流通道20与所述水箱空间11不会恰好在所述花洒构件1与所述握把构件2的结构交界处相接,从而避免因应力集中部位落在同一位置所致的结构脆弱疑虑,并且同时减少因内部漏水而影响所述电解构件3相关电路的风险。
较佳地,如第2图及第3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所述电解构件3还包含流量计35,所述流量计35设置于所述水流通道20且位在所述电极片组31的下游位置(即,图式中的所述水流通道20的比所述电极片组31的更为靠上侧的位置),用以侦测流经所述水流通道20的水流量,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耦接于所述流量计35,且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经配置而在所述流量计35所侦测到的流经所述水流通道20的该水流量大于设定水流量时受触发而启动,以执行低压电解。借由所述流量计35的设置,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能够在水流通过所述水流通道20时即开始执行低压电解以产生臭氧水,免去手动进行开关的麻烦。较佳地,所述电解构件3还包含一外部手动开关36,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上且耦接于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借此,在希望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的出水是自来水而非臭氧水的时候,只要借由该外部手动开关36将所述低压电解电路32的电源关闭即可。
如第2图至第4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所述电极片组31包括若干个正极电极片31a及若干个负极电极片31b,沿所述水流通道20的纵长方向而交替间隔地排列,各个所述正极电极片31a纵向穿设形成有若干个正极纵向穿孔311,各个所述负极电极片31b纵向穿设形成有若干个负极纵向穿孔312,以供所述水流通道20中的水经由所述正极纵向穿孔311及所述负极纵向穿孔312而沿所述水流通道20的所述纵长方向纵向流动通过所述电极片组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极片31a为钛金属电极片,所述负极电极片31b为不锈钢电极片。该钛金属电极片的表面烧有由多种稀有金属混合而成的涂层,以在低压电解时有效催化出更多的臭氧。借由使用该钛金属电极片及该不锈钢电极片作为所述正极电极片31a及所述负极电极片31b,当水通过所述电极片组31时,水分子中的氢会被剥离,形成氢离子,随即形成氢分子飘散于空气中。另一方面,水分子中的氧也会被剥离,并在水中聚合成臭氧分子,从而得到臭氧水。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所述正极电极片31a及所述负极电极片31b亦可以采用其他适合的材料制作。
较佳地,如第4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若干个所述正极纵向穿孔311与若干个所述负极纵向穿孔312系在所述水流通道20的所述纵长方向上互不对应,以增加所述水流通道20中的水流动通过所述电极片组31的路径长度。
较佳地,如第4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若干个所述正极纵向穿孔311之数量及孔径大小系不同于若干个所述负极纵向穿孔312之数量及孔径大小,以更有效地执行低压电解。
较佳地,如第2图及第3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所述充电埠34为USB Type-C的连接埠,不会有插错方向的问题。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所述充电埠34亦可为其他规格的充电埠。此外,较佳地,在所述充电埠34外侧还设有一防水盖341,以有效防止水的侵入,提升防水效果。
较佳地,如第2图及第3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中,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还包含除氯与杂屑的过滤器4,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20中且位在所述电极片组31的上游位置(即,图式中的所述水流通道20的比所述电极片组31的更为靠下侧的位置),以过滤供应至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的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除氯与杂屑的过滤器4为以PP过滤棉包裹亚硫酸钙颗粒的过滤器,能够滤除水中的氯与杂屑,有效避免后续在电解时的有害物质(例:氯气、次氯酸钠)的产生,更能增加电解片组的使用寿命。
借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系将整体臭氧水的产生机构整合在莲蓬头内,保持莲蓬头原始的形状、大小、及功能,不会占据任何额外的空间,且连接水管便能立即使用,在携带及使用上皆十分方便。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系直接在水中以低压电解方式生成臭氧,而产生臭氧水,故没有自空气中所含的氮产生氮化合物的疑虑,且在使用时无须依靠外部电源提供高压电力,凭借内部的电池供电即可运作,从而避免在浴室等场所拉线接电的麻烦和困扰。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100没有因氮化合物所致的有害健康的疑虑,且能够轻松携带及装卸,让使用者无论在家中或出行旅宿与户外皆能够安心且方便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以上叙述以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对于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以及上述说明而作其他的修改,这些修改仍应是为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9)

1.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花洒构件,其内部具有水箱空间,所述花洒构件于前侧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具有与所述水箱空间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水孔;
握把构件,所述握把构件的头端接设于所述花洒构件,而与所述花洒构件形成莲蓬头本体,所述握把构件的尾端设置有水管连接部,用以供水管接设,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头端与所述尾端之间贯通形成有水流通道,位于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头端的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空间相连通,位于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尾端的所述水流通道的入水端经设置而在所述水管连接部接设于所述水管时,与所述水管相连通;以及
电解构件,包括电极片组、低压电解电路、充电电池单元、及充电埠,所述电极片组设置在所述握把构件的所述水流通道中,所述低压电解电路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内且耦接于所述电极片组及所述充电电池单元,所述低压电解电路系经配置而在启动时借由所述充电电池单元所提供的低压电流而以所述电极片组于所述水流通道中进行低压放电,以借由水中电解的方式催化出臭氧,所述充电电池单元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内,所述充电埠设置在所述莲蓬头本体上且耦接于所述充电电池单元,以供经由所述充电埠自外部对所述充电电池单元进行充电,
其中,借由将所述握把构件接设于所述水管并且启动所述低压电解电路,使所述水管所供应的水在流经所述水流通道时与低压电解所产生的该臭氧形成为臭氧水,并且经由所述水箱空间而自所述花洒构件的若干个所述出水孔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花洒构件于内部还具有电池容置空间,设置在所述水箱空间的后侧且与所述水箱空间相隔离,所述充电电池单元容置在所述电池容置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花洒构件还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自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出水端延伸通过所述电池容置空间,再延伸至所述水箱空间,而使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出水端经由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箱空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解构件还包含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水流通道且位在所述电极片组的下游位置,用以侦测流经所述水流通道的水流量,所述低压电解电路耦接于所述流量计,且所述低压电解电路经配置而在所述流量计所侦测到的流经所述水流通道的该水流量大于设定水流量时受触发而启动,以执行低压电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极片组包括若干个正极电极片及若干个负极电极片,沿所述水流通道的纵长方向而交替间隔地排列,各个所述正极电极片纵向穿设形成有若干个正极纵向穿孔,各个所述负极电极片纵向穿设形成有若干个负极纵向穿孔,以供所述水流通道中的水经由所述正极纵向穿孔及所述负极纵向穿孔而沿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纵长方向纵向流动通过所述电极片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正极电极片为钛金属电极片,所述负极电极片为不锈钢电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所述正极纵向穿孔与若干个所述负极纵向穿孔在所述水流通道的所述纵长方向上互不对应,以增加所述水流通道中的水流动通过所述电极片组的路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所述正极纵向穿孔的数量及孔径大小不同于若干个所述负极纵向穿孔的数量及孔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除氯与杂屑的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中且位在所述电极片组的上游位置,以过滤供应至所述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的水。
CN202320896165.6U 2023-03-31 2023-04-20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Active CN2194830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3097 2023-03-31
TW112203097U TWM643093U (zh) 2023-03-31 2023-03-31 充電型電解式臭氧蓮蓬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3046U true CN219483046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2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6165.6U Active CN219483046U (zh) 2023-03-31 2023-04-20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3046U (zh)
TW (1) TWM64309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3093U (zh) 202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250721A (ja) キャニスター型真空清掃機
CN101503256A (zh) 一种自发电多功能自清洗净水器
JP2010142760A (ja) 酸素水素水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11170418A (zh) 臭氧水生成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热水器
CN219483046U (zh)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EP3486223B1 (en) Electrolyzed water generation device
CN116441074A (zh) 充电型电解式臭氧莲蓬头
JP4010453B2 (ja) 還元水素水生成装置
KR101980875B1 (ko) 미네랄 세정액을 이용한 재활용 변기
CN210020471U (zh) 一种消毒车
CN208131538U (zh) 一种新型实验室用清洗枪
WO2021129278A1 (zh) 臭氧水散布装置
CN218935458U (zh) 一种接驳式导电金刚石薄膜电极臭氧水龙头
CN213294899U (zh) 一种电化学臭氧净水器
JPH0975958A (ja) オゾン水吐出装置
CN220351821U (zh) 一种电解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KR102571042B1 (ko) 전극을 이용한 수질 정화 장치
CN217323706U (zh) 一种冲牙器水箱水体电解装置
CN216808976U (zh) 一种基于电离电流检测水流动的电解水开关装置
CN212315658U (zh) 臭氧水生成装置以及热水器
CN211971930U (zh) 一种新型废水过滤装置
CN21807729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臭氧水龙头装置
CN218773857U (zh) 带超声波的去污清洗发生器
CN217105388U (zh) 电解水杀菌马桶
CN210277085U (zh) 一种新型拖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