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1362U -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1362U
CN219481362U CN202320791727.0U CN202320791727U CN219481362U CN 219481362 U CN219481362 U CN 219481362U CN 202320791727 U CN202320791727 U CN 202320791727U CN 219481362 U CN219481362 U CN 219481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sk
sealing
main body
consta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17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科旭
安智海
赵洪凯
曲亚辰
王文绍
李桂林
吴钦正
刘兴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ld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Deep Mine Mining Laboratory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ld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Deep Mine Mining Laboratory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ld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Deep Mine Mining Laboratory Branch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ld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Deep Mine Mining Laboratory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07917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1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1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1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包括口罩主体、空气恒温系统以及用于连接空气恒温系统的出气口和口罩主体的进气口的进气管;口罩主体前侧设置有具有单向呼出阀的呼吸盒;单向呼出阀包括设置在呼吸盒前侧的套筒、设置于套筒内腔中的密封壳以及设置于密封壳内的密封片;密封片一端铰接在密封壳上,另一端贴合在密封壳上。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口罩通过将密封片一端与密封壳铰接,另一端设置为自由端,使用者能够很容易废气排出;通过设置空气恒温系统同时使空气恒温系统直接向口罩本体中供气,直接将温度适中的适量的风输送到口罩主体内部,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恒温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自吸式存在的风阻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背景技术
矿山尘肺病已成为金属矿山最严重的职业病,引起尘肺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井下作业人员长期处于粉尘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吸入的大量粉尘积留在肺部。因此,防治粉尘危害,预防尘肺病是极为重要的。个体防护是有效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以及开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千米金属矿山高温热害、柴油机电设备排放的尾气、粉尘浓度含量也大幅提高,单凭系统通风和除尘设备很难将其降低到卫生标准以下。
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是自吸式防尘口罩,工人在千米矿井处于重度劳动时,普通的自吸式防尘口罩难以对呼吸量以及温度等进行控制,同时该防尘口罩吸入空气的阻力较大,容易造成呼吸不畅,不适用于千米金属矿山的掘进工人使用。因此设计一种能控制风量风温的防尘口罩显得尤为重要。
申请号为CN20221042709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风量湿度的矿用跟机式防尘口罩,包括口罩主体、设置在口罩主体上的带结构;口罩主体前侧设置有与口罩主体连通的呼吸盒,呼吸盒的前侧设置有单向呼出阀;呼吸盒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壳体,控制壳体中设置有控制单元、风量调节器、风量监测器、加湿器、湿度监测器,风量监测器、湿度监测器连接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控制风量调节器、加湿器,控制壳体上设置有通向风量调节器的新鲜风管,风量调节器的排风端通向呼吸盒内部,控制壳体上设置有通向加湿器的清水管,加湿器的排汽端通向呼吸盒内部。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的单向呼出阀中密封贴片的张开与闭合是通过弹性体实现的,若弹性体弹力过大,使用者呼出的废气不容易将密封贴片推开,难以将呼出的废气排出;若弹性体弹力过小,会使得密封贴片与第一内凸缘侧面接触不紧密,从而影响口罩的气密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首先通过将密封片一端与密封壳铰接,另一端设置为自由端,使用者呼出的废气全部作用于密封片的自由端,能够很容易将其推开,实现将废气排出;接着通过设置空气恒温系统同时使空气恒温系统直接向口罩本体中供气,直接将温度适中的适量的风输送到口罩主体内部,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恒温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自吸式存在的风阻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包括口罩主体、空气恒温系统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空气恒温系统的出气口和所述口罩主体的进气口的进气管;所述空气恒温系统的进风口端设有压入式风机;所述口罩主体前侧设置有具有单向呼出阀的呼吸盒;所述单向呼出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呼吸盒前侧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腔中的密封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壳内的密封片;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壳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片一端铰接在所述密封壳上,另一端贴合在所述密封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恒温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半导体制冷模组、用于调控风量的风量调节单元以及用于调控温度的温度调节单元;所述压入式风机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的进风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片一端通过不锈钢合页铰接在所述密封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密封壳贴合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呼出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口罩主体一侧的第二空气滤棉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滤棉外侧的第二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防护网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中设有硅胶材质的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呼吸盒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罩主体上设置有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头部松紧固定组件和脖子松紧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首先,密封片一端与密封壳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使用者呼出的废气全部作用于密封片的自由端,能够很容易将其推开,实现将废气排出;其次,通过设置空气恒温系统同时使空气恒温系统直接向口罩本体中供气,直接将温度适中的适量的风输送到口罩主体内部,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恒温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自吸式存在的风阻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首先,空气恒温系统的体积较小,无需大型机械设备配合使用,不会束缚使用者的活动范围;再次,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制冷效果优于普通的水冷制冷效果,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质量较轻,防尘效率高、降温效果良好、续航时间长;能适用于不同工作强度的作业人员以及敞篷式铲运机的司机;作业人员使用前可根据现场温度及工作强度提前设置好风量和温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使用者吸入的空气来源于井下空气,通过压入式风机使空气进入空气恒温系统,压入的空气与空气恒温系统中的相变液体材料接触,由于相变材料相变过程缓慢,可有效延长吸入空气的降温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口罩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着的空气恒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立体图。
图6为手持的空气恒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图。
图8为口罩主体的剖面图。
图9为图8中B的放大图。
图10为密封片和限位板接触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
1-口罩主体;2-空气恒温系统;3-进气管;4-佩戴组件;5-呼吸盒;6-单向呼出阀;7-限位板;8-呼气空间;9-第三固定壳体;11-进气口;12-加强罩;21-出气口;22-主体结构;23-半导体制冷模组;24-风量调节单元;25-温度调节单元;26-微气候隔层空间;27-相变液冷空间;28-过滤组件;29-电池模块;41-第一松紧绑带;42-头部支撑片;43-第一挂耳;44-第二松紧绑带;61-套筒;62-密封壳;63-固定块;64-密封片;65-不锈钢合页;66-密封圈;67-第一防护网;68-第二空气滤棉;69-第二防护网;81-第一空间;82-第二空间;221-第一外壳;222-进风管;223-扇叶;224-气体压力孔;225-第二外壳;226-电机;227-第一风速调节器;231-第一散冷风扇;232-导冷板;233-半导体制冷片;234-散热板;235-散热鳍片;236-第一固定壳体;237-第二散热风扇;238-第二固定壳体;241-风量监测器;242-风量调节器;243-出风口;251-温度调控器;252-温度监测器;271-液体进出口;281-外层防护网;282-里层防护网;283-第一空气滤棉;291-电池;292-电源开关;293-第二风速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空气恒温系统2以及用于连接空气恒温系统2的出气口21和口罩主体1的进气口11的进气管3。空气恒温系统2的进风口端设有压入式风机。口罩主体1前侧设置有有具有单向呼出阀6的呼吸盒5。单向呼出阀6包括设置在呼吸盒5前侧的套筒61、设置于套筒61内腔中的密封壳62以及设置于密封壳62内的密封片64;套筒61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块63,密封壳62与固定块63螺纹连接;密封片64一端铰接在密封壳62上,另一端贴合在密封壳64上。具体来讲,使用者通过手持或者背着空气恒温系统2,空气恒温系统2直接向口罩本体中供气,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恒温工作环境;同时,使用者呼出的废气能够很容易将密封片64远离与密封壳65铰接的一端推开,实现将废气排出。如此设置,密封片64一端与密封壳6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使用者呼出的废气全部作用于密封片64的自由端,能够很容易将其推开,实现将废气排出。
空气恒温系统2包括主体结构22和设置于主体结构22上的半导体制冷模组23、用于调控风量的风量调节单元24以及用于调控温度的温度调节单元25;压入式风机设置于主体结构22的进风口端。具体来将,压入式风机将空气压入空气恒温系统2中,经半导体制冷模组23制冷后,再通过风量调节单元24和温度调节单元25将温度适中的适量的风输送到口罩主体1内部,供使用者直接呼吸使用。如此设置,首先,空气恒温系统2体积较小,无需大型机械设备配合使用,不会束缚使用者的活动范围;其次,半导体制冷模组23的制冷效果优于普通的水冷制冷效果,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再次,通过压入式风机、风量调节单元24和温度调节单元25的配合使用,直接将温度适中的适量的风输送到口罩主体1内部,不会因为自吸式而导致风阻较大的弊端。
口罩主体1为硅胶材质。口罩主体1前侧设置有与口罩主体1连通的呼吸盒5。呼吸盒5为长方体结构,其前端开设圆孔,用以安装单向呼出阀6,后端为敞开的矩形口,口罩主体1前侧开设有与呼吸盒5的矩形口匹配的开口,呼吸盒5的后端四周与口罩主体1之间密封连接。
口罩主体1与呼吸盒5的顶面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罩12,加强罩12为弯曲片状结构,其后侧边缘与口罩主体1之间连接,加强罩12的下部边缘与呼吸盒5顶面之间连接,加强罩1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缝制、粘接、熔焊等方式。
如图8至图10所示,单向呼出阀6包括设置在呼吸盒5前侧的套筒61(套筒61中设置有呼气空间8)、设置于套筒61内腔中的密封壳62以及设置于密封壳62内的密封片64。套筒61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设有一组与套筒61垂直连接的固定块63,固定块63位于套筒61内部,固定块63上设有内螺纹,密封壳62上设有与固定块63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密封壳62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类似于小药瓶的瓶口处的凸形结构),通过螺纹将密封壳62固定在套筒61内腔中,并通过密封片64使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形成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的第一空间81。密封片64一端通过不锈钢合页65活动连接在密封壳62上,另一端贴合在密封壳62上。当使用者呼气时,呼出的气流的压力(同时借助进风管222的气流)将密封片64紧贴密封壳62的一侧推开,从而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当呼出的气流排出时,第一空间81的压强减小,外界空气将密封片64关闭,再一次使密封片64紧贴密封壳62,重新形成密闭的空间。密封片64为塑料材质,质量较轻;同时不锈钢合页65质量也较轻,使用者呼出的废气能够很容易将密封片64远离不锈钢合页65的一端推开,实现将废气排出。
密封片64一端通过不锈钢合页65活动连接(铰接)在密封壳62上,另一端处设置有方形的限位板7,保证密封片64只能单向开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空间81的密闭性,在密封壳62和固定块63之间设置硅质的密封圈66,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口罩主体1内部。具体来讲,固定块63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环槽,环槽中设有硅胶材质的密封圈66。
套筒61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护网67。具体来讲,第一防护网67设置于第一空间81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第一防护网67为柔性材质,不会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因此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单向呼出阀6还包括设置于套筒61远离口罩主体1一侧的第二空气滤棉68和设置于第二空气滤棉68外侧的第二防护网69。第二防护网69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套筒61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设有与第二防护网69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二防护网69螺纹连接在套筒61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第二防护网69类似于瓶盖结构,平面为防护网,侧壁为有螺纹的实体),此处可方便更换第二空气滤棉68。第二空气滤棉68和密封片64之间形成第二空间82。
使用者呼出的气体对密封片64施加压力,密封片64受到压力而打开,使用者呼出的废气从第一空间81到达第二空间82。当呼出的废气排出后,第一空间81的压强小于第二空间82的压强,第二空间82的空气将密封片64关闭,使密封片64迅速紧贴密封壳62,重新形成密闭的空间。第二空间82中的废气通过第二空气滤棉68排出,同时避免吸入外界灰尘。
如图3至图7所示,主体结构22包括第一外壳221和设置于第一外壳221内腔中的进风管222;压入式风机设置于进风管222的进风口端,进风管222的出风口端与进气管3连通。第一外壳221和进风管222之间形成微气候隔层空间26;第一外壳221上设有用于向微气候隔层空间26鼓入空气的气体压力孔224,当微气候隔层空间26气体温度变化导致气压变化时,可根据气体压力孔调节微气候隔层空间26的压力。压入式风机包括扇叶223和用于为扇叶223提供动力的电机226(电机226中设有蓄电池),进风管222的进风口端还设有用于调节扇叶223转速的第一风速调节器227。扇叶223、电机226和第一风速调节器227通过导线连接。
当需要手持空气恒温系统2时,如图6所示,压入式风机优选为设置在第一外壳221底部。当需要背着空气恒温系统2时,如图3所示,压入式风机优选为设置在第一外壳221的侧壁上。无论是手持或者背着空气恒温系统2,若空气恒温系统2外壁的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可以设置隔层,防止其紧贴使用者的皮肤。
如图2和图3所示,半导体制冷模组23设置于第一外壳221的侧壁上,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散冷风扇231、导冷板232、半导体制冷片233、散热板234和风冷散热模组。半导体制冷片233的制冷面连接导冷板232,发热面连接散热板234。第一散冷风扇231、导冷板232、半导体制冷片233和散热板234设置于第一外壳221的内壁上;风冷散热模组设置于第一外壳221的外壁上。散热板234上设有若干个散热鳍片235,用于加快散热板234的散热;风冷散热模组包括设置于第一外壳221的外壁上的第一固定壳体236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236内部的第二散热风扇237;第一固定壳体236通过螺纹固定在两侧(即上下两端)的散热鳍片235上。第一外壳221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为第一散冷风扇231、半导体制冷片233和第二散热风扇237提供动力的电池模块29,第一散冷风扇231、半导体制冷片233和第二散热风扇237和电池模块29通过导线连接。当接通电池模块29,有电流流过半导体制冷片233后,半导体制冷片233两个端面会发生热量转移并形成制冷面和发热面,当冷热端面达到一定温差,这两种热传递的量相等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如此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33将低温传递给导冷板232,并通过第一散冷风扇231使冷空气在微气候隔层空间26循环,降低微气候隔层空间26的温度,微气候隔层空间26的冷空气进一步降低进风管222中的空气的温度,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温度。
半导体制冷模组23还包括设置于微气候隔层空间26中的第二固定壳体238,第二固定壳体238罩住第一散冷风扇231、导冷板232、半导体制冷片233和散热板234,并在微气候隔层空间26内部的第二固定壳体238设置上下的开口,便于将第一散冷风扇231形成的冷气流快速传输至微气候隔层空间26内。
电池模块29包括电池291,电池291设置于保护壳中,电池291的保护壳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92和用于调节第一散冷风扇231和第二散热风扇237转速的第二风速调节器29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结构2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外壳221和进风管222之间的第二外壳225,第二外壳225和进风管222之间形成相变液冷空间27。相变液冷空间27的底部设有液体进出口271。如此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33将低温传递给导冷板232,接着通过第一散冷风扇231使冷空气在微气候隔层空间26循环,降低微气候隔层空间26的温度;微气候隔层空间26中的空气进一步降低相变液冷空间27的温度,使相变液体材料长时间保持低温;相变液冷空间27的冷空气进一步降低进风管222中的空气的温度,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温度。液体进出口271用于注入、放出或者更换相变材料。
风量调节单元24和温度调节单元25设置于进风管222的出气口21处,进风管222的出气口21处还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风量调节单元24、温度调节单元25、设置于进风管222的进风口端的压入式风机以及半导体制冷模组23。
具体来讲,风量调节单元24包括风量监测器241、风量调节器242和出风口243。当风量监测器241监测到通过进风管222的风量过高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开启风量调节器242和出风口243,调节出风口243的阀门开合大小,将适量的气体通过出风口243释放到环境中,同时通过第一风速调节器227降低压入式风机的档位。当风量监测器241监测到通过进风管222的风量过低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第一风速调节器227提高压入式风机的档位,从而保证风量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温度调节单元25包括温度调控器251和温度监测器252。温度调控器251中设置有加热丝。当温度监测器252监测到通过进风管222的风流温度过低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加热丝加热工作,并关闭半导体制冷模组23。当温度监测器252监测到通过进风管222的风流温度过高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23开始工作,这样保证使用者吸入的空气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度的范围,符合人体需求,提高了舒适性。
该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管222的出气口21处的第三固定壳体9,第三固定壳体9上设有为控制单元、风量调节单元24和温度调节单元25供电的蓄电池。风量监测器241设置在进风管222的内侧,风量调节器242设置于第三固定壳体9上;温度调控器251设置在进风管222的侧壁上(进风管222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温度监测器252设置于第三固定壳体9上。
为方便操作,第三固定壳体9上设有操控面板和用于控制操控面板开关的电源控制开关。使用者可通过操控面板调节、设置风量和温度等参数,并把设置的参数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收到的命令选择性地启动风量调节器242、温度调控器251工作,以达到需要的温度和风量。同时,使用者可以在操控面板上看到风量监测器241和温度监测器252检测到的风量和温度等数据。另外,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收到的命令选择性地开启半导体制冷模组23或者加热丝。
进风管222的出气口21处还设有过滤组件28。过滤组件28设置于进风管222内部,包括里层防护网282、外层防护网281以及设置于里层防护网282和外层防护网281之间的第一空气滤棉283。第一空气滤棉283用于过滤来自空气中的杂质,里层防护网282和外层防护网281用于固定第一空气滤棉283的位置。
口罩主体1上设置有佩戴组件4,佩戴组件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套在头部的头部松紧固定组件和挂在脖子上的脖子松紧固定组件。
具体来讲,头部松紧固定组件包括两根分别设置于口罩主体1两端的第一松紧绑带41以及设置于两根第一松紧绑带41之间的头部支撑片42,头部支撑片42用于增加舒适感,避免头部被勒紧,头部支撑片42为柔性透气材料。口罩主体1两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松紧绑带41的第一挂耳43,两根第一松紧绑带41分别穿过口罩主体1两侧的第一挂耳43,从而实现第一松紧绑带41和口罩主体1的连接。第一松紧绑带41的端部与口罩主体1之间通过缝制或者熔焊等方式实现连接。
脖子松紧固定组件包括两根分别设置于口罩主体1两端的第二松紧绑带44。口罩主体1两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松紧绑带44的第二挂耳(图中未显示),两根第二松紧绑带44分别穿过口罩主体1两侧的第二挂耳,从而实现第二松紧绑带44和口罩主体1的连接。第二松紧绑带44的端部与口罩主体1之间通过缝制或者熔焊等方式实现连接。两根第二松紧绑带44通过卡口结构、魔术贴或者挂钩结构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首先,通过将密封片一端与密封壳铰接,另一端设置为自由端,使用者呼出的废气全部作用于密封片的自由端,能够很容易将其推开,实现将废气排出;其次,通过设置空气恒温系统同时使空气恒温系统直接向口罩本体中供气,直接将温度适中的适量的风输送到口罩主体内部,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恒温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自吸式存在的风阻较大的问题;再次,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制冷效果优于普通的水冷制冷效果,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空气恒温系统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空气恒温系统的出气口和所述口罩主体的进气口的进气管;所述空气恒温系统的进风口端设有压入式风机;所述口罩主体前侧设置有具有单向呼出阀的呼吸盒;所述单向呼出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呼吸盒前侧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腔中的密封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壳内的密封片;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密封壳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片一端铰接在所述密封壳上,另一端贴合在所述密封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恒温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半导体制冷模组、用于调控风量的风量调节单元以及用于调控温度的温度调节单元;所述压入式风机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的进风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一端通过不锈钢合页铰接在所述密封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密封壳贴合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呼出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口罩主体一侧的第二空气滤棉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滤棉外侧的第二防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网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护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中设有硅胶材质的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呼吸盒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上设置有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头部松紧固定组件和脖子松紧固定组件。
CN202320791727.0U 2023-04-12 2023-04-12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Active CN219481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1727.0U CN219481362U (zh) 2023-04-12 2023-04-12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1727.0U CN219481362U (zh) 2023-04-12 2023-04-12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1362U true CN21948136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1727.0U Active CN219481362U (zh) 2023-04-12 2023-04-12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1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5374A (en) Surgical suit
US4671268A (en) Cold weather breathing mask
CN212700132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111616459A (zh) 一种分体式智能降温防护头罩
CN219481362U (zh) 适用于井下的防尘口罩
CN206964905U (zh)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滤气加湿降温隔热面罩
CN207592112U (zh) 一种手动高压喷雾器
CN219539285U (zh) 可调节风量和温度的矿用防尘口罩
CN108671437B (zh) 新型氧气呼吸器
KR102438505B1 (ko) 휴대용 공기청정 및 체온조절 장치
CN201139687Y (zh) 空冷式太阳能焊接面罩
CN215303160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4103300U (zh)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CN212852615U (zh) 一种腰带式体表调温除湿装置
KR20190002016U (ko) 차세대 용접 마스크
CN113142700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07667004U (zh) 一种具有乳胶棉的面罩
CN206745780U (zh) 一种有源防霾面罩
CN217817692U (zh) 一种辅助制冷肩背便携式风扇
CN212818012U (zh) 一种新型面罩
CN218280340U (zh) 工作防护头罩
US20090126386A1 (en) Portable cooling device
CN214550712U (zh) 一种空气处理输送供给防护系统
CN207694094U (zh) 一种硅胶罩及具有该硅胶罩的电动型面罩
CN206473676U (zh) 主动通气装置及包含主动通气装置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