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3300U -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 Google Patents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3300U
CN214103300U CN202022514169.2U CN202022514169U CN214103300U CN 214103300 U CN214103300 U CN 214103300U CN 202022514169 U CN202022514169 U CN 202022514169U CN 214103300 U CN214103300 U CN 214103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rotective clothing
dissipation mechanism
water
cloth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41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晋浩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141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3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3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3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包括一防护服本体,还包括一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一壳体,壳体通过背带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散热机构包括一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导流方向上依次途径有导流风机、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吸水树脂层;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路与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路与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本专利通过优化防护服本体的结构,通过散热机构,便于实现空气内循环,最后导出的空气为半导体制冷片降温后的气体,易于保证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通过吸水树脂层,便于实现导流空气中水蒸气的吸附。提高气体的干燥性,实现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护服本体。
背景技术
防护服本体在医疗、消防、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现有医疗款防护服本体,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服本体还会佩戴护目镜和口罩,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防护服本体散热效果较差,在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人体会产生热量,导致防护服本体内温度升高,而人体会大量排汗,导致体内的水分及盐分丧失,在穿上防护服本体后一般都是6-8小时进行防护工作,而防护工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能脱下口罩进行喝水,对体内水分及盐分进行及时的补充,所以防护工作过程防护服本体内温度高,医护人员体力丧失很快。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111354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毒、净化、通风、排气、散热功能的正压防护服本体。包括头戴式防护面罩、防护服本体,头戴式防护面罩设有防护面板、口鼻处排气口、双耳处排气口;防护服本体设有手肘内侧排气口、胸部排气口、背部排气口、腘窝处排气口;还包括新风装置;新风装置主体是一个背式新风箱新风箱内置有驱动风扇,新风箱的进风口部设有隔离病毒的进气口滤网,新风箱的出风口通过导气管与防护服本体进气口连通;口鼻处排气口、双耳处排气口、手肘内侧排气口、胸部排气口、背部排气口、腘窝处排气口分别设有气流倒流时隔离病毒的滤网。本发明既能够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标准,又能够符合相关领域气体净化标准,使用者体感舒适,防护效果好。
上述缺陷在于,引入的新风装置,容易导致不洁净的新风进入新风装置的管路,对于滤网的过滤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存有病毒经新风的传导,透过滤网进入防护服本体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包括一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通过背带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导流方向上依次途径有导流风机、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吸水树脂层;
所述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路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所述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路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
本专利通过优化防护服本体的结构,通过散热机构,便于实现空气内循环,最后导出的空气为半导体制冷片降温后的气体,易于保证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通过吸水树脂层,便于实现导流空气中水蒸气的吸附。提高气体的干燥性,实现使用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倾斜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最低处与一储水箱导通。所述储水箱连接有一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延伸出所述散热机构,且导水管的端部与一储水袋联通,所述导水管连接储水袋的端部安装有单向阀。
本专利通过储水箱以及储水袋的优化,便于将半导体制冷片冷凝出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收集,通过储水袋的外置,便于更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悬挂储水袋的挂钩,所述储水袋悬挂在所述挂钩上,且所述储水箱高于所述储水袋。
便于实现导流。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一头颈按摩仪,所述头颈按摩仪上开设有用于对颈部吹气的子出气口,所述头颈按摩仪上开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子出气口导通;
所述出风管路包括用于颈部吹气的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的一端穿过所述防护服本体与所述气管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口导通;
所述输气管路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存有密封结构。
便于实现头颈按摩仪实现颈部按摩的同时,导出散热气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头颈按摩仪上还安装有一对讲机。
本专利通过头颈按摩仪与对讲机的结合,便于身穿防护服本体的用户与他人的沟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头颈按摩仪上还安装有一录音机构。
便于实现录音存储。比如使用者可以通过语音记录查房信息,录音机构将语音信息进行记录。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水树脂层放置在一置物腔内,所述置物腔上开设有进口以及出口,所述进口上安装有阻水透气膜。
本专利通过在储水箱的进口增设有阻水透气膜,实现水分隔离。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设有储水箱;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外露出所述置物腔的底板。
便于实现储水箱内水分的加热,控制吸水树脂层内树脂的吸水量,增加使用期限。
所述储水箱连接有一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延伸出所述散热机构,且导水管的端部与一储水袋联通,所述导水管连接储水袋的端部安装有单向阀。
或者,所述置物腔的底部安装有一加热板。
便于将吸水树脂层中的水分进行加热蒸发后,经过内循环后,由储液袋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散热机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散热机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散热机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头颈按摩仪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散热机构,2为防护服本体,3为出风管路,4为导水管,5为储水袋,6为进风管路,7为背带,8为头颈按摩仪,11为导流风机,12为半导体制冷片,13为储水箱,14为阻水透气膜,15为吸水树脂层,16为控制室,17为排风风机,18为加热板,81为USB充电接口,82为子出气口,83为按摩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具体实施例1,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包括一防护服本体2,还包括一散热机构1,散热机构1包括一壳体,壳体通过背带7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散热机构1包括一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导流方向上依次途径有导流风机11、半导体制冷片12、吸水树脂层15;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路6与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路与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本专利通过优化防护服本体的结构,通过散热机构1,便于实现空气内循环,最后导出的空气为半导体制冷片12降温后的气体,易于保证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通过吸水树脂层15,便于实现导流空气中水蒸气的吸附。提高气体的干燥性,实现使用者的舒适度。
进风管路以及出风管路的端部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处存有密封圈。便于保证气密性。比如防护服本体上固定有密封圈,进风管路以及出风管路的端部与密封圈可拆卸连接,比如卡接或者插接。防护服上还可以通过连接带连接一用于封堵密封圈的橡胶塞。
半导体制冷片12倾斜设置在散热通道内,且半导体制冷片12的最低处与一储水箱13导通。储水箱13的底部连接有一导水管4,导水管4延伸出散热机构1,且导水管的端部与一储水袋5联通,导水管连接储水袋5的端部安装有单向阀。本专利通过储水箱13以及储水袋5的优化,便于将半导体制冷片12冷凝出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收集,通过储水袋5的外置,便于更换。散热机构1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悬挂储水袋5的挂钩,储水袋5悬挂在挂钩上,且储水箱13高于储水袋5。便于实现导流。
吸水树脂层15放置在一置物腔内,置物腔上开设有进口以及出口,进口上安装有阻水透气膜14。本专利通过在置物腔的进口增设有阻水透气膜14,实现水分隔离。外壳内通过隔板分隔出置物腔。
散热机构1包括一外壳,散热通道位于外壳内。外壳内还安装有一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导流风机11相连。蓄电池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半导体制冷片12相连。蓄电池位于外壳内的控制室16,控制室16上开设有一维修门。第一控制开关以及第二控制开关位于检修门上。控制室16与散热通道相互隔离。避免空气从控制室16进入防护服本体内部。
控制室还可以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连接一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位于进风口,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及第二控制开关。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湿度,控制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导流风机的开关。当温度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时,导流风机以及半导体制冷片开启,进行防护服本体内部自循环散热。
散热通道的导流方向上依次途径有导流风机11、半导体制冷片12、吸水树脂层15以及排风风机17。蓄电池通过第三控制开关与排风风机相连。控制电路板控制连接第三控制开关。
参见图6以及图7,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一头颈按摩仪8,头颈按摩仪8上开设有用于对颈部吹气的子出气口82,头颈按摩仪8上开设有气管接头,气管接头与子出气口82导通;出风管路包括用于颈部吹气的输气管路,输气管路的一端穿过防护服本体2与气管接头可拆卸连接,输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散热通道的出风口导通;输气管路与防护服本体2之间存有密封结构。便于实现头颈按摩仪实现颈部按摩的同时,导出散热气体。头颈按摩仪8上设有按摩片83。头颈按摩仪上还安装有一对讲机。头颈按摩仪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对讲机的凹槽,对讲机安装在凹槽内。本专利通过头颈按摩仪与对讲机的结合,便于身穿防护服本体的用户与他人的沟通。密封结构可以是密封圈。或者,密封结构是结构胶。头颈按摩仪8上设有USB充电接头81。头颈按摩仪上还可以安装有一录音机构。便于实现录音存储。
参见图4,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半导体制冷片12的制冷端位于半导体制冷片12的下端,半导体制冷片12的制热端位于半导体制冷片12的上端;半导体制冷片12的下方设有储水箱13;半导体制冷片12的制热端外露出置物腔的底板。便于实现储水箱13内水分的加热,控制吸水树脂层15内树脂的吸水量,增加使用期限。半导体制冷片12的制热端外露出置物腔的底板也就是说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接触吸水树脂层的底部。散热通道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可以相邻设置。
参见图5,具体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置物腔的底部安装有一加热板18。便于将吸水树脂层15中的水分进行加热蒸发后,经过内循环后,由储液袋收集。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储水槽位于置物腔的上方。且置物槽的进口以及出口位于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储水槽之间。散热通道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可以相邻设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包括一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通过背带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导流方向上依次途径有导流风机、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吸水树脂层;
所述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路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所述散热通道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路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部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倾斜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最低处与一储水箱导通,所述储水箱连接有一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延伸出所述散热机构,且导水管的端部与一储水袋联通,所述导水管连接储水袋的端部安装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悬挂储水袋的挂钩,所述储水袋悬挂在所述挂钩上,且所述储水箱高于所述储水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头颈按摩仪,所述头颈按摩仪上开设有用于对颈部吹气的子出气口,所述头颈按摩仪上开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子出气口导通;
所述出风管路包括用于颈部吹气的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的一端穿过所述防护服本体与所述气管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口导通;
所述输气管路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存有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按摩仪上还安装有一对讲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树脂层放置在一置物腔内,所述置物腔上开设有进口以及出口,所述进口上安装有阻水透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设有储水箱;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外露出所述置物腔的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的底部安装有一加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按摩仪上还安装有一录音机构。
CN202022514169.2U 2020-11-04 2020-11-04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Active CN214103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4169.2U CN214103300U (zh) 2020-11-04 2020-11-04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4169.2U CN214103300U (zh) 2020-11-04 2020-11-04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3300U true CN214103300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4169.2U Active CN214103300U (zh) 2020-11-04 2020-11-04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33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1399A (zh) * 2022-08-22 2022-11-04 华侨大学 一种防护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1399A (zh) * 2022-08-22 2022-11-04 华侨大学 一种防护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6045B (zh) 具有监控系统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202127844U (zh) 一种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105054387A (zh) 一种内置送风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111296962A (zh) 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
CN211935225U (zh) 防护头罩
CN212789240U (zh) 一种高温灭杀病毒的装置
CN214103300U (zh) 集成有散热机构的防护服本体
CN111887525A (zh) 一种用于医用和工业防护服的湿气热量通气组件
CN208573072U (zh) 一种新型智能口罩
CN111213939A (zh) 一种一体式防护服
CN213188171U (zh) 一种通风散热防护服
CN113068886A (zh) 一种抗疫空调服及其保障系统
CN206152127U (zh) 可穿戴呼吸装置
CN215303160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7012865U (zh) 一种带降温功能的正压防护服
CN212088307U (zh) 一种具有通风过滤功能的一体式防护服
CN212814561U (zh) 一种口罩辅助装置
CN113142700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1268715U (zh) 一种酸碱防护服
CN216627542U (zh) 带有新风过滤和空气调节功能的全身防护装置
CN213045282U (zh) 一种用于全封闭头套上的环形管道通风排气系统
CN111450433A (zh) 一种纳米双过滤分体式口罩
CN2616243Y (zh) 一种通风安全隔离服
CN213281581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防护服
CN2626258Y (zh) 正压控温式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