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0742U -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0742U
CN219480742U CN202223092671.4U CN202223092671U CN219480742U CN 219480742 U CN219480742 U CN 219480742U CN 202223092671 U CN202223092671 U CN 202223092671U CN 219480742 U CN219480742 U CN 219480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elescopic rod
rotating
base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26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博
张振宇
王鹤
郭喆
李姗
张琪佳
管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singhua Changge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singhua Changge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singhua Changge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singhua Changge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0926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0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0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0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包括主体部、旋转板和支撑架,主体部包括支撑板、底座以及连接在支撑板和底座之间的伸缩杆,支撑板、底座和伸缩杆围合出具有开口的避让空间,旋转板可转动设于支撑板,旋转板上适于放置操作物品,支撑架设于支撑板的一侧并形成有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通过设置旋转板和支撑架,可确保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器械等均能集中放置在工作台上,以提升操作物品和器械拿取、使用的便携性,同时,通过将旋转板转动设于支撑板,这样当将操作物品放置在旋转板上时,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转动旋转板,使得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始终正对使用者,以进一步提升操作物品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穿刺,一个医学手术用语,主要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通过穿刺可向患者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药物做造影检查和药物治疗,同时,通过穿刺可进一步向患者深静脉血管内置入深静脉导管,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因此,穿刺是一项医疗常规诊疗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穿刺难度,提升穿刺的便捷性,设计有专门用于穿刺操作的穿刺桌,该穿刺桌可灵活移动至患者所在位置,并可固定患者待穿刺的部位(如:手臂),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
但是,该穿刺桌桌面上的放置空间有效,导致在穿刺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等操作物品无法同时并列摆放在桌面上,且即使将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同时并列摆放在桌面上也存在部分操作物品距离使用者较远的技术问题,进而导致部分操作物品的使用较为不便,降低穿刺的便捷性并增加穿刺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以有效提升穿刺的便捷性并降低穿刺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穿刺桌辅助穿刺,穿刺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支撑板、底座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所述伸缩杆围合出具有开口的避让空间;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旋转板上适于放置操作物品;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并形成有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旋转板和支撑架,这样即可将在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如: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等)放置在旋转板上以及将所需的器械(如:超声探头)放置在支撑架的容纳腔内,从而保证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器械等均能集中放置在工作台上,以提升操作物品和器械拿取、使用的便携性,同时,通过将旋转板设置成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板上,这样当将操作物品放置在旋转板上时,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转动旋转板,使得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始终正对使用者,以进一步提升操作物品使用的便捷性。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工作台,不仅可同时容纳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器械,还可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正对使用者,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进而降低穿刺难度,提升穿刺的便携性,并提升使用者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台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还包括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设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旋转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旋转板上设有多个放置区,每个所述放置区内适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所述操作物品。
可选地,多个所述放置区的面积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板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内适于放置超声探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旋转托盘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旋转板连接在所述旋转托盘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托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杆移动。
可选地,所述工作台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为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有开关按钮、升降按钮和转动按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转动轮和锁止件,所述转动轮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底座移动,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轮转动;其中,所述底座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避让腔,所述底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避让腔的第一避让口,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避让口且所述转动轮的部分结构设于所述避让腔内;或,所述底座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避让口,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避让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工作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旋转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旋转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实施例的旋转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工作台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工作台;
100、主体部;
110、支撑板;
120、底座;121、转动轮;
130、伸缩杆;131、第一伸缩杆;132、第二伸缩杆;
140、避让空间;141、开口;
200、旋转板;210、放置区;
300、支撑架;310、容纳腔;
400、旋转托盘;
500、控制盒;510、开关按钮;520、升降按钮;530、转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重症监护室,在给予重症患者进行床旁深静脉穿刺置管时,常常需要应用超声机作为精准穿刺引导,因此,在穿刺前需要将超声机推到患者床的一侧、将床旁桌摆放至患者床的另一侧以及将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等操作用品摆放至床旁桌上。
在穿刺过程中,术者首先使用消毒缝合包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左手持套有一次性无菌穿刺套的超声探头贴靠在患者皮肤上,右手从穿刺置管包中拿取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操作。
但是,术者在穿刺过程中发现,现有床旁桌多为患者日常生活应用桌,主要用于摆放水杯、手机、纸巾等生活用品,且现有床旁桌的桌面尺寸较小,导致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在摆放过程中相互影响,同时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中的多种物品以无菌形式摊开并列摆放后,也无法保证包中所有物品能够正对术者,进而导致穿刺过程中,术者无法较为方便地拿取包中物品。
此外,因套有无菌套装的超声探头需满足无菌要求,因此,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若遇穿刺不顺利或暂时不使用超声探头时,无法将超声探头归位于超声机,但是也不能将超声探头置于床旁桌上,进而导致超声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的存放较为困难,从而降低穿刺的便捷性,增加穿刺难度。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存放超声探头、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以及保证包中所有物品能够正对术者的工作台1000,具体方案为在支撑板110上设置可转动的旋转板200以及在支撑板110上设置具有容纳腔310的支撑架300,将在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如: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等)放置在旋转板200上以及将在穿刺过程中所需的器械(如:超声探头)放置在支撑架300的容纳腔310内,从而保证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器械等均能集中放置在工作台1000上,以提升操作物品和器械拿取、使用以及固定的便携性,为术者提供便利,从而降低穿刺难度并提升穿刺的便携性。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1000包括:主体部100、旋转板200和支撑架300。
其中,如图1所示,主体部100包括支撑板110、底座120和伸缩杆130,伸缩杆130连接在支撑板110和底座120之间,支撑板110、底座120和伸缩杆130围合出具有开口141的避让空间140。这里是指,通过设置支撑板110和底座120,并在支撑板110和底座120之间设置伸缩杆130,可利用支撑板110、底座120和伸缩杆130配合限定出具有开口141的避让空间140,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即可通过开口141将主体部100推至患者床处,并使得部分患者床能够配合在避让空间140内,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工作台1000可套设在患者床上,以使用工作台1000能够靠近患者,从而便于术者拿取工作台1000上的操作物品对患者进行穿刺。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具有开口141的避让空间140,可使得本申请的工作台1000能够与患者床进行配合,以使得工作台1000能够靠近患者设置,从而便于利用工作台1000上的操作物品进行穿刺工作。
在具体的示例中,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将工作台1000从患者床的左侧推入,以使得部分患者床以及患者的部分部位位于避让空间140内,并使得支撑板110大致位于患者前胸的正上方位置,该位置方便术者拿取工作台1000上的操作物品。
如图1所示,旋转板200可转动设于支撑板110,旋转板200上适于放置操作物品。也就是说,旋转板200可相对于支撑板110转动,这样当将操作物品放置在旋转板200上时,即可利用旋转板200带动操作物品转动,以改变操作物品的位置,从而使得在穿刺过程中,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始终正对术者,便于术者拿取待使用的操作物品,提升操作物品拿取的便携性。
在具体的示例中,当需要拿取待使用的操作物品但该操作物品距离术者较远时,术者可自行或提醒助手转动旋转板200,以使得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正对术者,便于术者拿取。
此外,通过将旋转板200设于支撑板110,可利用支撑板110支撑旋转板200,以提升旋转板20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保证旋转板200能够稳定地相对于支撑板110转动,并使得放置在旋转板200上的操作物品位置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操作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
如图1所示,支撑架300设于支撑板110的一侧并形成有容纳腔310。容纳腔310用于容纳在穿刺过程中所需的器械(如:超声探头),从而确保在穿刺过程中,当遇穿刺不顺利或暂时不使用超声探头时,可以有效存放超声探头,提升超声探头存放的便携性。
同时,将支撑架300设于支撑板110的一侧,在确保支撑架300能够靠近术者,方便术者朝向支撑架300存放超声探头以及方便术者拿取支撑架300内的超声探头的同时,还可利用支撑板110支撑、固定支撑架300,以提升支撑架30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提升放置在支撑架300上的超声探头位置稳定。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1000,不仅在支撑板110上设置用于放置操作物品的旋转板200,还在支撑板110的一侧设置用于放置超声探头的支撑架300,从而保证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超声探头等均能集中放置在工作台1000上,方便术者拿取操作物品和超声探头,以提升操作物品和器械拿取、使用的便携性。
同时,本申请还将旋转板20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板110上,这样当将操作物品放置在旋转板200上时,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转动旋转板200,以改变旋转板200上的操作物品相对于术者的位置,从而使得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始终正对术者,便于术者拿取旋转板200上的操作物品,以进一步提升操作物品使用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本申请的工作台1000,不仅可将穿刺过程中所需的操作物品、器械等均放置在工作台1000上,还可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待使用的操作物品均能正对术者,为术者使用提供便利,进而降低穿刺难度,提升穿刺的便携性,并提升术者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工作台1000上设有可转动的旋转板200以及具有容纳腔310的支撑架300,以使得工作台1000能够同时容纳多种操作物品以及器械,并保证在穿刺过程中,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正对术者,为术者的使用提供便利,从而提升穿刺的便捷性。
可选地,伸缩杆130通过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连接在支撑板110和底座120上并位于支撑板110和底座120之间,以增加伸缩杆130与支撑板110、底座120的连接强度,使得主体部100结构稳定,便于利用主体部100上的支撑板110支撑旋转板200和支撑架3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架300与旋转板200间隔设置。以避免旋转板200在转动过程中接触支撑架300,从而使得旋转板200能够转动顺畅,且使得支撑架300的位置稳定。
可选地,容纳腔310内适于放置超声探头。确保在穿刺过程中,当遇穿刺不顺利或暂时不使用超声探头时,可以有效存放超声探头,提升超声探头存放的便携性。
可选地,容纳腔310内设有一次性无菌垫,这样将超声探头暂存在容纳腔310内时,可满足超声探头的无菌要求。
可选地,支撑架300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110上。以降低支撑架300的装拆难度,也就是方便将支撑架300从支撑板110上拆除,便于清洗或更换支撑架300,从而保证支撑架300的洁净度。其中,这里所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栓连接、卡接、扣接等。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支撑架300也可采用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支撑板110上。以增加支撑架300与支撑板110的连接强度,确保支撑架300能够稳定连接在支撑板110上,实现提升支撑架300的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架300也可采用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连接在支撑板1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工作台1000还包括旋转托盘400,旋转托盘400设在支撑板110和旋转板200之间,旋转托盘400用于带动旋转板200转动。从而实现将旋转板200可转动设于支撑板110,以便于利用旋转板200带动操作物品转动来改变操作物品相对于术者的位置,从而使得待使用的操作物品能够正对术者。
也就是说,旋转板200相对于支撑板110的转动主要是通过旋转托盘400来实现的。
在一些示例中,旋转托盘400可转动设于支撑板110,旋转板200连接在旋转托盘400上。当旋转托盘400相对于支撑板110转动时,旋转托盘400带动旋转板200转动,从而实现旋转板200相对于支撑板110的转动。
其中,这里所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旋转板200固定连接在旋转托盘400上,以使得旋转板200相对于旋转托盘400位置稳定,从而便于利用旋转托盘400带动旋转板200转动。
可选地,工作台1000还包括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以实现旋转托盘400的自动转动,也就是实现旋转板200的自动转动,从而实现带动旋转板200上的操作物品自动转动,以改变操作物品相对于术者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驱动件可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托盘400以实现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旋转板200上设有多个放置区210,每个放置区210内适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操作物品。从而确保多种类型的操作物品均能同时放置在旋转板200上,以方便术者拿取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多个放置区210,可将不同类型的操作物品放置在不同的放置区210内,也就是可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操作物品进行分类放置,以进一步方便术者拿取、使用操作物品。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板200上设有三个放置区210,其中一个放置区210可用于放置消毒缝合包,另一个放置区210用于放置穿刺置管包,剩下一个放置区210可用来放置其他操作物品,在确保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和其他操作物品均能够放置在旋转板200上的同时,还可使得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以及其他操作物品在旋转板200上相互独立,便于拿取。
可选地,当旋转板200上设有三个放置区210时,第一驱动件单次可驱动旋转板200转动120°,以确保旋转板200单次转动后,其中一个放置区210均能正对术者,从而降低旋转板200的转动难度,也就是降低操作物品位置调节的难度。
在一些示例中,旋转板200上设有两个放置区210(该示例图中未示出),两个放置区210中的其中一个放置区210用于放置消毒缝合包,另一个放置区210用于放置穿刺置管包,以确保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均能够放置在旋转板200上。
同时,相比于在旋转板200上设置三个放置区210而言,设置两个放置区210可确保每个放置区210的面积均较大,保证放置区210能够有效容纳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也就是避免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在摆放过程中相互影响。
可选地,当旋转板200上设有两个放置区210时,第一驱动件单次可驱动旋转板200转动180°,以确保旋转板200单次转动后,其中一个放置区210均能正对术者。
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旋转板200上设有四个放置区210,四个放置区210中的其中一个放置区210用于放置消毒缝合包,另一个放置区210用于放置穿刺置管包,剩下两个放置区210可均用来放置其他操作物品,以使得旋转板200上能够放置较多类型的操作物品。
可选地,当旋转板200上设有四个放置区210时,第一驱动件单次可驱动旋转板200转动90°,以进一步确保旋转板200单次转动后,其中一个放置区210均能正对术者。
综上,旋转板200上可设置不同数量的放置区210,本申请对旋转板200上设置放置区210的数量不做限制,只要保证旋转板200能够同时放置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且消毒缝合包和穿刺置管包在摆放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即可,但放置区210的设置数量也不易过多,以保证每个放置区210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操作物品。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分别示出了旋转板200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示例,但是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旋转板200也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多个放置区210的面积相等。以合理化分配旋转板200上的空间,便于将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以及其他操作物品同时放置在旋转板200上。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放置区210的面积也可不相等。例如,放置穿刺置管包的放置区210的面积大于放置消毒缝合包的放置区210的面积;或,放置穿刺置管包的放置区210的面积小于放置消毒缝合包的放置区210的面积;又或,放置穿刺置管包的放置区210的面积等于放置消毒缝合包的放置区210的面积且大于放置其他操作物品的放置区210的面积等,以进一步实现合理化分配旋转板200上的空间,便于将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以及其他操作物品均放置在旋转板200上,且避免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和其他操作物品在放置时相互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伸缩杆130位于主体部100远离开口141的一侧。这里可以理解为,伸缩杆130连接在支撑板110和底座120上且靠近支撑板110和底座120的端部设置,从而便于形成面积足够大的避让空间140,确保在穿刺过程中,工作台1000能够有效从患者床的侧部推入。
可选地,如图1所示,伸缩杆130包括第一伸缩杆131和第二伸缩杆132,第一伸缩杆131可移动地设于第二伸缩杆132。从而使得伸缩杆130的长度可调,一方面使得本申请的工作台1000可应用在不同高度的患者床上,另一方面还可便于根据术者的身高、使用要求等调整支撑板110的高度,进一步提升术者穿刺过程中的便携性以及最大程度满足术者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以使得伸缩杆130的长度可调。
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第一伸缩杆131的移动主要采用第二驱动件来实现的,以降低第一伸缩杆131移动的便携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驱动件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相对于第二伸缩杆132移动,以实现第一伸缩杆131的自动移动。具体地,当驱动电机正转带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时,第一伸缩杆131可向上移动,以实现增加伸缩杆130的长度;当驱动电机反转带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时,第一伸缩杆131可向下移动,以实现缩短伸缩杆130的长度。
可选地,工作台1000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于主体部100,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动作。以使得第一驱动件能够有效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以及第二驱动件能够有效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相对于第二伸缩杆132移动。
其中,将控制组件设于主体部100,一方面使得控制组件能够靠近驱动组件设置,便于利用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动作,另一方面还可便于利用主体部100支撑控制组件,以提升控制组件的位置稳定性,也就是实现提升工作台1000整体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控制组件为控制盒500,控制盒500设有开关按钮510、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其中,开关按钮510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通电,便于后续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动作以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或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升降按钮520用于控制第二驱动件动作,以便于利用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伸缩杆131上下移动;转动按钮530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动作,以便于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
可选地,升降按钮520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当按下上升按钮时,可控制第二驱动件动作并带动第一伸缩杆131向上移动;当按下下降按钮时,可控制第二驱动件动作并带动第一伸缩杆131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利用升降按钮520来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的上下移动。
在具体的示例中,当需要使用工作台1000进行穿刺时,可首先按下开关按钮510,实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通电,随后再根据患者床的高度和/或术者的使用要求按下升降按钮520,以调节支撑板110的高度,且在穿刺过程中,可根据穿刺步骤按下转动按钮530,以使得所需的操作物品能够正对术者。
可选地,为了便于术者或术者助理清楚分辨开关按钮510、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可在相对应的按钮上增加相应标识,该相应标识可以是文字、图形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盒500上设置的为开关按钮510、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时,为了实现穿刺过程中的无菌化操作,按动按钮的动作可均由术者助手进行操作,避免术者接触按钮,以此保证无菌化。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控制盒500设有开关踏板、升降踏板和转动踏板,也就是说,控制盒500上不限于设置开关按钮510、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也可将按钮换为踏板,这样当需要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通电、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或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时,即可通过踩踏相应地的踏板来实现。
其中,当控制盒500上设置的为开关踏板、升降踏板和转动踏板时,可由术者或术者助手进行踩踏,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开关踏板、升降踏板和转动踏板上也设有相应标识,以便于术者或术者助手清楚分辨。
可选地,如图1所示,控制盒500设置在第二伸缩杆132上,以实现利用第二伸缩杆132支撑控制盒500,保证控制盒500的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当控制盒500上设有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时,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靠近第二伸缩杆132的上部设置,以便于术者助手按压按钮,降低按钮的按压难度。
可选地,当控制盒500上设有开关踏板、升降踏板和转动踏板时,开关踏板、升降踏板和转动踏板均设置在第二伸缩杆132的底部,以便于术者或术者助手踩踏踏板,降低踏板的踩踏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底座120的底部设有多个转动轮121和锁止件(图中未示出),转动轮121转动用于带动底座120移动。以实现利用转动轮121调整底座120的位置,也就是实现调整工作台1000的位置,从而便于根据患者床的位置移动工作台1000,以使得工作台1000能够移动至患者床处以及方便将工作台1000推入患者床。
可选地,锁止件用于限制转动轮121转动。这样当工作台1000的位置调整完成后或在不使用工作台1000时,即可利用锁止件来锁止转动轮121,以避免转动轮121转动,也就是避免工作台1000产生位移,使得工作台1000在位置调整完成后或在不使用时位置稳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底座120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避让腔,底板上设有第一避让口,第一避让口连通避让腔,转动轮121转动连接在第一避让口且转动轮121的部分结构设于避让腔内。以实现将转动轮121的部分结构隐藏在底座120内,避免因转动轮121的设置而过多地增加底座120的顶板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而使得底座120能够有效移动至患者床底,也就是确保在穿刺过程中,部分患者床以及患者的部分部位能够有效位于避让空间140内,便于将支撑板110移动至大致位于患者前胸的正上方位置。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120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避让口,转动轮121转动连接在第二避让口。也就是说,不限于在底座120的底板上设置第一避让口,当底座120的厚度较薄时,也可以直接在底座120上设置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避让口,这样当将转动轮121转动连接在第二避让口时,也可有效避免因转动轮121的设置而过多地增加底座120的顶板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1000。
如图1所示,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1000包括主体部100、旋转板200、支撑架300、旋转托盘400、控制盒500和驱动组件。
其中,主体部100包括支撑板110、底座120和伸缩杆130,底座120的底部设有半隐藏式的转动轮121,转动轮121用于带动工作台1000移动,伸缩杆130连接在支撑板110和底座120之间并靠近支撑板110和底座120的端部设置,伸缩杆130包括第一伸缩杆131和第二伸缩杆132,第一伸缩杆131可移动地设于第二伸缩杆132,支撑板110、底座120和伸缩杆130围合出具有开口141的避让空间140,开口141可使得部分患者床能够配合在避让空间140内。
旋转托盘400可转动设于支撑板110,旋转板200连接在旋转托盘400上。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以实现利用旋转托盘400带动旋转板200相对于支撑板110转动,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以使得伸缩杆130的长度可调。
旋转板200形成为三角形结构,旋转板200上设有三个放置区210,三个放置区210的面积相等,三个放置区210用于分别放置消毒缝合包、穿刺置管包和其他操作物品,第一驱动件单次可驱动旋转板200转动120°,以确保旋转板200单次转动,其中一个放置区210均能正对术者。
支撑架300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110上并与旋转板200间隔设置,支撑架300内形成有容纳腔310,容纳腔310内适于放置超声探头。
控制盒500设于主体部100且其上设有开关按钮510、升降按钮520和转动按钮530,开关按钮510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通电,便于后续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动作以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或驱动第一伸缩杆131移动;升降按钮520用于控制第二驱动件动作,以便于利用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伸缩杆131上下移动;转动按钮530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动作,以便于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旋转托盘400转动。
基于上述工作台1000的结构,在具体穿刺的过程中(以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为例),首先保证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术者站在患者床头并与患者头部、脚部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随后将超声机推至患者病床的右侧,并由术者助手通过升降按钮520、第二驱动件和第一伸缩杆131配合来调整支撑板110的高度,高度调节完成后,将工作台1000从患者病床的左侧推入,使得旋转板200大致位于患者前胸的正上方位置,随后术者助手通过转动按钮530和第一驱动件配合来驱动旋转板200转动,以使得摆放有消毒缝合包的放置区210正对向术者,此时术者将套有无菌套装的超声探头放在容纳腔310内备用;在消毒结束后,由术者助手按动转动按钮530,此时第一驱动件和旋转托盘400配合带动旋转板200转动120°,以使得摆放有穿刺置管包的放置区210正对向术者,术者从穿刺置管包取出穿刺针等物品,并从容纳腔310内取出超声探头,做到左手持超声探头,右手持穿刺针的标准穿刺体位,以进行穿刺工作。
其中,当穿刺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超声探头时,可将超声探头再次放回至容纳腔310内,以实现超声探头的无菌存放,且存放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2、图3和图4中分别显示了三个和四个放置区210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两个、五个或六个放置区210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1000的其他构成例如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控制组件、锁止件等结构件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支撑板、底座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板、所述底座和所述伸缩杆围合出具有开口的避让空间;
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旋转板上适于放置操作物品;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并形成有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设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旋转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上设有多个放置区,每个所述放置区内适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所述操作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置区的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板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内适于放置超声探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
所述旋转托盘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旋转板连接在所述旋转托盘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托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杆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有开关按钮、升降按钮和转动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转动轮和锁止件,所述转动轮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底座移动,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轮转动;
其中,所述底座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避让腔,所述底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避让腔的第一避让口,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避让口且所述转动轮的部分结构设于所述避让腔内;或,所述底座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避让口,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避让口。
CN202223092671.4U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Active CN219480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671.4U CN219480742U (zh)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671.4U CN219480742U (zh)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0742U true CN21948074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2671.4U Active CN219480742U (zh)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0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107525A2 (en) Medical procedure cart and method of customizing the same
CN219480742U (zh) 用于穿刺操作的工作台
CN21312978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疗外科用腹腔穿刺固定器
CN212940370U (zh) 一种多功能中线导管固定架
CN216021764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06453931U (zh) 一种带有血液成像仪的护理装置
CN109431586B (zh) 一种便携式外周血管穿刺辅助装置
CN214804741U (zh) 一种小儿采血手部固定装置
CN209864067U (zh) 一种眼科手术旋转托盘
CN209490068U (zh) 一种便携式外周血管穿刺辅助装置
CN201930148U (zh) 一种心内科用担架车
CN220655902U (zh) 一种辅助腿部消毒的托架
CN220917678U (zh) 一种输液专用治疗车
CN217448270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座椅
CN205586197U (zh) Picc穿刺置管专用床
CN215132090U (zh) 一种新型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CN213406752U (zh) 骨科护士用护理推车
CN211188027U (zh)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甲状腺肿瘤热消融手术床
CN216318685U (zh) 一种儿童打针台
CN214259815U (zh) 一种可移动血透患者穿刺车
CN215537388U (zh) 一种冠脉介入治疗用手臂固定装置
CN210582596U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的介入治疗装置
CN213131285U (zh) 一种输液架
CN217960771U (zh) 一种住院部护士护理用移动消毒辅助装置
CN213216920U (zh) 一种可收纳医护用品的可视静脉穿刺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