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0259U - 高压清创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压清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0259U
CN219480259U CN202320339157.1U CN202320339157U CN219480259U CN 219480259 U CN219480259 U CN 219480259U CN 202320339157 U CN202320339157 U CN 202320339157U CN 219480259 U CN219480259 U CN 219480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very
matched
waste liquid
bag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91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军
黄小宝
冯学远
杜娟
邓国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Herun Electroni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Herun Electron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Herun Electronic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Herun Electron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91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0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0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0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清创设备,包括控制单元、手持式的操作手柄、进液单元、废液回收单元、机柜,所述操作手柄的壳体上设置有对操作手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线缆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清创设备,其清创手柄的控制面板在操作时具有控制功能,即在工作过程中,所有对清创水流的流量、流速等相关参数,均可以通过操作手柄上的控制开关进行,无需脚踏控制器或其它装置,医护人员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大为提高。

Description

高压清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高压射流清创情况下使用的高压清创设备。
背景技术
高压射流清创技术是利用高压水流的冲击力作为切割工具,将伤口坏死组织切割掉,主要用于清理创伤性伤口,慢性伤口和其他软组织损伤的坏死组织,同时保留健康组织并促进伤口愈合的医疗方式。传统清创模式是医护人员人工操作,耗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作过程中对清创深度、清创力度的把握依靠个人经验,较难控制。高压水流清创设备能较好的解决操作过程清创深度、清创力度掌控问题,减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
现有清创设备的清创操作控制是通过脚踏板实现,手术过程中操作者需要用脚来控制脚踏板上的控制键来调整设备工作状态及射流大小,使用的灵活性、方便性差,同时对手脚配合性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设备在临床应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压清创设备,包括控制单元、手持式的操作手柄、进液单元、废液回收单元、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的壳体上设置有对操作手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控制面板;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线缆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面板被配置为包括:启停按键以及档位调节按键。
优选的是,所述机柜通过其内设置的隔板间隔得到用于容纳控制单元的上层区间,以及容纳废液回收单元的下层区间,所述废液回收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机柜上层区间的负压泵;
设置在机柜下层区间的废液回收组件;
其中,所述负压泵通过相配合的负压连接管组件与废液回收组件连通,所述废液回收组件通过相配合的废液管与操作手柄上的负压回收管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废液回收组件被配置为包括前级回收机构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后级回收机构,所述前级回收机构、后级回收机构被配置为分别包括:
回收瓶Ⅰ、回收瓶Ⅱ;
与回收瓶Ⅰ、回收瓶Ⅱ相配合的回收盖Ⅰ、回收盖Ⅱ,与各回收盖上一体式密封连接的回收袋Ⅰ、回收袋Ⅱ;
所述负压连接管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负压泵连接的主管;
与各回收袋连通的支管Ⅰ;
其中,回收瓶Ⅱ、回收袋Ⅱ上分别设置有支管Ⅱ;
其中一个支管Ⅰ与主管通过相配合的三通Ⅰ连为一体,另外一个支管Ⅰ与支管Ⅱ通过三通Ⅱ连接;
所述回收袋Ⅱ通过连接管与回收袋Ⅰ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相配合的过滤机构。
优选的是,还包括与前级回收机构相配合的液量监测机构Ⅰ,所述液量监测机构Ⅰ被配置为包括:
与回收瓶Ⅰ相配合的托盘;
将机柜底部内侧壁与托盘底面连接成一体的至少一个弹性机构;
设置在下层区间,并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光电传感器Ⅰ;
一端与托盘连接,另一端与光电传感器Ⅰ相配合的U形连接杆;
其中,所述U形连接杆与光电传感器Ⅰ相配合的一端长度被配置为小于另一端的长度;
所述机柜设置有将回收瓶Ⅰ、光电传感器Ⅰ分隔成不同腔室的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进液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通过进液管与控制单元的泵组件连通的进液袋;
设置在机柜上,以对进液袋进行支撑的液量监测机构Ⅱ,所述液量监测机构Ⅱ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机柜上的固定座,其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光电传感器Ⅱ,
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固定座上的挂杆,其伸出机柜的一端设置有与进液袋相配合的卡槽,另一端设置有与光电传感器Ⅱ相配合的延伸部;
其中,所述挂杆在延伸部与转动轴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固定座连接的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与机柜上显示单元通信连接的控制板;
通过驱动器与控制主板通信连接的动力组件;
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活塞组件;
与活塞组件相配合的泵组件;
其中,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隔板上的电机;
与活塞组件相配合的推杆;
将电机的动力减速并传递给推杆的减速器、偏心轮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泵组件被配置为包括:泵体以及与其相配合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被配置为包括:
与泵体上出水腔相配合的出水球阀;
设置在出水腔入口处,并与出水球阀相配合的球阀限位件;
与操作手柄上的进液软管相配合的软管接头;
其中,所述球阀限位件沿圆周均布有多个支撑片,以在支撑片之间间隙处构建水流通道;
所述球阀限位件在与支撑片布局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与有出水球阀相配合的支撑柱。
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泵体内活塞腔相配合的活塞头;
与推杆相配合的抱爪;
将活塞头与抱爪连接成一体结构的金属支撑件;
其中,所述活塞头在与活塞腔相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部,以构建活塞腔的第一道密封;
所述金属支撑件的环形槽内设置有与活塞腔内壁相配合的O型密封圈,以构建活塞腔的第二道密封。
优选的是,所述活塞腔的结构被配置为包括:
与活塞头配合的圆柱形腔体段Ⅰ;
便于活塞头进入圆柱形腔体段Ⅰ的圆柱形腔体段Ⅱ;
平滑连接圆柱形腔体段Ⅰ、圆柱形腔体段Ⅱ的中间段;
其中,所述圆柱形腔体段Ⅱ的腔体直径被配置为大于圆柱形腔体段Ⅰ的腔体直径;
所述中间段在空间上被配置为采用变径锥面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的清创手柄在操作时具有控制功能,即在工作过程中,所有对清创水流的流量、流速等相关参数,均可以通过操作手柄上的控制开关进行,无需脚踏控制器或其它装置,医护人员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大为提高。
其二,本实用新型具有负压吸引功能,在废液回收单元设有负压装置,保证切掉的组织和废液及时清理,防止废液组织堵塞和回流,避免治疗前端射流喷溅和雾化,保持清创面干净、减少感染,提高清创效率。
其三,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进液袋、废液袋的液量监控、提示报警功能,实时监控进液袋、废液袋中的液量,防止进液缺失,避免空气进入进液管和高压管路,也能防止废液溢出,污染设备和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泵组件和偏心轮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泵体、活塞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泵体、活塞、推杆其中一个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泵体、活塞、推杆另外一个工作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泵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手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球阀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活塞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前级废液瓶、后级废液瓶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进液袋液量监控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废液瓶液量监测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喷头组件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泵体和活塞组件对水流加压,并将高压水流输送到进液软管(也称为高压软管)、毛细管及喷嘴,经喷嘴整流射出超细高压直线水流,利用高压直线水流冲击力将患者创伤口坏死组织切割掉,切下的坏死组织及废液在射流和负压作用下一起自动排入回收管道,最终到达废液瓶(或袋),无需人工清理,实现高压射流清创。
本实用新型利用超细高压直线射流冲击力作为切割工具,代替传统手术刀应用于医疗清创,结构包含提供动力及送水加压的控制单元(也称为控制主机)1、手持式的操作手柄2、进液单元、废液回收单元、进液袋的液量监控报警单元、废液瓶的液量监测报警单元、主机柜7。控制单元1管理整个高压射流设备的工作模式,提供高压射流,控制高压射流压力和流量。
如图1-8,控制单元1:包含泵组件11、活塞组件12、偏心轮机构13、电机14、驱动器15、显示控制模块16、减速机17。本方案中的传动部件由电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机、偏心轮机构和推杆带动活塞在泵体腔内往复直线运动,将水抽入活塞腔加压输送到高压出水腔,实现抽水加压功能,具体来说,通过电机14提供动力,经减速机17连接联轴器171带动偏心轮130转动,通过偏心轮130的转动带动曲柄131的柄端做往复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推杆134做往复直线推拉运动,推动活塞组件12在泵体111内腔往复直线运动。当推杆134向泵体外拉出时拖动活塞组件12向外运动,出水球阀114自动关闭,进水球阀113自动打开将进液管中的水抽入泵体活塞腔118A,当推杆134向泵体内推入时推动活塞组件12向泵体里运动,在压力作用下进水球阀113自动关闭,出水球阀114自动打开,将泵体活塞腔118A中的水推入泵体高压出水腔119,通过与泵体高压出水腔119连接的高压软管接头28将高压水流输送到高压软管22。控制单元通过驱动器控制电机功率和转速来控制高压水流的压力及流量,设置有1至10级工作档位,以适应不同创伤口清创要求,可以根据患者创伤口的伤重程度调整档位,实现最佳工作状态,达到最佳清创效果。
如图3,偏心轮机构13包含偏心轮130、曲柄131、转轴132、支撑座133、推杆134、推杆衬套135(将偏心轮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直线轴承136(调整推杆与泵体轴线同心)、推杆座137。
如图1-4,7,泵组件11包含泵体111、进水管接头112、进水球阀113、出水球阀114、进水球阀挡片115、泵体固定座116、泵体把手117、活塞腔118、高压出水腔119、球阀限位件110。泵体活塞腔118设计为三段不同内径腔体118A、118B、118C,其中118A和118C腔体为圆柱形腔体,它们之间的118B设置为腔体变径段,腔壁倒斜角连接118A和118C。在本方案中,泵体活塞腔设计为三段结构,里面一段118A为圆柱形腔体,与活塞头配合,外面一段118C为圆柱形腔体且腔体直径大于118A腔体直径,中间段118B为变径锥面倒角结构,平滑连接里、外两段,保证活塞组件在推杆作用下平稳运动。
如图9,球阀限位件110和出水球阀114设置在高压腔入口处,防止高压腔液体回流到活塞腔,球阀限位件110沿圆周均布设计4个或多个支撑片110A,支撑片之间空隙为水流通道110B,与支撑片垂直方向设计有支撑柱110C,以与球阀限位件相配合的弹簧110D,球阀限位件的作用是在本方案中设置球阀限位件的作用在于支撑出水球阀,球阀限位件110和球阀限位件上的弹簧110D共同作用,将出水球阀保持在高压腔的入口处,防止高压腔液体回流到活塞腔。当活塞向泵体外运动时,出水球阀在高压腔液体压力和球阀限位件弹簧110D作用下,封闭高压腔入口,防止高压腔液体回流到活塞腔;当活塞向泵体内运动时,将活塞腔的液体加压送入高压腔,高压液体推动出水球阀,打开高压腔入口,实现高压液体从活塞腔流入高压腔。
如图10,活塞组件12包含活塞头121、金属支撑件122、抱爪123、O型密封圈124。活塞头121、抱爪123通过注塑工艺与金属支撑件122注塑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塞头在与活塞腔相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部(其结构可以是较大的柱状结构,也可以是倾斜面),以构建活塞腔的第一道密封,O型密封圈124装在金属支撑件122的环形槽内,构成活塞腔的第二道密封。
如图8、14,手持式的操作手柄2:包括金属毛细管21、高压软管22、毛细管接头、喷头组件24、刀头壳体25、负压回收管26、手持操作手柄壳体27、高压软管接头28、控制线缆29、手柄控制面板271。高压软管22中的高压水流通过毛细管接头变径后输送到金属毛细管21末端的喷头组件24,经喷头组件24的射流出口射出超细高压直线水流,利用高压直线水流冲击力将患者创伤口的坏死组织切割掉,在距射流出口的设定距离设置负压回收管26,负压回收管26的入口与射流出口呈相对位置设计,保证切下的坏死组织在水流冲击力下,顺利流入负压回收管26,经负压回收管自动送至废液袋Ⅰ,实现创伤口清创目的。手柄控制面板271上设置有启停开关272、档位增加按键273、档位降低按键274,操作者根据清创实际需求,实时调节手柄上的档位按键,在1至10级档位之间灵活切换,提升使用舒适性,提高清创效率,本方案通过在操作手柄上设置有启停开关、档位加减控制按键,工作过程只需在手柄上操作即可完成,简单有效,通过设置的多个档位工作模式,可以根据患者伤口的清创需要设置相应档位,调整主机功率,实现最佳清创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刀头组件结构包括喷管21(也称为高压喷管或金属毛细管)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回收管26,所述喷管、回收管通过相配合的刀头外壳(也称为刀头固定件)连接成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喷管的出射段在空间上被配置为采用直段,所述回收管的废液回收段在空间上被配置为弯曲成U型或V型结构,在这种结构布局中,高压喷管折弯角度小,末段管路为直段结构,射流流程能量损失,提高切割清创效率;
喷管在空间上位于回收管的下方,所述刀头外壳内部设置有与喷管、回收管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安装槽,因刀头组件包括外壳都是一次性的耗材,故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各部件在出厂之前的安装更为简洁,同时设备结构件之间的集成度更高。
工作原理:在实际的应用中,刀头外壳内部设计有相配合的管路安装通道,高压喷管和回收管固定安装在刀头外壳中,共同组成清创刀头组件,而高压喷管射流出口与回收管废液入口之间为清创治疗区,高压喷管射出的高压直线水流与治疗创面成平行设置,高压喷管与回收管通过刀头外壳定位固定,在靠近操作手柄端合拢平行的固定在一起,又因与操作手柄连接高压喷管的末段管路折弯角度小,即末段管路为直管设计,故在实际的应用中射流顺畅,流程能量损失小,切割清创效率高。
所述出射段的出口端与废液回收段的入口端在空间上相互对应,以在空间上构建切割清创治疗区,刀头外壳的凹面对切割清创治疗区在空间上进行合围以构建清创治疗窗,治疗窗上部对应的回收管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回收管内腔相通的通孔,用于吸收清创治疗窗内的水雾和溅水,避免向外飞溅,孔的位置沿回收管轴向排列,且位于高压射流的正上方,提高了清创效率和操作舒适性,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通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圆形或长条形结构,以具有更好的适配性。
清创刀头组件与清创面在空间上具有10°到70°的夹角,即刀头组件的清创面与操作手柄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到70°之间,使得刀头角度范围广,根据不同部位的清创需求,有多种角度的刀头选择,以达到更理想的清创效果,即因为刀头组件的清创面与操作手柄段的夹角(刀头角度)设置为10°到70°之间,故可以得到不同夹角的刀头组件,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清创需要,选用不同夹角的清创刀具与高压射流装置进行匹配,以适应不同部位、不同角度下的清创需求,到达理想的清创效果。
如图1-2、12,进液单元以及进液袋的液量监控报警单元:包括进液管、进液袋32、进液袋液量控制机构33和报警模块Ⅰ,其中液量控制机构33包括进液袋挂杆331、弹簧332、光电传感器Ⅱ333、转动轴334、固定座335。挂杆331外端挂进液袋32,内端与弹簧332连接,工作时随着进液袋中液量逐渐减少,挂杆331的内端延伸部在弹簧332拉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光电传感器Ⅱ333实时监控挂杆331内端的转动位移,当进液袋中的液体液量低于设定的警戒值时,挂杆331的内端转到光电传感器Ⅱ333的光口,挡断光路,光电传感器Ⅱ将该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的控制板,控制板基于该信号触发对应的报警模块Ⅰ进行声光报警操作,并在显示屏上提示更换进液袋;当进液袋的液体更换后,在液体重力作用下挂杆331内端上的延伸部沿转动轴所在位置向上转动,离开光电传感器Ⅱ333的光口,光路恢复畅通,光路传感器工作正常,解除报警。如果开机时进液袋挂架上没有挂进液袋,显示屏同样提示相应信息,并通过报警模块Ⅰ进行报警,此时而操作手柄上的开关被保护无法开机,避免空气进入泵体和高压管路,具体来说,设备开机的时候,系统自动进行自检,当检测到进液袋挂架上没有挂进液袋时(挂杆331的内端转到光电传感器Ⅱ333的光口,挡住光路,光电传感器Ⅱ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1通过软件功能关断启停开关,此时手柄上的启停开关无法开启,避免空气进入泵体和高压管路,防止高压管路爆裂产生医疗事故。当进液袋挂架上挂好进液袋后,系统检测到有进液袋时,控制单元恢复启停开关的功能,此时手柄上的启停开关恢复正常。
废液回收单元:包括废液管41、负压泵42、前级废液瓶(也称为回收瓶Ⅰ)43、后级废液瓶44(也称为回收瓶Ⅱ)、前级废液袋(也称为回收袋Ⅰ)45、后级废液袋(也称为回收袋Ⅱ)46、前级废液盖(也称为回收盖Ⅰ)451、后级废液盖(也称为回收盖Ⅱ)461、废液连接管47、负压连接管48,废液量监测机构及负压回收管26。废液管41前端连接负压回收管26,末端接入前级废液袋45,前级废液袋45通过连接管47和后级废液袋46连通后,前级废液袋、后级废液袋通过负压连接管48连通至负压泵42,形成废液回收负压通道,为防止废液及组织从前级废液袋45进入后级废液袋46,损坏负压泵,在前级废液袋45和后级废液袋46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40,本方案中过滤器的作用是防止前级废液袋中的废液和切割下来的组织进入后级废液袋,只有气体才能通过过滤器进入后级废液袋,它的功能是过滤掉废液和切割下来的组织,而后级废液瓶、后级废液袋是起缓冲作用的,是为了防止因前级废液袋或废液管堵塞后负压突然增大(或者过滤器损坏时)将前级废液袋中的废液吸入负压管48和负压泵42,造成负压管和负压泵污染或损坏;此时如果前级废液袋中的废液溢出,首先是溢出到后级废液袋中,后级废液袋起到缓冲作用,安全作用,保护了负压泵,通过过滤器和后级废液袋进行双重保护,当过滤器失效或损坏时,即使废液进入后级废液袋,后级废液袋起缓冲作用,承担第二重保护;
为了保证废液袋顺利涨开,将废液袋与废液瓶内壁之间的空间设计为负压,通过负压连接管48连通至负压泵42。在清创工作时,负压泵42抽出废液管、废液袋、负压回收管26及废液袋与废液瓶内壁之间的空气,使废液管41内腔、前级废液瓶43、后级废液瓶44、前级废液袋45、后级废液袋46持续保持负压状态,负压回收管26内腔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确保清创的组织及废液经废液回收管41顺利流入前级废液袋45,减少清创过程中清创面液体飞溅。其中前级废液袋45与前级废液盖451为一体结构密封连接,后级废液袋46与后级废液盖461为一体结构密封连接,而各废液盖与废液瓶瓶口相配,以固定在对应的废液瓶上;
前级废液盖451设置有废液入口4511、袋间连接口4512(与废液袋相通,连接到后级废液袋的袋间连接口4611)、抽气口Ⅰ4513(与废液瓶内腔相通,连至三通接头Ⅰ(也称为三通Ⅰ)481,用于抽取废液袋与废液瓶内壁之间的空气);后级废液盖461设置有袋间连接口4611(与废液袋相通,连接到前级废液袋的袋间连接口)、抽气口Ⅰ4612(与废液瓶内壁相通,连至三通管(也称为三通Ⅱ)482,用于抽取废液袋与废液瓶内壁之间的空气)、抽气口Ⅱ4613(与废液袋相通,连至三通管482,抽取后级废液袋和前级废液袋中的空气),而负压连接管组件被配置为包括:与负压泵连接的主管483;与各回收袋连通的支管Ⅰ484;其中,回收瓶Ⅱ、回收袋Ⅱ上分别设置有支管Ⅱ485。
本方案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在实际应用时通过与负压泵连接的负压连接管对后级废液瓶、后级废液袋、废液连接管、前级废液瓶、前级废液袋、废液管及负压回收管进行抽吸,使其持续保持负压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开机后先将负压泵开启,待后级废液瓶、后级废液袋、废液连接管、前级废液瓶、前级废液袋、废液管及负压回收管产生负压后,再开始清创治疗工作。本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废液回收管没有负压装置,废液易堵塞、回流,回收效率低,清创射流易喷溅、雾化,操作舒适性差而言,本实用新型配合对应的刀头组件实现了有效回收,将被动式回收变换成主动式回收,回收效率满足清创出水率,回收流畅度满足手术清创的需要,具体来说,本方案因为具有负压吸引功能,在废液回收单元设有负压装置,废液回收管路、废液瓶、废液袋与负压泵相连,在清创工作过程中,负压装置保持废液回收管路、射流治疗前端、废液瓶、废液袋持续处于负压状态,确保清创的组织及废液及时顺利流入废液袋,防止废液组织堵塞回收管路及回流,同时避免治疗前端射流喷溅和雾化,保持清创面干净、减少感染。
进一步地,本方案利用超细高压射流的冲击力对创伤口坏死组织进行切割清理,并将手术中产生的废物和液体自动排入负压回收管,无需人工清理废物和液体,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升效率。
如图13,废液袋液量监测报警单元:包括废液量监测机构49和报警模块Ⅱ,其中废液量监测机构49包括废液瓶托盘491、压力弹簧492、光电传感器Ⅰ493、连接杆494。工作过程中随着废液袋中的废液量增加,废液瓶及托盘在废液重量作用下将弹簧492压缩向下运动,带动与托盘相连的连接杆494同步向下移动,光电传感器Ⅰ493实时监测连接杆494的位移,当废液袋中的液体重量大于设定的警戒值时,光电传感器Ⅰ493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触发报警模块Ⅱ进行同步声光报警,显示屏上提示更换前级废液袋信息。本实用新型的废液瓶与光电传感器Ⅰ分别设置在机箱的前、后两个腔室,避免废液瓶使用及清洁时污染、触碰到光电装置。以上方案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高压清创设备,包括控制单元、手持式的操作手柄、进液单元、废液回收单元、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的壳体上设置有对操作手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控制面板;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线缆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被配置为包括:启停按键以及档位调节按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通过其内设置的隔板间隔得到用于容纳控制单元的上层区间,以及容纳废液回收单元的下层区间,所述废液回收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机柜上层区间的负压泵;
设置在机柜下层区间的废液回收组件;
其中,所述负压泵通过相配合的负压连接管组件与废液回收组件连通,所述废液回收组件通过相配合的废液管与操作手柄上的负压回收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回收组件被配置为包括前级回收机构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后级回收机构,所述前级回收机构、后级回收机构被配置为分别包括:
回收瓶Ⅰ、回收瓶Ⅱ;
与回收瓶Ⅰ、回收瓶Ⅱ相配合的回收盖Ⅰ、回收盖Ⅱ,与各回收盖上一体式密封连接的回收袋Ⅰ、回收袋Ⅱ;
所述负压连接管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负压泵连接的主管;
与各回收袋连通的支管Ⅰ;
其中,回收瓶Ⅱ、回收袋Ⅱ上分别设置有支管Ⅱ;
其中一个支管Ⅰ与主管通过相配合的三通Ⅰ连为一体,另外一个支管Ⅰ与支管Ⅱ通过三通Ⅱ连接;
所述回收袋Ⅱ通过连接管与回收袋Ⅰ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相配合的过滤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前级回收机构相配合的液量监测机构Ⅰ,所述液量监测机构Ⅰ被配置为包括:
与回收瓶Ⅰ相配合的托盘;
将机柜底部内侧壁与托盘底面连接成一体的至少一个弹性机构;
设置在下层区间,并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光电传感器Ⅰ;
一端与托盘连接,另一端与光电传感器Ⅰ相配合的U形连接杆;
其中,所述U形连接杆与光电传感器Ⅰ相配合的一端长度被配置为小于另一端的长度;
所述机柜设置有将回收瓶Ⅰ、光电传感器Ⅰ分隔成不同腔室的挡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通过进液管与控制单元的泵组件连通的进液袋;
设置在机柜上,以对进液袋进行支撑的液量监测机构Ⅱ,所述液量监测机构Ⅱ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机柜上的固定座,其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光电传感器Ⅱ,
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固定座上的挂杆,其伸出机柜的一端设置有与进液袋相配合的卡槽,另一端设置有与光电传感器Ⅱ相配合的延伸部;
其中,所述挂杆在延伸部与转动轴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固定座连接的弹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与机柜上显示单元通信连接的控制板;
通过驱动器与控制主板通信连接的动力组件;
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活塞组件;
与活塞组件相配合的泵组件;
其中,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隔板上的电机;
与活塞组件相配合的推杆;
将电机的动力减速并传递给推杆的减速器、偏心轮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被配置为包括:泵体以及与其相配合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被配置为包括:
与泵体上出水腔相配合的出水球阀;
设置在出水腔入口处,并与出水球阀相配合的球阀限位件;
与操作手柄上的进液软管相配合的软管接头;
其中,所述球阀限位件沿圆周均布有多个支撑片,以在支撑片之间间隙处构建水流通道;
所述球阀限位件在与支撑片布局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与有出水球阀相配合的支撑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泵体内活塞腔相配合的活塞头;
与推杆相配合的抱爪;
将活塞头与抱爪连接成一体结构的金属支撑件;
其中,所述活塞头在与活塞腔相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部,以构建活塞腔的第一道密封;
所述金属支撑件的环形槽内设置有与活塞腔内壁相配合的O型密封圈,以构建活塞腔的第二道密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清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结构被配置为包括:
与活塞头配合的圆柱形腔体段Ⅰ;
便于活塞头进入圆柱形腔体段Ⅰ的圆柱形腔体段Ⅱ;
平滑连接圆柱形腔体段Ⅰ、圆柱形腔体段Ⅱ的中间段;
其中,所述圆柱形腔体段Ⅱ的腔体直径被配置为大于圆柱形腔体段Ⅰ的腔体直径;
所述中间段在空间上被配置为采用变径锥面倒角结构。
CN202320339157.1U 2023-02-28 2023-02-28 高压清创设备 Active CN219480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9157.1U CN219480259U (zh) 2023-02-28 2023-02-28 高压清创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9157.1U CN219480259U (zh) 2023-02-28 2023-02-28 高压清创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0259U true CN219480259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9157.1U Active CN219480259U (zh) 2023-02-28 2023-02-28 高压清创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0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5279B2 (en) Pump assembly for an emergency eyewash station
CN205570600U (zh) 手持式清洗机
EP2005981B1 (en) Combined nasal spray and aspirator device
US8668464B2 (e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flui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volume flow
CN106178202B (zh) 一种手持微网雾化器及其应用方法
CN114711890A (zh) 一种血栓清除系统
CN101450345A (zh) 手持式电动清洗机
CN202637353U (zh) 外伤处置消毒车
CN219480259U (zh) 高压清创设备
CN211356720U (zh) 一种鼻腔自动冲洗装置
CN213589220U (zh) 高效车载消毒设备及多人消毒车
CN112370595B (zh) 多功能清创仪
CN215196050U (zh) 液压破碎锤降尘装置
CN210753311U (zh) 一种手持式高压水枪
CN112354035A (zh) 一种清洗床
CN208517141U (zh) 一种小型水处理设备
CN113374911B (zh) 手足水压感觉刺激器
CN113398356A (zh) 一种妇科用多功能阴道护理消毒装置
KR101447852B1 (ko) 워터제트 타입 피부 케어 장치
CN211634297U (zh) 便携式洗鼻器及其液箱
CN214163165U (zh) 一种洗鼻器的洗液导管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
KR101566880B1 (ko) 휴대용 세안기
CN210009409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积液抽取装置
CN220938535U (zh) 便携式洗鼻设备
CN212439564U (zh) 一种多功能脑外科冲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