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8093U -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8093U
CN219478093U CN202220393587.7U CN202220393587U CN219478093U CN 219478093 U CN219478093 U CN 219478093U CN 202220393587 U CN202220393587 U CN 202220393587U CN 219478093 U CN219478093 U CN 219478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earplug
main body
hole
bluetooth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35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子敖
于子耀
于子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yang Sanpu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yang Sanpu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yang Sanpu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yang Sanpu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35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8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8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8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蓝牙耳机,耳机主体上端一侧一体化设置有耳塞,耳机主体下端一体化开着有凹槽,凹槽另一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器;耳机主体一侧卡接有控制按钮,后侧开设有充电孔;耳机主体上端靠近耳塞一侧设置有若干音响孔;耳塞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于耳塞和耳机主体,耳机主体外侧开设有圆形槽,凹槽内卡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耳塞,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牢固的佩戴在用户耳朵上,并通过设置通孔能够消除声音产生的压力与噪音,保证用户的耳朵舒适和安全,并且在耳机工作时能够听到外部声音,保证人身安全;音响孔呈圆形均匀布置,可实现环绕立体声,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日常生活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目前便携式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无线蓝牙产品的蓬勃发展。蓝牙耳机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小型设备,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用户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现有的蓝牙耳机将耳塞塞入耳朵后,由于声音产生的压力与噪音,在长时间佩戴后会对耳朵产生伤害;且现有的耳机在佩戴后与耳朵相对封闭,耳机工作时用户无法听到外界声音,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蓝牙耳机在长时间佩戴后会对耳朵产生伤害。
(2)现有的耳机在佩戴后与耳朵相对封闭,耳机工作时用户无法听到外界声音,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蓝牙耳机设置有: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上端一侧一体化设置有耳塞,所述耳机主体下端一体化开着有凹槽,所述凹槽另一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器;
所述耳机主体一侧卡接有控制按钮,后侧开设有充电孔;所述耳机主体上端靠近耳塞一侧设置有若干音响孔,音响孔贯穿通孔;
所述耳塞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于耳塞和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外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凹槽年内设有扬声器,所述凹槽内卡接有盖板。
进一步,耳塞呈椭球型,材质为硅胶材质,所述耳塞内部设有通孔,耳塞的主要功能为将装置与耳朵固定连接。
进一步,音响孔呈圆形均匀布置,所述扬声器设置于音响孔内侧,所述音响孔内部与通孔相通,可将扬声器内的声音通过通孔传递到耳朵内部,同时由于音响孔与外界连接声音可传递到外部,不会产生回音,也不会对耳朵产生伤害,同时可接受外部的声音。
进一步,圆形槽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所述盖板直径与圆形槽直径一致。
进一步,控制按钮共设置有上下两个,上方控制按钮为音量增大按钮,下方控制按钮为音量减小按钮。
进一步,耳机主体内部通过螺栓设置有锂电池、无线接收器、数模转换芯片、信号放大芯片和扬声器,所述锂电池、无线接收器、数模转换芯片、信号放大芯片、扬声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耳机内部无线接收器可替换成数据线,数据线连接智能设备,实现有线耳机。
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音响孔呈圆形均匀布置,扬声器设置于音响孔内侧,音响孔内部与通孔相通,可将扬声器内的声音通过通孔传递到耳朵内部,同时由于音响孔与外界连接声音可传递到外部,不会产生回音,也不会对耳朵产生伤害,同时可接受外部的声音。通过设置盖板能够使用户在室内使用时盖住通孔,降低外界噪音的干扰。
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通过设置耳塞,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牢固的佩戴在用户耳朵上,并通过设置通孔能够消除声音产生的压力与噪音,保证用户的耳朵舒适和安全,并且在耳机工作时能够听到外部声音,保证人身安全;音响孔呈圆形均匀布置,可实现环绕立体声,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蓝牙耳机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连接示意图。
图中:1、耳机主体;2、耳塞;3、通孔;4、音响孔;5、音量增大按钮;6、音量减小按钮;7、凹槽;8、盖板;9、充电孔;10、圆形槽;11、扬声器;12、蓝牙模块;13、数模转换芯片;14、锂电池;15、无线接收器;16、信号放大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耳塞2、通孔3、音响孔4、音量增大按钮5、音量减小按钮6、凹槽7、盖板8、充电孔9、圆形槽10、扬声器11、蓝牙模块12、数模转换芯片13、锂电池14、无线接收器15、信号放大芯片16。
耳机主体1上端一侧一体化设置有耳塞2,耳机主体1下端一体化开着有凹槽7,凹槽7另一端设置有送话器15;耳机主体1一侧卡接有控制按钮,后侧开设有充电孔9;耳机主体1上端靠近耳塞2一侧设置有若干音响孔4;
耳塞2中部开设有通孔3,通孔3贯穿于耳塞2和耳机主体1,耳机主体1外侧开设有圆形槽10,圆形槽10内卡接有盖板8;通过设置耳塞2,能够将本发明牢固的佩戴在用户耳朵上,并通过设置通孔3能够消除声音产生的压力与噪音,保证用户的耳朵舒适和安全,并且在耳机工作时能够听到外部声音,保证人身安全,通过设置盖板8能够使用户在室内使用时盖住通孔3,降低外界噪音的干扰。
耳机主体1内部通过螺栓设置有锂电池14、耳机蓝牙模块12、数模转换芯片13、信号放大芯片16和耳机发声装置11,锂电池14、耳机蓝牙模块12、数模转换芯片13、信号放大芯片16、耳机发声装置11和送话器15电性连接。
耳塞2呈椭球型,材质为硅胶材质。
音响孔4呈圆形均匀布置,耳机发声装置11设置于音响孔4内侧;音响孔4呈圆形均匀布置,可实现环绕立体声,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圆形槽10直径大于通孔3直径,盖板8直径与圆形槽10直径一致。
控制按钮共设置有两个,上方控制按钮为音量增大按钮5,下方控制按钮为音量减小按钮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蓝牙耳机,所述耳机主体上端一侧一体化设置有耳塞,耳机主体下端一体化开着有凹槽,所述凹槽另一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器,通过无线接收器接收手机等智能设备的信号,可解放双手,接打电话方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蓝牙耳机,音响孔呈圆形均匀布置,扬声器设置于音响孔内侧,音响孔内部与通孔相通,可将扬声器内的声音通过通孔传递到耳朵内部,同时由于音响孔与外界连接声音可传递到外部,不会产生回音,也不会对耳朵产生伤害,同时可接受外部的声音。
工作原理:将耳塞2塞入耳朵内,按动开关按钮开机,手机产生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耳机的蓝牙模块12,蓝牙模块12接收数字信号,并通过耳机主体1内部的数模转换芯片13,把它转换成人耳能听懂的模拟信号,蓝牙模块12信号放大芯片16将模拟信号进行放大,耳机发声装置11收放大后的信号并发出声音;在户外使用时,可将盖板8取下;户内使用时,可将盖板8扣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蓝牙耳机设置有:
耳机主体;
所述耳机主体上端一侧一体化设置有耳塞,所述耳机主体下端一体化开着有凹槽,所述凹槽另一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器;
所述耳机主体一侧卡接有控制按钮,后侧开设有充电孔;所述耳机主体上端靠近耳塞一侧设置有若干音响孔;
所述耳塞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于耳塞和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外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有扬声器,所述圆形槽内卡接有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呈椭球型,材质为硅胶材质,所述耳塞内部设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孔呈圆形均匀布置,所述扬声器设置于音响孔内侧,所述音响孔内部与通孔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所述盖板直径与圆形槽直径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共设置有上下两个,上方控制按钮为音量增大按钮,下方控制按钮为音量减小按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内部通过螺栓设置有锂电池、无线接收器、数模转换芯片、信号放大芯片和扬声器,所述锂电池、无线接收器、数模转换芯片、信号放大芯片、扬声器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内部无线接收器替换成数据线,数据线连接智能设备。
CN202220393587.7U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Active CN219478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3587.7U CN219478093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3587.7U CN219478093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8093U true CN219478093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3587.7U Active CN219478093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8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8617B2 (en) Bluetooth earphone
US20140192996A1 (en) Wireless Audio Control Apparatus
CN212649682U (zh) 组合tws后可成为头戴式的蓝牙耳机
CN107708000B (zh) 一种无线耳机
JP3066305U (ja) 聴力補助器
CN206182459U (zh) 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头盔
CN112188336A (zh) 耳机麦克风
CN209994537U (zh) 一种兼容2.4g无线接收模式的耳机
CN219478093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09345401U (zh) 一种智能手机助听装置
CN201051184Y (zh) 带静音装置的多功能眼镜
CN204681552U (zh) 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
CN214799830U (zh)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CN210247001U (zh) 一种助听用蓝牙耳机
CN212463495U (zh) 一种无线蓝牙降噪耳机及充电盒
CN210536886U (zh) 一种降噪蓝牙耳机
CN219459260U (zh) 一种夹耳式心率检测蓝牙耳机
CN114449403A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系统、信号控制方法及便携式智能设备
CN215499490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1491221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座子
KR20210088201A (ko) 블루투스 안테나를 포함한 귀걸이형 무선이어폰 실리콘커버
CN111836155A (zh) 具有自动音量调节功能的耳机及音量调节方法
CN205545772U (zh) 新型多功能头戴式无线耳机
CN209218349U (zh) 一种双重聆听外置式耳机
CN218006494U (zh) 一种稳定性较好的无线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