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2031U -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2031U
CN219472031U CN202320580012.0U CN202320580012U CN219472031U CN 219472031 U CN219472031 U CN 219472031U CN 202320580012 U CN202320580012 U CN 202320580012U CN 219472031 U CN219472031 U CN 219472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edly connected
ro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r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00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鹏
李玉红
王骑虎
张贵生
李伟
秦小军
张青龙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00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2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2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2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钻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安装有钻杆,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四个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上表面螺纹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表面相对于滚轮的位置开设有开孔,四个所述U形板的下表面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位于开孔内,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圆弧面设有防滑凸起,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移动底座时需多名人员配合抬起增加劳动强度,且容易在抬起过程中配合不当使底座摔落对钻杆造成损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钻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岩土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在前期对岩土进行钻取勘察,因此会使用到岩土钻探设备,一般由底座、钻杆组成,将底座放置在岩土钻探位置后,利用钻杆的下降对岩土进行勘察以及取样。
现有技术诸如公告号为CN218150730U的实用新型,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该专利采用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钻探杆及钻头,来解决液压驱动、气缸驱动和丝杆传动完全取决于自身长度,当长度受限,钻探装置的驱动电机就无法进行下移钻取岩土的问题。
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对岩土的勘察过程一般需要对多个地方进行钻探,而移动时需要人员抬起底座,这样不仅会提高人员劳动强度,还会容易多名人员配合不当使底座摔落对钻杆造成损毁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移动底座时需多名人员配合抬起增加劳动强度,且容易在抬起过程中配合不当使底座摔落对钻杆造成损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安装有钻杆,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四个U形板,四个所述U形板的下表面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的上表面螺纹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表面相对于滚轮的位置开设有开孔,所述滚轮位于开孔内。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方便人员对底座进行移动的效果,从而尽量避免移动底座时需多名人员配合抬起增加劳动强度,且容易在抬起过程中配合不当使底座摔落对钻杆造成损毁的问题出现。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圆弧面设有防滑凸起。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握把带动螺杆旋转,握把起到方便人员旋转螺杆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与U形板滑动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连接框移动带动侧板从U形板一侧滑动,侧板达到避免连接框移动时旋转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条,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圆弧面与定位条相抵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压杆通过连接框与定位条贴合,定位条起到定位四个连接框下降距离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表面相对于钻杆的位置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两个L形杆,两个所述L形杆的长臂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的短臂滑动插设有长杆,所述底座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管,所述钻杆位于圆管内,所述圆管的圆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长杆的圆弧面与圆孔内壁滑动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钻杆端部进行防护的效果,使钻杆端部在不使用时可避免其他物体与钻杆接触,从而对钻杆端部造成影响,以此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以及钻杆钻探的精准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长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移动推板带动两个长杆从滑杆圆弧面滑动,推板起到可同时移动两个长杆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与圆球相抵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移动推板与圆球贴合,圆球不仅防止推板与滑杆脱离还达到避免长杆丢失的效果。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中,
1、通过设置限位结构,达到了方便人员对底座进行移动的效果,且通过螺杆的配合可在不使用时将滚轮收起,不仅不会影响底座自身的稳定性,还在移动时有效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避免了搬运底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出现,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防护结构,达到了对钻杆端部进行防护的效果,使钻杆端部在不使用时可避免其他物体与钻杆接触,从而对钻杆端部造成影响,以此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以及钻杆钻探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方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B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1、底座;2、钻杆;3、限位结构;31、U形板;32、螺杆;33、连接框;34、滚轮;35、开孔;36、握把;37、侧板;38、定位条;39、压杆;4、防护结构;41、L形杆;42、长杆;43、圆管;44、连接板;45、推板;46、滑杆;47、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表面安装有钻杆2,底座1的表面设有限位结构3,达到了方便人员对底座1进行移动的效果,从而尽量避免移动底座1时需多名人员配合抬起增加劳动强度,且容易在抬起过程中配合不当使底座1摔落对钻杆2造成损毁的问题出现,底座1表面相对于钻杆2的位置设有防护结构4,达到了对钻杆2端部进行防护的效果,使钻杆2端部在不使用时可避免其他物体与钻杆2接触,从而对钻杆2端部造成影响,以此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以及钻杆2钻探的精准度。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限位结构3和防护结构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参照图2和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限位结构3包括四个U形板31,四个U形板31的下表面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U形板31的上表面螺纹贯穿有螺杆32,螺杆3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框33,连接框3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34,底座1表面相对于滚轮34的位置开设有开孔35,滚轮34位于开孔35内,螺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36,握把36的圆弧面设有防滑凸起,转动握把36带动螺杆32旋转,握把36起到方便人员旋转螺杆32的作用。
连接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7,侧板37的一侧与U形板31滑动连接,连接框33移动带动侧板37从U形板31一侧滑动,侧板37达到避免连接框33移动时旋转的效果,底座1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条38,连接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39,压杆39的圆弧面与定位条38相抵接,压杆39通过连接框33与定位条38贴合,定位条38起到定位四个连接框33下降距离的作用。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具体的,防护结构4包括两个L形杆41,两个L形杆41的长臂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L形杆41的短臂滑动插设有长杆42,底座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管43,钻杆2位于圆管43内,圆管43的圆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4,连接板4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长杆42的圆弧面与圆孔内壁滑动连接,两个长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5,推板45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滑杆46,滑杆46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移动推板45带动两个长杆42从滑杆46圆弧面滑动,推板45起到可同时移动两个长杆42的作用,滑杆4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球47,推板45的上表面与圆球47相抵接,移动推板45与圆球47贴合,圆球47不仅防止推板45与滑杆46脱离还达到避免长杆42丢失的效果。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岩土进行勘察钻探时,首先启动钻杆2,驱动的钻杆2借助底座1钻入岩土内,随后对岩土进行勘察以及取样,需要移动底座1对另一地方岩土进行勘察时,借助握把36带动螺杆32从U形板31上表面向靠近底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框33通过螺杆32从开孔35内带动滚轮34与地面贴合,侧板37通过连接框33从U形板31一侧滑动,持续转动握把36使底座1与地面脱离,压杆39通过连接框33与定位条38贴合后停止转动握把36,此时的底座1与地面产生一定距离,最后将底座1通过滚轮34移动至岩土钻探位置,再次借助握把36带动螺杆32从U形板31上表面向远离底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框33通过螺杆32从开孔35内带动滚轮34与地面脱离,使底座1与地面贴合,侧板37通过连接框33从U形板31一侧滑动,侧板37达到避免连接框33移动时旋转的效果,压杆39通过连接框33与定位条38脱离,定位条38起到定位四个连接框33下降距离的作用,底座1与地面完全贴合后,松开握把36再次启动钻杆2,握把36起到方便人员旋转螺杆32的作用,使钻杆2对另一地方岩土进行勘察和取样。
当需要对钻探后钻杆2端部进行防护时,首先将推板45带动长杆42从滑杆46圆弧面滑动与圆球47贴合,长杆42从L形杆41短臂滑动,随后将圆管43移动至钻杆2下方,此时连接板44通过圆管43位于长杆42下方,随后松开推板45,推板45由于重力下降从滑杆46圆弧面滑动与圆球47脱离,圆球47不仅防止推板45与滑杆46脱离还达到避免长杆42丢失的效果,长杆42通过推板45从L形杆41短臂滑动再插入连接板44上表面圆孔内,推板45起到可同时移动两个长杆42的作用,此时圆管43借助连接板44被限位在底座1表面,最后启动钻杆2将端部下降至圆管43内,以此对钻杆2端部进行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7)

1.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安装有钻杆(2),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限位结构(3),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四个U形板(31),所述U形板(31)的上表面螺纹贯穿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框(33),所述连接框(3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34),所述底座(1)表面相对于滚轮(34)的位置开设有开孔(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U形板(31)的下表面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滚轮(34)位于开孔(35)内,所述螺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36),所述握把(36)的圆弧面设有防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7),所述侧板(37)的一侧与U形板(3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条(38),所述连接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39),所述压杆(39)的圆弧面与定位条(38)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相对于钻杆(2)的位置设有防护结构(4),所述防护结构(4)包括两个L形杆(41),两个所述L形杆(41)的长臂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41)的短臂滑动插设有长杆(42),所述底座(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管(43),所述钻杆(2)位于圆管(43)内,所述圆管(43)的圆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4),所述连接板(4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长杆(42)的圆弧面与圆孔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5),推板(45)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滑杆(46),所述滑杆(46)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球(47),所述推板(45)的上表面与圆球(47)相抵接。
CN202320580012.0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Active CN219472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0012.0U CN21947203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0012.0U CN21947203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2031U true CN219472031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0012.0U Active CN21947203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2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72031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装置
CN219774068U (zh) 一种煤矿地质钻探装置
CN211504756U (zh) 一种土壤污染调查取样装置
CN210370489U (zh) 一种长螺旋钻机起架装置可移动式支座机构
CN219104403U (zh) 一种地质勘探钻孔扩孔装置
CN218725432U (zh) 一种用于地质勘查的岩土类试样钻取装置
CN210638922U (zh) 一种应用于道路桥梁检测的取样装置
CN21592724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13749156U (zh) 一种便携式土壤环境监测取样装置
CN115683704A (zh) 一种地质勘查工程钻探用土壤取样装置
CN214748962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岩石取样设备
CN212988847U (zh) 一种便携式地质矿产勘查用取样装置
CN211598537U (zh) 一种建筑地基施工中岩土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19690473U (zh) 一种土壤钻孔取土装置
CN209954851U (zh) 一种家具制造用板材加工设备
CN216218676U (zh) 一种草莓种植定距打孔器
CN217179980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取样装置
CN213364291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取样钻机
CN216621808U (zh) 一种基于打孔检测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
CN215004383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
CN219495720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钻孔取芯机
CN219369185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取样装置
CN217558249U (zh) 一种于岩土表面裂纹检测用岩石破坏设备
CN216741347U (zh) 地质勘探用的高效取芯钻具
CN218725518U (zh)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