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5518U -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5518U
CN218725518U CN202222896530.1U CN202222896530U CN218725518U CN 218725518 U CN218725518 U CN 218725518U CN 202222896530 U CN202222896530 U CN 202222896530U CN 218725518 U CN218725518 U CN 218725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drill rod
frame
soi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65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锋
范文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8965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5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5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5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的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承装架,承装架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承装架的内部贯穿有钻杆,钻杆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机构;采集机构包括有旋杆、把手、收放槽、挡板、助力框架与采集板,助力框架固定连接在钻杆的上端面,旋杆转动插接在钻杆的内部,旋杆的上端部分位于助力框架的内部,把手固定连接在旋杆的上端面,收放槽开设在钻杆的内部一侧位置,挡板与采集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旋杆的两侧面,采集板的内部开设有采集槽,钻杆的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螺旋纹,钻杆与承装架之间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可辅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人员在多个不同深度位置进行土壤同步取样,较为实用。

Description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其中包括作为水利工程勘测基础的地质勘探,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在对工作进行开展时,对当地土壤的检测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因此通过土壤的取样设备对水利工程勘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一般水利工程勘测取样设备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只可在一个深度的位置对土壤进行取样,将其土壤临时抽取在进行下一次以及下一个深度的取样,操作较为复杂,难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且取样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操作,过程难以简化,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可一次性取样多位置深度的土壤,且取样过程高效便捷,可辅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人员在多个不同深度位置进行土壤同步取样,较为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所有必要特征):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承装架,承装架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承装架的内部贯穿有钻杆,钻杆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机构;
采集机构包括有旋杆、把手、收放槽、挡板、助力框架与采集板,助力框架固定连接在钻杆的上端面,旋杆转动插接在钻杆的内部,旋杆的上端部分位于助力框架的内部,把手固定连接在旋杆的上端面,收放槽开设在钻杆的内部一侧位置,挡板与采集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旋杆的两侧面,采集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采集槽;挡板与采集板的面向钻杆外部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对钻杆拼合为一体,钻杆的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螺旋纹,钻杆与承装架之间设置有轴承,电机的输出轴与助力框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承装架的两侧面上端位置设置有手柄,承装架与助力框架之间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对把手进行转动,把手带动旋杆转动,进而便可带动采集板和挡板移动,挡板用于阻挡钻杆钻入土壤时外部的泥土进入收放槽的内部,之后转动时便能够通过侧开口的采集板对土壤进行采集,一次性可采集多个深度的土壤,操作高效,之后转动把手一周,采集板和挡板会回归原位,至于是否转动一周,可在把手/旋杆5和助力框架上进行对应角度指示标记,之后反向驱动电机转动,便能够将钻杆由土壤中取出,进而便可再次转动手柄将采集板旋转出,进而可将采集板内部的土壤样品立即取出,可一次性取样多位置深度的土壤,且取样过程高效便捷,可辅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人员在多个不同深度位置进行土壤同步取样,较为实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平视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助力框架与旋杆相互配装的平视透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放槽与挡板相互配装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钻杆与采集机构相互配装的平视透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杆与钻杆相互配装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承装架;2、手柄;3、电机;4、助力框架;5、旋杆;6、把手;7、钻杆;8、采集机构;9、螺旋纹;10、收放槽;11、挡板;12、采集板;13、A侧槽口;14、B侧槽口;15、轴承;16、采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承装架1(相当于机架),承装架1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3,承装架1的内部贯穿有钻杆7,钻杆7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机构8,钻杆7的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螺旋纹9(相当于可自旋进退的钻头),钻杆7与承装架1之间设置有轴承15,工作人员可双手手持手柄2,将钻杆7对着需要采集土壤样本的地表土位置向下按压,之后通过握住助力框架4并正向旋转助力框架4,助力框架4起到将人手施加的扭矩传递给钻杆7的作用,钻杆7也同步正向旋转,由于螺旋纹9使与被其挤压的地表层内土壤暂时形成与之匹配的内螺旋纹,螺旋纹9受内螺旋纹作用而正向旋转并向下移动,继而使钻杆7下降,向下钻入地表土,在地表土内临时向下掘进而钻出钻洞, 同时启动电机3带动钻杆7转动,进而便可使钻杆7钻进土壤中,在钻到一定的深度具备取样条件时即可停止;
先(相对于图3的俯视图及在图5中向下看时的俯视方向顺时针)转动把手6,把手6带动旋杆5转动,进而便可带动采集板12和挡板11移动,挡板11用于阻挡钻杆7钻入土壤时外部的泥土进入收放槽10的内部,之后转动时便能够通过侧开口的采集板12对土壤进行采集,一次性可采集多个深度的土壤,操作高效,之后转动把手6一周,采集板12和挡板11会回归原位,至于是否转动一周,可在把手6/旋杆5和助力框架4上进行对应角度指示标记,以人工确定采集板12和挡板11的转动角度是否为360°,采集机构8包括有旋杆5、把手6、收放槽10、挡板11、助力框架4与采集板12,助力框架4固定连接在钻杆7的上端面,旋杆5转动插接在钻杆7的内部,旋杆5的上端部分位于助力框架4的内部,把手6固定连接在旋杆5的上端面,在钻杆7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收放槽10,即钻杆7的内部在不同高度同时布设收放槽10,每个收放槽10匹配安装有挡板11与采集板12,收放槽10开设在钻杆7的内部一侧位置,挡板11与采集板12分别固定连接在旋杆5的两侧面,采集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采集槽16,采集槽16用于盛放采样的土壤,挡板11与采集板12的面向钻杆7外部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对钻杆7拼合为一体。
承装架1的两侧面上端位置设置有手柄2,承装架1与助力框架4之间不接触,电机3的输出轴与助力框架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旋杆5与钻杆7之间摩擦接触。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进行水利工程勘测时,对土壤的取样检测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操作,因此通过取样装置取样土壤对水利工程勘测工作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双手手持手柄2,之后将钻杆7对着需要取样的土壤表面位置土壤进行按压,同时启动电机3带动钻杆7转动,钻杆7便可钻进地表土中,在钻到一定的深度具备取样条件时即可停止,之后工作人员可对把手6进行转动,把手6带动旋杆5转动,进而便可带动采集板12和挡板11围绕旋杆5公转,挡板11用于阻挡钻杆7钻入土壤时外部的泥土进入收放槽10的内部(收放槽10的上表面形成采集槽16,采集槽16即为在收放槽10本体上表面形成的凹陷部),之后(顺时针)转动把手6时,挡板11先经收放槽10位于旋杆5一则的A侧槽口13旋转出,之后采集板12也从原本挡板11所经过的A侧槽口13旋转出至钻杆7之外而置于待被采集的疏松土壤之中,采集板12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的采集槽16槽口相应朝上,此时,位于采集槽16槽口上方的土壤颗粒自然向下落入采集槽16内,由采集板12对土壤进行承托、收纳和采集,接着继续通过手握把手6(顺时针)旋转旋杆5,挡板11和采集板12依次经收放槽10位于旋杆5另一则的 B侧槽口14旋转进收放槽10内,将采集好土壤的采集板12和挡板11整体旋转一周恢复原本的位置(即在挡板11与采集板12的圆弧形外表面和空心的钻杆7圆柱面壳壁外部拼合为圆柱体时,采集板12和挡板11在收放槽10/钻杆7内的位置)即可,此时采集的土壤不仅位于采集板12内,而且被采集板12带至收放槽10内,收放槽10用于对采集板12和挡板11进行收纳和存放,且采集板12与挡板11各自的上下端平面与收放槽10的内壁平面间隙滑动配合,当采集板12和挡板11整体(顺时针)旋转时,落在采集板12上表面(包括采集槽16内表面)上且堆积高度明显大于采集板12最上段平面所在高度的高度最上面的高度的多余土壤颗粒则被收放槽10在钻杆7外部对应形成的槽口刮至钻杆7之外,当采集板12和挡板11转至收放槽10内时,采集板12与挡板11各自的上下端平面与收放槽10的内壁平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间距为1-2mm,明显大于地表土颗粒的粒径,即便微量或少量的额外土壤颗粒附着在采集板12上表面上,被转动的采集板12上带到收放槽10内或采集板12与挡板11各自的上下端平面与收放槽10的内壁平面之间,也不会影响或阻碍采集板12与挡板11围绕旋杆5公转,这是由于间隙的间距尺寸比较适中,位于地表土层中常见的土壤颗粒粒径一般为1mm以下,可允许土壤微粒(粒径在2mm以下)和粒径在2mm以下的硬质石砾通过采集板12与挡板11各自的上下端平面与收放槽10的内壁平面之间的间隙,不会被卡在间隙当中,即便土壤团粒的粒径与间隙间距相当或接近时,采集板12与挡板11各自的上下端平面和收放槽10的内壁平面也会将土壤团粒碾压成粒径小于2mm的土壤颗粒,而还有一部分硬质石砾粒径较大都在2mm以上,所以,位于天然地表层中的绝大部分石砾则无法通过间隙进入收放槽10内,而是会被阻挡在间隙之外(落入采集槽16内后被采集款带到收放槽10内的石砾除外),所以,通常情况下,土壤颗粒或石砾不会在采集板12与挡板11各自的上下端平面与收放槽10的内壁平面之间的间隙内卡住采集板12或挡板11,不会妨碍采集板12与挡板11围绕旋杆5公转,在极个别情况下,若硬质石砾卡在间隙内而阻碍采集板12与挡板11围绕旋杆5公转时,可以用尺寸合适的工具刀或弯钩伸入间隙内将卡在间隙内的石砾强制推出来或勾出来即可,在采集板12和挡板11整体旋转一周至收放槽10内且挡板11与采集板12的圆弧形外表面和空心的钻杆7圆柱面壳壁外部拼合为圆柱体时,通过握住助力框架4并反向旋转助力框架4,钻杆7也同步反向旋转,由于螺旋纹9使与被其挤压的地表层内土壤暂时形成与之匹配的内螺旋纹,螺旋纹9受内螺旋纹作用而反向旋转并向下上移动,继而使钻杆7上升,以便于通过双手握住并提拉手柄2将钻杆7拔离钻洞和地表土,再通过在保持钻杆7固定竖立的状态时,握住手柄2(顺时针)转动旋杆5,将采集板12及其盛有土壤样本的采集槽16(顺时针)旋转至钻杆7之外,分别采用小型土壤样本采样勺从处在不同高度的采集槽16舀取足量土壤样本至土壤样本保存容器中,每个土壤样本采样勺只能用于对处在一个高度的采集槽16内的土壤样品进行取样,不能再用于对处在另一个高度的采集槽16内的土壤样品进行取样,避免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土壤混在一起而降低续土壤检测精准性,每个高度只有一个采集机构8(采集板12和挡板11),每个采集槽16均对应匹配一个土壤样本采样勺和土壤样本保存容器。
由于钻杆7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采集机构8(采集板12和挡板11),所以,设置在不同高度的采集机构8(采集板12)能一次性同时采集多个深度的土壤样本,操作高效,当将把手6旋转完整一周时,采集板12和挡板11会回归原位,至于是否转动一周,可在把手6/旋杆5和助力框架4上进行对应角度指示标记,之后反向驱动电机3转动,便能够将钻杆7由土壤中取出,再次转动手柄6将采集板12旋转出,可将采集板12内部的取样立即取出,且取样过程高效便捷,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较为实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承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装架(1)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3),所述承装架(1)的内部贯穿有钻杆(7),所述钻杆(7)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机构(8);
所述采集机构(8)包括有旋杆(5)、把手(6)、收放槽(10)、挡板(11)、助力框架(4)与采集板(12),所述助力框架(4)固定连接在钻杆(7)的上端面,所述旋杆(5)转动插接在钻杆(7)的内部,所述旋杆(5)的上端部分位于助力框架(4)的内部,所述把手(6)固定连接在旋杆(5)的上端面,在钻杆(7)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收放槽(10),即钻杆(7)的内部在不同高度同时布设收放槽(10),每个收放槽(10)匹配安装有挡板(11)与采集板(12),所述收放槽(10)开设在钻杆(7)的内部一侧位置,所述挡板(11)与采集板(12)分别固定连接在旋杆(5)的两侧面,所述采集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采集槽(16),所述挡板(11)与采集板(12)的面向钻杆(7)外部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对钻杆(7)拼合为一体,所述钻杆(7)的外表面下端位置设置有螺旋纹(9),所述钻杆(7)与承装架(1)之间设置有轴承(15),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与助力框架(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装架(1)的两侧面上端位置设置有手柄(2),所述承装架(1)与助力框架(4)之间不接触。
CN202222896530.1U 2022-11-01 2022-11-01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Active CN218725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6530.1U CN218725518U (zh) 2022-11-01 2022-11-01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6530.1U CN218725518U (zh) 2022-11-01 2022-11-01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5518U true CN21872551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6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6530.1U Active CN218725518U (zh) 2022-11-01 2022-11-01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5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93910U (zh) 一种土壤监测用多层式土壤取样器
CN209894517U (zh) 用于道路施工质量检测的取样装置
CN115478780A (zh) 一种地质勘察钻探装置
CN115753202A (zh) 一种土壤取样装置
CN218725518U (zh) 水利工程勘测土壤取样装置
CN216284374U (zh) 一种水文工程地质勘查用可调节取样器
CN212583686U (zh) 一种地质矿产勘查取样设备
CN218271470U (zh) 一种矿产地质勘查取样装置
CN216132736U (zh) 一种采油地质勘探取样装置
CN216277672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设备
CN215414472U (zh) 一种圈定砂岩型钼铀矿找矿装置
CN214463877U (zh) 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用钻探装置
CN114878207A (zh) 一种水文地质用钻式探测装置
CN114354240A (zh) 一种手自一体地质检测取样装置
CN113945421A (zh) 一种带有便携式钻头的水资源水质取样检测设备
CN220063440U (zh) 一种土地资源勘探器
CN216247287U (zh) 一种工程取样检测装置
CN219417456U (zh) 一种土壤检测装置
CN217276966U (zh) 一种岩石工程地质测试用标本采集装置
CN214584188U (zh) 一种地质勘查探测设备
CN213234964U (zh) 一种地质勘察的钻探装置
CN214471826U (zh) 一种核污染检测设备用取样装置
CN117969162B (zh) 一种地质找矿勘探用分层取样装置
CN215931342U (zh)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岩土试验检测取土装置
CN110361221A (zh) 一种农业技术研发用的土壤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