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7590U -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7590U
CN219467590U CN202320363794.2U CN202320363794U CN219467590U CN 219467590 U CN219467590 U CN 219467590U CN 202320363794 U CN202320363794 U CN 202320363794U CN 219467590 U CN219467590 U CN 219467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safety seat
supporting part
pad
back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37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婧
赵慧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Inf Ningbo Baby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Inf Ningbo Baby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Inf Ningbo Baby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Inf Ningbo Baby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37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7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7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7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属于婴幼用品技术领域,其中安全座椅内衬垫包括相互连接的头垫与背垫,背垫包括分区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在背垫中部以适于支撑儿童脊椎,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安全座椅使用上述安全座椅内衬垫。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仅设置头垫不设背垫,而本申请根据人体工程学设置背垫,并对背垫进行分区域设计居中设置了第一支撑部,实现解决儿童头部窝脖子的问题,更贴合儿童身体曲线,利于分散压力、支撑效果更好,能够实现护脊功能,科学支撑脊椎健康发育。

Description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婴幼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用于儿童乘坐的汽车椅上一般都安装有儿童安全座椅。在行车过程中儿童被束缚在安全座椅内,当车速改变或变换行车方向或发生事故时,儿童被持续固定在儿童安全座椅内,避免或减轻儿童所受伤害。
儿童安全座椅都自带一个大头枕,但是大头枕的大小固定,调节范围受限,并不能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型的儿童,为此,部分儿童安全座椅设置一个小头枕或以一块PP板对儿童头部进行小面积的支撑,但是这导致了安全座椅用于与儿童头部接触的表面高低不平,儿童发生头部下垂或者窝着脖子,特别是儿童进入睡眠状态后更容易窝脖子,不利于儿童颈椎发育,儿童乘坐舒适度低,导致消费者投诉。
为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保护儿童脊椎的儿童安全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座椅内衬垫,实现有效支撑儿童、解决儿童垂头或窝脖子,从而呵护儿童颈椎、提高儿童乘车舒适度。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安全座椅内衬垫的安全座椅。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安全座椅内衬垫,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头垫与背垫,所述背垫包括分区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背垫中部以适于支撑儿童脊椎,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右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层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层为抑菌纺织面料,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相对孔径较大的网眼。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衬垫设有适于与安全座椅的头枕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选自组合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沿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背垫;所述头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方,所述头垫与所述背垫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左侧翼与右侧翼,所述左侧翼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左侧,所述右侧翼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右侧,所述左侧翼与所述右侧翼适于环绕在儿童两侧,所述左侧翼及所述右侧翼均可拆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左侧翼、所述右侧翼包括自所述背垫顶部的左右两侧斜向前延伸的外扩段,及自所述外扩段向下延伸至所述背垫底部的环绕段,并且所述环绕段贴合所述背垫边缘的弧度逐渐收拢,所述环绕段的末端延伸至所述背垫的前方。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与所述背垫分体设置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适于安装在所述背垫的前方,或所述背垫与安全座椅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背垫后方,所述左侧翼与所述右侧翼通过所述支撑垫可拆卸式的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翼、所述右侧翼通过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垫的左右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撑垫与所述背垫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选自组合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支撑垫为高密度海绵垫材质,所述支撑垫表层为抑菌纺织面料。
本申请还能提供安全座椅,其使用上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根据人体工程学设置背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座椅设置小头枕或PP板,支撑面积小、支撑表面高低不平导致的儿童窝脖子、垂头、乘坐舒适度低等问题,还解决了儿童背部和安全座椅直接接触导致的闷汗、不舒适等问题,增加了与儿童肩部的接触面,更贴合儿童身体曲线,利于分散压力、支撑效果更好,能够实现护脊功能,科学支撑脊椎健康发育。
(2)对背垫进行分区域设计,居中设置了第一支撑部用以支撑儿童颈椎,两侧设置第二支撑部用以支撑颈椎两侧的肩部和腰背部分,背垫分区设置分别对儿童的颈椎和肩背部、腰部其他区域提供不同的支撑效果,实现科学护脊。
(3)能够在背垫的左右两侧设置左侧翼和右侧翼,使得整个内衬垫更具包裹性与呵护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安全座椅内衬垫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安全座椅内衬垫的正视图;
图3为安全座椅内衬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垫与左、右侧翼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头垫;20、背垫;21、第一支撑部;22、第二支撑部;30、左侧翼;31、外扩段;32、环绕段;40、右侧翼;50、支撑垫;60、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座椅内衬垫,如图1所示,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头垫10与背垫20,背垫20包括分区设置的第一支撑部21与第二支撑部22,第一支撑部21设置在背垫20中部以适于支撑儿童脊椎,第二支撑部22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1的左右两侧。
本申请根据人体工程学在头垫10下方设置了背垫20,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座椅设置小头枕或PP板带来的支撑面积小、支撑表面高低不平,以及引发的儿童窝脖子、垂头、乘坐舒适度低等问题,还解决了儿童背部和安全座椅直接接触导致的闷汗、不舒适等问题,增加了与儿童肩部的接触面,更贴合儿童身体曲线,利于分散压力、支撑效果更好,缓解乘坐疲劳,能够实现护脊功能,科学支撑脊椎健康发育;并且如图所示,背垫20中部的一块区域为第一支撑部21,两侧为第二支撑部22,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分别用来承托颈椎和颈椎两侧,对背垫20进行分区域设计,居中设置了第一支撑部21用以支撑儿童颈椎,两侧的第二支撑部22用以支撑颈椎两侧的肩部和腰背部分,分别对儿童的颈椎和肩背部、腰部其他区域提供不同的支撑效果,实现科学护脊。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1沿高度方向贯穿背垫20,即,第一支撑部21在高度方向上得以覆盖儿童颈椎,确保护脊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1设有透气结构,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材料组合实现护脊功能,进一步提高背垫20的散热效果,更快速散热、挥汗,有效避免发生潮热。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支撑部21的表层与第二支撑部22的表层为抑菌纺织面料,并且第一支撑部21设有相对孔径较大的网眼,使得第一支撑部21的透气性高于第二支撑部22的透气性,通过第一支撑部21表层的面料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背垫20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柔软度及透气性,网眼结构大大提高了第一支撑部21的透气性,利于散热、提高儿童舒适度。显然,表层的网眼面料是透气结构中的一种,通过在第一支撑部21打孔、第一支撑部21使用透气材质等同样能形成其他透气结构。
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第一支撑部21的宽度至少为背垫20宽度的五分之一,以确保儿童与第一支撑部21的接触面积,允许儿童乘坐在安全座椅内时向左右两侧发生一定倾斜,保证一定的散热效果。
更具体的,第一支撑部21为漏斗状,第一支撑部21中间部分沿水平方向的宽度较细,上下两头沿水平方向的的宽度较宽,第一支撑部21从中部向下宽度逐渐变宽能够增加背垫20与儿童臀部上方的接触面积,利于臀部、后腰处的散热,同时整个背垫20美观度高。
第一支撑部21底部居中设置有向后凹陷的缺口,更契合儿童臀部。
优选的,头垫10连接在第一支撑部21上方,头垫10与背垫20为一体式结构,更利于贴合儿童肩颈部的生理曲线,确保与儿童肩颈部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垂头和窝脖子,并且一体式的内衬垫整体的结构强度更好,使用更方便。
头垫10与背垫20外的布套缝合为一体。
能够理解的是,内衬垫整体由软质材料制成以提供柔软舒适的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1与第二支撑部22能够分块设置,先在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上分别加工出贴合儿童不同身体部位的、具有不同弧度的接触面,再将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便于使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缝合固接的方式,连接稳定。
实施例二、本申请提供另一种安全座椅内衬垫,如图1-图5所示,其相比实施例一还包括左侧翼30与右侧翼40,左侧翼30设置在背垫20的左侧,右侧翼40设置在背垫20的右侧,左侧翼30与右侧翼40适于环绕在儿童两侧。左侧翼30、右侧翼40与背垫20配合从不同方向将儿童环绕固定,承托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左侧”、“右侧”是基于正对内衬垫的视角,参考图1角度。
优选的,左侧翼30及右侧翼40均可拆卸设置。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进行拆装、清洁。
需要指出的是,左侧翼30、右侧翼40能够直接连接在背垫20上,也能通过其他媒介被安装在背垫20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左侧翼30、右侧翼40包括自背垫20顶部的左右两侧斜向前延伸的外扩段31,及自外扩段31向下延伸至背垫20底部的环绕段32,左侧翼30和右侧翼40自上向下全程包裹在背垫20的左右两侧,具有较强的包裹性,能充分将儿童环绕固定在内衬垫内,进一步的,环绕段32贴合背垫20边缘的弧度逐渐收拢,环绕段32的末端延伸至背垫20的前方,环绕段32逐渐收拢,以紧贴儿童的身形,避免儿童的腰臀部偏离或向下滑落,带来更好的包裹性和呵护感。
作为改进的,内衬垫还包括与背垫20分体设置的支撑垫50,支撑垫50适于安装在背垫20的前方,或背垫20与安全座椅之间。支撑垫50能够与背垫20组合使用,增加内衬垫整体的厚度,也能够两侧单独使用,形成不同的支撑效果,进一步的,两个侧翼能够与背垫20组合使用,或如图4所示与支撑垫50组合使用,左右两个侧翼、背垫20、支撑垫50三者能够进行多种组合,实现多功能的作用。
以下结合儿童成长阶段来说明,在幼儿状态,可以将背垫20与支撑垫50组合使用,并在两侧安装左侧翼30、右侧翼40,整个内衬垫更具包裹性与呵护感,能够符合R129相关规定。随着儿童的成长可将背垫20拆掉,直接使用支撑垫50来托付儿童的腰部,缓解乘坐安全座椅的疲劳感。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使用两个侧翼,将背垫20单独使用如图1,或,将支撑垫50单独使用如图5。
支撑垫50与背垫20之间可拆卸连接,或,直接通过形状相契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垫50与背垫20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连接件选自组合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
支撑垫50为高密度海绵垫材质,吸能透气效果好,支撑垫50表层为抑菌纺织面料,支撑垫50后侧的形状与安全座椅匹配,前侧向内凹限以与背垫形状契合。
作为一种优选,支撑垫50设置在背垫20后方,左侧翼30与右侧翼40通过支撑垫50可拆卸式的设置在背垫20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左侧翼30、右侧翼40通过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安装在支撑垫50的左右两侧,这些连接方式较常见,使用成本低。
图4中示出了左侧翼30、右侧翼40通过纽扣安装在支撑垫50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支撑垫50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两个纽扣,左侧翼30和右侧翼40上分别设有两个对应的纽扣。
作为一种优选,内衬垫设有适于与安全座椅的头枕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机构60,连接机构60选自组合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1中以虚线示意出位于内衬垫后表面的连接机构60,具体的,连接机构60为纽扣,其位于头垫10与背垫20的交界处,内衬垫通过该连接机构60与安全座椅的头枕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调整安全座椅头枕的高度实现调整内衬垫整体的高度,并且可拆卸设置利于取下内衬垫进行清洁。
本申请还能提供安全座椅,其使用上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能实现有效支撑儿童、解决儿童垂头或窝脖子,从而呵护儿童颈椎、提高儿童乘车舒适度。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头垫与背垫,所述背垫包括分区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背垫中部以适于支撑儿童脊椎,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右两侧,还包括左侧翼与右侧翼,所述左侧翼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左侧,所述右侧翼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右侧,所述左侧翼与所述右侧翼适于环绕在儿童两侧,所述左侧翼及所述右侧翼均可拆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层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层为抑菌纺织面料,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网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沿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背垫;所述头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方,所述头垫与所述背垫为一体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垫设有适于与安全座椅的头枕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选自组合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翼、所述右侧翼包括自所述背垫顶部的左右两侧斜向前延伸的外扩段,及自所述外扩段向下延伸至所述背垫底部的环绕段,并且所述环绕段贴合所述背垫边缘的弧度逐渐收拢,所述环绕段的末端延伸至所述背垫的前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背垫分体设置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适于安装在所述背垫的前方,或所述背垫与安全座椅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背垫后方,所述左侧翼与所述右侧翼通过所述支撑垫可拆卸式的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翼、所述右侧翼通过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垫的左右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与所述背垫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选自组合松紧带、织带、纽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支撑垫为高密度海绵垫材质,所述支撑垫表层为抑菌纺织面料。
9.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安全座椅内衬垫。
CN202320363794.2U 2023-02-24 2023-02-24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Active CN219467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3794.2U CN219467590U (zh) 2023-02-24 2023-02-24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3794.2U CN219467590U (zh) 2023-02-24 2023-02-24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7590U true CN219467590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1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3794.2U Active CN219467590U (zh) 2023-02-24 2023-02-24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7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2221532B2 (en) A Baby Carrier
US10548405B2 (en) Travel pillow with additional chin support
JP2020099779A (ja) 調節可能チャイルドキャリア
US20180206653A1 (en) Child carrier with base width adjustment rail
CN104970626B (zh) 腰凳携带装置
AU2008249011A1 (en) Carrying device
US20090199337A1 (en) Cover for a Person that Attaches with Clips Apparatus and Method
CA2614047A1 (en) Pregnancy support cushion
US20180295917A1 (en) Covered Head Support
JP2006520861A (ja) 乳児サポートラップシステム
CN207220454U (zh) 用于婴幼儿坐躺的一体化多功能出行包
CN219467590U (zh) 安全座椅内衬垫及安全座椅
KR20200000890U (ko) 작고 가벼운 폴더블 메모리폼 여행 목베개
US20130061856A1 (en) Therapeu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pinal support
KR20110006436U (ko) 수유쿠션 및 다용도베개 세트
CN209987795U (zh) 一种护颈枕
KR20100007076U (ko) 유아용 포대기
CN209965763U (zh) 座椅
CN203567584U (zh) 一种带“u”形头靠槽及填充块的新型座椅
CN214855656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用背袋
US20200253395A1 (en) Multi-function universal travel garment
CN210643522U (zh) 一种护颈枕
CN201468065U (zh) 一种睡眠保暖护肩
CN219806865U (zh) 全网坐蔸婴儿车
CN210540207U (zh) 一种护腰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