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3702U - 梯度电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梯度电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63702U CN219463702U CN202320695762.2U CN202320695762U CN219463702U CN 219463702 U CN219463702 U CN 219463702U CN 202320695762 U CN202320695762 U CN 202320695762U CN 219463702 U CN219463702 U CN 219463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dient electric
- electric field
- discharge
- tooth
- grad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度电场结构,包括墙板组件、第一梯度电场、第二梯度电场以及第三梯度电场,所述第一梯度电场、第二梯度电场以及第三梯度电场均设置于墙板组件围成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梯度电场内的放电间距大于第二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所述第二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大于第三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通过分梯级进行荷电与吸附,避免了油污集中在收集板的前端,延长了整个电场的维护周期;可针对大颗粒与小颗粒的油烟进行处理,在处理湿度高的油烟时不会出现闪络现象,显著提高净化效率,降低净化效率衰减,模块化设计,方便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梯度电场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电场进行静电吸附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油烟颗粒,在油烟处理技术领域中电场被广泛利用,可应用于宾馆、饭馆、酒家、餐厅以及学校、机关、工厂等场所的厨房油烟的净化治理;食品油炸、烹任加工行业;油溅热处理车间、油雾润滑车间、工件焊接车间以及烯油锅炉排放等工业场合。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场有的对于小颗粒的净化效果不理想,有的电场对于处理湿度高、含有水汽的烟气时容易造成闪络,会对净化效率造成影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净化效率明显降低;有的电场油烟容易集中在收集板的前端,造成前端的容尘量快速饱和导致维护周期变短,净化效率降低,维护周期变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梯度电场结构,能够处理小颗粒的油烟、含湿量高的油烟,并且不会出现闪络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度电场结构,包括墙板组件、第一梯度电场、第二梯度电场以及第三梯度电场,所述第一梯度电场、第二梯度电场以及第三梯度电场均设置于墙板组件围成的腔体内,按照气体流向依次经过第一梯度电场、第二梯度电场以及第三梯度电场,所述第一梯度电场内的放电间距大于第二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所述第二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大于第三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梯度电场内的放电间距一致且控制在15-40mm。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梯度电场内的放电间距一致且控制在6-12mm。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三梯度电场内的放电间距一致且控制在4-8mm,所述第二梯度电场内的放电间距比第三梯度电场的放电间距大2-3mm。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梯度电场采用线对线放电、线对板放电、齿对齿放电、齿对板放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线对线放电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线型电极,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之间错位排布,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线对板放电包括若干线型电极以及若干板型电极,由若干所述线型电极排列形成若干排,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板型电极,所述线型电极与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齿对齿放电包括若干齿型电极,若干所述齿型电极按照设定距离依次摆放,相邻所述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齿对板放电包括若干按照设定距离依次摆放的齿型电极,相邻所述齿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板型电极,所述齿型电极与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梯度电场与第三梯度电场采用板式电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了分梯级进行吸附,避免了油污集中在收集板的前端,延长了整个电场的维护周期;可针对大颗粒与小颗粒的油烟进行处理,在处理湿度高的油烟时不会出现闪络现象,显著提高净化效率,降低净化效率衰减,模块化设计,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对线放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对板放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对齿放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齿对板放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板组件;11、支撑架;12、墙板;10、第一梯度电场;20、第二梯度电场;30、第三梯度电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4所示一种梯度电场结构,包括墙板组件1、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均设置于墙板组件1围成的腔体内,按照气体流向方向依次经过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所述墙板组件1包括支撑架1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1上的两个墙板12,两个所述墙板12相对设置,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墙板12之间,其中,第一梯度电场10内的放电间距为A,在第一梯度电场10内的放电间距A均一致,第二梯度电场20内的放电间距为B,在第二梯度电场20内的放电间距B均一致,第三梯度电场30内的放电间距为C,在第三梯度电场30内的放电间距C均一致,所述A>B>C。
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内的放电间距A控制在15-40mm,此处的第一梯度电场10主要作用是对油烟颗粒进行荷电,并能够吸附部分油烟大颗粒,可有效去除5微米以上的油烟大颗粒,为在第二梯度电场20进行净化吸附作准备。
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制作而成,可以采用线对线放电、线对板放电、齿对齿放电或者齿对板放电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线对线放电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线型电极,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之间错位排布,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即第一排连接正极,第二排连接负极,第三排连接正极,依此类推;如图2所示所述线对板放电包括若干线型电极以及若干板型电极,由若干所述线型电极排列形成若干排,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板型电极,所述线型电极与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正极或负极);如图3所示所述齿对齿放电包括若干齿型电极,若干所述齿型电极按照设定距离依次摆放,相邻所述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正极或负极),所述齿型电极包括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板本体上的若干放电尖端;如图4所示所述齿对板放电包括若干按照设定距离依次摆放的齿型电极,相邻所述齿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板型电极,所述齿型电极与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正极或负极);在使用过程中,正负极交替变换,形成矩阵放电,使得经过第一梯度电场10内的油烟颗粒带电并无序运动,相互碰撞聚集并形成油烟大颗粒,可被第一梯度电场10进行吸附;同时对经过第一梯度电场的油烟颗粒带电。
所述第二梯度电场20内的放电间距B控制在6-12mm,此处的第二梯度电场20的放电距离B小于第一梯度电场10的放电距离A,可以去除5微米以及略小于5微米的油烟颗粒,同时放电距离B相对于正常电场略大,通过增加极板间距可以有效延长维护周期;所述第二梯度电场20采用板式电场,即正极与负极均采用板型电极。
所述第三梯度电场30内的放电间距C控制在4-8mm,在这里,如果第二梯度电场20选用其他尺寸,则需要保证第二梯度电场20内的放电间距B比第三梯度电场30的放电间距C大2-3mm,在第三梯度电场30内可以有效提高对更小的油烟颗粒进行吸附,提高吸附效率;所述第三梯度电场30也采用板式电场。
将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选择不同的放电间距,能够去除不同颗粒的油烟。
整体工作过程为,首先,油烟经过第一梯度电场10并在第一梯度电场10内荷电,第一梯度电场10吸附大颗粒的油烟,同时,会使得水分在第一梯度电场10内被消耗,之后进入后续电场不会出现闪络现象,油烟继续进入第二梯度电场20,在第二梯度电场20吸附次一级大小的油烟颗粒,最近进入第三梯度电场30吸附相对较小的油烟颗粒,最终完成吸附后排出。
综上,通过梯度电场的设置,避免了油污集中在收集板的前端,延长了整个电场的维护周期;可针对大颗粒与小颗粒的油烟进行分级处理,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梯度电场内,延长维护周期以及使用寿命;在处理湿度高的油烟时不会出现闪络现象,显著提高净化效率,降低净化效率衰减,模块化设计且方便进行更换与维护。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组件(1)、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均设置于墙板组件(1)围成的腔体内,按照气体流向依次经过第一梯度电场(10)、第二梯度电场(20)以及第三梯度电场(30),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内的放电间距大于第二梯度电场(20)的放电间距,所述第二梯度电场(20)的放电间距大于第三梯度电场(30)的放电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内的放电间距一致且控制在15-4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梯度电场(20)内的放电间距一致且控制在6-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梯度电场(30)内的放电间距一致且控制在4-8mm,所述第二梯度电场(20)内的放电间距比第三梯度电场(30)的放电间距大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度电场(10)采用线对线放电、线对板放电、齿对齿放电、齿对板放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对线放电包括若干呈阵列设置的线型电极,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之间错位排布,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对板放电包括若干线型电极以及若干板型电极,由若干所述线型电极排列形成若干排,相邻两排所述线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板型电极,所述线型电极与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对齿放电包括若干齿型电极,若干所述齿型电极按照设定距离依次摆放,相邻所述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对板放电包括若干按照设定距离依次摆放的齿型电极,相邻所述齿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板型电极,所述齿型电极与板型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不同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度电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梯度电场(20)与第三梯度电场(30)采用板式电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95762.2U CN219463702U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梯度电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95762.2U CN219463702U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梯度电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63702U true CN219463702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6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95762.2U Active CN219463702U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梯度电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63702U (zh) |
-
2023
- 2023-03-31 CN CN202320695762.2U patent/CN219463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43206B2 (en) | Cylindrical IFD filter | |
CN201628325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101886828A (zh) | 静电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7271438U (zh) | 一种电净化结构及包含其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9463702U (zh) | 梯度电场结构 | |
CN106179753A (zh) | 静电集尘器结构 | |
CN205288703U (zh) | 一种多孔插接式静电净化器除尘结构 | |
CN205926029U (zh) | 一种静电净化单元 | |
CN109974058B (zh) | 一种组合式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8407339U (zh) | 一种工业油烟净化设备 | |
CN208161823U (zh) | 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 |
CN108895503B (zh) | 一种基于物理冷凝与物理吸附的家用型外接式油烟净化器 | |
CN103706477A (zh) | 蜂窝型平板油烟净化器 | |
CN103752412A (zh) | 一种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用突刺电极及包含该突刺电极的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 | |
CN203298372U (zh) | 一种油烟净化器 | |
CN210373596U (zh) | 一种高压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 | |
CN2671687Y (zh) | 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5288706U (zh) | 一种插卡式静电净化器除尘结构 | |
CN210723691U (zh) | 用于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的负离子发生装置 | |
CN209406580U (zh) | 低空净化器 | |
CN208115985U (zh) | 一种多通道静电油烟净化器 | |
CN1712138B (zh) | 高压静电油烟机用的平板式电场发生器 | |
CN208340949U (zh) | 一种工业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6778707U (zh) | 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 |
CN201164817Y (zh) | 一种多单元油烟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